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专利挖掘与布局研究

2023-09-18刘朝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26期
关键词:竞争对手布局专利

刘朝生

(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808)

2021 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中强调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1]。《“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中强调2025 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2 件,累计增加5.7 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13%,累计增加1.4%;强调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2]。

专利挖掘:在科研或生产过程中,对技术成果进行剖析、拆分、筛选以及合理推测,以获得各技术创新点和专利申请技术方案的过程[3-4]。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专利挖掘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既能够暴露企业现有的技术保护漏洞,又能发现竞争对手的技术弱点。其次,企业既可全面和充分地保护技术成果,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全方位保护,编织周密的专利保护网,避免给竞争对手留下可乘之机,也可针对竞争对手的技术弱点进行布局,围绕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增加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独占性的竞争优势,同时降低风险[5-6]。再次,增加了专利数量、无形资产评估总量,也增加了和竞争对手(或合作方)谈判交易的筹码。企业实施专利整体布局的战略方针,核心专利和外围专利相结合,形成紧密的专利网络,避免出现专利保护漏洞,减少知识产权纠纷。总体而言,企业充分执行专利挖掘和专利布局,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商业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专利侵权风险最小化。专利挖掘是一种充满技巧的创造性活动,参与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挖掘思路和有效的分析方法,才能有效地进行专利挖掘工作,做到技术全面专利化,然后通过合理推测得出更多的专利方案,也可为进一步科研工作提供研究思路[6]。如何挖掘专利,这是许多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的难题。本文以产品性能或技术提升为导向的专利挖掘工作为例,梳理专利挖掘和布局规划的方法与思路,为企业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布局提供参考。

1 专利挖掘的种类

企业在进行专利挖掘和申请专利时,应当定位专利的用途,考虑尽可能多的因素,比如考虑行业保护条件,判断技术以技术秘密或专利进行保护。从目的导向出发,专利挖掘方法包含6 类,见表1[7]。

表1 专利挖掘方法分类

2 专利挖掘实践——以产品性能或技术提升为导向

对于中小型企业,研发项目较少,或者以研发项目为导向难以产生较多的发明专利,可以尝试以产品性能或技术提升为导向,形成保护型专利、战略保护布局,同时能够提升产品性能或技术,一举两得,以下提供一个以产品性能或技术提升为导向的专利挖掘实践案例。

2.1 以产品性能或技术提升为导向进行专利挖掘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用户反馈、行业调查或文献分析,能够收集到目前产品存在的缺陷,或者企业的生产技术不是市场较为先进的技术,需要技术更新换代,这些缺陷或者不足的存在往往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和市场竞争力。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建议企业收集并对这些问题加以整理和分类,然后依次分析各个技术或产品,分析该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直接和间接因素),进一步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法。简单的缺陷(或者不足),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或其组合来解决。对于难度较大的缺陷或者不足,仅依靠现有技术的组合难以解决,需要技术人员全面了解缺陷或者不足,并结合个人或团队的思考才能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专利的挖掘点就是来源于这些需要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智力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

2.2 工作开展流程说明

有效的专利挖掘工作,首先需要选定主题及明确其存在的缺陷或者不足;其次对现有技术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再次需要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变换或者产生新的技术方案,然后对该方案进行综合性评价;最后通过合理的技术、时间等维度的规划,以专利的形式进行保护,形成具有战略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专利布局。由表2 可知,专利挖掘和布局包括6 个阶段,每一阶段均列出了关键点,也从企业专利管理的角度向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建议。

表2 专利挖掘与布局项目主要阶段

下文将结合案例,对专利挖掘与布局工作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目标进行详细阐述。

2.3 选定主题及明确存在的缺陷或者不足

以产品性能或技术提升为导向,那么问题来源于技术上的缺陷、用户对于产品质量所反映的问题、现有的产品改进等。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挑选,优先选择具有市场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企业开拓市场、增长营收和利润、扩大社会影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然后将问题明确地罗列出来,并按照表3 所述的提示进行分析。

表3 明确问题的流程

通过表3 所述的步骤进行分析,首先完整地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暴露出主要的问题,能够准确地识别问题,避免遗漏关键问题或者只识别中间问题。然后,直接设想最理想的技术系统,在解决问题的最初就使矛盾更加尖锐化,有利于更彻底地解决矛盾,得到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如此,通过明确解题方向,双向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保障问题解决过程按照既定最优的路线和目的前进,并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获得更加理想的解决方案。

2.4 技术分支表编制

由于企业的项目一般比较复杂,一个技术或产品涵盖众多技术领域,包含多个技术分支,需要对技术系统进行技术分解(表4)。编制技术分支表有利于界定文献的分析范围、确定检索要素、数据清理和标引,有助于梳理分析的关键点,明确创新点。技术分支表的编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尊重(国内)行业习惯、利于关键技术分支的剥离、便于文献的检索和标引、(关键技术分支)文献量适中及尽量减少技术交叉。常用的技术分解方法可以按照产品结构和产品类型进行逐级拆分,也可以按照技术构成、技术驱动因素和关键技术进行逐级拆分,还可以按照产业构成、产业链进行逐级拆分。

表4 技术分支表示例

2.5 文献检索与整理

根据技术分支表的结果,对现有技术的专利和论文进行较全面的检索,并将相关文献根据技术分解的结果逐一进行筛选和分类,列入技术分支表或技术思维导图中,需要体现文献号和方案,如图1 所示,以便挖掘团队了解该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情况。对现有技术有全局观,识别出技术空白点、热点,再选择一些技术分支点(例如关键功能、关键技术)进行优先创新,亮点功能涉及企业研发本产品最核心的利益。不建议在技术竞争激烈的分支或淘汰技术上进行创新,因为这类技术可以直接使用成熟的方案,后续再依据产品特点进行适配性创新。而记录文献号,便于索引到文献,能够深入阅读文献,可以用于与自己创新点进行单独比较,避免出现团队辛辛苦苦获得创新点最终却是现有技术的情况。

图1 某项目的现有技术思维导图

2.6 方案的变换或产生新方案

尽量由多个学科的技术人员组成团队,进行当面沟通和讨论,基于现有技术梳理的基础,产生新的技术方案。其产生新方案的途径主要分为3 种,第一种,对现有方案的变换产生新方案,例如将现有方案进行增、删、扩、缩、合、分、复制和置换等变换形成新方案;第二种,针对问题从其他领域借鉴产生新方案,比如利用科学导向搜索得出新的方案;第三种,针对问题使用TIR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方法产生新方案,寻找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完全解决矛盾,获得多种问题解决方案。基于技术的进化规律对产品或流程进行研究,使得技术方案的形成速度和技术方案的质量大大提高。

以TRIZ 方法为例,图2 展示了使用部分TRIZ 方法解决问题的一个流程,通过运用多种TRIZ 工具,能够得到多种有效的技术方案。

图2 TRIZ 方法解决问题的流程图

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发明创造进行总结发现,解决发明问题的实践中所依靠的科学原理和遵守的技术演进法则是客观的事物。科学技术创新所遇到的问题是相似的,其所需要解决的矛盾从本质上说也是一致的。于是,提出和完善TRIZ 理论,其涵盖了突破现有思维定势的方法、技术演进趋势预测算法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系统化方法[8]。

最后,将专利挖掘成果进行梳理,包括对背景技术、创新点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点或改进点、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方式及替代方式等。专利挖掘的成果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评价表》(表5)进行汇总和整理,直观地展示创新点,为后续开展的专利布局工作做好准备。

表5 技术创新评价表

2.7 方案的评价

针对每个技术创新点,应先进行专利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评估,对其授权前景进行预判,作为专利申请类型确定、申请的重要程度、权利要求布局、专利组合申请的参考依据。专利三性中“创新性”的评价步骤如下:用关键词对技术方案进行检索,判断现有技术方案与本方案的区别,确定本技术方案的创新性,确定本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方案的真正创新点。

2.8 专利申请与布局

进行专利布局时,应综合考虑技术要素、产品要素、权利要素、价值要素、时间要素和地域要素,综合分析技术上相关的创新点,制定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自身技术的专利布局策略。单独分析各技术创新点内容,基于专利性评估结果,确定专利申请的核心内容,进行“微观”层面的专利布局建议,包括但不限于申请类型、保护主题、独权保护范围、合理划分必要技术特征和附加技术特征、从权的技术内容、权项数量、说明书公开的内容、架构和保护层次等。针对特定的技术问题,可能会存在多个创新点,应根据专利的授权前景等来决定:是针对每一个创新点分别进行专利申请,还是将多个创新点组合起来申请专利。在企业已经获取的某个创新点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横向扩展、纵向延伸的方式,从技术链和产业链的高度挖掘出相关的创新点。

进行专利布局时,基于专利的时限特点和技术产业的进化特点,应合理规划时间结构。专利的公开时间,应当根据研发进度和生产进度、外部技术周期和产品周期,考虑竞争对手现有的状况,从而实现产品保护期的最长化,同时也能隐藏自身研发动向和迷惑竞争对手。

进行专利布局时,基于专利保护的地域性和产品目标市场需要的特点,应合理规划申请国家或地区。综合考虑产品出口意向地域、市场分布、竞争对手地域分布及行业诉讼多发地等情况。对于易于被模仿的技术方案,建议在主要生产国和市场国进行申请,可以遏制竞争对手的模仿。而对于比较重要且相对较难被模仿的技术方案,建议在竞争对手所在地进行申请,可以限制竞争对手的研发,也可增加己方的筹码。

综合上述,专利申请和布局建议归纳如图3 所示。

图3 专利申请和布局策略

3 结束语

专利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有效地进行专利挖掘和布局,能够充分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保持竞争优势并遏制竞争对手,寻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技术研发人员是专利技术方案产生的关键人员,企业应注重培养技术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提高技术研发人员专利挖掘与布局的能力,才能达到更好地保护企业的成果、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竞争对手布局专利
基于实例的竞争对手专利技术布局分析
专利
竞争对手
选个对手超越自己
发明与专利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VR布局
分析师观点:WiFi将成为5G技术的最大竞争对手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Face++:布局刷脸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