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发丹心情系老教事业
——记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老年大学校长葛广秀

2023-09-22宋振宇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寿县示范校老师

□ 宋振宇

寿县在中国历史上曾4次为都,号称楚文化的故乡,是安徽省最早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务俭勤农,知慕孝行”是寿县的古老民风。1992年,孝行为先的寿县创办了寿县老年大学。回望30年的发展,寿县老年大学走出了一条由艰苦初创到现代化发展的蝶变之路。在这一过程中,现任校长葛广秀作出了重要贡献。

博采众长成内行

走进寿县老年大学校长葛广秀的办公室,就仿佛进入了一座小型图书馆。墙脚是一个报纸架,上面挂着中央、省、市的三级党报;书橱里摆放着党员学习必备的各种书籍,以及老年教育类的十几种书刊,另外还有许多法律、文学、音乐、艺术、管理等方面的书籍,沙发上、桌椅上也摆放着报刊便于随时阅览。办公室中最显眼的是写字台上的一摞笔记本,足有半米多高,这是她自2007年任寿县老年大学副校长,到2012年担任校长至今,所做的读书笔记。

葛广秀自认是教育“门外汉”。她长期从事基层行政工作,干过公社妇联主任、公社党委书记,后来到县里任妇联主任,之后还担任过县政协副主席,都与教育事业没有直接联系。到老年大学后,她觉得唯有“恶补”教育专业知识,并化作实践成果,才能称职。每天一上班,葛广秀会先把当天的三级党报阅览一遍,了解全国各地的发展形势,获取新的信息。作为一名1959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她始终坚持增强党的信念不动摇,每天进行政治学习。同时,为了快速掌握业务知识,她主动向县内一些资深教育工作者学习,到邻近的市、县老年大学取经,长期订阅《老年教育》杂志,挤出时间学习,博采全国各地老年大学的先进办学经验,点点滴滴地记录下来。日积月累,葛广秀从外行逐步变成了内行。

化解生源和校舍难题

寿县老年大学1992年成立时,只向科局级离退休干部开放,因为门槛过高,导致了学员少、学科单一、活动开展不起来等问题。葛广秀多次向县领导呼吁,老年大学不仅要面向科局级干部,还应该向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的普通干部职工和社会上的老年人开放。尽管这一提议起初在部分老年学员中遇到阻力,但在葛广秀反复做工作之后,2010年,县委和县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批准老年大学面向社会招生,寿县老年大学学员人数迅速增加。

生源多了,办学硬件又跟不上了。寿县老年大学原占地面积仅有951平方米,可用教室400多平方米。为改善办学环境,葛广秀又不厌其烦地向县委领导请示汇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大学建设,2013年将县老年大学新校建设列入全县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计划,并于2014年改建完成,寿县老年大学搬入新校。

尊师重教求贤若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葛广秀求贤若渴,常常为聘请老师三顾茅庐。寿县老年大学教师多是社会兼职,是从退休教师、退休干部和社会贤达中聘请的,应聘者不多,因此存在老年大学教师紧缺的现象。

2011年春季学期,开学通知发布后,有一位老师因故突然请辞。学员已报名,没有老师如何开班?葛广秀四处打听,终于发现了一位合适人选,于是赶紧登门拜访。该老师一见葛广秀却说,儿子要他去深圳带孙子,飞机票都订好了。葛广秀遗憾至极,但仍不死心,又连续三次上门邀请,这位老师被葛广秀的真诚打动了,他在与儿子商量后,毅然决定留下来到校任教。

葛广秀对老师们关怀备至,不管哪位老师生病,她都亲自上门慰问;每逢教师节,都要邀请县领导参加学校举办的座谈会,表彰教师;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从“老有所学”到“老有所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葛广秀非常体恤老年学员,学员反映年龄大了,爬楼梯非常吃力,葛广秀就及时向县政府申请经费解决问题。2016年县财政拨款80万元,为五层教学楼安装了电梯。门球班学员提出,露天门球场晴天上课受烈日曝晒,雨雪天则不能上课。葛广秀及时筹集40万元加盖了顶棚,重修了地面。这些“暖心”工程,激发了广大学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把“老有所学”转化为“老有所为”,走出校门到农村、社区、敬老单位,宣传党的政策,普及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扩大老年大学的知名度。广大学员还积极参加各种展演和比赛活动,屡屡摘金夺银,有的学员还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机构授予的荣誉,有力提高了寿县老年大学的影响力。

为创示范校三伏天“化缘”

2018年,寿县老年大学已发展到29个专业、39个班级,入学人数760人,达到2760人次,学校决定申创“老年大学省级示范校”。在创建省级示范校的过程中,学校一度陷入了资金紧张的状态。葛广秀心急如焚。这时,有人说:“有多少钱,干多少事。”葛广秀罕见地发火了:“没有钱就不干事,学校怎么前进?那学校不就散了!”正值三伏天,葛广秀冒着酷暑,到县直机关去“化缘”。县委老干部局局长不忍心,也陪着去“化缘”,县直部门的领导看到葛广秀这么辛苦,纷纷伸出援手。不到一个月时间,老年大学获得17万元的捐款,解了燃眉之急。事后,财政局派员到老年大学实地调研,同意以52万元的标准列入县财政预算,解决了办学经费问题。

老年大学的领导没有工资,每月只有几百元的补助。这项补助相比葛广秀的付出是远远不够的。有人问她:“人家退休后都颐养天年,你图个啥?”葛广秀说:“我什么都不图,就图个报恩。我是农村泥娃子出身,从小在家受苦受累,上了学,党把我培养成国家干部。入党宣誓时承诺过,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退休了,行政工作是干完了,但党交给我的使命还没完成,党的恩情我一辈子都还不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葛广秀不仅为学校发展打开了崭新局面,其本人也多次荣获党和国家荣誉。2020年12月,荣获“全省离退休先进个人”;2021年11月,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活动之星”荣誉称号……

奋楫笃行再出发,踔厉奋发谱新篇。前进路上,葛广秀正带领全校师生、广大工作人员,向着全国老年大学示范校的目标奋进。

猜你喜欢

寿县示范校老师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茚旺高中“五措并举” 建成省级党建示范校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白云区老年大学获“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荣誉称号
对问题代表说“不”——安徽省寿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人大代表退出机制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探析安徽寿县苍陵城遗址始建年代
从“特色示范校”看音乐中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