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中国建设系列重大举措落定,主攻城市生态环境治理

2023-09-16章轲

中华环境 2023年8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美丽生态

文|章轲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已经明确,包括建立健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组织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部门责任清单等。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前表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应建立健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督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保护修复监管能力和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万无一失。坚持改革创新,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队伍等“组合拳”,推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坚持合作共赢,深度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3年8月5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在四川成都主办“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3年会”。论坛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在环境质量方面,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黄润秋列举了三个方面的成就:

■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图为成都大运村 摄影/章轲

在生态保护方面,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在绿色转型方面,我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黄润秋说,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在谈到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问题时,黄润秋说,今年,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组织拟订生态环境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职能划转到生态环境部。他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从战略上、整体上、全局上谋划和提出生态环境领域重大战略科技需求的机制,凝练提出生态环境领域重大科技问题。他同时希望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更大突破,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生态环境部日前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文章称,深刻把握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按照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关系、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生态环境部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推进“一废一库一品一重”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排查整治,指导地方妥善处置重大及敏感突发环境事件,持续推进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美丽中国建设催人奋进任重道远

生态环境部分析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两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和同一团队操作,给予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手术器械由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提供,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处理方式均一致。研究组患者术前接受氨甲环酸药物(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1272,生产单位:紫光古汉集团衡阳制药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5ml:0.5g)治疗,1g氨甲环酸和生理盐水250ml混合后,在术前0.5h静脉滴注。对照组术前0.5h时仅静脉滴注250ml生理盐水。术后常规服用抗凝和抗感染类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等。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当前,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整体还不高,结构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我国生产和消耗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原材料,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偏低。

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煤炭消费仍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半数以上,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公路货运量占比高达73%,污染排放大、道路扬尘重。中重型柴油货车保有量较大,是主要的移动污染源。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基础薄弱。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空气质量仍未摆脱‘气象影响型’,目前全国还有超过1/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PM2.5浓度是欧美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生态环境部表示,流域水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湖泊生态系统严重失衡。部分地区土壤污染持续累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面临巨大挑战。

生态环境部指出,我国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较多,解决起来难度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是突出短板,新建设施维护不够,老旧设施亟待更新改造。老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污水管网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有待提高。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全国尾矿库近万座,风险隐患比较突出。固体废物历史堆存总量高,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此外,当前世界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粮食、能源安全问题突出,产业链、供应链遭遇严重冲击,逆全球化思潮泛滥。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全球环境治理挑战进一步加大,应对生态环境领域国际博弈任务艰巨。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催人奋进、任重道远。”黄润秋说。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部长黄润秋日前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遵循》的署名文章也表示,将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履职能力。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效能。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支持。

城市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

下一步,美丽中国建设如何深入推进?在“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3年会”上,多位专家表示,我国人口、经济在城市高度集中,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关系美丽中国的实现进程。

论坛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丰昌,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共同领衔编制的《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任务书》公布。任务书披露,由这3位院士牵头已分别开展了4项课题研究,项目将就面向美丽中国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与路径开展研究并提出建议。

吴丰昌介绍,4项课题包括“双碳”背景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与新动态研究;美丽中国背景下的城市治理进程与趋势研究;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新范式和典型案例研究;新时期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路线图与实施路径研究。

根据《任务书》,吴丰昌院士为项目第一负责人。项目类型为学部重大项目,起止时间为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我国最早也是一直沿用至今的管理制度,确实管用。”吴丰昌说,随着时代变化及美丽中国目标对城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定量优化并与时俱进完善这些好的制度,是本项目的研究重点。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占全国50%的人口、60%的经济总量、0.6%的国土面积。21个超特大城市占全国20%的人口、30%的经济总量和0.2%的国土面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历史性下降到29微克/立方米,重点城市平均浓度下降57%、重污染天数下降93%,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多地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探索出不少经验,形成不少成功案例。

与会院士们同时表示,当前部分城市生态环境品质、治理水平、治理能力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相比,同国际同等发展水平城市相比,同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城市病”突出问题仍未有效破解。城市成为生态环境问题相对集中的区域;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城市生命周期管理还不够;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系统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还不高。

吴丰昌举例说,目前城市建设运营中的绿色化、低碳化还未常态化,恶臭异味、噪声扰民、餐饮油烟、震动、光污染等人民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系统与城市系统存在割裂,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与体系的智慧化、精细化不足。

“结构性问题相对突出,部分超大特大城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单位GDP能源消费强度较高。交通结构方面,机动车保有量大,对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和碳排放贡献占比持续上升。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分担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吴丰昌说。

■ 城市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具体呈现 摄影/章轲

院士们调研发现,我国一些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存在差距。城市生物多样性治理政策等级较低,多以工作文件、规范性文件为主,高层级的法规较少,且多为建设主管部门单一发布,以引导性、强制性政策为主,鼓励性政策文本非常欠缺。下级部门的政策文件多为对上级部门文件的机械延续,缺少针对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院士们提出的初步建议是,系统谋划新时期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目标、方向和任务,精准聚焦“双碳”目标,加强实现城市碳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提高城市能源效率和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城市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标准,降低城市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加快补齐基础建设短板,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和城市生态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

“应增强地方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年会上,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建议,综合运用市场手段、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推进气候与自然协同治理。建立更加完善的美丽中国指标体系,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环境质量与健康、生态保护与修复三个重要维度的建设。相关部门要识别气候与自然协同治理、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型”发展的典型模式和实践样板,为地方实现气候与自然协同治理提供指导。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也建议,建立城市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技术标准、自动核算平台和统计报表制度,探索与GD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工作机制。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美丽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