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风险·行动
——以17所高校“十四五”规划文本为重心

2023-09-22俞兆达

关键词:十四五社会科学话语

俞兆达

[提要] 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重点。对17所样本高校“十四五”规划文本的跨个案内容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战略总体上以构建价值导向鲜明的学科生态、打造交叉创新的卓越学术体系、扩大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影响、强化校本风格的外适支撑能力为关键目标。但从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部署看,还面临着制度缺位加大科际协同困难、技术依赖冲蚀学术思想厚度、文化冲突阻滞本土话语传播、价值漂移弱化知识育人功能等潜在风险。对此,应注重培元固本,以集群发展逻辑增强学科系统合力;推进跨界竞合,以项目融合激发学术创新活力;加强品牌营造,以精品力作传递中国话语魅力;推动制度革新,以机制优化提振资政育人能力。

一、问题提出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1]。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五路大军”的重要力量,高校不仅是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生力军,更承担着培养哲学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作为高校群体“模范生”,一流大学不仅具有更加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积淀,同时还对其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工作发挥着引领示范的“头雁效应”。由此,科学谋划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战略及其行动路线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议题。

当前,学界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探讨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学者认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科研创新效率总体较低[2],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回答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弱且缺乏标志性成果[3]。这一方面是由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创新成果评价体系和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性”缺位。基于此,有研究指出,要以改进评价机制为抓手,引导良好学风建设[4],注重协同创新和科研方法体系优化升级,强化学科队伍对现实生活的智识响应,通过重构创新激励的顶层设计,驱动理论成果社会转化,鼓励多元形式的学术合作[5],以“有组织科研”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立自强[6]。二是聚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建设。有学者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兼具知识性、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7],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套整体性人文方法,在人类思维培养和道德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对此,应强化教学、科研与学习活动的内在联动,不仅要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8],还要注重挖掘中国优秀古典学术的育人价值,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扭转本土知识教育参与边缘化[9]的局面,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创新发展[10]。三是强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竞争优势。有研究显示,尽管近年来中国学术的国际显示度有所提升,但SSCI收录期刊和高被引学者还比较缺乏[11]。对此,有研究指出,应提振学者的全球对话意愿[12],并从教育端加强国际化哲学社会科学拔尖人才培养[13];同时,主动拥抱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出版蓝海,打破语言障碍并熟悉国际学术写作和出版标准[14],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出版效率和质量[15]。总的来看,已有研究虽极力强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但一方面对关键战略行动主体关注不足,缺乏对一流大学的针对性考察;另一方面,更多是基于政策号召的应然分析,较少对高校层面的战略行动规划展开具体探究。基于此,本研究围绕中国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战略这一议题,聚焦关键个案的战略目标与潜在风险,并对未来进一步行动展开前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位一体框架是探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议题的重要框架,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三大体系”建设备受学界关注,经谢伏瞻、田心铭等学者的理论阐释,“三大体系”建设逐步从政策话语向学理范畴延伸,为相关议题的分析提供了基础性框架[16][17]。而与其他主体不同的是,高校“三大体系”建设成效的关键尺度在于支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战略能力[18]。由此,本研究补充引入“科教融合”与“科社互动”两翼,构建“三位一体两翼”分析框架(见图1)。在这一框架中,学科体系建设意在构建马克思主义价值主导的学科生态系统,其既是“三大体系”建设的行动轴心,也是指导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逻辑基础。而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既是“三大体系”建设的关键抓手,同时也构成了学科体系建设的“一体两面”:一方面,学术体系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核,承担着学科知识本体内容和生产方式更新优化的任务;另一方面,话语体系则聚焦学科体系的表达功能,力求通过学术内容(概念、命题、理论等)的有效传播,扩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既相互制约又互相促进,前者为后者提供重要支撑,后者发挥着重塑前者的反作用。同时,以“三大体系”建设为引领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战略并非独立、封闭的行动系统,其还通过与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两翼”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进一步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和时代张力。总的来看,该框架既凸显了高校社会职能的特点,又强化了“三大体系”之间的逻辑闭环,能够为本研究提供一个适切且系统的分析框架。

图1 分析框架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一项基于17所一流大学“十四五”战略规划的跨个案文本内容分析。跨个案文本内容分析法是对跨个案研究和内容分析法的综合应用,其中,内容分析法是当前战略规划文本研究的主流方法,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对文本意义单元的多维挖掘把握文本生产主体对特定议题的目标认知与行动倾向;而跨个案研究则是对单一个案的重要拓展,其目的是提高对不同个案经验的概括性。本研究采取跨个案内容分析设计的主要考虑,一方面在于通过提高对多个案文本的概括,避免单一个案文本局限带来的认知偏误;另一方面,鉴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一项基于共同目标的集体性事业,其关键参与者往往具有内在的战略理念和行动共识,因此适用于通过对关键个体的多个案探索来提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与行动部署的主流倾向。

国内外成功大学的经验表明,大学发展规划对引领大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一流大学的战略规划意识较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较高,是人们预判一流大学改革走向的重要依据。在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共147所,但从国际比较优势看,入选高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内部差异较大,为了在确保案例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基础上提高案例间的可比较性,本研究进一步细化样本案例准入门槛,通过目的性抽样从2023年世界四大知名大学排行榜(QS、THE、U.S.News和ARWU)中累计筛出排名前200的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共28所,检索相关高校官网后剔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1所尚未公开“十四五”规划全文或仅发布提要的高校,最终将17所高校纳入本研究分析范畴。接着,对样本高校“十四五”规划文本进行逐字阅读,最终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相关语料共计24847字,作为本研究核心分析素材(见表1)。结合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本研究采取Nvivo 12.0 plus对语料证据进行多轮语义编码,围绕“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两个维度,层层提取各样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的战略取向和战略要点,并将之进一步作为预测战略执行风险和调适未来战略行动的关键证据。结果显示,从样本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规划文本语料共涌现相关参考点共计472个。其中,“战略目标”相关参考点154个,占比32.63%;“战略部署”相关参考点318个,占比67.37%。

表1 样本高校及分析素材

三、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

基于“战略目标”维度的编码结果显示,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战略目标具体涉及“价值引领学科生态改善”“创新赋能学术卓越升级”“扎根中国提振国际话语”“校本特色强化外适支撑”四个主题丛,其分别涵盖“价值”与“结构”、“创新”与“卓越”、“中国”和“世界”、“校本”与“服务”四对内在关联的亚主题。这些亚主题共同构成了未来五年甚至十五年,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的战略蓝图。

表2 战略目标的主题分解及参考点分布

(一)构建价值导向鲜明的学科生态

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强调价值引领学科生态改善(合计参考点=32,占比20.78%),力图构建一个价值导向鲜明的学科生态系统。其中,“价值”和“结构”是显示度最高的亚主题,案例覆盖度分别为52.94%和76.47%。具体来说,“价值”重申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性地位,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与国家意识形态同向而行、同频共振;而“结构”则关涉文史哲艺、经管法教等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通过打造相互借鉴的互补生态、相互牵引的立体生态和相互对话的关系生态,“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以一流学科建设支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T16)。事实上,在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制创立之前,“哲学社会科学”表达的意义更多是并列的哲学和社会科学,而非作为学科集群的哲学社会科学。人们今天之所以沿用这一概念,不仅是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学科集群的整体性概念,更意在重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指导性意义,其比学术语境中所使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更加注重意识形态性质[20]。这也是为什么一流大学在进行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行动目标定位时,一方面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加强建设”(T08),“以建设全国一流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目标,高质量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T10),“逐步形成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高地”(T16);另一方面又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T02),“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作用”(T12),“推动学科内部协调发展,支持形成科学规划、多元并进、生动活泼、自由清朗的科研布局和学科生态”(T06),使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品性更具人民性和实践性,学科关切更加贴近社会大众和现实生活。

(二)打造交叉创新的卓越学术体系

在学术体系建设方面,主张创新赋能学术卓越升级(合计参考点=64,占比41.56%),力求打造交叉创新的卓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其中,“创新”和“卓越”是显示度最高的亚主题,案例覆盖度分别为76.47%和100%。具体来说,“创新”聚焦的是学术的主体性和原创性,注重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知识和交叉领域准入的先发优势培育;“卓越”则主要强调形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范式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高地,促进学科“‘高原’更高、‘高峰’更多”(T01)。作为实现“卓越”的关键一招,“创新”不仅意味着知识增量和理论拓展,还内含着创新过程对方法迭代与升级的追求(T13),并十分注重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创新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的能力与水平(T07)。而就“创新”的达成路径而言,一是注重强基固本、返本开新,主张通过强化基础学科,进一步做实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并鼓励从基本理论问题的挖掘中寻求反哺“精品文科”建设目标的不竭源泉(T11);二是注重“融通中外”(T02)和“文理交融”(T05),强调通过吸收国内外一切学科的一切优秀文化知识,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主体视野;三是注重“建强应用性文科”(T08),通过投身实践一线,检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当代限度,在回应现实需求中锚定学科创新发展方向。作为衡量“创新”绩效的尺度,“卓越”不是求大、求全,而是求“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精而特”(T12),形成“有理念、有活力、有标志、有影响”(T14)的中国学派,成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引领文化发展的重镇”(T17)。可见,“卓越”不仅指向以夯实专业知识领域的领先优势来提高学科的替代门槛,更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神的公共价值转化。

(三)扩大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影响

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重视扎根中国提振国际话语(合计参考点=29,占比18.83%),着力扩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国际影响。其中,“中国”和“世界”是显示度最高的两个亚主题,案例覆盖度分别为82.35%和35.29%。在这里,“中国”承载着双重意蕴,一重是“发展的中国”,聚焦中国社会历史时间的动态发展性,强调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阐释,尤其强调“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践,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内涵发展”(T03),“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T04);另一重是“民族的中国”,聚焦中国文化内核的内在复合性,“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输出中国文化价值”(T09)。而“世界”同样内含双重意蕴,一重是作为话语传播终端的世界,另一重是作为多元文化集群生态的世界。由此,“中国”规定了话语内容生成的时空情境,“世界”则点明了中国特色话语传播的目的地和全球受众。要推动中国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则必须“加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展性问题的研究”(T08)。一方面,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的本土话语再具特色,也不能超然世界之外,也要遵循世界整体的发展趋势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另一方面,要在世界场域锚定中国,把中国特色话语嵌入世界语境作话语衔接和总体理解,而中国特色话语的旨归就在于拥抱世界,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对此,一流大学更多着眼于“增强设定引领性议题和提炼标识性概念的能力”(T07),进一步“支持文科基础学科凸显中国特色”(T12),以学术品牌计划(T14)为杠杆,“打造有影响的精品力作”(T05),推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出思想、出理论、出学派”(T09)。

(四)强化校本风格的外适支撑能力

在“科教融合”和“科社互动”方面,坚持校本特色强化外适支撑(合计参考点=29,占比18.83%),主张通过凸显校本风格的教学科研体系来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整体外适支撑能力。其中,“校本”和“服务”是两个显示度最高的亚主题,覆盖度均为58.82%。所谓“校本”,一方面是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学校教学科目有机构成所应具有的教育性,另一方面则是指不同历史传统的高校在各自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体系构建和发展过程中所沉淀的学术资本与学科底色(T05、T06、T15、T17)。所谓“服务”,一方面是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反哺教学,深度参与思政教育改革、通识课程体系重塑和新文科建设(T05、T12、T14、T16),主动赋能学生思政道德素质提升和全面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指在知识社会时代充分发挥专家参与的“政智”功能[21],直接服务国家战略部署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经验总结研究,深化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T09),通过“加强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领域研究创新”(T14),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智库咨询服务,着力“提升理论阐释创新、文化传承传播、思想引领能力”,从而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T13)。与此同时,“校本”与“服务”内在紧密关联,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前者是后者的逻辑起点,决定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满足外部需求的能限,后者则为前者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现实基础,忽视了“服务”功能的建设,任何“校本”底色的坚持都将显得十分脆弱,这也是为什么一流大学要将“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资政育人能力”(T16)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四、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潜在风险

战略目标定位从内在约束着资源规划、投入与使用的具体侧重,这既意味着能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也意味着需要承担特定侧重隐含机会成本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矩阵编码结果显示,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在学科体系建设(合计参考点=137,占比43.08%)、学术体系建设(合计参考点=93,占比29.25%)、话语体系建设(合计参考点=36,占比11.32%)和外适支撑能力建设(合计参考点=52,占比16.35%)四个方面各有侧重。

(一)制度缺位:加大科际协同困难

“学科体系建设”是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的战略轴心,具体涉及“学科方向建设”(案例覆盖度=100%,参考点=75)、“学科组织建设”(案例覆盖度=100%,参考点=38)和“学术制度建设”(案例覆盖度=76.47%,参考点=24)三个方面。“学科体系建设”的子节点矩阵编码结果显示(见图2),无论是案例覆盖度还是所涉参考点占比都呈现出重“学科方向建设”而轻“学科制度建设”的战略倾向。在我国,学科建设牵扯利益相关者众多,要达成学科集群内部的行动共识,则需要在正式制度框架下展开利益对话与协商,否则制度的欠缺往往会导致利益扯皮和信任危机,从而引发科际协同困难的潜在风险。

图2 “学科体系建设”矩阵编码分布

具体来说,制度缺位加大科际协同难度的潜在风险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元学科”制度设计不足,存在学科体系价值离散风险。尽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合法性方面无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元学科”,但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与高校具体哲学社会科学的实际联系还比较弱。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用一般学科建设的制度方案来建设“元学科”,如此,马克思主义学科难于发挥“元学科”功能的困境便会进一步加剧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失语”。二是,科际交流制度不健全,存在横向沟通信道堵塞风险。在我国学科分类体系中,哲学社会科学在门类上占据三分之二,内部整合度比理工类学科低,学科分类的细碎化不仅增加了科际交流成本,也强化了科际互动的信息不对称,促成了“学者们之间相互疏离与学科民族主义的结合”[22](P.219)。三是,成果协同评价制度不完善,存在科际利益共享风险。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跨学科交叉评价制度尚不够健全。一面是山头林立、单打独斗成习的脆弱的哲学社会科学生态,一面是在诸学科内部资源分配上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困境。如此,就会引发学科锦标制度下圈地拉踩、无序竞争的状态,难以形成相互支撑、携手并进的良好格局。

(二)技术依赖:冲蚀学术思想厚度

“学术体系建设”是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的战略内核,具体涉及学术队伍建设(案例覆盖度=76.47%,参考点=30)、创新平台建设(案例覆盖度=82.35%,参考点=33)和重大项目建设(案例覆盖度=64.71%,参考点=30)三个方面。“学术体系建设”的子节点矩阵编码结果显示(见图3),需要耐心沉淀的学术队伍建设部署相对较少,而对基于现代数字技术的创新平台建设则热情高涨。这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主体”与“工具”的价值之争,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非技术支持无法实现,主体的想象力则遁入幕后。最终,对技术的依赖将逐步消解对主体的信赖,并由此引发学术思想厚度危机。

图3 “学术体系建设”矩阵编码分布

具体来说,技术依赖冲蚀学术思想厚度的潜在风险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技术依赖带来学术技术化风险。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是观照真、善、美的艺术,尽管技术可以在存储、运算、呈现等方面实现赋能,但却无法替代学术思想过程,因为后者更多是一个锤炼生命体验和思想感悟的自然过程,除了循序渐进,并无其他法门。而技术的“神话”制造了太多有关“捷径”的幻想,让我们时常忽略“自然之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的真正意义在于解答技术所不能,而非成为技术的补充或者技术本身。其次,技术依赖可能引发学术主体的数字文明病。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常以研究者“自己”作为方法,要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当代限度,关键是立足学者队伍主体性建设。技术的价值主要在于拓展主体能力,而非磨灭主体的感性“触角”,将主体弱化为技术的“器官”,更不是将技术“人化”为主体的“假想敌”,让主体在技术抗拒和恐慌中因自身的有限存在而自惭形秽。此外,技术依赖潜藏着限制知识自由流动的强大阻力。技术依赖不仅是一种主体贬低和工具崇拜,更深层次上说,是对硬科学知识的崇拜。有研究指出,尽管中国人文社会科学(HSS)各子学科的跨学科水平不断提高,但HSS领域的中国学者越来越倾向于将科学、技术、农业和医学(STAM)等硬科学知识应用于自己的领域[23],而对硬科学知识的生搬硬套和过度引用或将危及HSS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可读性。

(三)文化冲突:阻滞本土话语传播

“话语体系建设”是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的战略延伸,具体涉及传播内容建设(案例覆盖度=17.65%,参考点=10)、表达渠道建设(案例覆盖度=52.94%,参考点=23)和对话阵地建设(案例覆盖度=17.65%,参考点=3)三个方面。“话语体系建设”的子节点矩阵编码结果显示(见图4),一流大学对传播内容和对话阵地的战略部署远低于表达渠道建设。事实上,表达渠道只有在丰富话语内容的有力支撑下才能发挥正面效用,否则不仅无法传播价值,甚至还会扩大误解、加剧文化冲突,从而导致本土话语传播陷入“内容失洽”与“渠道过载”的双重困境。

图4 “话语体系建设”矩阵编码分布

具体来说,文化冲突阻滞哲学社会科学本土话语传播的潜在风险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话语内容国际化诠释乏力带来文化对话危机。在英语主导的国际学界,任何一个中国本土话语的有效传播都必须经过语言和语境的双重转译,否则将弱化话语内在价值的连续性,模糊话语内容的思想滥觞,引发断章取义式理解和概念衔接困境。二是,传播内容与表达形式“两张皮”带来文化理解错位风险。话语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内容和表达形式的交汇点,内容与形式的匹配度从内在规定了话语的外在张力。虽然一流大学高度重视传播载体建设,但自主传播平台仍相对匮乏,大都需要“削足适履”地依附于第三方载体,并长期困于“两张皮”的匹配失恰之中,从而扩大了文化理解错位风险。三是,“中国例外论”自我设限导致“地方性知识”困于地方文化语境。中国本土话语的国际传播本质上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全球化进程。有论者认为,地方性知识并非指任何特定的、具有地方特征的,或与普遍知识对立的知识,而是知识生产活动或实践过程的集合,强调在知识生成的特定情境(context)中观照其解释限度[24]。从这一意义上说,阐释和转译中国本土话语的重点应立足于话语生成的情境,而不是以“中国特色”一言以蔽之,如此不仅无法把本土话语从西方既定的“概念之网”中解放出来,也无益于他文化对“中国特色”的理解,从而陷入“话语空转”的境地。

(四)价值漂移:弱化知识育人功能

图5 “外适支撑能力”矩阵编码分布

外适支撑能力建设是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的战略基点,具体涉及人才培养(案例覆盖度=70.59%,参考点=23)和社会服务(案例覆盖度=88.24%,参考点=29)两个方面。“外适支撑能力”的子节点矩阵编码结果显示(见图4),一流大学对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关注显著高于反哺“人才培养”。在现行的学科评估刚性逻辑引导下,“科社互动”的显性收益远高于“科教融合”,因为前者往往与一个学科共同体的政治资本与物质资源获取相挂钩,过度趋利的外适倾向在相当程度上引发价值偏移,进而带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弱化的风险。

具体来说,价值漂移弱化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育人功能的潜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育人价值漂移将带来学科传人培育传统断裂风险。学科传人的培养是一门学科能否发展壮大的根本。相较于理工科,哲学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师生间的技艺传授也更具柔性,有时并无固定章法,更加依赖稳定师承,一旦学科传人的育人传统发生断裂,往往会对学科文化传统、未来走向,甚至“学派”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其次,知识反哺育人的目标弱化带来高校职能价值冲突风险。对高校而言,“校本”的鲜明底色就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脱离了这个中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便泯灭了不同于其他机构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关切社会服务的基本前提是做好育人本职,否则任何暂时的外部认可都不会从根本上消除哲学社会科学的“无用”污名,改善后者的学科处境,反而会让其迷失于争名逐利的丛林。再次,知识化育价值塌陷带来个体社会化梗阻风险。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功能集中体现为“以文化人”,培育公民信念,进而强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底蕴[25](P.103)。服务社会不是追求短暂的集体狂热,而是服务于现实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作为距离人类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最近的学科,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起点是关注具体个人及其社会观念,然后才能“推己及人”,洞察由个体有机联合所形成的社会。

五、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行动前瞻

面对《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建设学科布局优、学术根基牢、科研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国际影响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6]宏伟蓝图,未来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应紧扣“三大体系”及其外适支撑能力建设的目标定位,警惕制度缺位、技术依赖、文化冲突和价值漂移等风险,通过培元固本、跨界竞合、品牌营造和制度革新,增强学科系统合力、激活学术创新活力、传递中国话语魅力、提振资政育人能力。

(一)培元固本:以集群发展增强学科系统合力

首先,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元学科”功能,构建“大马学科群”。一方面,以一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抓手,打造“元学科”发展阵地。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加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与研究力度,融合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力量,联动构建扎根中国的“大马学科群”。另一方面,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元学科”辐射效应,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马克思主义+”计划,探索构建马克思主义思维与方法论通识课程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育、课程思政和教材体系建设的方方面面。

其次,坚持“分类”与“融合”发展协同并进,构建“大文科”生态系统。一方面,在充分尊重学科内部异质性的前提下,分类优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组织架构。尊重科际异质性是促进科际交流合作的逻辑起点,应通盘考虑哲学社会科学各子学科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现实,分类设计教学、科研组织架构,并重点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冷门绝学的学科组织保障。另一方面,着眼“大文科”生态建设,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内在融通的创新成果协同评价机制。办大学的本质就是办学科群[27]。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血脉相连、相辅相成,应基于二者历史文化关联度重构协同评价制度。

再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集群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深受“西风东渐”影响,在中国化和民族化方面仍存未竟之业[28]。新文科建设的政策热潮带来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春天,为中华文化经典复兴提供了现实契机。但仅把文化经典作为研究资源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任务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纽带价值,将其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紧密结合,以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为切口,探索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人常态化文化传承机制,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集群发展行动凝心聚力。

(二)跨界竞合:以项目融合激发学术创新活力

其一,以融合性项目驱动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队伍跨界融合发展和主体创新能力提升。一方面,科学制定融合型人才发展规划,加大高层次跨界创新人才培育力度,大力扶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家和融合创新团队,打造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水平的高层次战略研究人才梯队。另一方面,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融合型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人才有序流动和动态优化机制,探索跨界融合型人才共享机制,同时完善跨界融合人才收入分配机制,推动跨界融合人才表彰奖励制度与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遴选工作有机衔接,为跨界融合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建立个性化资源配置与支持方案。

其二,以融合性项目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主体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一方面,依托新文科主题实验室打造一批融合性的重大创新项目,驱动哲学社会科学公共数据集成和大数据展示、应用和平台建设,同时强化项目组成员对课题研究的能动性参与,突出首席专家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建立基于项目需求的动态化、差异化数据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伦理审查机制,强化对人工智能技术产品的合理利用,提振研究主体的信息识别与数字驾驭能力,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借力数字人文和计算社会科学相关信息技术之余,加强对数字技术应用的反思性“元研究”。

其三,以融合性项目促进“硬知识”与“软知识”良性竞合,促进多元知识交相赋能。知识竞合是创造知识增量、挖掘知识价值的有效路径,“就‘模式的本质而言’,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连续性”[29](P.382-384),而社会科学的兴起亦得益于其对数学、医学和自然哲学知识的有意汲取[30](P.5)。人类正是在各种知识的竞争与合作中认识自己、建构文明。现代性社会的科学早已超越真理与启蒙,不再为某种知识范式所垄断,除了科学理性本身,科学触及的一切都被视为可变[31](P.204-206)。由此,一流大学应以“四新”建设为契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更新,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在理工农医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技伦理制度建设方面的参与度。

(三)品牌营造:以精品力作传递中国话语魅力

一是以学术精品译作丛书的常态化国际出版发行为依托,持续输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内容。一方面,加强传统文化经典文献的研究整理和国际出版发行,遴选一批基于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阐发,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现当代中国人文社科力作,将其纳入精品外译计划,并配套国际出版发行基金支持;另一方面,组建专门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精品译作品牌开发与运营团队,将精品力作外译工作与文明探源和重大原创性人文基础工程、人文社科资深海外学者支持计划等相衔接,围绕精品力作挖掘兼具中国特色和全球传播潜力的标志性概念作重点阐释和情境化话语转译。

二是以学术精品国际刊物矩阵建设为抓手,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传播渠道。一方面,大力提升学术刊物的国际出版水平,实施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支持计划,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国际化评价标准和机制的顶层设计,大力支持已有SSCI和A&HCI刊物的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并进一步激发其牵引作用;另一方面,探索建立中国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国际期刊联盟,大力培育一批熟悉国际出版规则、多语种、跨专业期刊编辑队伍,积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市场意识和学术品牌运营能力的期刊矩阵,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与新型媒体的国际化融合出版。

三是以学术精品全球推介活动开展为契机,做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融合传播机制。一方面,采取“故事营销”和融媒体传播思路,借力“一带一路”、国际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平台开展学术品牌全球推介活动,通过主题系列活动和融媒体宣传阵地将中国本土话语概念和学术命题进行“故事化”和“情境化”,在注入文化内核和情感能量的同时,注重输出当代功能属性,强化衔接当地文化场景。另一方面,把学术品牌推介活动与文创文博活动相结合,将具有深厚意蕴的学术符号付诸“实物”展示,结合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让推介对象通过具身体验来促进文化理解,消除文化冲突。

(四)制度革新:以机制优化提振资政育人能力

首先,创新优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资政育人工作的党委统筹机制。一方面,搭建校院两级党委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常态化联系机制,深化项目管理与经费投入机制改革,建立科研创新与资政育人绩效差异化评价体系。同时,强化政治引领和学风建设,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管理和服务制度,深化人才发展和评价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制,引导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社群和学术共同体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反哺教学的常态化绩效评价机制。一方面,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质量评价与一流专业课程和一流人才培养成效相挂钩,推动优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向教育教学转化,设立学科传承专项实验班,打造哲学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另一方面,优化哲学社会科学赋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评价标准。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逻辑重构哲学社会科学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聚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创新成果对思政课程内容的供给优化效果以及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和名师团队建设。

再次,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协同联动机制。一方面,以高端智库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契机,将国情调研、社会调查等环节引入人才培养活动,同时注重智库育人文化建设,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和教学科研队伍内在融合,积极围绕不同类型和主题的智库活动,开展差异化智库育人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以深入观察中国实践、提炼重大理论命题为导向,观照全球发展的关键议题,聚焦国家、市场、社会、民众的重大需求和底线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性教学,扎根中国大地落实立德树人和科研创新任务,在引领社会风尚、服务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砥砺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十四五社会科学话语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