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国家宝藏》导演于蕾:越勤奋越幸运

2023-09-19美云

恋爱婚姻家庭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宝藏文物国家

●文/美云

她的幸运和成功,不过是厚积薄发的结果罢了。

2023 年央视春晚收视率、传播度均创造了历史新高:全媒体累计达162 亿人次观看,覆盖全球173 个国家和地区。这是43 岁的于蕾,第一次担任春晚总导演。曾经,她制作的《国家宝藏》让文物“活”起来;如今,又凭什么能跨界“导”火兔年春晚?

“拼命三娘”崭露头角

于蕾出生在辽宁沈阳,父亲是一名书法家和诗人。在父亲的熏陶下,于蕾从小喜欢文学,从诗词、名著到连环画,只要是带文字的读物她都爱看。高中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于蕾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新闻系,上大学期间就经常在校报上发表文章。

2002 年大学毕业后,于蕾应聘到央视财经频道,成为一名见习记者。于蕾工作起来很拼,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同事们称这个热情爽朗的东北女孩“于三娘”,意为“拼命三娘”。

次年7 月,节目制作人哈文筹备综艺节目《非常6+1》,她很欣赏于蕾的文笔和性格,于是邀请于蕾参与。从道具到制片,从导演助理到外联,于蕾几乎尝试了栏目涉及的所有工种,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2008 年诞生的《咏乐汇》,让于蕾职业生涯与梦想的碰撞又进入一个新层面,她在节目中担任总撰稿,积累了丰富的文案创作经验。

2012 年龙年春晚,哈文成为总导演,时年32岁的于蕾被任命为央视春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撰稿。于蕾花了大量时间,把20 年间所有的晚会都看了一遍,才开始撰写文案。从12 月下旬的第一次审核到最终直播,于蕾修改的文案有20 稿之多。为了能顺利完成任务,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于蕾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夜,终于完成整台晚会的台本设计和串词撰稿。

特别是跨年零点倒计时的台词,为了不出差错,于蕾分别准备了4 个版本的串场词。但因为个别节目没把握好时间,龙年春晚进行到一半时,导演组发现不小心拖了时长,多演了2 分钟12 秒!由于每个节目都有精确的时长,前一个节目超时了,就得从后面的节目中“抠”出来,这无疑造成了一系列的变故。

于蕾不忍心打乱演员们的演出节奏,灵机一动,决定从她撰写的主持人串场词中“抠”时间。于蕾临时删减接下来的串词,尽管每一个文字都是她通宵达旦、几易其稿才精心创作出来的,但于蕾压缩得很果断。当天,她不露痕迹地救场,避免了春晚节目的时间错乱。在于蕾和整个团队的努力之下,2012 年龙年春晚最终以7.7 亿观众收看的成绩,被认定为“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并荣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因为工作称职又出色,于蕾在此后接连3 年的春晚中完成了更加繁重的工作,不光继续担任总撰稿人,还担任歌舞类节目导演。而真正让于蕾“火出圈”,并受到张艺谋导演高度赞扬的,是因为她打造出了《国家宝藏》。

2015 年,于蕾决定借助故宫博物院等大型平台,制作一档文博类节目,名字就叫《国家宝藏》。“因为普通人对于文物的认知,大多还停留在收藏层面,他们只关注文物的真伪,值多少钱。我想用节目告诉大家:文物最重要的价值,其实是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精神。”这是于蕾做这档栏目的初衷。

这年9 月,央视为节目创新人才提供海外培训的机会,于蕾交了一份8000 字的《国家宝藏》节目方案,并最终被选中。于蕾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赴英国交流学习的机会。

她让文物“活”起来

在英国培训的40 多天里,于蕾经常去大英博物馆。在博物馆的瓷器馆里,她认识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一位在读博士。当时博士正给一群中国留学生当讲解员,从宋元青花瓷聊到晚清景德镇,他侃侃而谈,生动有趣。等这拨听众散开,于蕾凑上前找博士聊天,问他“为什么要学历史”。对方的回答很简单:“你不觉得历史特别浪漫吗?”

这句话,成了于蕾在伦敦的收获之一。当时,国内拍博物馆的纪录片不少,但普通观众对这个题材仍有很大的距离感。该如何拍出历史和文物的浪漫?于蕾决定将《国家宝藏》做成一档“能打动所有观众的文博类综艺”,希望节目既带有“纪录片的特质”,也不乏“综艺节目的亲切感”。

回国后,于蕾立即着手前期调研,带着团队跑遍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查阅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摸索了两年,她有了新发现:“只有把文物拉下神坛,拉到你身边,让你看到自己的生活真能受到文物的影响,它们才能真正浪漫起来。”

于是,于蕾团队敲定了节目形式:一半篇幅描绘国宝的“前世传奇”——通过舞台戏剧的方式讲历史,告诉观众是谁赋予了它们生命,而它又改变了谁的命运,背后蕴藏多少豪壮与悲情;另一半时间则用来讲述国宝的“今生故事”——文物不是尘封的历史,它们承载了民族的过往,也影响着当下与未来。2017 年12 月3 日,《国家宝藏》第一期节目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推介故宫博物院的3 件国宝,其中之一就是《千里江山图》。当《千里江山图》与观众见面,时间回溯至900 年前,一个艺术全才亡国君、一个被世人唾骂的奸臣、一个神秘的18 岁天才少年,皆从寥寥数字的题跋中走出,浮现在舞台上,演绎出画卷背后的传奇……

《国家宝藏》第二期,出场的是撒贝宁守护《云梦秦简》。于蕾说,撒贝宁在节目中演绎了一段秦朝版的《今日说法》。《云梦秦简》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法典,对我国的立法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于蕾感慨道:“所有明星在节目中都表现得很谦卑,对国宝有一种自然的敬畏之心。王刚守护的是曾侯乙编钟,他第一眼看到曾侯乙编钟时大气都不敢喘,还恭敬地鞠了个躬。明星们都特别谨慎,会提前要剧本,跟着认真彩排,然后才正式录制节目。”于蕾含笑说,《国家宝藏》是一档“不把明星放在眼里”的节目。

于蕾十分严谨,她为《国家宝藏》邀请了北大历史系老师、知乎上的历史大V 等,形成专家组共同为剧本把关。每一期节目精剪完成后,于蕾团队和故宫博物院都会组织20 多位专家来“挑刺”,找毛病。

为了做好《国家宝藏》,于蕾曾连续两三个月每天只睡3 小时。制作第一季节目耗时两年零七个月,于蕾和团队翻阅了500 多万字的文献资料,开了4000 多小时的创作会议。既让节目拥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满足了年轻人对节目质感的要求。

在于蕾团队的精心策划和制作中,一件件文物在舞台上“活”了过来。观众透过《国家宝藏》节目,真切感受到了国宝和当下这个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这档节目播出后引发了强烈反响,很多人表示,没想到文物类节目竟然也能这么有趣。在豆瓣网上,《国家宝藏》第一季评分9.0,第二季9.1,第三季9.2,成了一档获奖无数的“宝藏综艺”。于蕾看到大量网友评论《国家宝藏》,说他们激动到热泪盈眶,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浩瀚文明感到骄傲自豪!这也让于蕾团队很有成就感。更让人欢欣鼓舞的是,随着《国家宝藏》节目大火,各地博物馆的人气也在升高,那年元旦,全国博物馆的客流量增长了50%。

打造“文化中国年”

2022 年初,第24 届冬奥会在北京举办,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邀请于蕾担当总撰稿人。为了这项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事,于蕾先后写出600 个文档,包含文案、策划等。而与此同时,于蕾还要负责出品《国家宝藏》新一季节目,每天两头跑,忙得不可开交。她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家人过生日都没空回去,甚至连上卫生间都要严格控制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于蕾最终以文字的形式,诠释出了张艺谋追求的“唯美东方韵,质朴人民情”。冬奥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14 首古诗词倒计时,让大家看到了于蕾的文采和底蕴,北京冬奥会的惊艳开场也折服了全世界。

于蕾荣获了“白玉兰奖”、电视文艺“星光奖”等多项大奖。在央视默默付出20 年,历练过4 次春晚之后,43 岁的于蕾终于“出师”了,她被选定为2023年兔年春晚总导演!但获知消息后,于蕾的第一感觉是“压力山大”。照顾到年轻观众的喜好,于蕾邀请歌手毛不易现场演唱2023 年春晚首支定制歌曲《你好陌生人》。为了让歌曲更有感染力,那些感动了万千网友的普通人,被于蕾团队从茫茫人海中一一找到,亮相于演唱中。这个温暖人心的设计,是“人民的春晚”一个标志性缩影。

执导2023 年春晚,于蕾制造了一系列“首创”之举:全新设计的吉祥物“兔圆圆”是春晚40 年历史上首个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完成初始配方原创的春晚吉祥物IP;首次实现了“8K 超高清+三维菁彩声”直播……

除了这些创新,于蕾还展露出她“守旧”的一面。兔年春晚舞美设计体现出的“满庭芳”理念,取意中国古典文学词牌名。其中,由四瓣花结构演化重构而成的演播厅顶部艺术装置,取材自距今6000 年前的庙底沟彩陶标志性的“花瓣纹”。不仅如此,春晚还以《山海经》《抱朴子》《史记》等典籍中的神兽为原型,设计出了麒麟、凤凰、白泽、貔貅等中国神兽形象,让孩子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自己喜爱的精神“偶像”。而于蕾和团队设计的这一切,都为了弘扬古老辉煌的中华文明,提升文化自信。

春晚的节目和演员众多,突发情况常常难以避免。2023 年春晚舞台上,于蕾就被笑星沈腾的表演“惊出了一身冷汗”!沈腾和马丽表演的小品原定时间17 分钟多,正式演出时,他们却15 分钟就演完了!一下子多出来2 分多钟的空窗期,怎么弥补?

在主持人零点报时之前,任何一个节目的表演时间延长或缩短,都需要其他节目跟着调整,来补齐或者加速才行。男演员孙涛在于蕾的眼中,一向承担着可以拖长时间、帮助主持人减少春晚准点报时压力的定心丸作用。可这一次,孙涛“失灵”了,他就像掐好了点一样,几乎和彩排时不差分秒地完成了自己的小品,这让导演组焦急不安起来。

眼看距离零点跨年报时越来越近,少的2 分多钟时间却无处弥补,怎么办?这时于蕾启动了紧急预案。她让接下来参演节目的老演员,不显山不露水地你多出50 秒,他延长1 分钟……“好在一切有惊无险,各种节目悄然补时,总算把那2 分多钟给补齐了。”于蕾说到此事时手捂胸口,依然心有余悸。

好在瑕不掩瑜,2023 年央视春晚收视率、传播度均创造了历史新高!全媒体累计触达162 亿人次观看,覆盖全球173 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一片叫好。于蕾第一次担任春晚总导演就不负众望,被网友们点评为“最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春晚导演”。有网友表示,“观看今年的春晚,有笑声,也有思考。”

有人说于蕾运气好,先后得到了著名制作人、导演的赏识,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殊不知,越勤奋越幸运。于蕾的幸运和成功,不过是厚积薄发的结果罢了。

猜你喜欢

宝藏文物国家
文物的栖息之地
真正的宝藏
什么?海底宝藏
宝藏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