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山博物馆馆藏民国时期启新瓷厂釉下五彩蒜头瓶研究

2023-09-23吴丽荔

东方收藏 2023年7期

摘要:唐山启新瓷厂因最早聘请外国技师、采购国外设备及各种制瓷绘瓷原料,使得其占据了唐山地区制瓷业的半壁江山,这对唐山陶瓷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文章通过对启新瓷厂生产的陈设瓷蒜头瓶进行介绍,旨在展现启新瓷厂在我国陶瓷产业发展中的辉煌成就。

关键词:启新瓷厂;蒜头瓶;釉下五彩

唐山启新瓷厂是我国近现代陶瓷业中一家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陶瓷生产厂家,它在中国近现代陶瓷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陶瓷工业化的发祥地,中国第一件卫生瓷器诞生于此。在中国陶瓷史上,唐山启新瓷是一段辉煌却鲜为人知的篇章。

一、启新瓷厂的建立与发展

1889年,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筹建唐山细绵土厂,开始生产“细绵土”(cement水泥),中国第一桶机制水泥自此在这里诞生。后因成本太高,经营亏损,几近倒闭。1906年,周学熙接手唐山细绵土厂,正式成立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

1909年,因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另建新厂,原细绵土厂改称“西分厂”,不再烧制水泥,改为瓷厂,启新瓷厂便是从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派生出来的。据《唐山陶瓷厂厂志》记载:“1914年初具瓷厂规模,开始先后制作日用瓷、小缸砖(马赛克)、红铺地砖,由德国技师汉斯·昆德兼管制瓷。”

启新瓷厂的创建和发展,与汉斯·昆德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他出身德国烧窑世家,1898年来华后,几经辗转。1900年,周学熙创办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之际,经天津税务司德璀琳推荐,汉斯·昆德来到唐山,以水泥技师的身份登上启新的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身为德国人的汉斯·昆德遭到开滦矿务局的英国人和比利时人的极力打压,被迫遣回德国,直至1924年重返启新。当时中方在启新总经理李希明的主持下,决定在已停产的水泥厂“西分厂”的基础上开办瓷厂,交由汉斯·昆德经营管理。1925年,汉斯·昆德承包瓷厂,定名启新瓷厂(原为启新磁厂)。

启新瓷厂建厂伊始,汉斯·昆德即从国外引进设备,开启机械化制瓷,并且在中国最早使用倒焰窑、最早应用注浆成型工艺。启新瓷厂产品类型丰富,除日用瓷、陈设瓷外,还生产卫生瓷、化学瓷、建筑瓷砖等产品。启新瓷厂不仅引领了当时唐山瓷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走在近代中国制瓷业的前沿。

1924年,启新瓷厂生产出中国第一件卫生瓷。1927年,该厂进口德国彩色颜料用于瓷器的装饰和绘画,使得启新瓷厂瓷器釉下彩绘画风格独树一帜,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并从这一年开始生产内墙瓷砖和彩色铺地砖,且承办出口业务,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彩色瓷砖的陶瓷企业。1930年,启新瓷厂研制窑变釉和古杂色釉生产艺术瓷并获得成功,成为唐山最早的艺术瓷生产厂家。1936年汉斯·昆德去世后,由其当时只有20岁的次子奥特·昆德继承父业,接收启新瓷厂,从此启新瓷厂由奥特·昆德独资经营。奥特·昆德学的是德国窑业专业,术业有专攻,对瓷厂进行一系列改革,挽救了瓷厂的危机。1945年日本投降后,启新瓷厂先由当地政府委派李进之接管。1948年唐山解放,奥特·昆德赴天津。1949年启新瓷厂收归国有,改名为唐山陶瓷厂。

二、启新瓷厂蒜头瓶介绍

唐山博物馆馆藏有三件民国时期釉下五彩蒜头瓶,均产自启新瓷厂。这三件蒜头瓶尺寸大小基本一致,保存完好,均为细颈,溜肩,圆鼓腹,平底,矮圈足。釉质地白润细腻,釉面纯净无杂质。胎体轻薄适度,晶莹细腻,胎质坚硬。造型端庄,器型秀美,绘有不同主题的纹饰。

“唐”字款釉下花鸟纹蒜头瓶(图1),直口,下承以蒜头形。高19、直径11、底径6.2、外口径3、内口径2.3、上口腹9.8、腹部周长35.5厘米。整体画面使用赭色加蓝色色料,口沿下绘一周花卉纹饰,腹部绘花鸟纹饰,两只小鸟登在枝头相互对视,生动活泼,呼之欲出,画面整体色彩雅致。此款蒜头瓶是当时启新瓷厂花鸟纹饰中画工最为精细的作品。在民国时期启新瓷器中,花鸟纹饰是常见的题材类型之一,并且前朝出现的纹饰,在这个时期都有所出现,且画师们在技法上多有创新。这件瓶子的绘画作者精于工笔,画风清新,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瓶底用蓝色彩料写有“唐”字底款。在启新瓷厂日用陈设瓷的传世品上,除了器物底上基本加盖“启新瓷廠”图章款识,图章的式样、颜色也变化多样,启新瓷厂底部款识目前见有“唐”字款、蓝色方形带“启新磁厂”字印章款、蓝色半月牙带“启新磁厂”字印章款、灰蓝色圆形带“启新磁厂”字印章款。

庄子明绘人物故事图蒜头瓶(图2),蒜头口,高23.7、直径13、底径6.2、外口径4.6、内口径2.7、上口腹11、腹部周长35.5厘米。画面以红、绿彩为主,绘有身着蓝色及红色衣物的两名妙龄少女,细眉、凤眼、小嘴。红衣少女右手持一绿色凉扇,再结合画面绿树红花判断时值夏季,两人同坐江岸边,鲜花盛开。她们同坐共读一书,蓝衣少女梳高发髻,双手持书,意定神闲,面容俊美。两人背靠假山,面部刻画细腻,形态造型准确,线条生动。从背题中可以确定这两位人物是三国时期嫁给孙权、周瑜的大乔、小乔,史称“二乔”。“二乔”是东汉末年乔玄的两个女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记载:“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小乔。”明代高启《过二乔宅》中提到的“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便是讲述“二乔”并读的场景。两句诗文大意是大乔和小乔虽然已经嫁人,但仍然学习礼节,每天在一起共读诗书,并感到愉悦。瓶底印有“启新磁厂”灰蓝色圆形印款一枚。

背题文字为隶书“美哉大小乔,芳名四海标。姊妹得佳婿,仝占江东鳌”,题款为“丙寅秋月,庄子明作”。仝即“同”的古字,丙寅即1926年。启新瓷厂画师大多采用干支加月份及作者姓名的方式进行落款。此外,背题后加画师的名字,这是当时的时代特征,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启新瓷厂绘瓷艺人状况及其艺术风格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我国古代用“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表示1—12月,“秋月”就是7—9月。此外,创作画师还多用以花修饰的雅称作为背题中的月份,如“柳月、杏月、桃月、槐月、榴月、荷月、巧月、桂月、菊月、阳月、葭月、梅月”来表示1—12月。此外还有其他背题月份雅称,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此款蒜头瓶的画面集诗、书、画于一体,画工精细,线条流畅,人物细腻传神,色彩淡雅宜人,为同期瓷器中的精品之作。此类人物故事图在民国时期多见题名“美人如玉”,或“侍女图”。

这款蒜头瓶的绘制画师为庄子明,唐山人。他从小在唐山博文斋学习揭裱字画和绘画艺术,是民国时期上海烟草广告画的著名画家。汉斯·昆德租赁承包启新瓷厂后,高薪聘请当时在上海工作的庄子明回唐山在启新瓷厂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庄子明以其高超的绘画技艺成为当时唐山陶瓷彩绘装饰艺术创作的领军人物,其创作的釉下彩装饰瓷器画面风格独特、构图新颖、笔锋犀利、古意盎然,一直深受世人的喜爱。由于庄子明在启新瓷厂主要从事艺术瓷生产指导工作,其本人亲自绘制的作品并不多。

孙伯华绘釉下五彩“榴开百子图”蒜头瓶(图3),直口,下承以蒜头形,高19.5、直径11.5、底径6.2、外口径3、内口径2.5、上口腹10、腹部周长36.5厘米。蒜头及瓶颈部位胎体微微泛黄,器身绘有鲜花盛开的石榴树及身着蓝衣、红衣的两童,红衣男童背对蓝衣男童,他们共同手举一个开裂有红色颗粒的大石榴。画面整体虽不甚工细,但娃娃生动活泼,以鲜花盛开的石榴树、洞石、远山为背景。背题为“西岐出圣女,英明盖世无。诛纣安天下,榴开百子图”,题款为“丙寅年冬月,孙伯华作”。此瓶画意吉祥,石榴为吉祥物,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取多子多福之意。瓶底印有一枚灰蓝色圆形印款,惜被人为抠掉,依据残留字体,能判断出是“启新磁厂”四字款识。

背题中的“圣女”,应是出自《封神演义》的凡人女将。西岐凡人女将仅有三人,分别是游魂关总兵窦荣之妻彻地夫人,商汤大元帅邓九公的女儿、西周大将土行孙的妻子邓婵玉,以及商汤渑池县守将张奎之妻高兰英。背题文字“诛纣安天下”,由此可知是伐纣女将。上述三位中只有邓婵玉随父归顺西岐共同伐纣,她武艺高强,但未记载其是否有生育过子女。背题中的“榴开百子”,应是作者诗文创作的祝福和取吉祥之意。

孙伯华是当时启新陶瓷厂的画师,少有书画流传于世,其作品以花鸟、仕女为主,从风格上看更接近中国传统绘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启新瓷厂的这些蒜头瓶造型小巧玲珑,作为陈设器很有观赏性,但更具特色的是它们的釉下五彩装饰,是同时期启新瓷厂生产的佳品。

三、启新瓷厂釉下五彩瓷

釉下彩是一种瓷器彩釉装饰工艺,又被称为“窑彩”,此工艺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长沙窑。画师使用彩色颜料在已经成型的素坯上绘制出山水、花鸟、人物等装饰图案,再使用白色透明釉一次烧制而成,烧成后的器物在透明釉覆盖之下,表面光亮柔和、晶莹透亮。采用釉下彩工艺装饰的瓷器色彩鲜艳夺目,彩绘不易磨损、永不褪色,彩料的物质成分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釉下彩装饰的瓷器深受世人喜爱。

瓷器的五彩一般都在釉上,清康熙之前,五彩中的蓝彩以青花代替,康熙以后出现了真正的釉上五彩。而釉下五彩则是清晚期湖南醴陵窑在唐代长沙窑的基础上创烧的陶瓷装饰技法。清末,为改变湖南瓷器生产的落后状况和抵制洋瓷入侵,熊希龄随两江总督端方前往日本考察,了解日本的制瓷业和制瓷工艺。回国后呈交《为湖南创办实业推广实业学堂办法上端方书》,后经端方批复,1905年冬在醴陵城北姜湾正式成立湖南官立瓷业学堂;1906年成立湖南瓷业公司,创烧釉下五彩瓷器。醴陵创烧釉下五彩之后,全国多处窑口学习这一技法,使釉下五彩瓷器得以廣泛传播。

釉下彩是启新瓷厂日用瓷及陈设瓷的主要装饰手法,有青花红绿彩、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品种。尤其是启新瓷厂引进德国彩色颜料用于釉下彩绘的烧制,使启新瓷厂釉下五彩等瓷画艺术水平锦上添花,独具魅力。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唐山启新瓷厂釉下五彩瓷器成为该厂主流产品。

釉下彩装饰因烧制温度高,能够满足条件的色料种类较少。而启新瓷厂制瓷使用的化学原料完全购自德国,这在民国时期釉下彩瓷器绘画中独树一帜。在唐山博物馆馆藏启新档案资料中,有诸多汉斯·昆德与启新洋灰公司的来往信件译文,文件中对于启新瓷厂的制瓷化学物品等进口事项多有记载,故启新瓷釉下五彩所使用的进口色料,其色彩柔和、雅致。由于釉下五彩的烧造工艺对温度和烧成气氛要求各不相同,要烧制成功极其不易。因此,民国早期唐山釉下彩绘画艺术瓷器稀少,目前见于日用瓷碗、盆、罐等器型,以及陈设瓷水仙盆、蒜头瓶、掸瓶等器型。

从这三件蒜头瓶可见当时启新瓷厂的瓷绘艺术水准,同时也能够看到使用进口色料的启新瓷所具备的不同于传统国产彩料的发色。启新瓷厂日用瓷及陈设瓷精品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记录下了唐山陶瓷在近代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辉煌与传奇,唐山也因此被赋予了“北方瓷都”的称号。

参考文献:

鲁杰.唐山记忆[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吴丽荔(1979—),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大学本科,中文专业,文博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博物馆藏品、陈列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