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渗透0~3岁婴幼儿一日生活的实践

2023-09-19彭渤蕴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3年6期
关键词:纸尿裤动画片指令

彭渤蕴

对于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而言,除了对婴幼儿进行温柔且周到的生活护理以外还应给予适宜的教养课程训练。研究表明,10个月以后的婴幼儿已能很好地感知音乐的内在结构以及音乐的语义性。《0~3岁婴幼儿发展指标》也明确指出,这一时期的婴幼儿要培养其安静地聆听音乐,跟随音乐做出拍手、点头、搓手等动作。结合0~3岁婴幼儿生理以及年龄特点,经过课题组教师反复讨论及查阅资料,我们决定将音乐以循序渐进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渗透到婴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音乐氛围的营造

婴幼儿早在胎儿期就产生了听觉感,出生以后,孩子在各种自然声响中逐步、反复体会到声音的高低、大小、强弱等,对音量、音高、音色、节奏等这些组成音乐的要素,有了一些基本的感觉和经验。

听觉意识的培养是所有音乐活动的基础。我们应进行无意识音乐的投放,牢牢把握住婴幼儿的听赏时机,利用婴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如更换纸尿裤、进餐、午睡前等环节投放音乐,让婴幼儿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聆听音乐,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积极培养婴幼儿的听觉意识。

在听觉意识的培养中,我们不必过分强调婴幼儿去集中注意力地聆听,而要将音乐与周围环境、声音及活动有机融合,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让婴幼儿沐浴在适宜的音乐环境里,提升和培养婴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二、指令性音乐的投放

音乐指令是指教师将固定的音乐与固定的活动联系起来,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指导婴幼儿日常活动,逐步固化音乐所指定的规范行为。

当婴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音乐具有初步感知能力后,教师就可以逐步运用音乐指令法培养婴幼儿的生活常规。目的是把音乐教育的美感艺术和常规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让音乐艺术渗透到常规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让婴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建立起良好的常规。

在实施音乐指令法两个月之后,我们的孩子已经能够根据固定音乐做出相应行动。如当播放巴赫的《小步舞曲》(三拍子舞曲,速度缓慢典雅)时,婴幼儿能够依次找到自己的纸尿裤并睡到地毯上,静静等待教师帮助其更换纸尿裤;当播放肖邦的《小狗圆舞曲时》(节奏欢快明亮)时,婴幼儿能够快速走出教室,寻找自己的婴儿推车做好户外游戏活动的准备;当播放《Engine Roll Call》(低龄婴幼儿动画片《托马斯小火车》主题曲)时,婴幼儿就知道要上课了,就会主动跑到教师的身旁围坐。

指令性音乐的投放,既培养了婴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还帮助婴幼儿更好地感受了音乐的节奏、力度和拍子。教师不再使用生硬的指令语言去催促幼儿,美妙的“音乐”成了教师与孩子之间半公开的“秘密”,成了教师与孩子之间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理想通道。

三、婴幼儿音乐的选择

不管是无意识音乐还是指令性音乐,我们在音乐的选择上都应慎重。课题组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理论层面掌握了音乐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两轮家长问卷,总结出两点:一是音乐的选择必须贴近婴幼儿生活;二是音乐的选择对婴幼儿早期智能发展及情感培养有较大作用。

经过多轮音乐的反复聆听和资料查找,我们课题组选用了如下音乐作为婴幼儿日常使用的音乐指令。第一类音乐是古典音乐类,分别有:巴赫的《小步舞曲》、肖邦的《小狗圆舞曲》、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小星星变奏曲》;第二类音乐是低龄婴幼儿动画片主题曲,如动画片《托马斯小火车》主题曲《Engine Roll Call》、动画片《小猪佩奇》主题曲《Peppa Pig》等。这一类音乐最贴近婴幼儿的现实生活,容易引起情感共鸣。

音乐渗透0~3岁婴幼儿一日生活的实践,是一个创新之举,我们要提前做好相关理论研究,掌握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慎重选择适宜的音乐,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计划。更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实施路径和課程体系,将各项规则渗透于婴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细小环节中。

总之,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善于探究0~3岁婴幼儿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将音乐、常规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做到系列化、精细化、课程化。0~3岁婴幼儿定能在轻松愉悦的音乐环境和活动中,建立起良好的常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良好的个性,快乐、轻松、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

猜你喜欢

纸尿裤动画片指令
听我指令:大催眠术
弟弟的纸尿裤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胖嘟嘟的纸尿裤
ARINC661显控指令快速验证方法
LED照明产品欧盟ErP指令要求解读
推荐一部动画片
2015年婴儿纸尿裤创新趋势——更轻薄、更柔软、更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