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抱团发展焕生机

2023-09-17张瑜孙宏波

共产党员(辽宁) 2023年14期
关键词:铁岭市芦笋党组织

文/张瑜 本刊记者 孙宏波

初夏时节,走进铁岭调兵山市晓明镇泉眼沟村芦笋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破土而出的芦笋,翠绿顺直的嫩茎,青绿整齐的鳞芽,用手掰开,肉质绿白如翡,再凑近一闻,那清新的气息真是沁人心脾。现在,小小的芦笋已变成村民致富的“金元宝”,一说到芦笋,村民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2021 年11 月,调兵山市以泉眼沟村为中心村,成立了芦笋产业联合党委,以“组织引领、产业聚合”的发展模式,打造“党组织+合作社+ 农户”发展平台和组织体系,走出了一条党建与产业“联动、融合、共赢”的发展新路径。

跨村建立产业联合党委,是铁岭市以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又一次创新尝试。

近年来,铁岭市本着“党建引领、组织搭台、产业唱戏”原则,以“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就覆盖到哪里”为目标,积极推动地域相近、产业趋同的村党组织建立跨村产业联合党委,形成了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新格局。

以“组织链”穿起“产业链”

铁岭是农业大市,产业资源禀赋深厚,素有辽宁“粮仓”“菜篮”“肉库”的美誉,但一直以来,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利用不充分、产业低质同构、各自为战、收益不高等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全面推动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铁岭市以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在不改变原有行政区划和自治主体的情况下,将区域分布较近、资源禀赋相似、发展类型趋同的村、企业、合作社等组织吸纳进来,逐步形成中心村牵头组建、村企社融合组建、跨乡镇联村组建三种模式。同时,明确产业联合党委为功能服务型党组织,采取民主选举、组织选派等方式选优配强班子成员,产业联合村党委书记由中心村党组织书记、头雁村党组织书记或县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为推动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如今,产业联合党委以“组织链”穿起“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双增收,助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过去菜贩子到我们这里来,经常压价收购,百姓有苦说不出。现在通过与相邻的5 个村合作,成立药王庙村蔬菜产业联合党委,由党组织引领,整合各村优势资源,调整产业规划布局,推动果蔬产业抱团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产业振兴、富民强村的美好愿景。”铁岭县凡河镇药王庙村党支部书记孙凤杰说。

借助药王庙村果蔬市场影响力,这6 个村变散户经营为整村集中经营,变独立发展为抱团取暖,变买方市场为卖方市场。6个村年产果蔬1.26 万吨,农户年增收160 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5万余元,实现村集体和农户的双增收,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将“任务书”变成“施工图”

春红草莓、威远榛子……这是开原市各联合党委通过产业升级打造的本乡本土品牌。现在,这些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沈阳、抚顺、长春、四平等地,辐射区域越来越广,让果农真正得到了实惠。

“2022 年,我们把着眼点放在了提升果品质量,增强整体竞争力上。”开原市松山镇水果产业联合党委委员贾国伟满怀信心地说,“产业联合党委派专人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选购牛奶果和紫香果的优质果树,立足目前的鸡心果种植,积极培育新品种,推动各村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新突破。”

强化顶层设计,将“任务书”变成“施工图”,铁岭市组织部门一直在发力。各级组织部门不断完善产业联合党委组织设置、运行管理、作用发挥、工作保障等标准化机制,通过定期调度、规划引领、技术培训、示范创建、孵化培育、拉练比拼“六项机制”,在品种品牌、物资采购、资金技术、产品销售、人才使用等方面宜统则统,资源共享,按“日周旬月季”推动工作落实。同时,指导各产业联合党委完善议事规则、规范管理办法,深入推动全市40 个产业联合党委高效运转。

用“强保障”带动“提效能”

产业联合党委开了个好头,但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强化机制保障。为此,铁岭市一直在提级管理、统筹推进上下实功,全面压实县(市) 区委一线指挥部作用和乡镇党委的龙头带动作用,把大党委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乡镇财政增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整合各类行政资源,通过党的活动联办、结对共建、人才共育等载体,推进职能部门与产业联合党委之间上下融合、产业融合、资金融合、技术融合,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铁岭市还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必考指标和县乡村三级书记述职评议必述内容,推动各级书记把责任扛在肩上。目前,全市已涌现出11名省市劳动模范、20 名最美基层带头人,14 名跨村产业联合党委委员通过考试转为事业编制,进一步调动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组建产业联合党委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铁岭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质量、速度和效益都有了明显提升。截至目前,铁岭市先后建立果蔬种植、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40 个跨村产业联合党委,覆盖256 个行政村,92 家农事企业、合作社,累计销售各类农产品5.9 万吨,带动9326 名农民增收,联建村集体收入年增加760 余万元,村民累计增收3200 余万元。

下一步,铁岭市将加强产业联合党委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重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更多利益联合机制,打造产业发展共同体,推出更多、更实的举措,在产业联合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猜你喜欢

铁岭市芦笋党组织
绿芦笋结出“绿笋情”
欧洲“芦笋季”
清华党组织公开
铁岭市烈士陵园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
花灌木在铁岭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铁岭市水生态健康现状分析
爱社如家 树满桃花——记铁岭市欣玉种植专业合作社
沅江:俏芦笋撑起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