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背景下课堂革命路径探索

2023-09-15常丽燕

南北桥 2023年17期
关键词:评价改革课堂革命双高

常丽燕

[摘 要]为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以“BIM小老师课堂”为例进行课堂革命路径探索。通过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实施流程以及评价体系,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堂革命;流程设计;评价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的落脚点在于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专业、课程等多个层面的高水平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双高”建设任务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特点的办学定位,同时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让学校能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双高计划”把“深化‘三教改革,推动课堂革命”作为提升育人水平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1]。因此,立足“双高”,在充分分析就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探索课堂革命内涵,推进课堂革命实施是有必要的。

1 构建“小老师课堂”的理论依据

1.1 学习金字塔理论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率先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他将学习分成7种方式,具体如图1所示[2]。

根据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的理论,学习可以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学习效果的良好与否可分为七种类型,其中效果最好的是第七种,即“教授给他人(Teach Others)”,通过该方法可以记住90 %的学习内容,而在上课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听讲”环节,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才能达到5 %。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体现为培养“小老师”,“小老师”可以遍布在各个小组,通过教别人或对所学知识立即应用的方法,将自己所学知识传授给其他同学,如此一来,“小老师”可以通过不断的讲授从而巩固所学,而其他同学也可以尽快地得到指导,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加強团队协作,进行组内的有效沟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1.2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可定义为原本在课上进行的教学活动放在课下进行,课上的时间则用来解决小组和个人的问题或是讨论[3]。翻转课堂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突破,是对传统教与学不同角色的突破,为实现这一突破,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慕课、任务驱动等模式,实现教学理念及学习理念的重塑,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思辨能力随时调整教学安排,对学生所处的发展区进行准确的判断。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翻转课堂能够降低认知负荷,使学生的认知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4]。

“小老师课堂”尝试使用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调整以及改变教学方式和角色,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合作学习,学生要由被动听转为主动学。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展示自我,体验成功,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变得高效,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高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双高”背景下“小老师课堂”的流程设计

2.1 重构教学内容

课堂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对课程内容的改革,以“BIM建模基础”课程为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以项目为驱动、任务为导向采用分层式教学。一级标题为项目式内容,二级标题为任务式内容,三级标题为任务具体的实现步骤。在分层设计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上融合具体岗位要求,反映本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需要,集中体现了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应用,诸如以上因素,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架构。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思路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岗位模块—拓展模块”,由简而繁,逐阶递进,将课程体系岗位导向化、课程内容模块化。以“BIM建模基础”课程为例,课程内容架构见图2。

2.1.1 基础模块——识图训练

基础模块的设计以识图训练为主,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建筑制图规范标准,掌握组合体三视图识图方法和技巧,能够完成简单的建筑、结构工程图的识读,对接BIM“1+X”中级考证要求,尚需掌握梁、板、柱、基础构件钢筋平法识图。在此基础上引入BIM技术在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显身手的案例,培养学生在灾难面前不畏艰险以及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

2.1.2 提高模块——软件建模

能够熟练使用Revit软件创建一般复杂程度的建筑三维模型,设计的教学内容有族模型的创建、钢筋模型的创建、钢结构节点模型的创建。以文化自信、道路自信为设计主线,引入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中的应用。

2.1.3 岗位模块——模型综合应用

模型的综合应用包括出图、出明细表、材料用量统计、砌体结构二次排砖、漫游视频的制作等,该模块对应BIM建模师岗位需求,实现以岗导学。着重讲授BIM技术在未来建筑行业的应用点,并且指出新技术的大力推进是需要多专业、全过程的配合来实现的,以此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为日后岗位所用。

2.1.4 拓展模块——“1+X”考证

2019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5]。课证融通也成了重组课程内容时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课程的拓展模块结合BIM“1+X”等级技能证,从课程的师资队伍到课程内容的设置,从职业岗位需求到资格证书的获取,完成课程的有用设计。并且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不断进取,进而形成课程完整的内容设计。

2.2 具体实施流程

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以及翻转课堂理论基础,主要由课前自主学习、课上技能获得、课后知识内化三部分组成。

2.2.1 “小老师”课前准备

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多样,生源多样化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反馈信息不断地调整教学设计,授课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获得感、成就感。“小老师”课堂实施的关键步骤是学生要进行课前预习,即学生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可通过职教云等网络平台将课前学习资料上传,课前学习资料可以是文本资料、视频、任务等形式。学生通过完成课前任务,预习相应的知识点,以便课上实现身份的互换。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启发与自主探究相结合,以项目为驱动、任务为导向,借助职教云平台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2.2.2 “小老师”课中“帮讲”

角色的互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获得感、成就感。由之前的主动教、被动学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学。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实践等方式将自己所学知识马上应用、传授给他人,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让别人也学懂,说明真的理解了、学到了,而且这一过程又反过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知识的总结梳理能力,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在课中,“帮讲”环节的实施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可选取个别任务点,引导学生上台操作、演示,教师对其讲解或操作进行补充;二是课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内互帮互助、先进带动后进,通过协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2.2.3 “小老师”课后点评

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完成的成果在职教云等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大家都扮演“小老师”角色,帮助同学找错、纠错。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定不仅仅取决于分数,而是取决于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愿意帮助他人,是否主动参与职业资格考证,是否愿意参与到课后兴趣小组当中,这些因素都会纳入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当中。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特点,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的课程评价机制。评价的体系更加完善,评价的角度更加多元,方法更加多样。注重过程性评价,改变以往重考试、輕过程的评价习惯。

2.3 完善评价体系,探索增值评价

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6],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教育教学改革,本课程探索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综合全面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定将不仅仅取决于分数,还取决于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知识测评、能力测评、素养测评,这些因素都会纳入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当中。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特点,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的课程评价机制,具体见图3。

评价的角度更加多元,方法更加多样。注重过程性评价,改变以往重考试、轻过程的评价习惯。评价指标的确定紧扣“一主线、三融合、四模块”的设计思路,力争评价结果更加契合本门课程、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实力。将校企合作、岗位考证、技能竞赛等纳入增值评价,促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与课程评价本身相挂钩。

3 “双高”背景下课堂革命的动态调整机制

3.1 动态检测平台的利用

学校的“双高”整改平台涉及课程层面的整改,对标学校及学院层面对课程提出的整改要求,从而明确课堂革命的实施方向。课程标准、课程资源、课程团队、课程实施等多个方面的标准最终都可以将课堂革命作为最终的实施载体,并分解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标准实施的观察点,为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指导和验收标准。

3.2 信息化教学手段

职教云作为一种信息化教学工具,教师可在平台上建课,导入学习资源,导入教学班级。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及教师活动都可以在职教云平台开展。采用职教云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缺点,教师也可以及时地掌握课堂反馈及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职教云中的各种课堂活动,如头脑风暴、摇一摇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能指导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搭建相应的教学场景,利用场景中的不同模块向学生讲述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在该场景中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任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7]。

4 结语

在“双高”背景下,践行课堂革命,对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进行改革,解决了课程教学内容僵化的问题,由之前的按教材讲转变成有针对性、有目标地讲。传统的授课模式为讲练结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生源多样化”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反馈信息不断地调整教学设计,授课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获得感、成就感。

参考文献

[1]裴勇.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课堂革命的动因、主体与策略[J]. 教育于职业,2021(11):108-112.

[2]秦卫红,陆金钰,吴京,等. 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20,29(1):51-59.

[3]戴朝晖,陈坚林. 基于慕课理念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影响因素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6(6):35-41.

[4]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 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 远程教育杂志,2014(1):105-112.

[5]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4):124-128.

[6]中共中央,国务院.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 (2020-10-14)[2021-10-28]. http://sx. people. com. cn/n2/2020/1014/c352664-34347574. html.

[7]梁家烁. 职业教育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分析[J]. 电子技术,2021,50(8):126-127.

猜你喜欢

评价改革课堂革命双高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浅析如何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中推行“课堂革命”
改革小学语文考试评价的几点尝试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之我见
高职英语形成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高中教师职业道德方向存在的问题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