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多样性科学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2023-09-27刘长海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明生物思政

刘长海

(延安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生物多样性科学以生态学为核心学科,并联合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生物地理学等分支学科而形成的新科学,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起源、维持与丧失过程及其机制、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对其进行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的一个高度交叉的学科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人类福祉和未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在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指导下,每个公民都应关注生物多样性科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环境,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努力。

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普教育,全面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在全球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情况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高校应当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保护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升学生的生物保护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保护理念和培养强大的国家民族自豪感[1]。 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深入挖掘保护生物学课程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政元素,将生态文明热点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等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2]。这些高校(院系)挖掘专业课课程潜在的思政元素,并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会贯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尽管对于保护生物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较多,亦各有特色,但在生物多样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正是由于生物多样性科学课程具有高度交叉的学科体系特点,使其成为生物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思政元素落地的天然土壤。由此看来,无论是在专业技能培养,还是在立德树人,生物多样性科学学位基础课程教学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上均有着得天独厚的学术优势和教学特色。我们针对生物多样性科学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富有强有力的内在科学联系,着力推动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重在宣传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努力使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1 生物多样性科学与思政元素融合,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得益彰

在生物多样性科学与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高质发展、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融合的基础上[3],围绕课程思政目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制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教学计划(表1),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实现学位基础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表1 生物多样性科学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教学计划

1.1 汇榜样教育于课程教学之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工作

在生物多样性科学概论,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及展望,生物多样性起源和变化等教学内容中,结合学科发展动态,推介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奖以及“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以及古生物学家周忠和、舒德干等的先进典型事迹。带动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对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集体荣誉感、使命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隽永华章,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震撼效果。

在生物多样性的编目和监测等章节中,基于生物分类和标本采集,穿插介绍昆虫学家陈世骧院士和植物学家、复旦教授钟扬等专家学者。儿时的陈世骧看到农民遭受虫灾时,陈世骧对昆虫学研究就产生了浓厚兴趣,立志将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的昆虫学事业。“时代楷模”钟扬为了“末日方舟”,16年援藏,走遍了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收集上百年后可能会对人类有用的植物种子[4]。他曾说,“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通过诸如此类学界翘楚和精英先进事迹的渗透,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志存高远;将自己的学术学问与国家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接足地气。告诫同学“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引导学生“把学问做在车间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1.2 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并举

认真研究古诗词所蕴含的生态学原理,并且适时适度的运用和融合在课堂上,既能促进学生更深刻理解基础知识,又能使课堂富有美感,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及学生的学习兴趣[5]。在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等章节中,引用古诗词的美于生态系统多样性教学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受湿地生态系统之柔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淋漓尽致的展示塞外大漠生态风光之大美;“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领略浩渺太空看地球生态系统之壮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则展现高原辽阔壮丽肥美的草原生态系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则展现拥有食物链的农田生态系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又描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在课堂教学具体实施路径中,可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进行课堂汇报,展示学生风采,以“左手文学,右手科学”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生物多样性科学课程与自然、生态、人文、艺术相结合的跨学科思政教育模式,既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从而增强专业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学生文化素养[6]。

1.3 体味生物学家科研的大爱情怀,天道酬勤而厚积薄发

在生物多样性的编目和监测等章节中,渗透生物学家守望生物圈的科学大爱,坚守精神家园。以“熊猫之父”潘文石“用37年荒野人生,守望生物圈的科学大爱,坚守精神家园”为代表[7],结合影像文献,简明扼要的推介他在崇山峻岭和波澜壮阔的大海上研究和保护濒临灭绝的大熊猫、白头叶猴和中华白海豚,探索土地、人口和野生动物的复杂关系,对动物多样性的编目和监测做出突出贡献,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正是因为有潘文石这样一大批的科学家,我们的民族才能挺起脊梁,才能走得更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发扬科学家精神,以“拔地以参天”的理想追求、以“根深才叶茂”的务实精神、以“成材须百年”的持久毅力,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发奋努力,报效祖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告诫学生“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吾必上下而求索。”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的“三重境界说”,道尽做科研做学问的辛苦酸甜。我们要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苦学准备;更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治学精神;才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科研收获。因此,我们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找准自己的科研生态位,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韧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性,才能像黄大年同志一样,涵养定力、克服浮躁,始终保持一种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精神。众所周知,科研成果的获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以及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耐得住孤独与寂寞,才能够享受那最后属于你的荣光,厚积才能薄发。

1.4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物种多样性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现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等的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论”,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人类福祉和未来。因此,在生物多样性科学教育教学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将其作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思政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课堂上开展“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理论解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从生物多样性科学层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的研讨活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传递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遵循生态文明指引下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集中体现“四个自信”。

在课堂上讲述延安退耕还林的故事,感受生物多样性变化之美。最新研究认为,中国和印度境内大量植树造林并且实施农业集约化,地球比 20 年前更加绿了。中国的绿化面积主要来自森林(42%)和耕地(32%),而印度主要来自耕地(82%),森林只占 4.4%,表明中国植树造林贡献最大[7]。吴起县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带动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由“浅绿”向“深绿”挺进,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 km。经过20多年的封山育林,地带性物种数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彰显丰富。华北豹在富县子午岭林区的发现,标志着华北和西部脆弱生态系统逐渐开始恢复,豹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旗舰物种。通过讲述自己脚下的真实历史和身边的生动故事,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在课堂上传授中国科技小院的事迹,赋能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模式。科技小院是由研究生驻扎农业生产一线,专家、教授提供技术支撑,研究解决“三农”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共同致力于恢复生态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病媒生物绿色防控,建设有机菜园,推进果蔬绿色防控种植技术,助力于乡村振兴,真正实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结合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精神,师生共同分享“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把专利写在产品上,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1.5 科普生物安全,学习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生物安全通常包括公共卫生安全、农业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生物技术与实验室安全、国门生物安全、国防生物安全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比如保障转基因作物安全,防御蝗虫等农业病虫害,保护珍贵动植物、防止濒危生物灭绝、保护生物多样性,防御有害生物入侵,防御生物威胁、遏制生物战等都属于生物安全的范畴。这充分说明生物安全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我们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物安全。

在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外来物种的特点、影响与管理对策教学内容中,基于外来入侵物种,可能会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有些还是传播疫病的高风险物种,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其它的疫情,进行“从新冠肺炎疫情思考天人合一的生物多样性科学观”的研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安全的重要论述:“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在课堂中致敬抗“疫”经典事迹和先进人物,比如代表“中国速度”的方舱医院修建,代表“中国力量”的白衣天使、解放军战士的“最美逆行”等,在积极的情绪中让学生受到精神力量的熏陶。发扬抗击疫情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实现疫情防控和国家安全教育两手抓、双促进添砖加瓦,在中国奋进新征程中展现应有的青春担当。

2 把心用在教学上,做受人尊敬的老师

夯实教学内功,追求精湛业务能力,提升育人品味。课堂上笑语的回响,是对老师人格魅力的折服;课后深深的哲思,是对老师思想引领的反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把心用在教学上,心在教室、心在课堂、心在学生、心在育人。心中有责任,眼里有目标,脚下有行动。三尺讲台练就真本领,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课堂上引经据典左右逢源,似天马行空又联系实际;舞动粉笔、书写芳华、风神潇洒、笔笔惊艳,学生都羡慕不已;PPT显示生态过程来龙去脉和板书推导公式相得益彰、电脑制图与徒手绘图各显其能,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从单一的学业指导向“立德树人”的全面性指导转变,努力炼成“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发挥深厚的专业功底,更要展示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亦是思政教育的具体表现,教师思政工作是“大思政”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老师,用无边的爱和细心、耐心、真心对待学生,强化与学生的正常交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享受教书育人的成就与快乐。我们老师的备课不仅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注重传统的板书方式,学生有问老师必答,言传身教悉心教导,这样方能做到:老师记住学生,学生不忘老师,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领航者和引路人。

同时,用心全力打造优秀的课程师资团队,凝心聚力提升“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力度。生物多样性科学学位基础课程,在廉振民教授、博导的带领和指导下,在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生态环境创新教师团队”教师团的示范效应下,无论从人员梯队的传帮带,还是教师本身的高素养,都在体现课程的“思政元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高尚情操和延安精神内化为团队成员教书育人的精神印记和价值追求,有利于推进课程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3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老师要回归教育本质,坚守育人初心,立足课堂主阵地,让思政教育浸润心灵。以生物多样性科学专业课程的“小课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思政”,通过先进事迹的榜样教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并育整合、伟大抗疫精神的熏陶洗礼等的育人方式,将专业知识融进血液,把思政书香化为气质,为青年学子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后,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淬炼自身扎实“内功”,把心用在教学上,做受人尊敬的老师,不断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去践行立德树人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文明生物思政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请文明演绎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漫说文明
第12话 完美生物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