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未来社区双创空间的健康建筑创建路径研究★

2023-09-22何火卫金晓琼杨晓龙

山西建筑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双创建筑设计社区

何火卫,金晓琼,李 林,杨晓龙

(1.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 2.浙江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0 引言

未来社区是生态、形态、文态、业态的高度融合,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美好生活的基础就是身体健康,目前的未来社区九大场景中的健康场景以医疗资源的数字化创新和共享为目标,以创新社区健身服务模式为实体基础,概念先进,但是要实现这一场景,基础是城市建筑均能够满足保障健康的要求,但是浙江省乃至我国的既有建筑现状不容乐观,甚至大量新建建筑也基本未针对健康进行设计,如果建筑本身不够健康,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远大于医疗资源的不足和社区服务模式的缺位。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老龄化等问题突出的情况下,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理想状态下的健康建筑要和健康生命体一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最低标准也要不污染和破坏现有环境。

在未来社区中,双创不同于居住、教育、服务、医疗等传统功能,是一项创新的功能。从健康建筑需求导向的角度看,要想做好未来社区,打造一个环境优美、建筑绿色健康的基础至关重要,而以“双创”空间为突破点,抓住了未来社区设计的创新点和难点,对“双创”空间健康建筑的研究,不仅仅是满足基础需要,更会起到从对未来社区的理解到设计能力的全面提升的作用,为未来社区的集成创新打好基础,为打造未来生活、实现人本化提供支撑。

1 文献研究

由于研究团队为建筑设计研究方向,在日常研究中,对浙江未来社区的生态化、数字化接触较多,九大场景中以未来建筑为核心研究内容,其他涉及到的大多是未来低碳、未来服务和未来治理的内容,通过之前接触的资料,发现未来健康场景中大多是以健康产业、人口老龄化、互联网医院为研究主题,具体的健康建筑研究内容很少。为了证实这一特征,研究团队依托可视化科学计量工具对国内未来社区研究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项目组以中国知网CNKI文献库为数据源,以“未来社区”为主题词,时间范围设定为提出未来社区概念的2019年至今进行检索,将获取的文献筛选后,得到有效文献样本76篇。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发现最主要的关键词无疑是“未来社区”,与其共现的大多为空间类的关键词,第二主要的关键词是社区治理,与其共现的基本为社会和治理相关的关键词,可见对未来社区的研究主要分为设计类和公共管理类两种,设计类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设计要素上,对未来社区设计的研究深度还有所不足,涉及范围也较窄(见图1)。

2 设计情况调查

由于未来社区的概念在2019年才提出,相关研究的时间不长,论文数量也不大,难免造成研究成果深度和广度不足,为了避免偏差,验证分析结果,课题组对浙江省未来社区设计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未来社区双创空间设计中健康建筑设计的渗透度。

项目组选择在参与浙江省未来社区设计工作的设计院进行问卷调查,这些设计院均参与了未来社区设计工作,都面临未来社区双创空间设计中健康建筑的设计问题。项目组共发放问卷398份,在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获得271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68.09%,有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设计院参与人员对问卷调查的熟悉度低,也存在工作中未接触未来社区设计等原因[1]。样本中男性占比83.43%,女性占比16.57%;年龄段18岁—35岁占比46.34%,36岁—55岁占比44.14%,55岁以上占比9.52%,样本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下占比11.88%,大专占比17.55%,大学本科及以上占比70.57%,样本受教育程度高,这与本文选择调查对象为设计院这样的知识密集型单位密切相关;设计人员占比76.88%,其他人员占比23.12%。

本调研关注设计院在未来社区双创空间设计中健康建筑设计的渗透度,由于被解释变量健康建筑设计的渗透度是有序的离散变量,因此,实证分析也采用有序概率选择模型,函数具体形式见式(1):

(1)

潜变量与未来社区双创空间设计中健康建筑设计的渗透度Si的关系见式(2):

(2)

其中,Si为未来社区双创空间设计中健康建筑设计的渗透度;r1,r2,r3,r4均为分割点。当Si不大于临界值r1时,参与者感到“完全没有健康建筑设计”;当Si大于临界值r1,不大于临界值r2时,参与者感到“很少有健康建筑设计”,以此类推,当Si大于临界值r4,参与者感到“有大量健康建筑设计”。变量与描述性统计见表1。

3 健康建筑创建路径设计

文献分析和调研结果一致表明对未来社区设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未来社区双创空间中的健康建筑设计渗透率还很低。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未来社区的概念很新,很多研究还来不及展开,而且健康建筑在我国同样是个新鲜事物。

表1 变量与描述性统计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提出“建筑……应当体现时代趋势,使人类更健康、更持久地生活在可持续的环境中。”这是第一次在有全球影响的报告中提出建筑和健康有直接关系。2014年,美国国际健康建筑协会(IWBI)发布了WELL也即健康建筑标准,这是全球首个只关注建筑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系统。2016年,中国建筑协会发布《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提出健康建筑是建立在绿色建筑平衡性能的基础上,是绿色建筑的升级版,健康建筑从居住者的健康需求出发,全面促进在建筑中工作和生活的人群实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层面的完整健康状态。健康建筑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在我国的开端仅仅早于未来社区3年,大部分设计从业者对其缺乏基本概念和设计经验也是顺理成章的[2]。

在这一背景下,当务之急不是深入研究健康建筑的内涵和技术细节以提升建筑的健康性能,而是为大量对健康建筑几乎一无所知的设计者、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一种可以快速上手,简便易学的未来社区双创空间中健康建筑创建的路径,以便健康建筑在未来社区双创空间中的迅速推广和普及。由于没有强制性法规,不能进行强制性推广,因此未来社区双创空间的健康建筑创建路径必须设计、施工和运维方便,技术成熟,经济合理,效果明显,才能得到设计、管理、使用各方的认可。为此,课题组向现有未来社区双创空间的设计者、管理者、使用者发放问卷,调查他们的关注点,经回收有效问卷整理,统计不同被调查人排在前三位的关注点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被调查人主要关注点对照表

可见,各方关注的焦点主要都集中在建成效果、经济性及方便性等方面,同时关注施工和运维中的便利性。健康建筑是在满足绿色建筑性能要求的基础上,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

双创空间指按照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特色创业需求,配置的孵化用房、共享办公、家居办公等空间,一般配套有各种生活和文娱用的共享空间,以求营造社区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基于目前未来社区双创空间大多是共享办公和展示性空间的现实情况,通过分析此类建筑通用空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项目组认为要重点加强环境和设施的健康性,针对日照、空气质量、室内风速、噪声等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关键指标,通过设计手段和技术措施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健康度。在综合各方需求的基础上,项目组设计了一条未来社区双创空间中健康建筑创建路径,采用措施如下:

1)健康装修:装修采用的装修材料和软装、家具等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和使用后会生成和散发有害物质的材料和家具,并在设计中对建筑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浓度预测,防止装修造成的室内污染。

2)建筑模拟:设计中通过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模拟,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室内物理环境品质,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适。

3)全龄友好:建筑满足全龄使用要求,设置全龄段活动场地,使老人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能够安全活动,并满足中青年人群的健身需求。

4)健康产品:采用智能化健康产品,简单易用、调节方便,辅助满足健康指标。

5)通风:建筑体形、朝向、开窗位置和形式满足自然通风最大化,并具有人工通风措施,保证室内通风性能,能够及时排除污染空气,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6)人文健康:绿化无毒无害,提升环境品质,建筑分区明确,主要功能房间视野良好,配备交流、休憩、文娱、心理疏导和解压等专门场所。

4 未来社区双创空间中健康建筑创建路径的接受度

根据现有未来社区双创空间的情况测算,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健康性能,而且没有采用复杂的系统和技术,也没有大量增加高价值设备,对设计、施工、运维和管理各方均没有造成大的压力[3]。项目组针对这一创建路径向前述被调查人发起再次调查,对认同度采用直接测量法进行了测量,量表指标包括三个维度,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选项中“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分别对应1分~5分,认同度测量满为60分(见表3)。

以下研究选取技术路径的认同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设计者、管理者、使用者各层面,对收集到的数据结果进行统一编码,运用SPSS 23.0对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皮尔逊相关系数(见表4)[4-6]。

表3 认同性量表

表4 各影响因素与专业认同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表

量表的信度系数良好,问卷认同得分均值为42.037,高于理论中间值,其中得分最大值为60分,最小值为16分(满分60分),根据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得到的各维度认同度均较高,可见被调查人对该创建路径的认可和接受度都较好。

5 结语

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启动实施未来社区以来,未来社区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2023年初,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实现未来社区全域覆盖的目标,未来社区的前景极为广阔。同时,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健康产业也在爆发发展,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多超过15%,而我国目前仅占4%~5%,还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两者结合之下,健康建筑势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社区双创空间的健康建筑创建路径的设计成功,为健康建筑在未来社区中的推广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能够尽早实现未来社区的全面健康化。

猜你喜欢

双创建筑设计社区
社区大作战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建筑设计的困惑
双新双创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