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

2023-09-28崔东林

大众标准化 2023年17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管理人员水利工程

崔东林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作为水利工程稳定运行的基础条件,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评价和分析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解决水利工程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借此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也需要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融合符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总量以及工作难度也能够明显下降。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可以借助数据的全面收集、分析,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从而形成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但总体看来,我国水利管理工作与信息化技术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在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队伍和信息管理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故此,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信息化时代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1 信息化时代下的水利工程管理目标

信息化技术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根据水利工程运行的实际状况合理安排各项管理工作,并实时监控工作的落实状况,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能够处于可控状态。同时,引入信息化技术管理人员可以综合使用现代化传感器,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附近区域的地形地势环境等方面的数据变化进行全方位收集和分析,从而建立水利工程运行的数字地图。水利工程数字地图的建设和完善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通过数据的异常变化发现各种水利工程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信息化技术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融合同样需要达成各项数据有效收集和分析的工作目标,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搜集和分析各项数据,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2 信息化技术用于水利工程管理的优势

信息化时代下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以计算机为基础进行技术管理。现如今,融入信息技术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变得越发完善,具体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总体而言,信息化技术用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优势可以总结为如下3点:一是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之前水利工程惯用的人工管理工作方法已经不再适应信息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随着国内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施工难度有所增加,意味着施工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难度明显提升,需要及时改变工作方法,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搜集和分析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变化,及时处理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水利工程项目能够始终处于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二是测绘数据和图形变得更加精准。在传统的人工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模式下,数据的收集和图形的绘制都需要管理人员手动完成,需要投入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成本较大,且如若出现细微的计算误差,很容易延误整个水利工程的进度。信息化技术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融合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实时收集附近区域的各项环境数据,并由系统后台第一时间计算得出相应的结果,同时绘图软件也可以根据具体结果自动完成图形的绘制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事件和人力方面的成本投入,并且图形及数据的精准性也能够得到保障。三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信息化技术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二者的融合发展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在梳理工作流程的前提下,摒弃之前传统工作模式下繁杂的工作步骤,促进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发展。管理人员可以使用计算机以及现代传感器实时取得水利工程的相关数据,在得出具体结果之后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此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图1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

3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3.1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信息化时代下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高,但目前有关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缺乏应有的资金投入,意味着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导致信息化技术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部分交通较为闭塞的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有关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设置数量较少,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依旧以人工方式为主,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范围十分有限。在缺乏足够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对于大数据的分析很有可能会出现缺陷,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无法得到精准的数据支持,同样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3.2 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信息化背景下的水利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全面掌握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要将信息化技术与水利工程结合的要点全面了解,拥有一定的信息化操作能力。但总体而言,目前水利部门与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专业方面的知识积累较为丰富,但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却并未形成应有的了解,导致在水利工程运转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有限,依旧是以传统的人工性质管理工作模式为主。即便相关部门对于水利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给予相应的重视,但在具体培训工作中,有关内容更新不够及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导致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始终与管理工作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即便相关部门设置了有关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岗位,招聘而来的相关人员却并未进行专业素质、实践技巧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导致这部分人员仅能够从事一般的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数据的储存方面,关于数据收集、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深度不足。

3.3 信息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工作环节数量较多,并且也会受到所处环境以及机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工作的环境和内容正在不断变化,管理工作难度明显增加。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转管理过程中,相关工序较为复杂,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现如今,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却存在一定的信息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具体的表现是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未能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共建。因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在传统的信息化系统的影响下,各部门之间数据的收集和储存标准无法统一,导致在管理工作中各部门都需要分别搜集相应的数据方可开展对应的管理工作,从而带来明显的数据资源重复收集以及建设的现象,不仅带来了资源浪费现象,同时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效率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4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管理实施的对策

4.1 水利工程管理基础设施体系的持续完善

信息化背景下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必须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出发点,方可保障信息技术的使用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基础设施作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今后相关部门需要强化有关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层建设,具体又可以分为网络设备、公共设备和业务管理系统。在促进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针对有线、无线和特殊用途的网络全方位进行建设。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将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服务器等在内的公共设备持续进行更新和完善,确保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凭借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时收集以及更新对应的水利工程数据,为接下来的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同时,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资源层主要是负责对采集而来的各项数据进行储存和管理,同时也需要进行数据的交换,为其他业务开展提供必要的数据。在这种情形下,相关部门需要在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推动储存备份处理安全机制以及数据收集机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业务层面的完善需要添加包括运行管理、施工勘察、设计等在内的各项工作模块,为其他业务工作的实施提供相应的支持。

4.2 专业管理队伍的建设

信息化时代下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取得既定的效果,与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运转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相关部门需要在思想方面意识到信息化水利工程管理人才引进以及培养的重要价值,在合理利用当地政府出台的人才吸引政策的基础上,配合工作环境以及薪资水平的持续改善,吸纳在信息化技术方面具备明显工作经验的水利工程管理人才。并且相关部门需要针对这类专业人才形成完整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发展空间,以此提高专业人才对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部门已有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其所拥有的有关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尤其是需要关注信息化技术素养水平的提升。相关部门必须定期邀请行业专家针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出现的全新变化以及应用的信息技术成果、管理系统等内容进行讲解和传授,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已经形成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结合实际的业务需求综合使用其中的各项功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3 信息管理工作的持续优化

为了有效解决之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数据壁垒问题,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包含各部门在内的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囊括多个部门在内的信息共享网络,将收集的有关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转的相关信息及时进行共享,确保不同部门的管理工作开展能够得到相应的技术支持,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各部门需要针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开展协同工作,避免因为单一部门落实管理工作而影响到水利工程施工和运转。在各部门信息共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建成的信息网络共享平台作为出发点,针对各部门所需的数据类型以及储存标准进行统一,确保各部门能够凭借已有的各项数据在平台上及时进行共享,以此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 总结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和运转安全性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信息化时代下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需要以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作为出发点,融入信息化技术形成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能够在各部门协同工作的基础上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总体看来,信息化时代下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基础设施、信息管理以及专业人才等方面始终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持续推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在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注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各部门信息的共建共享,在避免信息资源浪费的同时,为各部门的工作落实提供完善的数据支持,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管理人员水利工程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