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德华·蒙克《病中的孩子》艺术探析

2023-09-23王岚萍

东方收藏 2023年7期
关键词:蒙克爱德华

摘要:有些画家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会有一些特殊的经历与体验,比如父母亲过早去世,父爱、母爱的缺失等,这些带有创伤性的情境都会对画家的性格、心理、成长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文章借用艺术心理学理论来浅析挪威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代表作《病中的孩子》,进而探索他的童年遭遇与其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爱德华·蒙克;《病中的孩子》;童年创伤性情境

爱德华·蒙克出生于19世纪的挪威,是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之一,享有“表现主义之父”之誉。本文通过探究其艺术作品,从中发现他的艺术创作致力于剖析人类处于自然和社会环境下所产生出的各种心理状况,对于疾病、死亡、孤独、情爱等主题的表达也十分强烈且夸张,赋予了作品画面震撼人心的力量。孤独、疾病、抑郁虽折磨了他的一生,但这恰恰对其艺术创作生涯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进而造就了他的艺术辉煌。

一、儿童“创伤性情境”与爱德华·蒙克的童年遭遇

通过对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发现童年是孩童人格成长过程中最快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成长阶段中,环境对孩童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5岁至12岁这个阶段中,孩童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于他们人格的形成具有定向、定型和定势的作用。一个人如果在他的童年时期缺少父母的悉心关怀和细心照顾,甚至遭受忽视、抛弃,那么便会对其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待其长大成人后,往往会怀疑自身,且对身边的人、物和环境存在不信任感。

爱德华·蒙克的家庭境况窘迫,父亲是部队的一名军医,收入十分微薄,全家生活的来源也仅有这一条渠道。且其父亲因患有家族遗传的精神病史,脾气狂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仅其自身饱受精神抑郁的困扰,对孩子们也产生了十分负面的影响;其母亲的精神状况虽然正常,但身体十分瘦弱,长期患病在床,这让本就过得艰难的家庭更加困苦。在爱德华·蒙克5岁时,被病痛折磨许久的母亲离开人世,致使年幼的他缺少母亲的爱护与陪伴,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心灵上的一次重创。好在他还有一个亲姐姐索亚非,虽然她代替不了母亲这个角色,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缺失的母爱。在爱德华·蒙克14岁时,他妹妹又患上精神分裂症,他最亲爱的姐姐索亚非也因患有和母亲一样的疾病不幸去世,致使其受到致命的打击,让年幼的他根本无力承受这一切,从而导致其一生都始终困顿于对疾病、孤独、抑郁等的恐惧之中。

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缺少母亲的陪伴和爱护,那么性格就会有所缺陷,这种缺陷对其成长将造成严重影响,随即产生“创伤性情境”。所谓“创伤性情境”,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使用的一个专业术语,但艺术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创伤性情境”这一术语,则是用来分析艺术家童年生活中的特殊境遇,并不仅仅局限于母爱的缺失[1]。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创伤,对于正处于人格形成发展重要时期的爱德华·蒙克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且伴随其一生,这也对其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与同时期的其他画家相比,爱德华·蒙克的童年确实经历了许多磨难,不仅精神上长期遭受有家族精神病遗传史的困扰,并且身体上也饱受折磨。他手中的画笔就如同情绪的宣泄工具一般,不断将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想法表现出来,仿佛在向世人诉说,也希望能够有人真正地读懂他自己。

二、爱德华· 蒙克《病中的孩子》之创作背景

从艺术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个人若在孩童时期经历过严重的心灵创伤,容易产生两种情况:一是精神方面出现严重问题;二是会自己寻找某种方式进行宣泄,而后可能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爱德华· 蒙克便是后者,尽管他在精神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状况,但他最终还是成为一位难得的艺术天才。孩童时期的经历虽然太过悲惨,但这些反而为他日后的创作埋下伏笔,他选择用手中的画笔去排解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压抑,放弃对事物的逼真还原,而是把绘画的重点放在表现内心的真实感受上,对于画面内容的表达,选择去表现死亡、孤独、恐惧等形象。爱德华·蒙克一生的创作数量十分巨大,绘画内容包括风景、肖像、人物、动物等,表现手法也多样,有自然主义,也有表现主义等。其早期较为出名的作品是《病中的孩子》,这一幅画他总共绘制有六版之多,对他来说,该作品是其艺术创作道路上的新突破,算得上是里程碑式的作品了。此作品也使他形成了对同一个主题进行重复创作与反复修改的习惯,在同一时期有这种绘画习惯的画家可谓少之又少。

《病中的孩子》(图1)这幅作品创作于1885年至1886年之间,处于画面右边的女人是小女孩的母亲。通过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巨大的悲伤,她将自己痛苦而绝望的脸埋在手里,生怕孩子看到自己的神情会更加难受。床上躺着的是生病的孩子,其头发呈橙红色,面部发白,毫无血色,给人一种奄奄一息的感觉。房间整体用色较灰,色调充满幽冷与压抑。爱德华· 蒙克在这幅作品中,把母亲对于不舍孩子离去的痛苦情绪描绘得极其生动,使观者在欣赏这幅作品不仅身臨其境地被深深打动着,还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生命脆弱的束手无策。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个叫特贝彩·尼尔森的小女孩,当爱德华· 蒙克看到满头红发的特贝彩·尼尔森病恹恹地靠在背后白色的大枕头上,为她哥哥的生病离世而痛苦不堪时,立马使他想起代替母亲陪伴自己成长的姐姐索亚非,一时情感难以抒发,便激起他对于这幅作品的创作欲望。继而,爱德华·蒙克邀请姨妈来帮忙扮演作品中母亲的这一角色。这幅画在色调的处理上,画家选择以绿灰为主,画面中的提亮部分则放在小女孩的头发、病榻旁的床头柜及小桌巾上。头发颜色选择橙加红;病榻旁的柜子为黄掺红;在小桌巾的处理上则运用了蓝色与红色;在窗帘的处理上更是费尽了心思,采用与画面主调相搭的低饱和度颜色,有橄榄绿、暗绿、暗红等。爱德华·蒙克对于颜色的运用极其大胆,大多颜色都是在添加黑色调和后交错地填涂到画面当中。

《病中的孩子》这幅画对于爱德华·蒙克来说,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其整个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幅画作,饱含着他对母亲、姐姐的无尽思念。于是,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对这幅作品进行修改和调整,这个题材也被他不断重复描绘着,前后共创作了六个版本。正是对于这幅作品的执着,也使爱德华·蒙克养成了重复运用某些特殊题材来进行绘画的习惯,他曾说过:“每当我再用相同题材作画时,总会引起别人的批评。然而我整年创作钻研的一幅画、一个题材,不应该画一幅之后就将它束之高阁。”[2]通过观察他不同版本的《病中的孩子》,我们可以发现其经过时间的磨砺后,在创作上想要表达的主题更加明确,描绘的内容也更加贴近自己的内心,不断表达着他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和对艺术的解读。

通过分析《病中的孩子》这幅作品可知,童年时期的经历与创伤,对于爱德华·蒙克的打击是深入骨髓的。对于当时仅有5岁的他来说,生死观还未建立,母亲的病逝不足以让他理解什么是死亡和永远的离开,然而当再次面对姐姐索亚非的离去时,则让其痛彻心扉地感受到病痛与死亡的可怕。年少的他,经历着至亲一个个的离开,却束手无策。与此同时,父亲、妹妹的精神状态也愈加糟糕,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不仅使他心灵上有着永远难以愈合的伤口,而且也成为其“创伤性情境”形成的重要原因。爱德华· 蒙克对于自身的创伤毫不遮掩,反而在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对相关主题进行描绘与展现,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自己儿时的悲惨经历,以及疾病、死亡、孤独带给他永久的伤害。

三、爱德华·蒙克艺术作品特征与情感表达

分析爱德华· 蒙克早期的一些艺术作品,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疾病、孤独、死亡等主题被他反复表达与运用,例如《医务室》《病中的孩子》等,看到他的孤独与绝望,画风死寂沉重。其艺术生涯中期的一些绘画作品,他省略了部分细节,注重表达出画面的情绪感,在表现人物面容时十分夸张扭曲,给观者造成了强烈的恐怖、焦虑和痛苦,这一时期的作品有《吸血鬼》《吻》等,表达其内心矛盾而又浪漫的情怀。和同时期其他画家相比,爱德华· 蒙克笔下的人体有很大不同,在描绘女性时,注重体现其曲线美;刻画男性形象时,则对于人体骨骼结构把握准确,注重体现男性的健壮与肌肉结实。19世纪90年代,爱德华·蒙克的代表作包括《呐喊》《青春期》等。《呐喊》是他在某个傍晚与朋友一起散步时所构想出的画面,画面重点表现人类对于孤独和死亡的恐惧,使观者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图2)。《青春期》这幅作品虽然描绘的是女生在面对初次经期时的恐惧与害怕,但实际上表达的是人们独自处于一个封闭空间时的不安与恐惧。在创作生涯的晚期,爱德华·蒙克开始转变自己的绘画风格,笔触随意洒脱,在题材的选择上也大都是女性形象,较为出名的作品有《栗树花盛开的街道》《花园里的苹果树》等,画面生活气息十分浓重,使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从侧面反映出画家童年生活的悲惨以及对快乐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纵观爱德华·蒙克的艺术创作生涯,虽然死亡、病痛、阴影、恐惧等主题一直在他作品中反复出现,但却是他表达自己內心的一把利器。唯有在创作中,他才能将心中最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这一幅幅画作的创作也是他对于人生的体会和感悟。

四、结语

爱德华·蒙克的内心世界极其丰富,其心中的所念所想也不断地通过手中的画笔去传达,他希望有人能够真正读懂自己独特的绘画方式与艺术语言。他曾说:“我的艺术实际上是一种自愿坦白,也是我和我的生活关系的自我剖白……”[3]通过分析这一幅幅画作,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他童年的悲惨经历与阴影,而且从侧面分析出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独特看法。虽然死亡、病痛、孤独伴随他的一生,但他却极其渴望爱与欢乐,甚至在快要接近爱与欢乐时,却又因为曾经悲惨的经历、阴影,与这些疏离。但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又是极其勇敢的,为艺术创作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敢于直面自己的阴影,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一幅艺术作品都在体现着自我。正是因为这份勇敢与执着,成就了他具有强烈象征主义色彩的绘画风格。

参考文献:

[1]徐挥.丑小鸭情结——作家人格的心理学分析之一[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5):106-111.

[2]刘慨,李强.爱德华·蒙克与《病中的孩子》[J].美术界,2015(11):90.

[3]陈维艳.阴影 死亡 恐惧——蒙克作品与童年“创伤性情境”关系初探[J].大众文艺,2016(20):38-39.

作者简介:

王岚萍(1998—),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花鸟)创作与实践。

猜你喜欢

蒙克爱德华
蒙克与《呐喊》
《剪刀手爱德华》(海报)
爱德华·蒙克:敢于揭示隐蔽的心灵
《剪刀手爱德华》海报
树林里那看不见的稻田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上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下
蒙克的《呐喊》
Zhejiang Publishes Chinese Edition of Edvard Munch: Complete Paintings
爱德华·莫尔斯和他的屋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