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祖国建设南方油城

2023-09-29龙泰良张亚培

中国石油石化 2023年15期
关键词:火车头建设者机车

文‖龙泰良 张亚培

茂名,因油而生而长而兴。此后,茂名石化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茂名已成为我国南方油城。

一项决策造就一个产业,一个项目催生一座城市。这在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奇闻,茂名就是如此。60多年前的茂名,还是一片野草萋萋的荒野。因为茂名石化的发展壮大,茂名成为了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荒原上崛起页岩炼油厂

话说一个冬日,荒野上的一个放牛娃烧起一簇篝火驱寒取暖。忽然,放牛娃发现支着柴片的石头在熊熊燃烧。从此,“这里的石头会燃烧”的说法不胫而走。此时,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西方列强封锁,发展建设所需要的石油资源异常紧缺。而广东茂名荒野上有一种能燃烧的石头、有“火水山”,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54年,国家派出专业勘探队,深入茂名,探明茂名雷打岭方圆几公里范围内,富含石油的油母页岩储量达50多亿吨。

消息传到中南海,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55年5月12日,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成立茂名页岩油厂筹备处,组织开展页岩油开采提炼,并将其作为“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之一。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主席发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其中说到现在我们准备在广东的茂名(那里有油页岩)搞人造石油,那也是重工业。

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拉开了茂名石油化工工业发展的序幕。由来自祖国大江南北11000多名热血志士组成的建设大军,浩浩荡荡挺进了茂名金塘矿区。欢呼雀跃的当地村民一头挑床板一头挑干粮,纷纷加入了开挖“火水山”的大军。一场“开矿取宝炼石油”的大会战,以气吞山河之势全面铺开。一时间,响彻山野的号子唤醒了沉睡千年的荒原。

然而,在这片没有城镇依托、近乎荒芜的土地上搞大规模工业建设,谈何容易!创业难,起步更难!为了祖国的石油梦,第一代茂名石化人在筹建处主任方华的组织带领下,艰苦创业、自力更生,住茅草棚、睡大通铺、吃粗杂粮、喝矿坑水,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手拉肩扛,在雷打岭附近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大型的矿山机械设备运不进来,那就自己动手,一万多人靠着“锄头、簸箕、水腰带”三大件,肩拉背扛,劈山填壑,架桥开路,搬开了金塘岭,铺平了金塘站,挖通了6公里长的开段沟,连接了5公里长的排土场。1957年,建设者们在茂名大头岭建起了新中国第一座页岩炼油厂。

送桶石油去北京

用油母页岩作原料提炼人造石油,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面临的困难很多,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可以借鉴。

为了给后期年产百万吨人造石油探索路子,1957年,石油部决定,在茂名大头岭上首先兴建小型的页岩油干馏工业试验厂。这是茂名第一座工厂。同时,配套兴建小型露天矿,开采、供应合格的页岩矿石。这是茂名第一座矿山。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建设者们的生活十分清苦。一口矿坑水,几条萝卜干简单下饭,就能顶一顿;没有砖瓦房,几十人就合住在大茅棚里;没有床板,就把一张竹笪当床,有时甚至风餐露宿在野外;上下班没有交通工具,每天从住的地方走到上班的地方,有三里多路,中间要翻过一座山,上下班一个单程要走一个多小时。

艰苦的条件,磨砺着建设者们的意志。大家发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轰轰烈烈打响了“开矿取宝炼石油”的大会战。

在页岩油干馏工业试验厂建设区,来自全国页岩干馏等方面的专家和技工们日夜奋战,战酷暑、斗雨天,每天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有时白天黑夜连轴转。1958年3月15日,第一座页岩干馏炉联合试验点火成功。经过几个昼夜的奋战,3月22日,终于炼出了新中国第一滴人造石油。

“茂名出油啦”的欢呼声,传遍了这片洒满热血与汗水的大地。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期盼的茂名页岩油,终于“香喷喷”地流到了人间,彻底结束了广东无油的历史。

建设者们憋着劲儿,连续生产了5天。到3月27日,待生产稳定了,大家用一个广口瓶采集了油样,封存好,系上红绸带,连同喜报一起寄往中南海,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喜。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寄来了贺信。得知党中央、毛主席收到了茂名页岩油样,并对全体建设者致以亲切慰问后,建设者们群情振奋、欢呼雀跃。

火车头当锅炉

1960年12月,公司第一套常减压蒸馏装置动工建设。第一代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1962年基本完成了装置建设。

1962年底,阿尔巴尼亚有意愿向新中国输出原油,由茂名接炼这第一船原油。这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也是茂名石化自身生存发展的机遇。

公司马上全面投入各项准备工作。炼油装置开工依靠蒸汽传递热能和动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油厂的蒸汽锅炉建设举步维艰。

就在大家心急如焚的时候,技术干部冯耀宗突然灵光一闪:“火车头通过烧煤来产出蒸汽、驱动机车运行,一个火车头不就是一台小锅炉吗?我们能不能用多个火车头串成一个大锅炉,输出蒸汽供装置生产?”

听到这个匪夷所思的主意,会场沉默了片刻。很快大家反应过来,纷纷拍案叫绝!这个办法得到了公司的认可。随即,公司马上展开了论证试验。

公司收集现有的几台旧机车,加上各地的支援,以13台旧机车组成的“蒸汽车间”,很快在厂区内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改造试验。试验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冯耀宗带领一批锅炉工昼夜不停地工作。

当蒸汽管网和配套工程完工后,火车头供汽正式开始了。只见13台火车头在铁轨上排成阵势,一齐大声吼叫着。

200多名司炉工、给水工、检修工,日夜坚守现场。师傅们手推肩扛,一车一车、一锹一锹地为机车上煤供油,给水出灰,汗水湿透衣背,全身被煤尘染得乌黑,但没有一个人退却。13台机车输出的蒸汽汇集一起,源源不断地输往装置,高峰时每小时供汽量近100吨!

1963年4月28日,第一套常减压装置安全开汽一次成功,中国茂名成功加工第一船阿尔巴尼亚原油。装置投用后的第一年,公司就实现首次盈利139万元,开始了阔步向前的炼油发展新长征。

此后,茂名石化人坚守“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不断发展壮大,陆续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千万吨级炼油厂、第一座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如今,茂名石化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管理最优、效益最好的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之一。

点评

老企业做大贡献 推进高质量发展

茂名,因油而生而长而兴,被誉为南方油城。创建于1955年的茂名石化,历经

68年的艰苦奋斗,已从一家冶炼页岩油的小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国内竞争力最强、经济效益最好的炼化企业之一,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艰苦奋斗奠定基业,创新发展成就未来。老企业要做大贡献,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坚守“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全力建设南方油城,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火车头建设者机车
建设者
大连机车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社区少先队的“火车头”
重载机车牵引计算仿真系统开发及其应用
建设者
老火车头的故事
基于CTC3.0系统机车摘挂功能的实现
“劳动者”与“建设者”
火车头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