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逻辑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

2023-09-15高旗毛秀英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风蚀逻辑景观

高旗 毛秀英

【摘要】本文以《风成地貌》一课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学科逻辑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形成地理学科逻辑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逻辑 地理教学 风成地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0-0133-04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IGU-CGE)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涉及地理学科内容的六大问题,即“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自然环境和人类?”,这六大问题体现了地理学研究的逻辑主线。当前,课程和教学论对学科逻辑的研究较为模糊,大都只是简单介绍学科逻辑的内涵,鲜少关于学科逻辑的深入辨析和概念界定。如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韦志榕提出:“学科逻辑强调的是反映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内涵,内涵是通过知识结构来体现的。”张彦顺认为,学科逻辑是“知识的关联”,其内涵包括地理知识形态、地理知识关联。也有学者认为,学科逻辑指按照一定的理论方法,使学科中的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而形成线索结构,通常以概念、推理、命题等形式出现。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及的“学科逻辑”是指地理知识的内在关联和教学关联,包括地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理思维方式。为此,笔者以湘教版教材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风成地貌》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学科逻辑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的内在关联,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成地貌》是湘教版教材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笔者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大单元整体分析,并根据地理知识的内在关联,运用学科逻辑思维将《风成地貌》这节课的教学主线设计为“外力作用类型—作用过程—相应地貌类型—人类活动”(如图1所示)。

《风成地貌》这节课的内容主要分为风蚀地貌、风积地貌、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等三个部分。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说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的类型,如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壁龛、新月形沙丘、沙垄等,并描述其景观特点;能够说出风沙活动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方法,如风沙活动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主要有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道路等,具体防治方法有设置草方格沙障、高立式沙障、植树种草等。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逻辑为“点拨学生明确观察思路—引导学生观察地貌景观—引导学生识别地貌类型—引导学生描述地貌特征—学生纠正、补充—学生得出结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反映《风成地貌》这一节的教材内容难度不大、内容不多但相对乏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探寻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有效的地理学科知识逻辑体系。

二、学情分析

依据认知发展和心理发展特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应遵循由陌生到熟悉、由復杂到简单、由抽象到具体的规律。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南宁市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学习了《流水地貌》这一节内容,加上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学生对“地形地貌”知识并不陌生,初步掌握观察、描述地貌景观的方法,基本了解外力及外力作用形式;部分学生观看过《航拍中国》《地理中国》《美丽中国》等地理纪录片,对地理知识较感兴趣;少数学生曾到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对风成地貌景观较为熟悉,能够从众多地貌中识别风成地貌。但也有一些学生对风成地貌知之甚少,且暂时无法进行实地考察。因此,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呈现风成地貌的视频、图片等。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延续运用前一节课地貌研究的学科思想方法进行拓展教学,可以为下一节课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认知发展角度看,高中生思维较为活跃,参与意识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并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有效建构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特点”,笔者制订了本节课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目标。一是培养区域认知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结合地区要素图片资料等,说明风成地貌典型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二是培养综合思维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结合地貌与旅游的关系,选择滑沙路线,描述新月形沙丘的特征。三是培养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要求学生通过模拟走访调查,了解风沙活动对敦煌市的危害及当地采取的应对措施,体会当地人民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理解国家移民政策与自然环境特征的关系,培养家国情怀。四是培养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结合VR观景、风蚀地貌模型,描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识别常见的风成地貌景观类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别风成地貌的类型,教学难点是描述风成地貌的景观特点。

四、教法、学法

在教法方面,教师一是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具体教学目标设计研学路线,并运用VR技术手段,直观呈现地貌景观。二是采用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当地居民、游客进行访谈,探讨风沙活动的影响与当地的应对措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是采用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及风沙的危害与防治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在学法方面,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一是采用模型制作法进行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用太空泥制作风蚀地貌景观模型;二是采用实验操作法进行学习,由两名学生代表进行风力沉积实验;三是采用合作探究法,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

《风成地貌》这节课立足地理学科逻辑和深度学习理论,教师将“教”的逻辑紧扣“学”的逻辑,以学生“学”的视角进行教学。本节课教学围绕外力作用类型、外力作用过程、相应地貌类型、人类活动等四个角度展开,其知识点包括风蚀地貌、风积地貌、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风沙防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情境—问题—逻辑—教学”的驱动方式进行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一)新课导入

教师以《敦煌印象》短视频导入课堂,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探索“风成地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风成地貌景观初步形成感性认知,了解风成地貌“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观看视频中的自然景观,与南宁本地的自然景观形成鲜明对比,可以增强学习求知欲。

(二)新课讲授

教师首先展示甘肃行政区划图、中国西北部分地区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图、中国植被类型图等;其次,展示敦煌全年风频图及敦煌近几日的天气状况图;再次,介绍本次研学模拟活动的任务和日程安排;最后,利用奥维互动地图展示由南宁市乘坐飞机前往敦煌市的路线,并展示敦煌市旅游景点分布图。

【设计意图】在“从空间看待一切”这一独特的地理视角中,从空间看什么、如何看是地理学科逻辑的主线。在这一环节教学中,学生根据图片信息了解敦煌市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感知“它为什么在那里”;教师通过奥维互动地球展示南宁市与敦煌市的相对位置,让学生具体感知风成地貌分布“在哪里”,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教师还以模拟研学旅行为线索,让学生识别风成地貌景观类型,描述景观特征,即“它是什么样子的”;了解风沙活动对当地的影响及当地的解决措施,即“怎样使它有利于自然环境和人类”,可以增强学生的情境体验感。

教师介绍本次研学模拟活动的任务和日程安排,具体如下。

1.第1天:雅丹魔鬼城——风蚀地貌

活动1:学生使用VR设备观看魔鬼城全景,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看到的景观,并根据图片(图略)中地貌景观的突出特征为景观取名

【设计意图】借助VR设备全方位观看动态、立体的魔鬼城景观,使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体验,感知风成地貌“它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无法进行野外观察的问题,实现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教师引导学生为景观取名,突破描述风蚀地貌特征的教学难点。

活动2:参考教材第49—50页,利用太空泥动手制作地貌模型,谈一谈制作的模型突出了哪些特征,并总结风蚀地貌这一部分的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制作地貌模型的过程也是识别景观特征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深入感知风蚀地貌“它是什么样子的”,强化对景观特征的识别;将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壁龛等地貌景观归为风蚀地貌一类,形成知识网络。此环节既达成“描述风成地貌景观特征”这一教学目标,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活动3:完成模拟实验

师:被风携带的沙粒会勇往直前吗?什么情况下沙粒停止前进的步伐?

两名学生合作完成模拟风力沉积实验,观察沉积沙粒的粒径变化特点。实验器材有吹风机、不同粒径的干沙子、小草(障碍物)、玻璃箱。学生将吹风机风口对准干沙子,打开吹风機,保持风力和方向稳定。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注意观察沉积沙粒的排列特点、障碍物附近的现象,并完成实验记录表(如表1所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从地理实践力角度出发,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风沙活动“产生了什么作用”,得出风力沉积具有分选性的结论、风沙遇障碍物沉积形成沙丘的过程,还能直观地观察沙丘不同坡向的形态特征。学生通过真动手、真观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地理实践力。

2.第2天:鸣沙山景区——风积地貌

教师利用奥维互动地球展示鸣沙山景区的宏观实景,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鸣沙山景区的情境体验感,让学生初步感知风积地貌“它是什么样子的”,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活动1:结合教材,说出以下地貌单元(图略)的名称和特点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识别风积地貌类型和描述风积地貌景观特征,让学生深入感知风积地貌“它是什么样子的”,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活动2:滑沙是人们乘坐滑板从山顶自然下滑的一项娱乐活动。结合鸣沙山景观特点和人类活动行为,从下图(图略)的两条滑沙路线中选出一条最佳路线,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地形和旅游两个要素思考和回答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体现学生对沙丘景观特征的掌握情况,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怎样使它有利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问题,提升综合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风积地貌这部分的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对新月形沙丘、金字塔形沙丘沙垄等地貌景观进行归类——风积地貌,形成知识网络。

3. 第3天:走访当地居民——风沙的危害与防治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网络资料,准备好访谈材料,并进行模拟访谈调查。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访谈,了解并记录风沙活动对当地居民有哪些危害,以及当地居民采取了哪些措施。

在两名学生访谈过程中,其他学生记录当地居民遭受风沙活动的危害和采取的应对措施。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查阅网络资料,准备好风沙危害图片、草方格图片等访谈材料,通过扮演游客、当地居民等角色模拟访谈,体会当地居民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协调观,进而了解风成地貌“它产生了什么作用”,解决“怎样使它有利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问题;同时,理解国家移民政策与自然环境特征的关系,形成家国情怀。

(三)课堂游戏

教师利用希沃白板设置“找出风蚀地貌”分组竞赛游戏,设置正确选项有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蚀壁龛、风蚀沟槽、风蚀残丘等,设置干扰选项有风沙、草方格沙障、高立式沙障、石方格沙障、新月形沙丘、金字塔形沙丘、沙垄、沙尘暴等,并选出两名学生代表进行竞赛游戏。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希沃白板设置分组竞赛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检验“识别风成地貌景观类型”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四)课堂总结

教师从风力作用形成的风成地貌及地貌景观、风力作用导致的风沙灾害及其应对措施进行总结,并板书(如图2所示)。

(五)课后作业

教师出示作业1(必做):完成练习册《新课程学习与测评》中本节的内容,自主批改、订正,小组合作解决错题。

教师出示作业2(选做):

1.查阅资料,概括描述典型风成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如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壁龛、风蚀洼地、新月形沙丘、格状沙丘、沙垄等;

2.利用流程图和简图展示雅丹地貌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并与小组成员分享成果。

【设计意图】结合班级学生存在地理学习能力个体差异的情况,教师设置分层作业让学生进行分层训练,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六、教学总结

《风成地貌》这节课立足于深度学习教学目标,重视地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依托敦煌研学这一情境,遵循“外力作用类型—作用过程—相应地貌类型—人类活动”的教学逻辑,使学习过程情境化、核心知识问题化。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回答“在哪里—为什么—怎样的分布规律—产生什么影响—有什么解决措施”等逻辑问题,并学会将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在信息化背景下,本节课教学结合VR设备等地貌观察手段,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风成地貌景观的特点和分布区的环境,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实践表明,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接受度较高,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观察、描述地貌景观的方法,并能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

在地理學科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地理学科逻辑寻找地理知识的逻辑关系并安排教学内容,实现地理新教材的最大化整合,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迅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有效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杜尚荣,李森.中小学教材编写逻辑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论教材编写的教学逻辑体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

[2]李梅梅,常珊珊,魏伊.透视高中地理新教材之逻辑结构对比[J].地理教学,2020(11).

作者简介:高旗,二级教师,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地理教学与研究;毛秀英,正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地理教学与研究。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风蚀逻辑景观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迎风坡水蚀影响的风蚀特征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景观别墅
逻辑
创新的逻辑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秦王川灌区种植春小麦与披碱草对耕地风蚀的影响差异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