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根糯玉米结出的“创新红利”

2023-09-28陈宁

前线 2023年9期
关键词:头村平谷平谷区

陈宁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人才引领驱动”,深刻揭示了人才在国家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北京正厚植创新沃土、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藩篱、畅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针对痛点、卡点,酝酿一场从“0”到“1”的翻身仗。本刊推出“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七月流火。平谷区平谷镇北台头村已是一派丰收景象。

干脆的话语,爽朗的笑声,从直播间传出。刚刚“下播”的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翠云,最近有点“飘”。50多岁的她,新烫了头,扎起冲天鬏,还别着玉米装饰卡子,“这卡子18块钱一个,不算贵。”

某种程度上,给王翠云底气的,正是这小小的玉米。也是,别人论筐卖3元一斤,她这里最高卖到15元一根;别人求人买,她这里挑人卖;别人地里的玉米靠天吃饭,她这里可以私人定制,采摘时间精准到日……3小时直播,万余根甜加糯玉米,是王翠云这天的销售战绩。

然而两年前,北台头这个全镇经济排尾村,不要说支柱产业,村里连个小卖部都没有——村北一处林场的80万元租赁费,是村集体全年收入。

让一切变得不一样的,源自北京市农村科学院王荣焕团队在平谷区“博士农场”项目中的一场创新实践。

“求变,需要政府提供‘一点支持’”

北台头村地处平谷区两条主河流泃河、洳河交汇处,经过河水长期冲刷,土壤肥沃,特别适宜种植农作物。但这里邻近平谷中心城区,村民大多靠“瓦片”经济生活,时间一长,人倦怠了,地也撂了荒;更让镇、村两级干部怅然的是,没有主导产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多是留守老人,政策末端执行力偏弱。

2020年7月,北京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在平谷区建设“农业中关村”,集聚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让农业迸发活力。

守着肥沃的土地,又有政府的支持政策,平谷镇、村两级干部也想让村民吃上“农业科技饭”。怎么吃上这口饭,他们有自己的盘算。

一部分经验来自试错。2020年底,北台头村从村民手中流转了200亩地,租给企业种植销路好的小米辣。转年寒露一降,小米辣采摘不及时,都烂在地里,将将保住了本钱,为涵养土地,还要休耕轮作。种小米辣被大家否掉了。

一部分经验来自朴素的认知。平谷区盛产大桃,不少村的“桃经济”搞得颇具特色。农产品多了就卖不上价,北台头村得走差异化种植路线。

再者,北台头村适合连片种植的就这200亩地,要想富只能尝试精品化种植。

最后,镇党委和村“两委”锚定种植鲜食玉米——产业链长,更有玉米笋、玉米须、玉米秆等附加产品可以后期加工,让农民增收覆盖全年。

求变,平谷镇党委书记沈炎首先想到了与平谷渊源颇深的“玉米团长”赵久然。

十年磨一剑,赵久然团队培育出京科968等享誉世界的玉米品种,打破了北方地区玉米种源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

带着期待,2022年初,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银杰找到赵久然。赵久然思索片刻,为他推荐了自己的同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所所长王荣焕和她的博士生团队。

这时的王荣焕,也有不少困惑,需要用实践求解。她在各地做农业指导时发现,建议的用水量达不到,建议的种植密度却总超标。她说:“这样种出的玉米,品质良莠不齐,不是歉收就是甜度不够、有瘪粒,农民容易陷在低价竞争的洼地里。”

王荣焕期待将实验室的成果不打折扣地落地,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北台头村村民的期望与她的期待不谋而合。“求变,需要政府提供‘一点支持’。”王荣焕说。

这“一点支持”很快到来了,而且比王荣焕预想得大得多。

“我要‘拎包’创业去了”

2022年4月,平谷区启动“博士农场”项目,以柔性引才方式,激发人才创造力,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博士农场”,顾名思义,就是引来博士团队做农场主,平谷区为他们提供科研应用场景,在土地流转、课题经费等方面给予补贴,并按需提供一对一服务。平谷区委组织部还梳理出41条人才政策制成目录,精准倾斜到“博士农场”项目中。

举措条条具体务实,颇具含金量。

刘银杰与王荣焕商量:“申请项目,补贴还能覆盖种子、肥料和人工成本,实现零成本创业。”

双方一拍即合。

“北台头村鲜食玉米”项目申请答辩这天,王荣焕捏了把汗——已是优中选优的博士团队,入选概率也只有70%。6名知名农业专家,从项目科技创新性、成果应用丰富性以及富民能力等方面综合打分。“在我们之前,就有一个颇具竞争力的博士团队没能完成答辩”,王荣焕说,“评委认为这个项目创新性虽强,但成果难以转化。”

得知全票入选那天,王荣焕笑着和同事说:“我要‘拎包’创业去了。”

2022年春天,王荣焕在北台头村种下第一茬玉米。在这之后,鎮、村两级党组织给予了王荣焕团队最大自主权:品种以甜糯兼得的甜加糯为主;种植密度是以往的3/4;放弃机械采摘,以全手工方式挑拣……当年7月,第一茬鲜食玉米丰收了。

满心期待中,大家却遭遇当头一棒。

他们与一家颇具规模的采购商谈好价格,头天晚上就兴冲冲地把玉米摘了下来。没承想,第二天清早采购商不忙着收货,却坐地砍价一半。村民心疼得直掉眼泪,“这种鲜食玉米,一天鲜、两天甜、三天糯,过后品质就不敢保证了。”无奈之下,村党支部书记王艳金咬牙将玉米半价出售。

这么好的玉米,难道也走不出靠天吃饭的怪圈?王荣焕怕辜负村民的信任,踌躇不前。“项目是大家的,有风险咱们一起扛。”刘银杰把镇政府干部、村“两委”干部和博士团队召集在一起,针对出师不利各抒己见——

王荣焕从技术层面挖潜:结合日照规律,可以尝试品字形种植,让玉米错峰上市;引进黑甜糯、高叶酸等更多鲜食玉米品种,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按我们团队掌握的技术,能让6种玉米次第成熟,采摘精准到日。”

刘银杰则从市场营销上找原因:“玉米也得取名穿衣,才能有辨识度,咱们得凸显‘博士玉米’的元素。”刘银杰请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广告公司的朋友,设计了高端品牌“棒台头”和中端品牌“鲜头玉”两个商标。听说了他们的创业故事,设计师分文未取。

王艳金想了想,“咱们还是买个冷柜吧,万一对方毁约,玉米立马入柜。”几名党员连夜在田边空地搭好简易房放置冷柜。

3个月后,“棒台头”和“鲜头玉”两个品牌的6种玉米成熟了,刚在直播间开售,就被抢购一空。这“科技饭”的滋味,北台头村村民第一次尝到了。

2022年12月,王荣焕团队迎来了“博士农场”項目阶段性评审,并顺利通过。她辗转打听到,被评为6个优秀项目之一,是因为他们以科技赋能,让农民在同一块土地上获得了原来的6倍收益。

王荣焕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我感到,团队在‘助推器’下加速成长”

进入2023年采摘季,王荣焕发现王翠云的“粉丝”多了起来,“复购率”“精准粉”“垂直场景”这些从未听过的词,常从王大姐口中冒出来。

在王翠云背后做技术支持的,是曾就职于某头部直播平台的业务团队。区政府将团队调配给平谷镇后,镇党委将他们带来北台头村,负责搭建“棒台头”“鲜头玉”的网络销售渠道。

虽是当之无愧的玉米专家,但王荣焕团队对品牌运营、销售物流等全产业链条中的各要素并不熟悉。“博士农场”项目实施之初,平谷区就针对各创业团队的短板提供专属服务,打通科技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梗阻”。“我感到,团队在‘助推器’下加速成长。”王荣焕有感而发。

项目服务专员黄明阳,每月初都会跟王荣焕碰进度,提示易发风险点,并帮助规避。“比如,项目需要搭建大棚,我会提前准备材料到相关委办局备案,为团队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黄明阳说。

陈佳兴则是镇政府派至北台头村的乡村振兴协理员,这位农艺与种业专业的硕士定期来村里检查病虫害防治情况。他给玉米套上装有2000个赤眼蜂卵的小布袋,经过12—36小时羽化,赤眼蜂就可以围歼玉米螟等害虫。“这样结出的玉米,都是绿色有机的。”陈佳兴说。

最让王荣焕感到振奋的是,她看到更多市民吃上了只在试验田里出现过的鲜嫩甜糯玉米。但她看不到的是,平谷区自2020年起投入300亿元建设大物流。依靠高效的物流渠道,定制甜度的玉米早晨采摘,下午就能摆上市民的餐桌。

“我感到,政府拿出了‘真金白银’支持农民。”王荣焕干劲更足了,她返回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申请10万元助农资金,追加投入“博士农场”项目中。

2022年底,北台头村200亩地的收益从15万元提升到90万元,36名村民有了就业岗位,每人每月收入平均增加2000元。

一阵凉风袭过,油绿的玉米叶随风飘舞。

记者问王荣焕,写在大地上的论文可以结题了吗?望着沉甸甸的玉米穗,王荣焕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编者手记:

菜果肉蛋,既是一蔬一饭的人间烟火,也是关系中国人饭碗的“国之大者”。北京拥有涉农科研院所24所、近2万名农业科技人员,然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

高峰理应起于高原之上。如何突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4月,平谷区启动“博士农场”建设,为科研人员和农业学子提供全产业链条的服务保障。目前,117个“博士农场”集聚于此,13位院士、400余名博士参与其中,100余项农业创新成果得到市场认可。

“博士农场”只是北京“农业中关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一批涉农头部企业聚集,种业创新实现突破,人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责任编辑 / 任   征

猜你喜欢

头村平谷平谷区
乡村共富密码把“迷你马拉松”办进村里青山头村:擦亮体育特色“金名片”
平谷区总工会扎实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平谷区总工会 围绕中心 精准服务职工群体
平谷区总工会 争做“文明平谷人”,助力平谷创城活动
万亩草场
回乡记(外二首)
北京平谷举行“甜桃王”擂台赛
生态公路 平谷“绿”动
北京市平谷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
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控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