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低碳化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3-09-18邵娜

求知 2023年9期
关键词:开区碳化天津

邵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是我们党在领导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思想结晶,也是对绿色低碳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关系的深刻认识和科学判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经过十几年的低碳发展实践探索,积累了“技术—产业—品牌”齐头并进的发展成果,形成了“政策引领—科技赋能—园区示范”良性互动的经验做法,正在探索以“双碳”目标引领、“低碳”政策引导、“实体”经济支撑的低碳发展优化路径,进一步畅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技术—产业—品牌”齐头并进的发展成果

1.节能环保技术全国领先。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是一个具有强大技术吸引力和持续商业竞争力的绿色发展平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收集了1000余项低碳技术,达成近300个对接意向,已经成长为“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常设秘书处,为国内更多工业园区提供低碳技术支撑。多年来,天津经开区积极接轨国际前沿低碳技术,提升改造现有产业,成功打造出国际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区。

2.绿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天津经开区坚持“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石化等支柱产业与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的互动、互补、融合、协同、嵌入式发展模式,形成了有规模、有重点、有特色、有支撑的绿色产业格局。南港工业区形成了一条绿色石化产业链,园区内企业之间形成了极具产业链韧性的生态共生关系,实现了区内原料自给自足和产品供需极速匹配。在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天津经开区以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维斯塔斯、施耐德、SEW、威立雅等世界 500 强绿色产业企业不断集聚,东方电气、七一二通信、泰达洁净材料、博迈科等上市公司绿色产业企业不断壮大。天津经开区拥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企业、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和绿色数据中心等,初步实现了区域绿色制造集聚示范效应,促进了产业低碳化发展。

3.系列绿色品牌享誉全国。天津经开区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示范园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首例APEC低碳示范城镇等多个国家级绿色品牌。于家堡地区获评首例APEC低碳示范城镇,实现高度集约化发展;推动绿色建筑規模化发展,采用各类先进环保节能技术,打造“绿色办公”场景;创造了从重盐碱生态脆弱区到绿色宜居地的“生态奇迹”,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39.3%;天津经开区东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显著,多年来基本上可以做到“大雨无积水,暴雨不淹城”;双城绿廊生态屏障、南港湿地公园等一系列重要工程的实施让城市生态品质大幅提升,城市绿色魅力愈发彰显。

二、“政策引领—科技赋能—园区示范”良性互动的经验做法

1.以低碳政策引领低碳城市建设。政策是政府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制工具。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在碳排放与城市化交织发展的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就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天津经开区十分重视全方位政策引领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010年初,天津经开区管委会发布《创建“中日(国际)合作低碳发展示范区”工作方案》,正式提出了“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升改造现有产业,形成国际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区”的发展思路。2014年,天津经开区编制并实施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2014—2016)》,从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管理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等方面,为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设置了全覆盖路线图。2020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发展暂行办法》的修订更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的绿色低碳发展,该办法中不仅增加了部分类别大气污染治理、污染物协议减排、重污染天气减排、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项目的补贴,更持续强化了区域与区内企业的低碳园区共建。在《天津市绿色石化产业链工作方案》《天津南港工业区“十四五”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高起点规划的引领下,作为天津市未来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唯一承载地,天津南港工业区正在不断招引越来越多的“链”上项目布局于此,产业持续向绿色化、高端化、精细化跃升发展。

2.以低碳科技赋能低碳产业发展。十几年来,天津经开区始终高度重视低碳科技对低碳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作用。一方面,从技术角度为企业实现降碳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推动低碳技术交流对接。2017年,天津经开区组织召开了“国际清洁技术园区行”首场环保低碳技术对接会,国内外19家机构和企业代表携世界一流绿色环保技术和智能工厂解决方案齐聚泰达,现场精准对接开发区40余家有相应需求的企业。另一方面,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推动产业低碳化。天津经开区持续推动区域重点单位节能技术改造和产业绿色升级,以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绿色园区”等工作为抓手,形成了政企联动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模式。持续推动企业完成了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开展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安装用电监控系统和大气在线监测设施。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多年来致力为区域低碳主体搭建国际低碳发展交流平台,促进参与主体达成低碳共识、共享低碳技术。

3.以低碳示范园区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示范园区是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单元。作为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开区很早就开始了“低碳园区”发展的布局,在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过程中,持续推进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一是产业低碳化促进全区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制造业产值持续增长,快于全部工业增速,制造业底盘更加坚实。其中,汽车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同比增长迅猛。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和占比均同比提高。战略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二是能源低碳化促进全区能效管理持续改善。2019年,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超额完成目标;2020年,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6.7%。通过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和节能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对全区节能形势预测预警、节能技改项目汇总、节能监察等功能。三是基础设施低碳化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升级。智慧城市项目涵盖产业支持、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促进信息技术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目标引领—政策引导—经济支撑”的低碳发展优化路径

1.锚定“双碳”目标,释放绿色创新潜力。“双碳”目标的确立意味着要进行一场深刻系统的经济社会变革。变革的动力源于创新,需要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双轮驱动。首先,科技创新在低碳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擎作用。在微观层面,低碳科技可以高效促进企业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中观层面,低碳科技可以加强保障环保装备、低碳产品的供给,加强和完善产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宏观层面,绿色低碳科技能够推进绿色转型,推动能源革命。天津经开区拥有科技创新的先发优势,科技创新载体功能日益完善。坐落在天津经开区东区的天津双碳大厦,吸引了一大批低碳产业领域的重磅机构。天津经开区未来要以此为聚合平台,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打造低碳科技“聚宝盆”,进而辐射带动滨海新区、天津市及周边区域碳核查、碳资产管理、碳金融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其次,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金融已经成为金融创新的新赛道。天津经开区作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的重要阵地,要突出金融创新优势,重点发展碳金融、绿色金融、转型金融。通过设立双碳基金和绿色银行,加大对符合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的企业和产品的信贷投放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循环、低碳领域倾斜,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绿色投融资及碳交易活动。

2.升级低碳政策,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低碳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新的变革,需要有力的政策引导和保障才能稳中求进。低碳政策需要对未来低碳发展作出全面指引。在目标引领上强调载体功能,即全力打造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新时代美丽滨城核心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版。在推进方式上关注大项目带动,即依托大项目推进产业新兴化。具体来说,天津经开区的绿色产业政策须为中石化乙烯、渤化等龙头项目提供专项激励措施和保障,鼓励项目发展特种烯烃衍生物、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先进化工材料产业链条。加强政策引导,建设两个绿色基地,即南港工业区世界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和中国北方最大的绿色能源基地。

3.立足实体经济,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贏得战略主动。”这为天津经开区立足实体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天津经开区要发挥产业聚集优势,深入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打造汽车及高端装备、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医药健康这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为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天津经开区要锚定高端、智能、绿色目标,全力推进制造业升级,继续鼓励区域内原有企业持续增资、新建项目,吸引更多新兴产业入驻。

本文系天津市党校系统研究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探索园区零碳转型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XTZX22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党校

责任编辑:张 莙

猜你喜欢

开区碳化天津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如果天津有“画”说
徐州经开区打造“三个一”安全监管模式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张家港经开区统筹推进安全与发展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
9608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在混凝土防碳化处理中的应用
大型筛板碳化塔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