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瓜齑 ” 小考

2023-09-19刘福嘉

今古文创 2023年32期

【摘要】胶东农耕方言词语“瓜齑”意为腌制的萝卜咸菜。与古时词义有所不同,普通话中无迹可寻。此处仅以词汇为主要对象,就古代文献语言词汇与胶东方言相合者标而出之,略作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胶东方言;瓜齑;词语溯源;词义研究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2-011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2.035

“瓜齑”,特指腌制的萝卜咸菜,这个词及意义在今天的胶东地区广泛使用。如胶东地区的民谚“瓜齑咸菜,一口一块”。“瓜齑丝”也是胶东人民饭桌上常见的小菜。《汉语方言大词典》收有“瓜齑”一词,释为“酱瓜”,例:清光绪四年《东平州志》:“酱瓜曰瓜齑。”[1]“瓜齑”是一个偏正式合成词,有两个词根语素构成,“瓜”起修饰限定的作用。

“瓜齑”在胶东方言中的写法各式各样,有写作“瓜唧”的,也有写作“瓜制”“瓜济”“瓜渍”“瓜哜”的,这些写法都是不对的。《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了“瓜齑”和“瓜唧”二词。经学者考证,现在大多写作“瓜齑”。“瓜齑”在古代是指用瓜腌制的咸菜,略有不同,下面对这一现象进行考证。

一、谈“齑”

(一)“齑”的由来

“齑”字由来已久,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周礼·天官·醢人》:“王举则共醢六十瓮,以五齐、七醢、七菹、三胬实之。”郑玄注:“齐,当为齑。”在秦代,“齑、菹”就有了咸菜之意。齑近似蔬菜做的酱,“齑”是形声字,从韭,齐声。“齐”可视为“剂”省,有调和、调配的意思;“韭”为韭菜。“韭”“齐”为“齑”,由字形可知,最早的“齑”是韭菜做的,至今吃涮羊肉还要蘸韭花酱。“菹”是切块腌的咸菜。《说文·辨部》:“菹,酢菜也。”齑、菹在先秦时期就经常通用。郑玄注:“齑菹之称,菜肉通矣。”

(二)“齑”的异体字

“齑”的繁体字为“齏”,异体字共有21个,常见的字形有“虀”“?”“韲”“?”“齏”“?”等。例如:  /齑。“  ”,

《大字典·齊部》“齏”字头右上角括号内用黑体字附列的相应简化字为“  ”,而“齏”字条后又有“齑”字条,释文是:“‘齏的简化字。”二者矛盾。“齏”是个形声字,从韭,齊声,相应的简化字是“齑”而不是“  ”。“  ”《大字典》不收,《中华字海》收之,释曰:“曾作‘虀的简化字,后停用。再如:  /  。《广韵·齐韵》:‘  ,姜蒜为之。齏,  同。  ,

菜。俗。”“  ”当是“齏”的增旁俗字。另外,《宋本广韵》《广韵校本》都写作“  ”(两横)而不作“  ”(一横)。[2]

《说文解字》只收录了“?”,并未收录“齑”,清代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则把二字都收录了进去。《说文解字句读》卷一下注:“依《广韵》《集韵》引改玉篇类篇,同‘瓜菹也,今名‘瓜齑。诗曰:疆场有瓜,是剥是菹,芥荃、韭鬱、瓜菹,皆名目也,从艸,滥声。”“齑”在《广韵》中的反切注音为“相(祖)稽切”。《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凡醯醬所和細切爲齏。一曰擣辛物爲之。辛物,薑蒜之類。又碎也,和也,亂也,制也。亦作?。”

(三)“齑”的含义

“齑”有三种含义:

(1)本义为捣碎的姜、蒜或韭菜碎末儿等。如:

“齏臼(齑臼)”:用来捣碎辛辣食物的石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中载:“齑臼,受辛也。”也作“虀臼”。

“齑麪(齑面、齏面)”:出自宋陆游《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诗“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意为“手里托着一碗加了姜蒜的面,另一只手拿着油葱,亲手做成了面片汤。”

(2)也引申指粉末儿、细碎。

“齑粉”比喻粉碎的东西,又指粉碎。“齑粉”一词出自《庄子》杂篇·卷十上《列御寇》:“子为齑粉夫。”《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云:“而一朝齑粉,孩稚无遗。”《新五代史·卷三十·汉臣传·苏逢吉传》也有收录:“史公一处分,吾齑粉矣。”也作“虀粉”。

齑音(齏音):细碎的音,。出自唐·孟郊《寒溪》诗:“冻飈杂碎号,齏音坑谷辛。”

圣齑(聖齏):牛肠胃中已化之草。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容南土风,好食水牛肉,言其脃美。或炰或炙,盡此一牛。既饱,即以盐酪姜桂,调齏而啜之。齏是牛肠胃中已化草,名曰‘圣齏,腹遂不胀。”

齏葛(齑葛):葛麻的碎片。

齏身粉骨(齑身粉骨):犹言粉身碎骨。出处:明王守仁《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臣世受国恩,齑身粉骨,亦无以报。”

齑黍(齏黍):碎黍子。《明史·夏原吉传》:“原吉取齏黍以进,曰:‘愿殿下食此,知民艰。”

(3)引申为细切的菜或肉,后泛指酱菜、咸菜。孙怡让《周礼正义》:“齑为切和细碎之名,故菜肉之细切者通谓之齑。”如:

寒齏(寒齑):亦作“寒虀”,腌菜。唐·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酬三十韵》:“冬惟茹寒齑,秋始识瓜瓣;问之不言饥,饫若厌刍豢。”宋·曾巩《羁游》诗:“麄饭寒虀且自如,欲将吾道付樵渔。”明·陆时雍《诗镜总论》:“贾岛诗如寒虀,味虽不和,时有馀酸荐齿。”

五齐(五齊):亦作“五齑”。五种细切的冷食肉菜。古代按酒的清浊,分为五等,合称“五齐”。后亦泛指酒。

黃齏(黄齑):咸腌菜。常借指艰苦的生活。宋代朱敦儒《朝中措》词:“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黄齑。”清代蒋士铨《空谷香·散疫》:“辱抹煞逢掖威仪,咳!哭支支却怎生捱过了半世黄齑。”

惩羹吹膏(吹冷齏/吹冷齑):齑,细切的冷食。被热汤烫过后吃冷食的咸菜也要先吹一吹,比喻过于谨慎。

三百甕齏(三百瓮齑):典出《苏轼文集》卷七十三〈禄有重轻〉,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劃粥割齏(划粥割齑):意思是等粥冻结后把粥用刀分成块,将咸菜切成碎末一起吃,形容非常刻苦。

朝齑暮盐:指早饭腌菜进食,晚餐蘸盐下饭,极言生活贫苦。唐代韩愈《送穷文》:“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惟我保汝,人皆汝嫌。”

金齑:指切成细末的精美食物。宋代梅尧臣《答持国遗缈鱼皮绘》:“海鱼沙玉皮,剪鱠金齏酽。”清·吴伟业《燕窝》诗:“味入金齏美,巢营玉垒虚。”“金齑玉脍”谓精美的食物。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八和齑》:“熟粟黄。谚曰:金齑玉脍。橘皮多,則不美;故加粟黄,取其金色,又益味甜。”宋代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捣辛物作齑,南方喜之,所谓金齑玉脍者。”《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大业拾遗记·吴馔》:“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下绘,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问细切,和绘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自如雪,不腥,所谓金薹玉绘,东南之佳味也。”宋代苏轼曾有诗句云:“莫将南海金萎脍,轻比东坡玉糁羹。”

酸齏(酸齑):切成细末的咸菜。出处:明·无名氏《墨娥小录·铜上镀金》:“先以酸虀汁浸数日,却以盐霜梅煮半日……然后贴金。”《西游记》第八六回:“嫩焯黄花菜,酸虀白鼓丁。”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吾弟避嚣喜僻,得此佳境,暇时辟为蔬圃,开畦畛,滋灌溉,足够一年酸齑之用。”

齑盐:指酸菜和盐,齑盐指人吃饭只配咸菜和盐。形容非常穷困。又如:“齑盐运”义为“贫穷的命运,苦命”“齑盐布帛”指普通的吃穿,形容生活清苦、“齑盐自守”比喻坚持过清贫淡泊的生活。韩愈在《送穷文》中作:“太学四年,朝齑暮盐。”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想著那古来的将相出寒门,则俺这夫妻现受著齑盐困,就似他那蛟龙未得风雷信。”也作“虀盐”。

甕齏(瓮齑):瓮装的黄齑(咸菜)。以喻薄禄。

由此可见,“齑”是古字,本义“捣碎的姜、蒜或韭菜碎末儿等”和引申义“粉末儿、细碎”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唐宋时期,词义引申为“成块腌制的咸菜”,历代沿用。“瓜齑”的“齑”取其引申义咸菜之意,与“瓜齑”词义相符。

二、“瓜齑”古今词义

瓜齑一词在《龙口市志》《青岛市志》《徐家麦岛村志》等方志中都有记录,均特指腌制的萝卜咸菜。溯其源,这个词最早在宋代文献中出现,《倦游杂录》“韩贽好啗瓜齑”条:“韩龙图贽,山东人,乡里食味,好以酱渍瓜啖之,谓之瓜齑。”由此可见,“瓜齑”自宋代就已经出现,但并不是用萝卜腌制而成,而是用瓜腌制的。而现在胶东地区人们说的“瓜齑”特指腌制的萝卜咸菜,与古时不同。《莱西方言与民俗》中解释说:“瓜齑,咸菜缸里腌制的萝卜或芥菜疙瘩。瓜,是瓜果蔬菜的泛称;齑,是捣烂了的蒜、姜或韭菜等碎末。作为合成词,瓜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专指酱瓜咸菜,后者泛指简易菜肴。”此种解释并不是很严谨,若“瓜”是泛称,“莼菜腌制的咸菜—莼齑、芥菜腌制的咸菜—芥齑”等词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个解释虽然将“瓜齑”和萝卜联系在了一起,但其他瓜果蔬菜腌制的咸菜不叫“瓜齑”而特指萝卜腌制的咸菜这一说法就无从解释了。

以下探究胶东方言中“瓜齑”一词词义的发展演变:

用瓜做咸菜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小雅·谷风之什·信南山》曰:“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朱熹集注:“瓜成,剥削腌渍以为菹,以献皇祖。”那时用瓜腌制的成块的咸菜就已经出现,名为“菹”。

随着宋代咸菜的制作工艺的普及和发展,“瓜齑”一词出现并广泛使用,代替“菹”,指用瓜腌制的咸菜。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又有菜面、胡蝶齑肐达,及卖随饭、荷包、白饭、旋切细料馉饳儿、瓜齑、萝卜之类。”南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之三》:“鲁直曰:‘俱是萝卜与瓜齑可尔!”这里瓜齑与萝卜并列,证明宋代瓜齑不是萝卜做的。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中所记载的琥珀瓜齑“生甜瓜,拣取未熟者,每十斤,随瓣切开,去瓤……经半月后则熟。瓜色明透,绝类琥珀,味甚香美。”这里的瓜用的是甜瓜。《养小录·瓜齑》:“生菜瓜随瓣切开,去瓤,入百沸汤焯过。”这里的瓜指的是菜瓜。菜瓜为葫芦科,黄瓜属植物,一年生攀缘或匍匐状草本,又名“越瓜”“生瓜”“白瓜”“稍瓜”“梢瓜”“羊角瓜”等。明人王世懋撰《学圃杂疏》曰:“瓜之不堪生啖而堪酱食者,曰‘菜瓜。圆者如甜瓜,长者如王瓜,皆一类也。以甜酱渍之,为蔬中佳味。”清人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亦云:“菜瓜,一名‘越瓜,一名‘梢瓜,生食甘寒,醒酒涤热,糖腌充果,醯酱为菹,皆可久藏。”由此可知,宋代制作的“瓜齑”中的“瓜”指瓜类,与萝卜无关。

今天胶东方言“瓜齑”里的“瓜”特指萝卜,是由于人们的语言习惯、种植习惯、饮食习惯造成的,胶东地区盛产萝卜,潍县更号称“萝卜的故乡”,人们就地取材,喜欢将萝卜腌制成咸菜,而很少用瓜做咸菜,萝卜做成的咸菜比瓜更容易储存。“瓜齑”在胶东地区的特殊含义,大致可以追溯到宋代,近代基本完成词义的转换。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找到证据:

(1)宋代苏颂著《图经本草》称:“莱菔南北通有,北土尤多”,可见宋代时中国北方栽培萝卜已较普遍,北方人民逐渐用萝卜代替瓜腌制咸菜。宋浦江吴氏《中馈录》载:“酱瓜、生姜、葱白、淡笋干或茭白、虾米、鸡胸肉(鸡脯肉)各等分,切作长条丝儿,香油炒过供之。”这是一道热炒菜,主料是“酱瓜”。酱瓜是红咸菜,系用芥菜、蔓菁、萝卜等类腌制而成。《金瓶梅》中也把红咸菜叫作“酱瓜儿”。庚辰本《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齑忙忙的爬拉完了。”中有一道菜,名为“野鸡瓜齑”。书中写贾宝玉吃这个菜恰是在冬季,大雪纷飞之时,而且是就着茶泡饭吃的。菜瓜的成熟季节是夏季,萝卜是在冬季到来之前丰收,那么他吃的正是由萝卜腌制的咸菜无疑。酱瓜主要原料是萝卜。再结合胶东地区种植的特点,盛产萝卜,那么瓜齑特指腌制的萝卜咸菜也有据可依了。

(2)腌瓜子历史久远。考究古籍,却没有明确的记载。《诗经·小雅·信南山》云:“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庐”字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茅庐”,另一种是芦之假借,即“芦菔”,又称“萝卜”。可见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喜欢将瓜和萝卜并称提论。《道余录》中载:“想俱是萝卜瓜齑耳。”也为此提供了重要证据。

(3)胶东地区有农谚:“庄户菜,瓜子醬。”“咸菜瓜子就窝头,老婆孩子热炕头。”这里说的“瓜子”是指用食盐腌制的大萝卜。每年立冬之后,是收萝卜的季节。乡民从地里收下萝卜来,放在缸中用盐腌。腌好了的咸萝卜叫做萝卜瓜子,土语叫“咸菜瓜子”。贫穷年月,胶东人民蒸窝头的同时,将咸萝卜条同蒸,一家人就着瓜子吃窝头。小孩不乐意吃,大人便哄:“瓜子条,长又长,胳膊一伸顶着梁。”胶东地区人们日常语言就喜欢将萝卜成为萝卜瓜子或者萝卜瓜,用“瓜”代替“萝卜”亦符合当地人们的语言习惯。

将“萝卜”称作“瓜”不仅在胶东方言中有,河北方言中也存在,可以佐证这种说法。河北方言把腌萝卜叫做“腌瓜子”。如《滦南民俗风情》中记:“腌瓜子:秋后,萝卜、苤蓝、蔓菁等收获,农家开始腌制一年的盐精。还有的将毛姜、白薯、雪里蕻缨子同时腌入缸内。有顶和根的削去,冲洗干净,晾干入缸。孜一层菜,撒一层盐,盖上酱篷腌制。通过腌制,菜内的水分逐渐渗出,但不往旺中加水,以免霉烂。一般腌制月余即可食用。多是切成丝直接佐餐,要好拘滴点香油,再捏上点毛虾,更觉美味可口,次年春,将腌制好的瓜子入酱缸随酱发酵,称‘酱瓜子‘黑瓜子;煮软再入酱缸随酱发酵称‘烂瓜子。经过二次加工的这两种瓜子,则是瓜子中的精锗。黑瓜子炒鸡蛋,是敬老和待客的上等佐餐品。”[3]《迁安文史集粹》中也有记录:“腌萝卜在家乡叫腌瓜子,红萝卜、白萝卜、芥菜、苤蓝、鬼子姜甚至白薯,都可以腌制咸菜,不过最普遍的还是萝卜咸菜。将萝卜洗净,一层层码进咸菜缸,码一层萝卜,撒一层盐。盐是粗盐,缸是大缸,一两百斤萝卜进了缸,十斤八斤的粗盐也见了底。量大,口味重,放盐多,是北方腌制的最大特点。最后压上一块大青石,也将过日子的智慧压进缸里,岁月便在满缸的咸菜缓缓入味中滑入新的年。咸菜真正腌透,要几个月的时问。等到咸菜腌好,切成丝,拍一瓣蒜,淋一香油,就着稀粥,简直是绝配。”[4]由此可见,河北地区也有将“萝卜”称为“瓜”的说法。

参考文献:

[1]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1329.

[2]张龙飞,周志锋.《汉语大字典》对“齑”组字的处理问题[J].汉字文化,2013,(01):80.

[3]滦南县地方志办公室编著.滦南民俗风情[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9:33.

[4]徐春瑞,张森主编.迁安文史集粹乡风乡韵百味[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70.

作者简介:

刘福嘉,女,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硕士,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