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

2023-09-17刘伟清

中国种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农产品绿色区域

我国地域广阔,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农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我国从古至今十分注重农业的发展。21 世纪以来,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对传统农业带来巨大冲击,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尤其是近些年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暴露,发展绿色农业尤为紧迫。绿色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绿色农业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各地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为了确保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实现绿色农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1 发展绿色农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绿色农业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模式,它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放在首要位置。绿色农业强调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倡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鼓励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和有机的农业方法。这种农业模式注重土壤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通过绿色农业,人们可以生产可持续、健康和高品质的农产品,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发展绿色农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绿色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价值。通过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绿色农业生产的农产品更加健康、环保,符合消费者对于安全、优质食品的需求。这些高品质的农产品具有更高的市场需求和溢价能力,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入。其次,绿色农业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传统农业主要依赖单一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在市场竞争中容易受到波动的影响。而绿色农业鼓励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多样化的农产品,可以增加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其三,绿色农业有助于提升农村就业和减少贫困。发展绿色农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技术,因此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农民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此外,由于绿色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农民的收入也相应增加,有助于减少贫困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2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发展现状

2.1 取得的成就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首先,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根据数据统计,2019 年我国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了2.7 亿亩,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世界第一,截至2022 年末我国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依旧稳步增长。其次,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根据食品质量监测数据,我国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普遍低于常规农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其三,我国绿色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20 年底,我国的有机食品市场规模已达到1000 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超过20%。最后,实现了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数据显示,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的价格普遍比常规农产品高出20%以上,这为农民增加了丰厚的收入。

2.2 现存不足我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并且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收。但就我国农作物种植规模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而言,绿色农业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目前,我国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是绿色农业发展中经济市场体系不够完善。虽然大多数区域大力推广绿色农业,但仍未形成完善的经济市场体系。尽管绿色农产品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市场需求的增长仍然相对缓慢。由于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度不高,对绿色产品价格的误解,或者是传统农产品与绿色农产品的价格差距过大等问题所致。由于市场需求不足,绿色农业的发展面临困难[2]。其次,是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弱化了绿色农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水平及技术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绿色农业发展中出现区域不均衡的现象。不同地区在资源禀赋上存在差异,包括土地、水源和气候等方面,导致绿色农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生了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现象[3]。最后,是在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规范性有所欠缺,同时缺乏统一的发展标准[4]。比如监管部门对绿色农业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的不全面,监管流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有待加强。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可能导致企业的违规行为和低质量产品的出现,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影响了整个绿色农业市场的发展,从而弱化了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 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3.1 健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经济市场体系发展绿色农业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健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市场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建立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有效的供应链,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连接起来。通过建立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检测和监管,保障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建立绿色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渠道,扩大绿色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随后将绿色农业产业化市场体系作为纽带,加强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5]。通过品牌塑造、宣传推广等手段,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农产品,提升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当绿色农业品牌具有一定影响力后,需进一步加大绿色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力度,形成现代化绿色农业体系。

3.2 强化政策引导,实现绿色农业均衡发展为了推动绿色农业均衡发展。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农民和企业发展绿色农业,如绿色农业的财税支持政策、土地政策、补贴政策等,为绿色农业提供优惠政策和经济支持,降低绿色农业的投入成本,增加其竞争力。同时,加大对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升级。例如,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扩大绿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份额。此外,政府部门需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等手段,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和环境保护。在此基础上,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培训。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形式,为农民和企业提供绿色农业技术咨询和培训,提高其绿色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

3.3 加大绿色农业发展中的监管力度加大绿色农业发展中的监管力度是实现绿色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需加强对绿色农业生产标准和认证的监管,确保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业产品的标准制定和认证机制,严格执行绿色农业的生产流程和要求,有效监管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环节,防止不合规行为的发生。其次,应建立健全绿色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绿色农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加大对农产品的抽样检测和风险评估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安全风险的绿色农产品,维护消费者和市场的权益。其三,需加强对绿色农业市场的监督和管理,遏制不合规行为的发生。建立完善的市场监测与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问题,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和打击力度,促进整个绿色农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最后,应加强绿色农业主体的自律和监管,激励企业和农民自觉遵守绿色农业生产标准和规定,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3.4 加快绿色农业科技的研发与应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在绿色农业同样适用。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应积极引导和支持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可以建立和完善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激励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推动科技研发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建立科技成果评估和应用示范的机制,加大对优秀科技成果的奖励和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农田,从小范围推广到大范围,提高绿色农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益[6]。

发展绿色农业不仅是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健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经济市场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监管力度以及加快绿色农业科技的研发与应用,建立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农产品绿色区域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绿色低碳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农产品争奇斗艳
区域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