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外国文学作品不同译本的比较阅读

2023-09-27许倩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学翻译比较阅读

许倩

摘 要 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往往存在不同的中文译本,而比较不同译本,能够促使学生直面祖国语言文字,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本文试从叙事性文学作品和抒情性文学作品两个方面举例,分析探究不同译本在教学中可以比较研读的多种角度。

关键词 外国文学作品  比较阅读  文学翻译

外国文学作品是学生了解人类优秀文化、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翻译往往隐藏着学习语言、了解文化的密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不同的译本,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

当学生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理解思想的过程中,遇到与已有经验相矛盾之处,可以采取比较不同译本的阅读;当学生在感受外国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时,原有的经验不足以理解情感,也可以采取比较不同译本的阅读。但比较阅读不同译本的外国文学作品,应当以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理解为根本目的。

一、叙事性文学作品不同译本的比较阅读

以叙事为主的文学作品取材于生活,而优秀作品中的文本逻辑与读者的已有经验相矛盾之处,往往是作家创作思想自然流露的地方。艺术不等同于生活,它是诗人情感与外在客体的“遇合”,“这种遇合不是现实的,而是虚拟的、假定的、想象的。应该从真与假的矛盾入手分析”。文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矛盾便是分析文学作品绝佳的切入点。

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节选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而其中的一段文字就存有这样的矛盾:

鲨鱼飞速靠近船尾,向大鱼发起袭击。老人看着它张开了嘴,看着它那怪异的眼睛,看着它牙齿发出咔嚓一声,朝着鱼尾巴上方的肉扑咬过去。

这段在描述老人的动作时连用了三个“看着”,而最后一处“看着”的对象是声音和动作,而“看着”声音是不合生活的一般逻辑。

在分析这个细节时,引入《老人与海》的英文原文和不同译本的比较阅读,不仅可以理解《老人与海》中这一硬汉形象,也有助于理解作家海明威文体风格——冰山理论。

英文原文:

The shark closed fast astern and when he hit the fish the old man saw his mouth open and his strange eyes and the clicking chop of the teeth as he drove forward in the meat just above the tail.

李育超译:

鲨鱼飞速靠近船尾,向大鱼发起袭击。老人看着它张开了嘴,看着它那怪异的眼睛,看着它牙齿发出咔嚓一声,朝着鱼尾巴上方的肉扑咬过去。

吴劳译:

鲨鱼飞速逼近船艄,它袭击那鱼的时候,老人看见它张开了嘴,看见它那双奇异的眼睛,它朝前咬住鱼尾巴上面一点儿地方的鱼肉,牙齿嘎吱嘎吱地响。

首先比较原文与译文。先运用英语知识对英文原文进行简单的翻译,saw之后跟了三个由and连接的宾语,可以确定作家描述了老人看着鲨鱼啃咬大鱼的过程。再比较两种中译本对原文做了怎样的处理,李育超的译本更接近原文的语法结构,而吴劳的译本则更接近生活的真实。

但生活的真实、生活的逻辑并不是比较译作、体会文学语言的唯一标准,要提高语言的鉴赏力还需要在体会作家的创作风格上下功夫。

那么哪一种译文更符合作家的创作风格呢?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而体会海明威在“省略”中隐藏的冰山的八分之七,就是在体会海明威的创作风格,而能够让读者在“省略”中体会隐藏的八分之七的译作,才是最符合作家作品风格的译作。

在之前指出的老人看着鲨鱼啃咬大鱼的细节中,李育超译本中的“看着它牙齿发出咔嚓一声”与吴劳的译文相比,更侧重老人的看,更侧重表现老人的硬汉形象,也更符合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比较两种译文,李育超的译文在整一句中连用三个“看着”更显示出老人看向鲨鱼时的专注,伴随着看的过程以及之后的“把渔叉猛地向下扎进鲨鱼的脑袋,正刺在两眼之间那条线和从鼻子直通脑后那条线的交点上。这两条线其实并不存在”中所体现的快准狠,可以推断老人的心理,他看向鲨鱼时的专注中包含着战胜的决心、强烈的愤恨等种种感情。而“看着它牙齿发出咔嚓一声”中有违常理的翻译,也恰恰表现出了人物内心的激荡与表面的平静所带来的艺术张力。海明威的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不论是兴奋、失望、悲痛、轻蔑等,从不用过分渲染,也几乎没有心理描写,给读者以最大的感受空间”,这也正体现了海明威的美学主张:“任何文学作品的作用都在于从读者身上唤起某种特定的情绪。”

借助原文与译本、译本与译本的比较,学生就能从语言入手,想象作品情境、体会人物心理、感受作品风格,增强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力,提升审美品味。

二、抒情性文学作品不同译本的比较阅读

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的第四单元中有一首从歌德长篇小说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摘录的诗歌《迷娘(之一)》,这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迷娘为主人公威廉·迈斯特唱的一首歌。但学生在阅读时,对歌德写作该小说的背景、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等诸多信息都是陌生的,更不要说理解歌德在迷娘这一人物身上所给予的“对意大利的渴望、想象与现实感受”了。

当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不足以理解这样的外国文学作品时,我们仍应从语言文字入手,走进作品、体会作品、理解作品。而采取不同译本的比较阅读,不失为一种较为高效的路径。

比较教材中的杨武能的译本与钱春绮的译本,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意象,而且能帮助学生从用词和句式的不同处理中体会迷娘内心复杂的情感。

在用词上,“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与“你知道那别墅?圆柱支着屋顶”两种译文相结合来理解,厅堂的辉煌就更加具体;“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与“深洞里面栖着古龙的子孙”的配合,就使得诗句暂时摆脱了韵脚的束缚,更易为读者理解。而直接抒情时,杨译本中的“爱人”“恩人”“父亲”,与钱译本中的“亲爱的人”“保护人”“爸爸”相比,前者则更有层次感,有助于传达迷娘对威廉·迈斯特的既如父亲又如恩人、以及难以言说的爱恋的复杂情感。

在句式上,杨译本“你可知道那地方?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与钱译本“你可知道?前去!前去,亲爱的人,我要和你同去”相比,杨译的句子更长,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加之“跟随你”“爱人啊”“随你”的三次呼告,把诗歌的情感渲染得深厚绵长,更易于读者体会迷娘内心对“那地方”“那所房子”“那座山岗”的向往之情。

在这样的体会之下,再去解读诗歌中的种种意象,就可以理解迷娘所怀念的“故国的自然景色”“意大利璀璨的建筑文化”以及“归国险阻的路途”,才有可能理解歌德在迷娘这一形象之上寄托的象征意义。

译本对原作的加工各有千秋,而比较不同的译本往往能让学生直面語言文字,在不同译文处理的差异中,走进外国文学作品创设的具体情境,理解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品风格,感受抒情作品中的异域风土、复杂情感,在领略不同国家、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作者通联:浙江湖州中学]

猜你喜欢

文学翻译比较阅读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翁显良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谈比较阅读内容的专题化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
诗歌比较阅读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
质疑·比较·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