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众文化视角看宫斗剧的流行与困境

2023-09-19刘媛媛

剧影月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宫斗剧延禧后宫

■刘媛媛

近十年来,国产剧掀起了一股“宫斗热”,宫斗剧每年层出不穷,持续“霸屏”各大卫视台和网络,且宫斗剧的收视率和网络讨论度常年居高不下,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喜爱。所谓“宫斗剧”,顾名思义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斗”,其核心内容表现宫廷内的斗争。宫斗剧一般取材于中国古代历史,以描写宫廷斗争为主线,将后宫嫔妃或女官等女性角色作为叙事主体,以表现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和政治斗争。“宫斗热”的滥觞源于中国香港TVB 电视剧《金枝欲孽》,该剧被认为是宫斗剧的鼻祖。而中国大陆的“宫斗热”则是从2010 年的连续剧《美人心计》开始,紧接着2011 年《甄嬛传》上映后创下傲人的收视率,并被美国、日本等多国引进,从而使宫斗剧引起了广泛关注,自此将宫斗剧推向巅峰。紧接着,一大波宫斗剧如《宫锁心玉》《步步惊心》《倾世皇妃》《陆贞传奇》《武媚娘传奇》《芈月传》《锦绣未央》等陆续扎堆出现,前两年《延禧攻略》《如懿传》的播出,更是将宫斗剧的热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虽然宫斗剧在商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它的价值立场一直受到来自主流和学界的诟病。主要争议有:剧情不尊重史实,随意篡改历史;精心演绎宫斗情节,渲染权谋和争斗,恶化当下的社交生态;宣扬错误的价值观,“比坏”“以恶制恶”的厚黑学盛行,着力刻画人性的阴暗面,缺乏正面精神引导。早在2011 年12 月,广电总局就限制宫斗剧、穿越剧在各大卫视黄金档播放。2019 年9 月底,《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突然被下架停播,表明宫斗剧遭到了主流价值观的抵制。即便宫斗剧遭到了官方的全面限制,据相关报道,已备案和待播的宫廷题材的电视剧数量依然可观,这说明宫斗剧仍拥有它的市场和受众。我们先撇开宫斗剧的争议不说,一些宫斗剧受到大众追捧也确是事实,一味地采取批判的态度势必不能正确地认识它,需要客观审视宫斗剧的流行和它面临的困境。

一、“宫斗热”所折射的大众心理

宫斗剧之所以受到追捧,最直观的原因是“好看”。宫斗剧的核心在于“斗”,围绕宫斗所展开的故事情节紧凑、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戏剧悬念精彩,充分调动起了观众的兴趣;宫斗剧还展现了一个富丽堂皇、琳琅满目的宫廷景观,在服装、道具、化妆的设计上也颇为精良,加上有面容姣好的人气演员的出演,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审美体验。诚然,宫斗剧受到追捧绝不仅仅这么简单,它巧妙地迎合大众的某些心理,其背后折射出了现代人的欲望与诉求。

窥私欲望的满足。宫斗剧一般都取材于历史,但它通过戏说、架空、穿越消解了历史剧的严肃性,甚至加入了一些来路不明的野史奇闻来丰富剧情,而这些野史大都是关于王侯将相与后宫嫔妃的爱恨纠葛的情感故事,满足了观众对于秘史的好奇心。长久以来,高高的宫墙将皇宫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宫廷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是一个隐秘的象征,即便那个时代已远去,人们也从来没有停止对宫廷生活的想象与猜测。宫斗剧正迎合了大众的这个心理,试图卸下宫廷的神秘面纱,将宫廷内部的景象全景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恢宏气派的建筑,精巧华美的摆件和用具,应接不暇的美食点心,以及穿着华丽、身份高贵的后宫美女们,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于宫闱生活的窥私欲。此外,宫斗剧大力渲染宫廷内部的斗争和冲突,着重刻画后宫嫔妃之间的互相倾轧、算计与背叛,后宫的女性为了争夺皇储,或为了巩固家族的荣誉,抑或是为了谋求自己的生存地位,争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这种情节无形中激发了人类潜意识里对权利、地位的本能欲求,观众在看剧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欲望满足的快感。

职场焦虑的投射。宫斗剧在情节上着力描写后宫嫔妃们为了保住高位斗智斗勇,个个有谋有略,使出各种伎俩和手段,在皇帝周围小心地周旋。在这深宫中,一个不动声色的眼神,一句貌似无意的闲话,都可以引来无妄之灾。就算是皇帝最为宠爱的嫔妃,也得精心谋划、步步为营才能保住自己在后宫里的地位。宫斗剧虽处于古代,却有着与当今社会一些职场竞争、社会奋斗相契合的文化特征。当今是一个资源紧缺但需求旺盛的“内卷”社会,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尤其是混迹于职场的白领阶层,都被裹挟到这场争夺资源的竞争中。在激烈的竞争中,个人的升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办公室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来自上级权力的压迫。在这里,后宫宫廷与现代人的办公室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后宫的生存法则在某种程度上与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有着微妙的对应。于是许多观众坦言,他们观看宫斗剧并不仅仅是为精彩的剧情吸引,而是从中学习处世原则和说话之道,来应对“办公室政治”的谋略,例如《甄嬛传》《延禧攻略》等宫斗剧一度被奉为“职场宝典”,折射出了现代人在职场的焦虑与迷茫。

追求爽感的心理。宫斗剧不仅在情节上令人称快,而且主人公有着强大的主角光环,她们或许出身卑微,经历过人生的低谷,但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毅勇敢的性格,破除各种艰难险阻,铲除自己的敌对势力,一路过关斩将,“升级打怪”,最终走上权利的巅峰。这些女主人公的形象一反过去那种善良本分、隐忍无私的“白莲花”式的女性角色,她们不沉迷于爱情,不放弃对权力与地位的追求,对于伤害和背叛自己的敌人绝不手软,做事干脆利落、刚毅决断,最典型的代表如《甄嬛传》中的甄嬛,《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锦绣未央》里的李未央。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自觉将自己代入到主人公身上,随着主人公历经磨难,扭转乾坤,最终成功报复反派而获得一种胜利的快感。经调查显示,同等的电视题材下,观众普遍喜欢“爽剧”远远多于悲剧,与《延禧攻略》同时段播出的《如懿传》收视遇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显然,一些宫斗剧受到追捧很大程度上是满足了大众追求“爽感”的心理,以此来宣泄生活中郁积的不满与怨怼,在艺术虚构的世界中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

二、宫斗剧所面临的文化困境

作为当下最热门的一个剧种,宫斗剧无疑在商业上创造了不错的成绩,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某种程度上也契合了当下大众的心理诉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宫斗剧在艺术创作上逐渐落入了一种叙事的窠臼中,故事和手法越来越流于俗套,思想上也显得空洞乏力,对制度和权力的反思始终流于表面。近几年来,宫斗剧也试图在形式上做出一些创新,比如动辄斥资几亿,还原逼真的宫廷场景,打造精良的服道化,然而再华丽的包装也掩盖不了它在文化上的贫乏和困境。

类型化的创作倾向。首先,宫斗剧在创作上有着明显的类型化倾向,在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塑造、叙事的模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套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当一部宫斗剧获得了收视和口碑双丰收,之后的宫斗剧都会跟风模仿它的艺术手法,企图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于是一些相似的桥段和人物类型被反复使用,使观众容易陷入审美疲劳。首先在情节设置上,宫斗剧经常会出现堕胎、意外流产、下人偷听、调虎离山、栽赃陷害、借刀杀人、亲信背叛、好友决裂、女主被皇上误解等类似的桥段,常常是换汤不换药。例如《金枝欲孽》中玉莹与尔淳两位好友的决裂,《甄嬛传》中也有甄嬛与安陵容的决裂;又如《甄嬛传》里甄嬛身边的亲信浣碧背叛了她,《如懿传》中也有阿箬背叛了如懿,情节看上去大同小异。其次在人物塑造上,宫斗剧一般会呈现出二元对立的阵营,一边是女主人公及其她的朋友,另一边则是各类反派人物。不过,宫斗剧在塑造反派角色的时候比较讨巧,并不是按照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去处理,而是试图将她/他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为她/他的恶行寻找合理的支撑点。最典型的是宫斗剧经常出现的“奸妃”形象,如《甄嬛传》的华妃,《延禧攻略》的娴妃,《如懿传》的高贵妃等,她们身上都背负着家族的重担,为保住家族的荣誉和地位不择手段,最终发现自己不过是宫里任人摆布的一颗棋子,不过这种相似的处理方式同样使反派角色走向了类型化的倾向。最后在叙事模式上,宫斗剧一般都呈现出“女主入宫—结识姐妹—女主被宠幸—亲信背叛/姐妹决裂—女主被陷害—女主被皇上冷落—贵人相助—沉冤得雪—复得恩宠—报仇雪恨—晋升册封”的叙事模式,剧中的女主人公都要经历从高峰跌入谷底,又从谷底重回巅峰的命运轮回。

成功学的价值取向。如前所述,宫斗剧在叙事策略上采取的是这种模式:女主人公入宫时善良天真,青涩稚嫩,却遭遇反派的迫害和打击,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决心“黑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解难题,并实现了对反派的报复,从此走上权力的巅峰。这种情节模式在精神内涵上体现了庸俗成功学的价值立场,所谓夺嫡胜出、妃子上位,通行的无非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丛林法则,甚至不惜弃善从恶、不择手段以恶制恶,显示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胜利。曾经热度很高的《甄嬛传》《武媚娘传奇》《芈月传》《延禧攻略》等宫斗剧,都是以女主人公的胜利而告终,在古装的外衣之下,渗透着现代性的成功学精神内核。它聚焦于人物如何步步为营,成为权力斗争中的最后赢家,其后宫实则是现代职场的巧妙移置。在这一点上,宫斗剧饱受评论界的批判和诟病,为此一些宫斗剧也进行了调整和变化。例如近年播出的宫斗剧《如懿传》则一反成功学的套路,在立意上做了一次大胆的反叛,它聚焦的是一代帝王夫妇的婚姻围城,讲述的是一个失败者如懿爱情幻灭的悲剧。因而《如懿传》被称作是“最丧的宫斗剧”,如懿被吐槽为“最软弱的女主角”,在开播时引来了很大的争议。虽然《如懿传》对宫斗剧的价值立场作了一定的修正,但它在结局处为了市场的需要还是做了妥协,如懿在死前布置了对令妃的清算,死后得到了皇上和太后的谅解,留了个光明的尾巴,这又不免重新落入了成功学的窠臼中了。

伪女性主义的立场。宫斗剧一般以后宫嫔妃或女官等女性形象为叙事主体,采取了女性叙事视角,着重刻画了封建女性丰富而隐秘的内心世界。而在宫斗剧出现之前,除《大明宫词》《武则天》等少数以女性视角的宫廷剧以外,大多数涉及宫廷题材的历史剧,如《大明王朝1566》《贞观之治》《汉武大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少年天子》等都是以权力的统治者——男性为主要的叙述视角,着力描写一代帝王的政治生涯。在开拓女性题材和视角的电视剧上,宫斗剧确实做出了一些突破和贡献。然而,如果宫斗剧能沿着以女性为视角,展现后宫女子的悲剧命运,进一步深入探讨造成悲剧发生的根源,那么宫斗剧就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与意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的宫斗剧只是停留在展现后宫女性的众生相,没有反思悲剧背后的权力问题,甚至还用大团圆式的结尾来强行和解。如果说我们在宫斗剧的鼻祖《金枝欲孽》的悲剧结局中,还能看到编剧对于男权中心的控诉。到了《甄嬛传》中,我们也尚能通过甄嬛毒死雍正的情节看到女性对于男权的一丝反抗,但最终甄嬛大获全胜,扶植新帝上位的结局却显示了甄嬛不过是因私情杀死皇帝,她个人早已被男权文化同化并自觉臣服于封建等级社会。然而到了近年热播的《延禧攻略》里,女主魏璎珞从包衣出身一跃成为太子之母,最终收获与皇帝的爱情,已然丝毫不见对于封建男权思想的反抗,宫斗剧的思想发展竟呈倒退之势!由此可见,宫斗剧不过是披着女性主义的外衣,站在“伪女性”的立场上对男性逻辑与父权框架的重申。作为当下最热门的剧种之一,宫斗剧备受欢迎,也饱受争议,一方面它凭借着紧凑的情节和精良的服道化成功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同时迎合了大众的窥私欲、职场焦虑、追求爽感的心理,准确地把握了大众在现实中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宫斗剧在艺术上和价值立场上陷入了瓶颈和困境,在创作上不断自我复制、自我重复,呈现出类型化的倾向,在思想上有着成功学、伪女性主义的价值缺陷。

宫斗剧的存在有着一定的意义,应允许文化的多元化,与其用公权力去盲目压制宫斗剧的发展,更应规范文化市场导向,用主流价值观去引导它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首先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宫斗剧应有辩证批判思维,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摒弃封建文化糟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在人性世界的表现上,要更加丰富和全面,不应片面渲染人性之恶,而要展现更为立体丰满的人物世界,同时要对造成人性之恶的制度根源进行深刻反思与批判;此外,宫斗剧应发挥女性叙事视角的优势,叙述男权中心文化下被忽视的女性的人生与命运,由此深刻揭露封建父权制度下两性的不平等现象;最后,在艺术创作上,宫斗剧要不断创新,摆脱类型化创作的窠臼,积极追求艺术的独创性,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猜你喜欢

宫斗剧延禧后宫
一个易拉罐引发的后宫戏
宫斗剧“泛滥成灾”了吗?
宫斗剧被批影响负面
借力网剧“爆款”《延禧攻略》“火”上荧屏
后宫正传
测你会足《延禧攻略》中的哪个角色
宫斗剧重度中毒
调查
谈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魏氏叛逆”
女性题材宫斗剧热播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