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见中唐《常无求墓志》考

2023-09-19左佳琳

今古文创 2023年33期
关键词:交游墓志

【摘要】新出版的刘文、杜镇编著的《陕西新见唐朝墓志》一书收录了李季卿所撰的中唐宰相常衮叔父常无求的墓志铭。墓志详细记载了志主的生平、族出、仕宦、葬地和交游等信息,能补全史书中对常无求个人的记载。亦可借墓志梳理出常氏家族的谱系,还能通过李季卿的视角窥见整个常氏家族的文学之风。常无求与李季卿结下深厚友谊,成就一段交游佳话。

【关键词】常无求;墓志;常氏家族;文学之风;交游

【中图分类号】K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3-0082-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3.026

2022年2月,三秦出版社出版的《陕西新见唐朝墓志》中收录了唐长安县丞李季卿所撰《常无求墓志》。志主常无求,生平、官职事迹有零星的文献记载,《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以下称《新表》)有整理常绪以降的5代常氏家族的譜系和官职,较为简略且有个别讹误。《登科记考》《登科记考补正》和《广卓异记》中有记载其兄弟四人曾皆进士及第的信息。《全唐文》中仅记载常无求在天宝年间官右补阙。《全唐文补遗》中有收录常无求的一篇墓志作品,尚未详尽。所以,此方墓志为我们掌握常无求生平事迹乃至常氏家族仕宦等信息提供了一手材料。现就本志的一些问题做出分析说明。另外,本书另收录有常无求迁藏后的另一方墓志。这里以李季卿撰本为主,必要时用迁藏后的墓志信息作为佐证补充。

一、墓志形制与录文

墓志志盖均完整。志盖盝顶,四殺刻缠枝牡丹纹,盖顶边长46.5×47厘米,篆书“大唐故常府君墓志铭”,3行,行3字。志石方形,边长52×52厘米。墓志整片由楷书书写,共25行,满行26字。为探讨之便,现将原书录文迻录如下,个别讹误予以订正说明。

唐故朝散大夫右补阙内供奉献纳使常君墓志铭并序①

长安县丞李季卿撰

天开悬物,日岁日辰。辰为殷說岁,为汉朔地。载神气有嵩有岱,岱吐灵液,嵩降垣翰。纪火流之籙,志金化之钤,此佐命时杰也。紬石室之书,阅玉山之册,此稽古献臣也。禅雕龙之世,产璿碧之美,此名家才子也。苟非此族,盖不足徵。吾得才子焉,其常君欤。君讳无求,字无求,河内温人也。重孙貤②祖,秉德垂裕,布在方册,休有烈光。曾王父绪,隋潾山郡长史。倬古人之风,嗣清介之传矣。王父讳毅,皇杞王府司马。优③游邸第,叶和天人矣。烈考楚珪,皇庆王文学。託乘兰路,授简竹园矣。君即文學之第四子也。国有四灵,公与元龜合其变,威凤合其仪;学有六艺,公与微言合其徼,太鸿合其正;士有三德,公与刚柔合其和,正直合其旨。开元中以进士上第,耿光嘉闻,左辅冯翊,介居王畿。调补河西县尉,乃遭闵凶,毁得其礼。行服既祥,不家食,去大冠,莅事輶軒载华。授陈留郡浚仪尉兼河南採访支使。鸿鹄再举,騄駬万行。又充江南採访支使,转河南府温县尉。上既满岁,集于铨管,小冢宰李公以书判密启,升闻朝端,拜右拾遗内供奉。负将明之才,都谏臣之位。迁右补阙内供奉兼献纳使。奉筹克厌,荷天之宠,加秩朝散大夫,纽金垂组,礼之甚渥。噫!后皇假之以才,而不将其寿。帝王登之以位而不大其任。钜[天]宝甲午阳月上宿殁于私馆。朝廷藎臣,海内闻人,罔不嗟若,为之连如。其明月旬有八日窆于咸宁县凤栖原。明用乩疑之礼也。公昆弟咸大名也,公胤子偕克家也。高阳之八族乎,洛阳之二④陆乎。仆尝与公连璧共游,断金同利。良友殁矣,清弦绝矣。鞏用贞吉,识斯文云:

万人之望兮百夫之特,凤栖之原,乌兆其域。天不可问兮神不可闻,大泽恢台兮高山崱屴,藏乎有用之用,迁於无力之力。悲夫!

二、常无求籍贯、生平考

该墓志铭包含这几要素:讳,字,姓氏,乡邑,族出,履历,卒日,葬日,葬地。据志文可知,常无求乃河内郡温县人士。“温县,畿。西南至府一百三十里。本周畿内,司寇苏公之邑,春秋周襄王赐晋文公。汉以为县,属河内郡……皇朝建都,割属河南府。”[1]由此可知,温县原为温邑,是西周开国公、大司寇苏忿生的国都,乃西周京畿内的小国。温邑到春秋时期作为封地赐给了晋文公。西汉置温县,属于河内郡。唐朝时期属都畿道河南府。当时温县距离唐朝都城西安不甚远,其辖境大致在今河南省温县西南三十里古温城[2]。温县是河内温氏一族的发源地,因此可判断唐以前的常氏祖辈很可能非温县本地人,而是由外地迁来至此。迁徙的重要原因是仕宦需要,“常氏属河内旧望……其祖常毅入唐后任杞王府司马,成为常氏由中原跨入长安的首位人物,随后举家迁至京郊”。[3]

常无求的曾祖父常绪乃隋潾(隣)山郡长史,祖父常毅曾官杞王府司马,父亲常楚珪为庆王文学⑤,常无求即常楚珪第四子⑥。其祖父能进入达官贵人的府邸与人交游,父亲楚珪作为庆王府文学侍从于玄宗长子李琮之旁,文力卓异。因此,常无求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于开元中期(具体年份未见文献有载)以进士上第,辅治冯翊,留居京畿。后迁右补阙内供奉兼献纳使,外加朝散大夫。常无求于天宝甲午即天宝十三年(754)殁,同年葬于咸宁县凤栖原。迁葬后其侄孙常仲儒所撰墓志与此方墓志内容大致相同,一处有异:后方墓志记常无求终于道政里私第并葬少陵原,与前志葬于凤栖原不符。另补充了一些信息:常无求一共有四子,仅有第三子常习长大成人,有三子:伯儒、次儒、復儒,另有志。常无求于贞元十五年(799)二月廿八归葬在故土万年县细柳原,与兄无欲、无为和无名葬在同处。常无求殁后四十五年再迁葬,与“四十馀年,来迁故乡”[5]283相符。由这一条信息可以确定,常氏家族祖茔位于京畿道京兆府万年县细柳原(今西安市西北)。两方墓志均未记载本人的年岁和婚配情况。常无求其人和官职不见于《新表》的常氏一条,可补史阙。

三、常无求家族世系以及文学之风

由墓志和《新表》可以对常氏家族的世系做出梳理(常无欲四兄弟原排序为无名、无为、无欲、无求,现对排对做出调整):

常氏家族原为河内常氏,后云新丰常氏(新丰乃京畿道京兆府新丰),这一变化反映了常氏家族由外地迁至京郊的迁徙史。《元和姓纂》中有记载该族姓氏的来源:“卫康叔支孙封常邑,因氏之……吴王支庶封常,即今常州,后因氏。”[4]由文献可知,常这一姓氏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代,历史悠久。但常氏并非显赫家族,长期以来籍籍无名。《姓纂》和《新表》均记载常氏以常邑为氏,未见更早的文献记载。可推断常氏祖辈起初应该居住在距离京畿很远的常邑(即今江苏常州),到唐前期搬迁至中原地区(河内郡温县),即中唐新丰常氏家族的前身。“本河内温人,先祖以从宦秦中。卜邻渭汭……因地乃编于简书,子孙家焉。遂成比屋,今实京兆新丰人也。”此则文献材料交代了常氏家族迁徙的背景。

唐前的常氏一族原居于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古温城),因为官职迁调的原因来到秦中(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近渭河、汭水侨居。在所居之地编书,生活。因常毅在京城任杞王府司马一职,整个家族开始迁入京畿道京兆府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才有后面的新丰常氏,即在中唐政坛上大放异彩的常氏家族。中唐时期常毅做了杞王府司马后举家又搬至京郊,才成为新丰常氏。自常楚珪一代起有了京城户口,居住在皇家之地、天子近旁。自此,常氏家族迎来转运的契机。

到中唐时期因抓住了科举取士的契机重视儒学教育而以文为名步入政治舞台,常无求之父常楚珪实为开启常氏家族诗书传家优良传统的第一人。“庆王文学”一职在汉朝州郡和王国皆置,以通晓经书者担任,掌管学校教育,或掌典章故事,备顾问侍从。其品阶在唐朝属于“从六品”[6]1097,在“开元中,定制为三员,掌侍奉,分掌四部书,判书功事”[6]289。由王府文学这一官职发展的历史沿革可以得出,历来为有才学之士设置。但存世文献中并未留存有常楚珪的文学作品,据其官职的性质可以推断,常楚珪作诗文很可能以应制奉和为主。所以子孙们也有机会耳濡目染,从小熏陶在文学的氛围中。楚珪四子悉以文采驰名,“常无欲并弟无为、无名、无求,皆进士及第。无欲、无名,又拔萃入高等”[7]常楚珪之孙常衮正是以其制诰文影响京城文风,家学教育因素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常无求及家族其他人的墓志中可以窥知一二:

“紬石室之书,阅玉山之册……此名家才子也。”(李季卿撰常无求墓志)

“始孩学经,八年就传。神苦於用,疾隳其勤。”[8]251(常裒墓志)

“家以学显……至十有四,乃洞贯玄经,道举升第……冢嗣曰伯儒……幼志于学,经明入士……叔曰復儒,童年业文,亦冀有立。”[8]287(常习墓志)

从墓志的细节我们可以悉知,常氏家族的孩童从小就生长在浓郁的书香环境中,受到诗书教育,主动求学,不仅学习儒家经书,更旁涉道家典籍,多在青少年时期就显现文采。更有通过修习道家经典以科举取士的人才(常习)。文资不同于物质资产可以代代继承,但常氏家族子嗣均有文名,文才显现出代际相传的特点。除了自身的天资天赋之外,家庭教育和自身努力产生的影响更大。这是常氏长辈们眼光长远,重视子孙的文化素质修养的结果。

常无求四兄弟皆以文为名,四兄弟之名含义不俗,颇含道家返璞归真、道法自然之意。“常无欲并弟无为、无名、无求皆进士及第。无欲、无名又拔萃入高等。”[9]四兄弟中,排行第三的常無名文名最显,“既冠,进士擢第,其年拔萃登科……开元十年举文藻宏丽”[10]4293,文采斐然,深受皇帝信任,撰《开元注记》三十卷,留有《唐思恒律师志铭》一文。此乃为善解戒律、知佛法的顾氏思恒律师撰写的墓志铭。排行第四的常无求同样以科举入仕,“开元中,以进士上第”,存有《唐故朝请大夫内侍省内给事上柱国常府君神道碑铭并序》一文,志主为宦官常无逸,此文为了解唐宫宦官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居墓志可得,这位常君无逸同样也是河内常氏人,与常无求关系亲厚。笔者在此猜测,这位常君无逸有可能是常氏家族族内人士,是常无求的远亲。但不知为何,这位常君和常氏家族其他人并无联系,谱系梳理时也没有常无逸的踪迹,这可能与常无逸身为宦官有关。常无欲留有《丁专经直讲每无他伎进考或人告滥》《三品丧事夷盘不供司仪云时所不要》《日本请吏赐宴于朝旄人奏散不以靺为惠文冠所持辞云属鞮鞻氏》《得丁为吏脱帻挂县门而去断不应为》四篇应用文,其中行文用词“寂寂闲居”“恒科守职”“廉退高洁”等可看出常无欲身为皇帝近侍,仍然有恪尽职守、谨慎守节之心。检宰相常衮之父常无为未有作品留世,现知其进士及第,为“京兆府三原县丞赠给事中”[10]4272并赠太子太保。常氏四兄弟皆进士及第,在中唐文坛上能享有声名。此盛况在中唐确为少见,也能由此可见常氏家族很有声望。

常无求侄常衮常衮更是在二十七岁即天宝末年时“及进士第”;代宗继位不久后即任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草拟政令;四十八岁时成为宰相,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整个家族以文进仕路径的成功。在天宝末年(755)中进士后,又拜为“崇文、弘文馆大学士”[11]3445而“唐朝最高等的两所学校,是弘文馆和崇文馆……崇文馆原是皇太子和诸王的皇家私塾,后来也扩大到皇亲国戚和贵臣之子”[12]常衮即是皇室人员的老师。因此,常衮以降的常氏子孙更容易享有普通人难及的优质教育。职官、家庭教育和自身努力共同构成了常氏子孙后来均以文名的因素。自渠州咸安令常绪以降下至第六代,族中以文享名、或登科及第数人之多,这在整个唐朝时期也是不常见的,可见常氏家族文名之实、之盛。

四、常李交游佳话

此《常无求墓志》由长安县丞、吏部侍郎李季卿撰写,志文中有这样一条信息:“仆尝与公连璧共游,断金同利。良友殁矣,清弦绝矣。” 交游有二义,一义为朋友,其二义为交际;结交朋友。《荀子·君道》有云:“其交游也,缘类而有义。”广义的交游即是气味相合之人的交往行为。文学层面的交游专指文人雅会,包括普通的社交以及文学创作活动,这两种交游形式紧密相连。从志文上看说明李季卿曾和常无求有过交往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二人均来自文化大家族,私下的很可能有文学交游,交游诗歌创作以及书信往来等,惜未见二人的作品留存。

李季卿其人在两唐书中有均小传,另有独孤及为之撰写的一篇墓志。关于生卒年,《旧唐书》记载其于“大历二年卒”[11]3102,墓志云:“岁在丁未,七月丁卯……享年五十九”[13],与之相符,大历丁未即大历二年。据此可明李季卿约生于景龙四年(710),卒于大历二年(767)。父亲同以文名,是为进士、昭文馆学士李適。季卿之兄李曜卿、李万、李荣均辞章兴盛,为上所好。李季卿本人幼而好学,文才出众,弱冠之年举明经、博学鸿词科。李季卿为官通达、好与人交识,工作内容以推荐贤才为主,“有宇量,性识博达,善与人交,襟怀豁如。其在朝以进贤为务,士以此多之”[11]3102。常、李二人交往,一是两家均是文学家族,文化、家风背景接近,都以文求仕。因而能有共同语言,构成了一个文化交游圈。无论在政途还是在私交上都相交亲善、这样的友好关系实现了代际相传。常无求、李季卿二人在文学上均有成就,惺惺相惜结下深厚友谊,成就一段交游佳话。

五、结语

本文对李季卿所撰《常无求墓志》一文以及旁涉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述考,力求将其人放置于该历史时期,还原常无求本人的生平状貌、交游关系网络。常无求其志为研究整个常氏家族提供了新的材料,调整了《新表》部分之误,勾勒出更为完整的家族世系。以常无求为观察起点,常氏家族的族源、迁徙史问题尚有探讨空间。

注释:

①见《陕西新见唐朝墓志》 〇九八,第209-210页。

②“貤”,《陕西新见唐代墓志》中录作“貽”,当为字形讹误。据上下文文意可判断,此处应为“重孙貤祖”,意为子孙延续祖辈的功绩。“系自后魏,郁为令族,惟曾?祖”中也有相似用法。(见吴鋼主编《全唐文补遗·□故上都至德观主女道士元尊师(淳一)墓志文》,三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5页。)

③原拓片此处漫漶不清,《陕西新见唐代墓志》一书录作“优”。据上下文,此处为“优”或“徧”,二义皆通。

④原文错录为“三”。

⑤常楚珪“庆王文学”一职在《新表》中记为“雍王府文学”,而新出土的《常无求墓志》《常裒墓志》《常习墓志》《零起寺律大德离尘墓志》中均记为“庆王文学”(均可见于《陕西新见唐代墓志》一书),且常衮所书《谢赠官表》也说:“臣亡祖故庆王文学先臣楚珪赠兵部尚书”(见中华书局1983年版《全唐文》第4272页)。综上,常楚珪官职为“庆王文学”无疑。

⑥《新表》中记录的常无求四兄弟的排序有误,常无求本人的两方墓志均记为第四子。此外,迁葬后的常无求墓志清楚地写明常氏先茔三人的序位:“伯氏殿中侍御史讳无欲茔之东南,仲氏赠太子太保讳无为茔之西北,叔氏赠太子宾客讳无名茔之西南。”(另可參黄大宏:《陈鸿〈常府君夫人河东柳氏墓志〉考辨》,《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第96页。)见《陕西新见唐朝墓志》一三四,第282-283页。另,常衮作《叔父故礼部员外郎(常无名)墓志铭》(见《全唐文》,第4293页)称叔父常无名“府君即文学之第三子”。综上,常氏兄弟四人从大到小排序应为无欲、无为、无名、无求。

参考文献:

[1]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144.

[2]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611-2612.

[3]王伟.大历时期常衮家族京城社会网络编织与文学空间拓展——以常裒夫妇墓志为观察起点[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8(04):30-36.

[4]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585.

[5]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2270.

[6]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乐史撰,张剑光整理.广卓异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9:134.

[8]刘文,杜镇编著.陕西新见唐朝墓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22.

[9]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2019:1064.

[10]董诰等编.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刘昫等撰,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独孤及撰,刘鹏等校注.毘陵集校注[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241.

作者简介:

左佳琳,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猜你喜欢

交游墓志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郑巢与僧人交游诗歌考
辽代《耶律弘礼墓志》考释
高启与北郭诗社成员交游考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赋与唐代墓志
周乐清戏曲活动及交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