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册亨县丫他金矿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防治建议

2023-09-22张西文邱泽琼周俊贤陈鲜

西部探矿工程 2023年9期
关键词:滑坡体含水层矿区

张西文,邱泽琼,周俊贤,陈鲜

(1.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五总队,贵州安顺 561000;2.贵州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秉承“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为及时把控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情况,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机制,督促矿山企业落实保护和治理恢复主体责任。本文拟通过在掌握贵州省册亨县丫他金矿地质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具体类型、分布及危害状况,探讨矿产资源开发所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分析矿山地质环境变化趋势,旨在对贵州省境内相似类型的矿山提供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对策。

1 矿山地质概况

1.1 矿山地理位置

贵州省册亨县丫他金矿位于册亨县城西南方向17km处,行政区划属册亨县丫他镇管辖。矿区北有公路至丫他镇3km,余册高速和南昆线过其南部巧马镇,矿区交通相对比较方便。

1.2 矿山地貌及气候特征

矿区内地貌属低中山侵蚀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最高点位于矿区北东部标高1035m;最低点在矿区南西部,标高900m;最大高差为135m。区域最低排泄基准面位于磺厂沟,标高910m。

区域属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9.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0℃,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1.5℃。年平均最高气温不小于30℃的日数为111.2d,日最低气温不大于0℃的日数为1.1d,平均无霜期343.1d。年平均降水量1313.7mm,集中于下半年。

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1 矿山地质灾害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当地居民,结合无人机拍摄照片的方式,进行地质灾害核实调查,采矿影响范围内存在2 处小型滑坡体,其中:Ht1滑落方量约为150m3,Ht2滑落方量约为600m3。

两处滑坡体主要受露天开采影响,其周边并无民居及其他人类活动,仅对矿山生产运营及局部交通造成影响。目前矿山露天开采已全面停止,滑坡体现阶段暂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未见明显变形、失稳迹象。因此,两处滑坡危害程度较小,尚且无从估算其所能够造成的经济和财产损失(具体参数详如表1所示,滑坡体位置详如图1所示)。

图1 矿区范围内的滑坡体平、剖面位置示意图

表1 矿区范围内的滑坡体特征表

2.2 矿山环境污染

(1)空气污染。矿区范围内无村寨及村民居住,气体污染主要影响矿山生产、员工生活,矿山现已停止露天开采活动,仅洗选厂及部分生活废气排放,污染当量小,污染程度轻,且矿区范围内植被、林木覆盖率大,对该部分污染的消纳能力强。

(2)水体污染。

①矿坑水、洗选厂废水:矿坑水、洗选厂废水收集后进入废水处理站,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17](其中Fe达到《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13]),经消毒后回用于井下防尘洒水、地面生产防尘洒水、绿化浇洒用水,剩余部分回用于丫他金矿选矿厂生产补充水,不予外排。

②生活及生产污水、废水:矿山生活及生产污、废水主要有机修废水、浴室和洗衣房废水、食堂废水和职工宿舍生活污水等。食堂污水及机修废水先经隔油处理后,与生活污水混合汇入生活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污水经生物接触氧化、脱磷脱氮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17]一级标准,并经消毒后回用于丫他金矿选矿厂生产补充水。

③尾矿库渗滤液:矿山的尾矿库渗滤液砷含量超过标准值(详见表2),因其邻近磺厂沟,建议矿山企业采取相应措施,利用收集管将渗滤液收集进入废水处理站,防止污染河流。

表2 水质检测结果表

(3)固体废弃物污染。根据现场调查,矿山采掘废石集中堆置于露天采坑内,总体方量较大,尚且未得到妥善处理,目前在其上部覆盖有塑料薄膜防止扬尘。

2.3 矿山占用和破坏土地

参照矿山方所提供的《册亨县丫他金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工业场地内有新建的两条巷道,井下开采废石就近堆放,场地内有大量物料及矿山辅助建筑设施,暂无需治理。

矿山损毁土地方式主要为开采挖损及废石堆放压占,损毁程度为重度。目前,伴随露天开采结束,矿山企业利用排土场存土对大部分露天采场区域进行了土地复垦,现已达到初步的复绿效果。

2.4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根据现场调查,丫他镇至板其村乡道从矿区北西侧通过,全线均不受采矿活动影响;丫他镇至纳相乡村公路从矿区西部向东部横穿矿区,而该段道路已改线,不受采矿活动的影响;矿山内部道路则根据实际开采情况变化,待露天开采完毕后及时恢复治理。

矿山露天开采对地形地貌破坏较大,矿山已对大部分区域采取了一定的恢复治理措施,破坏部分土地现已逐步恢复。

2.5 含水层破坏

矿山井下开采过程中导水裂缝带会影响边阳组弱含水层,使得边阳组地层地下水状况均有一定改变,出露于该地层的泉水或井水水量有可能减少或干涸。

井下矿体开采后的导水裂缝带可能会贯通地表,将疏干上覆边阳组弱含水层的内蕴地下水,位于采空区上方的地下水有可能全部漏失,位于采空区周边的地下水则会持续补给采空区,从而改变矿区范围内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但对矿区范围外的影响相对较小。

3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3.1 评价分区

(1)地质灾害分区标准。按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范》[DD2014-05](以下简称“规范”)附录D:地质灾害规模等级表(表D.1)、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评价等级表(表D.2)。区内两处滑坡体体积皆小于10×104m3,且尚未造成的经济和财产损失,均属于小型。

(2)含水层破坏程度分区标准。按“规范”附录D: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破坏影响程度分级表(表D.3),区内未见含水层位大幅度下降及地表水漏失情况,且未对周边生产生活用水造成影响。因此,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破坏影响程度较轻。

(3)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综合污染评价分区标准。按“规范”附录D: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综合污染评价分级表(表D.4)及附录F,经过尾矿库及周边取水分析结果换算,最终Pz为1.0<1.25≤2.0,属于轻度污染。

(4)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分区标准。按“规范”附录D:表D.5 对现状影响程度进行分区,矿山露天开采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影响虽大,但现矿山企业已进行相应的恢复治理,且矿区周边无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主要交通干线、人文景观,属于人迹罕至的山区。因此,采矿活动整体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较轻。

(5)矿山土地压占与破坏影响程度分区标准。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破坏表现为矿山固体废弃物占压土地、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破坏土地、滑坡体堆积区毁损土地的类型、数量,按“规范”附录D 中表D.6,采矿活动占用破坏草地小于2hm2,占用破坏采矿用地小于10hm2,整体压占与破坏影响程度较轻。

综上所述,矿山采矿活动影响区域地质环境重要程度分区属一般区。

3.2 矿山地质环境分区评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采矿证照显示,丫他金矿的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15×104t/a,属于大型矿山。矿山地质构造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地质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采用就高原则,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

综上所述,按“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评估等级为一级。

4 结论与防治建议

4.1 结论

(1)损毁土地形式主要为露天采场挖损及废石堆放压占,损毁程度为重度。矿山已对部分区域采取了一定的恢复治理措施,破坏的土地已逐步恢复。

(2)矿坑水、洗选厂废水、生活及生产污水、废水,矿山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内部回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尾矿库渗滤液各项污染指标已逐步自然降解。

(3)区内两处滑坡,未见明显的变形、失稳迹象,对采矿活动的影响和危害程度较小。但伴随矿山井下采空区面积逐步扩大,引起采空塌陷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大,危害程度大;废石堆放场地,在雨水充刷下,引发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工业场地、井筒在预测滑落区范围内遭受灾害的可能性大。

(4)采矿活动将揭穿更多的地层单元,会破坏含水层结构,更大程度上可能会造成地表水漏失和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

(5)矿山经过井下大规模开采后,井下采空区有可能发生塌陷引起山体滑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破坏地形地貌景观。

4.2 防治建议

(1)矿区现状地质灾害较发育,现状地质灾害对矿山安全生产、选矿厂地基基础以及道路交通的影响和危害程度较大。矿山应成立专门地灾巡查、巡视小组,设专人负责,定期对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进行排查,随时关注其稳定状态,发现威胁及时排除,保障行车及矿山安全生产。

(2)坚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地质环境问题,并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

(3)露天开采已结束,矿山应对堆置区域内的废石进行清理,鉴于矿山后期生产、洗选及恢复治理安排,亦可采取井下回填或其他方式,清空场地及时进行恢复治理。

(4)将矿山现有的恢复治理方案落实到位,严格按照“边开采、边修复、边治理”的原则,对采矿活动可能影响及破坏的区域开展恢复治理工作,以减小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后的影响,缩短复绿期。

(5)树立好“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理念,扎实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滑坡体含水层矿区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秦巴山区牟牛沟滑坡体治理施工技术
浅谈鹦鸽嘴水库右岸滑坡体除险加固设计
美国西部奥加拉拉含水层水位下降原因初探
强震下紫坪铺坝前大型古滑坡体变形破坏效应
全球地下含水层下降惊人:要被抽干了
岩溶含水层水流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