APP下载

新化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23-09-29邱艳萍杨保姣

旅游纵览 2023年7期
关键词:新化县梅山景区

邱艳萍 杨保姣

(邵阳学院,湖南邵阳 422000)

引言

乡村旅游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得到了较多消费者的青睐,国家也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如2023 年中央1 号文件中多处提及文化和旅游内容,并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1]。

新化县位于湖南省的中部偏西地区其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数村落入选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但是其乡村旅游发展还是与其他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仅仅依靠目前的乡村旅游项目,如农村的低端农业旅游模式、节庆日的传统民俗活动和季节性旅游农业,只能在特定的短时间内吸引游客前来,因此研究新化县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十分必要。

一、新化县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一)乡村自然旅游资源

新化县属于丘陵、山地地带,乡村自然旅游资源主以观光型为主。其中,紫鹊界梯田是新化县一处比较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其是中国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结晶,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融化糅合的历史遗存,主要包括长石梯田、白水梯田、金龙梯田、石丰梯田、瑶人冲;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熊山被乾隆皇帝喻为“独标清胜”的绿色明珠,包括蚩尤谷、春姬峡、大熊峰、九龙峰、川岩江五大旅游景区[2];梅山龙宫景区被誉为“湖南省新潇湘八景景区”,是一个集溶洞、峡谷、峰林、绝壁、溪河、漏斗、暗河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溶洞群;三联峒冰泉景区的海拔与原始生态覆盖率高,有丰富的山林资源,景区内分布有冰泉峡、文房谷、冰泉湖、天生百丈观音、古战场遗址、华山道、黄山顶、天墨、天书等奇特景观。

(二)乡村人文旅游资源

新化县乡村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蚩尤文化,亦称梅山文化,是古老的原始文明形态,是梅山地区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传承的一种文化,它以原始狩猎神张五郎为基本宗教图腾,表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情、生活习俗、处世方式和思维特质。

新化县也是近代的同盟会之乡,历史名人故居和红色遗迹众多,有陈天华故居、罗盛教故居、方鼎英故居等具有文化教育底蕴的名人旅游资源,也有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等红色历史文化遗迹,可以让旅游者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新化的乡村人文旅游资源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还有民俗文化,其民间艺术繁荣,有新化山歌、梅山武术、梅山傩戏、梅山拳、梅山傩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化山歌是汉、瑶、苗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梅山武术在县域内的中国少林东方武术馆和中国少林南北武术馆是旅游景点观摩武馆,可观摩的项目包括梅山剑术、拳术、棍术的团体操练、对练、梅山气功表演,以及精英擂台赛等。

二、新化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新化县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新化县目前有世界级旅游资源1 处、国家级旅游资源8 处、省级旅游资源17 处。在乡村旅游资源建设方面,新化县有国家4A 级旅游景区4 个,国家3A 级景区4 个,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80 余家,旅游接待床位数2.8 万余张,旅游从业人员6 万余人[3]。同时,新化县也在不断地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其在2017—2020 年兴建了旅游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如在新化半山旅游开发景区建设的汽车客运站缩短了游客乘车的时间,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另外,娄底市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新化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一些宣传平台上对新化县乡村旅游景点进行了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新化。2022 年,娄底市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在新化县举行,这一活动惊艳湘中,再一次擦亮了“蚩尤故里·湘中明珠”旅游品牌,拉开了新化县国庆旅游接待的序幕。此外,新化县交通通达度良好,完善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据初步统计,2022 年国庆期间,新化县共接待游客18.28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 亿元[4]。

(二)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根据调查数据发现,基础设施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新化县乡村旅游部分景区内里面没有厕所,如梅山龙宫需要游完全程才能看到公共厕所;水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紫鹊界部分旅游景点的厕所还存在没有水的情况,旅游厕所设置的间隔也比较远,导致游客的基本需求无法得到分满足;一些小景点没有垃圾桶,加速了对环境的破坏。同时,新化县部分道路设置的宽度不够,在旅游旺季时期游客接待量较大时会存在交通拥堵的情况;停车场的车位数量有限,部分旅游者为自驾游,存在没地方停车、停车场距离景点比较远的问题;前往梅山龙宫溶洞需要乘船,但是船的数量较少,游客需要长时间等待。

2.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缺乏多元化

旅游吸引力指由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所决定的对旅游者的刺激程度,它对旅游者决定或选择旅游地区、旅游方式和旅游类型有极大的影响,旅游吸引力主要体现在旅游设施、旅游环境、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四方面,这四方面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体验感[5]。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虽然新化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种类也比较多,但是其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没有附加其他特色,对特色文化内容的挖掘不够深入。例如,梅山文化内涵没有体现在旅游产品之中,一些历史遗迹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物质景观资源的开发上,没有为游客展现出当地的传统工艺、民俗等旅游特色,难以激起游客的消费欲望。

3.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保护不到位

近几年,新化县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但如果在对资源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不注意环境的承载能力,如一些旅游投资开发商只顾追求经济利益,不重视生态环境,这样做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就目前来说,发展比较快、宣传比较到位的紫鹊界梯田景区和规划范围总占地为10 万km2的紫鹊界滑雪乐园,但是该乐园建设时大规模挖掘兴建,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这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此外,在新化县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部分乡村存在对卫生与垃圾处理不够重视、居民和游客乱扔垃圾的问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4.旅游人才缺乏,旅游服务满意度低

旅游业是一个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而旅游专业人才在这个行业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部分景区缺乏旅游专业人才,现有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例如,三联峒冰泉景区招聘向导时,只要求应聘人员达到初中以上文化,且现有工作人员较少的接受专业化培训,服务意识淡薄,服务不到位;新化县其他乡村旅游的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当地居民,较少有导游人员,甚至部分景点没有专门的导游讲解,导致游客难以清楚地了解新化县乡村的人文历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新化县乡村旅游需要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三、新化县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首先,新化县政府要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将重大政府决策和资金导向作为重点,将各种政策都充分利用起来,引进更多的企业前来发展乡村旅游业。

其次,新化县要围绕完善服务功能的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家乐和乡村客栈,鼓励创建星级农家乐。第一,新化县乡村旅游景区要新建一些娱乐设施,同时完善住宿和餐饮,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第二,新化县乡村旅游发展要以提高旅游产品的服务水平为主要目的,在加强旅游配套建设的同时,增加投资,发展特色农家乐、民宿,并积极培育“五星级”农家乐。第三,新化县要逐步完善全县旅游线路标识系统,实现标识全覆盖,提高各景点的可进入性,在重点区域和景区重建和新建一批旅游厕所,同时配套建设一批生态停车场、旅游标识牌、旅游网站。

(二)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知名乡村旅游产品

新化县应抓住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各种方式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充分发掘本地的农业工业资源和民间文化资源,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种类。

1.创新旅游产品

首先,新化县可以发展观光农业和农业旅游,着重以紫鹊界梯田为背景,以其他景区为依托。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紫鹊界梯田是南方水稻文化与苗族、瑶族山地渔猎文化融合的历史文化遗存,其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利用山泉天然的灌溉系统同样在稻作文化中亦很独特,可以深入开发紫鹊界梯田的旅游价值,让游客清楚其历史;在春季组织游客体验插秧活动,在秋季开展稻谷丰收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自割稻、打谷。

其次,新化县可以发展研学旅行,可以面对中学生在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生物研学活动,让中学生学习植物科和动物科知识,加深对野生动植物的认识,深入探索其中的奥秘。

2.开发新的乡村旅游路线

开发新的乡村旅游路线时,新化县要将观光体验和精神文化体验相结合,既要让游客身体得到放松,又要让游客心灵得到满足。

第一,开发研学旅行线路。旅游路线一为梅山龙宫-正龙古村(古村落文化)-紫鹊界景区-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旅游路线二为罗盛教故居-楼下村(梅山武术文化)-锡溪村(红色文化烈士塔);旅游路线三为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普村(月牙山观景台)-九龙坡观景台-丫鬟寨观景区-奉家茶叶种植基地(茶文化)。

第二,开发观光与体验旅游线路。旅游路线一为梅山古镇-三联峒冰泉-梅山龙宫-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路线二为新化向东街(美食文化)-滑翔伞飞行基地-北塔(宗教文化)-生态采摘园-民俗体验馆。

(三)旅游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新化县应理解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注重增强环保意识,建立发展与保护并重的治理机制,引入“旅游+”和“生态+”的发展模式,改善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新化县还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原貌,适度开发,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保证资源的延续性和可持续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新化县政府要在旅游景点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并定期处理垃圾,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破坏。新化县政府还要通过联合讲座、广播、宣传册等方式,对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宣传,使其树立环保意识,提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新化县乡村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引进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新化县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管理人才构建服务体系,利用人才引进政策优惠等吸引更多的管理人才来新化县。首先,新化县要加强本地旅游人才的培养,让旅游人才愿意留在当地发展。其次,制订中长期培训计划,邀请专业的旅游资源管理公司对新化县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基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向其传授旅游服务基础知识、业务操作和乡村旅游服务技能,然后进行中期检查或者考核,为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相应的证书,以此提高他们主动学习、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提高整体服务质量,为乡村旅游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新化县梅山景区
家乡的大石栎树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新化:守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摘牌』
“摘牌”
梅山
某景区留念
游梅山龙宫
梅山情
新化县 中小河流治理喜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