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创表演艺术作品中的黄河文化探究

2023-09-15钟晓东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黄河文化教育意义表演艺术

钟晓东

【摘 要】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黄河文明。近年来,关于黄河文化的表演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本文通过选取典型原创表演艺术作品,分析出艺术展演与黄河文化融合的困境,为文艺创作在传播黄河文化上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黄河文化;表演艺术;原创;黄河精神;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J825;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0—169—03

中国作为现存的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不断。历史上文明的诞生,往往伴随着河流,而中国文明依赖于黄河、长江两河流域。而黄河文明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作为文化、经济、科技发展的中心就占据了三千多年。

一、黄河文化的内涵

据现有的史籍与考古发掘资料证明,黄河文化体系是我国境内发祥最早、融合与接纳周边文化的态度最积极的文化[1]。

(一)黄河文化的源头

从上古传说的仓颉造字、结绳记事到秦王朝的车同轨、度同制、书同文;从远古部落的王都、夏王朝的国都到综合国力鼎盛的唐朝国都、重文轻武的北宋王都;从古代黄河流域先民智慧结晶的河图洛书到北方人向南迁徙后形成的客家人、客家话;从诸子百家争鸣到中原文化的不断发展,黄河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象征。可以说黄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黄河流域的文化内涵

黄河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统一,它包含了天文地理、政治法度、社会体制、历史风俗、家国情怀等内容。从古至今,黄河文化一直是兼容并蓄的,其内涵丰富而深厚。

首先,黄河流域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从未间断的文明;其次,黄河流域的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脉;再次,百家争鸣后,法家、儒家的思想与社会发展共融,从秦朝的依法治国到汉朝的独尊儒术,为后续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最后,数千年的发展,黄河文化依然长盛不衰,得益于发展中的创新与自我革新,保留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

(三)近现代黄河流域的红色文化

百年来,黄河流域在应对历史大潮中逐渐形成许多红色文化,可以说黄河是一条流淌着革命历史的红色河流,她展现了革命年代战士们不畏牺牲、奋不顾身、舍身忘死的精神,见证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讲述着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黄河文化所蕴含的红旗渠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长征精神等,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甘于奉献、不断探索、勇往直前。

二、原创表演藝术作品与黄河文化的应用研究

在当今社会,大众对精神生活的热切期待,促使文艺工作者们不断探索文化传播的路径,以便让文化更好的服务生活、服务人民。目前,与黄河文化有关的原创表演艺术作品层出不穷。

(一)交响作品

《黄河入海》是一部主打民族风格的交响合唱作品,由朱海作词、关峡作曲。此作品共分为六个乐章:黄河遇见大海、泰山颂、幸福长流母亲河、未来你好、情满入海口、母亲河抒怀。除进行曲、颂歌 、众赞歌等创作形式外,还融入了民歌和戏曲声腔。表演上采用独唱、领唱、重唱与交响乐团、合唱团合作的形式。近年来人们在歌剧领域致力于民族化,《黄河入海》则探索了交响合唱的民族化[2]。作品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完美共融,民族唱法演唱民族调式的歌曲更富韵味和表现力,整部作品是对中国声乐表演风格的探索。作品展现了黄河的伟大气魄、现代黄河两岸风光和人们的精神心态的变化,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标识,是黄河民族精神的音乐符号。

(二)歌剧作品

《天下黄河》是总政歌舞团创编的一部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延安工作、生活时期的心路历程,用音乐为武器,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为主线的歌剧。此歌剧采用三线并行的复调化叙事策略,除去主线,一条线是洗星海与穆扬因创作理念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分歧,另一条线英子与八路军连长王大雷的爱情故事,在抗战时期增添了一丝革命浪漫。音乐创作上,全剧原创的27首歌曲与冼星海不同时期的创作的音乐作品相结合的双线音乐叙事。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因“兰英子,李老汉、王大雷”均来自陕北,在唱段中巧妙的运用信天游的元素,使之具有鲜明的陕北音乐特点[3]。此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意义,中华民族的英勇不屈写在了黄河之上,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讴歌了以冼星海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音乐家[4],彰显了爱国主义和对真善美的坚定追求。

(三)戏剧作品

1.豫剧

河南豫剧院创作的的豫剧现代戏《大河安澜》,讲述了一对普通的河南父子,在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下,通过两代人的努力使黄河滩变成了景美岸绿的平安河。整部作品人物鲜活、饱满,各类情感的表达富有感染力;内容上从小入手,以小人物的爱情、亲情、人情的故事,表现黄河岸边百姓民众自强不息的生命历程和黄河精神;舞台呈现上彰显了传统戏曲舞台艺术的优长特点;人物对白、唱词充满韵味,给人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演员贾文龙,一人分饰两角,唱念做打、一颦一笑将父亲大河和儿子大堤演艺的淋漓尽致,其扎实的基本功、形象的表演,让观众沉浸在表演中。

讲述黄河故事的《大河安澜》借助氍毹向人们展现,一部治黄史,半部中国史,讲好黄河故事,催动人们自觉地为黄河文化的传承不息而尽心尽力[5]。此剧目还将代表河南省参加第十七届文华奖的评选。

2.现代戏

湖北老河口市豫剧团创作的现代戏《黄河绝唱》,是一部以著名诗人光未然为主人公,讲述其革命生涯和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心路历程的豫剧。全剧共有七个场景,武汉、上海、武汉昙华林、郑州火车站、山西吕梁、黄河岸边农舍和黄河渡口,上演了国破家亡下,文人以笔为枪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表演方式上,导演将山西民歌、黄河号子和民族歌舞恰当地融入情节之中,让戏曲现代戏舞台手法更加丰富[6]。内容上形散神不散,看似互不关联的小故事都是光未然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灵感来源。在传播路径上,此剧是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是地方惠民工程免费观看剧目。

(四)舞蹈作品

1.舞蹈史诗

大型舞蹈史诗《黄河》是舞蹈艺术家张继刚导演的,用写意的空间、舞动的体态、诗意灵动的结构,隐喻象征感的舞台氛围,铸就一曲黄河艺术的新力量[7]。该史诗采用的音乐是恢弘的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共分为三个乐章: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入海流。作品不同于其他的叙事性舞剧,更强调舞蹈藝术中的情感,以舞蹈为主,与美术、音乐综合起来,不强调具象。一个个充满力量的泥人形象在奔腾而下的黄河水中舞蹈、逆流而上,营造了多维空间,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导演以国际化的视角,通过人类的演进表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表现黄河文化在历史时空中的沧桑巨变,展现黄河岸边人民坚韧、守正、创新、图强的风骨。

2.街舞

舞蹈《黄河》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原创作品,通过鲜明的主题展现了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意志。此舞蹈获得了广东省第十四届大学生文体艺术节舞蹈比赛的一等奖。该作品背景音乐使用的是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音乐根据舞蹈的需要有所删减,在乐曲的高潮处《东方红》结束。开始,舞者跟随音乐的主题起伏,似是一人觉醒呼吁众人,人群中似有人的心在跟随着起伏,后来觉醒起来站起来,跟随起舞。主旋律中融入了《东方红》的音乐素材,从开头一点引子,到最后旋律再次响起时,舞蹈结束,一人被托举起来,树立了一个高大的形象,其他人在原地踏步类似于匍匐前进的感觉,象征着了领袖发出战斗的号角,黄河在咆哮,人民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就作品本身而言还有一些不足,近3分钟的舞蹈中,音乐中段部分仅领舞有街舞的高难度动作,其他人的动作难度较低,整体舞蹈可复制性强。但这个作品思想积极,具有时代气息,是一种通过街舞的表演,传达学生对青春、黄河文化以及中国梦的理解,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三、原创表演艺术作品与黄河文化融合面临的困境

(一)表演艺术作品的深度不够

随着黄河文化的推崇,涌现出了大量有关黄河文化的作品。许多艺术作品紧贴时代脉搏,从黄河文化中汲取力量。但在表演艺术类作品的创作上也存在了一定的欠缺。

首先,文化内涵挖掘的不足。许多的表演艺术作品打着黄河文化的旗号,但其创作还游离于表面,并没有深层次的去挖掘内涵,也没有从文化的背后去深入剖析,从中挖掘出新的元素。艺术作品的创作只有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选好切入点,突出主题才能更好的展现作品。

其次,现代的经典作品少。与黄河文化有关的表演艺术类作品很多,但是能够成为经典,并一直延续的少之又少。作品缺乏深度,缺少内涵,没有象征意义;作品没有找到适合角色的演员进行舞台表演;传播途径单一,缺乏热度没有流量;成本太高,一味追求回报率……都是造成表演艺术作品难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二)艺术作品与地域特色的融合欠缺

对于表演艺术作品而言,民族的独特性、生态性、文化性都是作品的切入点。由于受众群体、民间民俗文化创造力,民族特色等方面的原因限制,都使艺术创作与地域特色融合受限制。

第一,文化艺术的传承不够。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有自己的历史和发展沿革。每一种文化艺术都是岁月的沉淀和积累,尤其是很多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需要传承与保护。但是当许多项目不受关注,没有流量时,传承技艺人会越来越稀缺,艺术创作也很少考虑、涉及这种题材,这就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带来了难题。

第二,传统内容的创新不足。传统内容一味守旧,无法打破常规,推陈出新,终将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人民群众对文化内涵的追求和文化消费的渴望,能够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精髓。如开封市文广旅局策划推出的《一城宋韵 东京梦华——“大宋运动会”》(简称《大宋运动会》)[8],既宣传了开封,又使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厚植了人们的文化自信。但传统内容如何进行创新,使其从新包装成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三)表演艺术作品的创作弊端

第一,演员的艺术修养不够。在艺术表演中,演员是核心,在表演过程中的角色塑造水平关系到整部戏剧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9]。好的演员能够通过对剧本的多次研磨,对剧本透彻理解,找出剧本给的不清晰的地方,对剧中角色加以揣摩,充分发挥自身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加以创新,高质量的完成剧目角色使其增光添彩。但快节奏下的演出,计较成本的得失,聘请的演员文化艺术的修养不能达到这种高度。

第二,缺乏后期的追踪研究。许多演出并没有及时反馈观众的观看感受,也没有在后期的演出中及时调整内容和策略,使其剧目最终只是昙花一现,成为过眼云烟的作品。经典的作品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还在于大量的后期研究调查之后的推陈出新,使其更符合当下人民群众的审美。

第三,文化育人的意义不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的价值旨归,文化育人的本质就在于教化人走向真善美,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10]。艺术作品的背后都蕴含着内在的意义,如果作品只是为了出圈而获取流量,没有深刻的内涵寓意,那么其作品的教育意义也就丧失了。

四、结语

以黄河文化为背景创作的表演艺术作品,只有深挖地域文化内涵,把艺术特色和黄河文化传承结合起来,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打造出好的作品。好的作品经过一轮轮的演出,不断的精细打磨,推陈出新才能铸就经典。经典的原创作品,对探索实用表演人才的培养和传承经典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泽生.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4(8).

[2]卜大炜.交响合唱《黄河入海》主打民族风格[J].人民音乐,2020(11).

[3]张珂.弘扬民族精神 唱响文艺新歌——观总政歌剧团原创歌剧《天下黄河》[J].音乐创作,2016(4).

[4]陈黎贞.浅谈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天下黄河》的多元叙事手法[J].艺术百家,2018(4).

[5]孙豹隐.《大河安澜》气象万千[J].当代戏剧,2022(4).

[6]张之薇.《黄河绝唱》:为红色革命题材注入新的生机[J].中国戏剧,2020(3).

[7]王蕾.“万里写入胸怀间”:评舞蹈史诗《黄河》[J].艺术大观,2021(29).

[8]岳蔚敏.弘扬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N].开封日报,2022—04—14.

[9]何志全.关于戏剧演员艺术修养与角色构思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20(4).

[10]朱冰玉.文化育人背景下高校校园戏剧教育活动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黄河文化教育意义表演艺术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兰州黄河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
幼儿课间游戏活动的开展研究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
基于黄河文化背景下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