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雅安方言中 “ 伙 ” 的语义分析

2023-09-19郑丹阳

今古文创 2023年32期

郑丹阳

【摘要】四川雅安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处,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其方言独具特色。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雅安方言中对于“伙”的语义使用,结合历史文献资料,认为雅安方言当中的“伙”主要有名词、动词、量词、副词以及词缀等五种用法,并从中探索“伙”在雅安方言中的主要语义特征。

【关键词】雅安方言;伙;西南官话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2-011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2.036

中国,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了数不清的优秀文化和人才,可谓是人杰地灵。在中国文化的海洋中,中文绝对是最为世界瞩目的文化之一。中文,是中国的语言文字,分为标准语(即“普通话”)和地方语(即“方言”),而标准语的产生,往往是建立在国土范围内的某一种强势地方语的基础上出现的;同时,语言不是静止的符号系统,而是动态发展的符号系统,在我国,普通话和方言都处于不断相互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持续不断地吸收来自全国各地的方言精华,丰富壮大普通话系统,同时,为了满足各地人民之间的交流需求,在社会多方力量的帮助下,普通话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各地方言的发展。因此,方言是我国国教标准语产生和形成的重要影响来源,对于各地方言的研究和保护也是势在必行的。

那么什么是方言呢?方言,分为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社会方言是指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而地域方言是指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地域分支,如果处于不完全分化的社会条件和同一语言的心理认同之下的一种语言[1]。通常情况下提及的方言都是指后一种地域方言,雅安方言就属于地域方言。形成地域方言的情况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人口迁移: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波动,可能会引起定居人口的大幅增加或者大幅减少,尤其是减少的情况,除去因古代不发达的医疗手段或突发性群体疾病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外,最多的就是战争或天灾等导致的移民因素,而雅安方言就属于移民因素影响下的产物。

先来了解一下相关历史:距今大约3000年前,古蜀国,即先秦时期位于四川盆地的一个不同于中原夏商文化的古国,在巴蜀大地崛起。战国时期,秦灭巴蜀,曾有大量秦朝的百姓移民至巴蜀之地,作为充实;而东汉末至西晋期间,又发生过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从唐末五代到南宋初年,有大批北方人迁移定居于蜀地;到了元末明初,南方也有大批移民进入了四川;而前后延续了一百多年的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更是为四川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因此形成了四川方言多樣化的局面。其中,四川雅安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处,是古老的青衣羌族聚居之地,有汉、藏、彝等民族居住,有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道的辉煌和川藏茶马古道起点的厚重历史,承载着汉代文化和茶文化的深厚底蕴,至今仍以三雅文化文明华夏[2]。由此可知雅安方言是多种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磨合的结果,融合了多种文化当中的语言精髓,因此显得极为丰富和多姿多彩。

一、“伙”的词源

各地方言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语音、语法、词汇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其中变化最明显的,除了语音之外就是词汇了。在雅安方言的发展中,产生了大量带有雅安当地特色的词汇用法,所涉及的类别包括动词、名词、语气词等等,也有一词多类的情况,就比如 “伙”的语义使用。

(一)“伙”的本义

最早“伙”的使用是出自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当中的《陈涉世家》:“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翻译过来就是楚地人把“多”叫作“夥(huǒ)”,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同时,《陈涉世家》索隐述赞中,“伙颐见杀,腹心不与”的“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但二者并不分开使用,而是作“伙颐”,蔡元培的《图画》中解释为:“同‘夥颐。楚方言。叹词。多用以惊羡其多。夥,多;颐,语气词画人伙颐。” (注:古时候没有“伙”这种写法,“伙”的繁体字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当中,则把“伙”解释为“齊謂多爲夥。从多果聲”。由此可见,“伙”最初的词义就是“多”。

除此之外,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渐离,鰅鰫鳍鮀,禺禺魼鳎,揵鳍掉尾,振鳞奋翼,潜处乎深岩,鱼鳖讙声,万物众伙。”当中的“伙”则译为“聚集”,作动词使用;东汉张衡的《西京赋》:“炙炮伙,清酤?”中的“伙”也是“多”的意思,指“烧烤的佳肴多”,作形容词使用;魏晋左思的《三都赋》:“异类众伙,于何不育?”中作“众伙”使用,表示“犹众多”,因此“伙”的词义也是“多”,作形容词使用。

(二)“伙”的今义

到今天,“伙”的词义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之后,在本义的基础上已经衍生出了其他词义,根据汉语大辞典的查询结果显示,“伙”有以下四项词义:

①同伴,一同做事的人:同~儿;~伴(亦作“火伴”)。

②集体所办的饭食:~食;包~。

③旧指店员:店~;~ 计。

④结伴,联合起来:合~;散~;~同;入~。

首先是“同伴”,在这里“伙”作名词使用,表示一同做事的人,其中暗含共事人数至少大于一。其中,最常见的是“伙伴”,元魏时期军人以十人为火,共灶饮食,故称同火者为火伴,后来引申出同伴之意,后多写作“伙伴”,由此可见此义项与本义“多”有关联,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至于“同伙”,虽同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活动的人,但是多含贬意。在《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当中已有使用:“那一日,正拿着一本书在那里看,遇着他一个同伙的测字丁言志来看他。”

其次是集体所办的饭食,也作名词使用。由一类人引申到这类人所食用的食物,如“伙食”,突出强调“集体”义素,即至少两个人一同食用的食物。发展到今天,“集体”的语义特征已经不明显了,“伙食”在日常使用中通常就指代食物,也可以指一个人的食物:如“我的伙食只有面条”;或者指每日的饭食:“你今天的伙食开得不错嘛”。

再次指“店员”,作名词使用。“伙”还引申出“某种行业的雇佣劳动者”的意思。早在清代袁枚的《新齐谐·学竹山老祖教头钻马桶》中就有:“有江西大贾伙计夜失去三千金。”其中的“伙计”就是指店铺或财主东家的雇佣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店员”。“伙计”还可以指代共事者或熟人之间的互称,如明阮大铖《燕子笺·试窘》:“我们是接场中相公的,伙计,今年规矩森严,莫挤近栅栏边去。”其中的“伙计”就是“朋友”的意思。

最后是“结伴、联合”,“伙”作动词使用,如“合伙”“伙同”等,就是由“伙”的义项“聚集”引申而来。其中“合伙”指两人及以上合力达成同一目的,此种用法在元代无名氏的《盆儿鬼》楔子当中已有出现:“本意寻个相识,合火去做买卖。”(注:“火”通“伙”),通常“合伙”作中性词使用;“伙同”也指多人合力完成目标,但通常带有贬义,如“李氏兄弟的父亲借着是个乡宦,伙同子弟,居乡颇多不法。”因此通常情况下“伙同”作贬义词使用。

二、“伙”在雅安方言中的使用

从《陈涉世家》中可以了解到“伙”最早是由楚人开始使用的,而楚国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所以又称荆、荆楚,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3]。楚国发祥于湖北,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以及重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明清时期,四川受到战争的影响,导致人口锐减,由此产生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明清两代是汉族大规模移民西南的重要时期,西南官话即在这次移民中,因语言或方言间的不断影响、融合而逐步形成、定型[4]。因此,根据历史变迁的轨迹可知,西南官话就起源于古楚国“楚语”。从今天来看,西南官话的核心地区是四川和重庆,因此雅安方言也是对西南官话的继承与发展,那么“伙”也在雅安方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使用。

(一)雅安方言中“伙”的词义继承

任何方言中的词汇都是从其本义继承发展而来的,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相互之间或是和本义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用这个词来表达另一个完全不相干的意义的情况非常少,因此,通过研究义项之间以及和本义之间的发展演变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探索当地方言的发展特点。在雅安方言中,“伙”的词义使用在就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其本义,同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了一些常用方言口语:

1.動词用法

伙起/伙到:两人及以上一起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本项词义继承引申自“聚集”,在雅安方言中,“伙起”或“伙到”多数带有贬义,指参加的组织或从事的活动不正当,或指同行的人品行不端,不值得交往。如:“你们两个又伙起去上网”;“我不准你跟他们几个伙到耍”等。少数“伙起”或“伙到”也可用作中性词,如过年期间,父母带孩子走亲戚时,有意让自己的孩子和亲戚家的孩子和谐相处、拉近关系,会说:“你们娃娃些可以伙起/伙到耍嘛!”此时的“伙起”或“伙到”仅指“一起”,同时带有友好的意味。

2.量词用法

一伙:指若干人结合的集体。也指“一下子”。前项词义在普通话中也有普遍使用,如:“他俩是一伙儿的”;“他们一伙人已经出发了”等,“伙”在这里作量词。后项词义则不在普通话中进行使用,在雅安方言当中则较为常用,如:“他一伙就把门撞开了”等。此类用法在《中国民间故事选·天心桥一簇花》中也有使用:“老婆说:‘不行,我再听见他们说话,就一伙把那画烧了。”据查证,原注中的解释是:“一伙, 内蒙方言,意即一家伙,一下子,一回。”雅安又被称为“民族走廊”,有多种民族在此居住,其中就包括蒙古族,因此雅安方言中“一伙”的用法可能受到了蒙古人当地方言的影响。

3.副词用法

打伙/打平伙:形容两人及以上进行的有偿或无偿分享。“打伙”作副词,在此处不可拆分,由“伙”的本义“多”引申而来,突出“集体”的语义特征,修饰谓语,如:“我们打伙吃一份饭吧”;“你们三个打伙坐嘛”等。在“打伙”的基础上,还引申出一个新的词语——“平伙”,代指“平分”,如:“我们两个打平伙嘛,一人出五十。”等等,除“集体”之外,还突出“均等”的语义特征。在国语词典当中,“打伙”指行人在旅途中生火做饭或吃饭,也作“打火”。在雅安方言之外,“打伙”还有结伴、合伙以及大家、全体的意思,如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当中“你本是那泼泥鰍打伙相随从,可便乾闹起一座水晶宫”,当中的“打伙”就是“结伴”的意思;《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中也提到“只要环老三在大太太跟前那么一说,我找邢大舅再一说,太太们问起来,你们打伙儿说好就是了”,其中的“打伙”便指“大家”。但以上两种用法都与雅安方言中“打伙”作副词使用的用法不同,一个作动词,另一个作名词。

(二)雅安方言中“伙”的词义发展

“伙”在雅安方言中的使用,除了继承“伙”的本义以及后来演变出来的今义之外,也融合了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引申义和用法:

1.词缀

××伙:指关系亲近或特定年龄阶段的一类人。如:“兄弟伙”“大人伙”“女匠伙”(注:指已出嫁的女儿)、“女人伙”等等,其中“兄弟伙”既可以指自己的亲兄弟,也可以指与自己关系很好的朋友。此处“伙”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们”,主要用在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由此可见,“伙”的词义逐渐虚化,由实词演变为虚词。此外,在雅安方言中,“××伙”有时也并不是只表示复数,而是还指代一种抽象的身份,如:“大人伙说话娃娃伙不要插嘴”等,这种语境下,去掉“伙”也不会影响意义表达。

2.名词用法

××的伙: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类人。如:“吃酒的伙坐这桌,不吃酒的伙坐那桌”;“赶车的伙9点半出发,走路的伙9点出发”等等,雅安方言中“××的伙”就相当于“做……的人”,作名词用法,引申自“伙”的今义“店员”,由特定行业的雇佣劳动者发展演变为普遍指人。这种语义表达植根于雅安的本土方言,具有鲜明的当地民俗文化特色。在雅安农村,至今还流传着一段顺口溜:“上场的伙,蔫坨坨,没得泥巴还想打仗火。”雅安农村将每周固定时间的“赶集”称作“赶场”,因此顺口溜当中的“上场的伙”就是指“赶集的人”,此顺口溜常用于“赶场”时遇见的来自不同农村乡镇且彼此关系不太好的人之间,整体带有贬义色彩。

三、结语

雅安作为四川省的重要的一个市区近几年的经济呈现上升型的发展,雅安方言具有浓厚的雅安特色,研究雅安话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5]。除此之外,西南官话是汉语中最大的官话方言区,雅安方言的字词语调也深受西南官话的影响,因此在继承了西南官话的语音语调之外,还继承发展了很多西南官话的语汇,这也是促使雅安方言词汇与其他方言以及普通话之间产生鲜明区别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雅安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化的民族交往聚居也为雅安方言的形成注入了不一样的活力,使雅安方言的语调词汇与四川其他方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独具特色。各地方言都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十分丰富,尤其是家乡的方言值得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和保护,这也是繁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2]罗天明,余志均.雨城方言[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3]崔展.对楚语和北方方言关系的探析[J].内江科技,2009,(30).

[4]牟成刚.西南官话的形成及其语源初探[J].学术探索,2016,(07).

[5]万健.浅析雅安方言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