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

2023-09-14宛如意

卫生软科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康养养老智能

宛如意,吴 方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98)

2020年全球经济因受到疫情重创进入寒冬,我国得益于经济体系强韧、内需的支撑、外循环根基扎实[1]等优势特征,经济快速复苏。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加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同年9月,总书记又强调:“推动国内大循环,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以上表明,在双循环发展格局这一战略性布局之下,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任务,为我国各类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指引。

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是融汇现代技术,以老年人群为服务对象的新兴产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发展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顺应了智能化的新时代发展趋势,也为养老设施设备带来更高层面的设计思路[3],可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疏解医养结合等养老服务压力,让老年群体安享晚年。目前关于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康养、智慧养老内涵界定与产业发展,智慧养老的相关政策分析,智能设备在老年疾病中的应用等方面[4-7]。而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多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展开[8],集中于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金融等范畴,但鲜有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置于产业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进行体系化剖析。因此文章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具备何种发展基础?又存在哪些刚性瓶颈?在此背景下该产业沿怎样的路径可达成高质量发展目标?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 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发展基础与机遇

1.1 产业发展基础

1.1.1 产品供给增量提质

研究选取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梳理的医疗器械企业排行榜中,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前十的企业信息纳入数据整理,得出我国老年康养智能设备领先企业概况。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企业在产品供给数量、科技重视程度、区域分布集中度上具备一定优势基础。其一,产品供给数目较高。研究选取的10家企业(10家企业按照康养智能设备板块营业收入从高到低分别为:新松机器人、麒盛科技、鱼跃医疗、三诺生物、乐心医疗、翔宇医疗、九安医疗、宝莱特、汇博医疗、迈动医疗),康养智能设备板块的营业收入皆在千万级以上,收入过亿的企业达8家,占到80%,反映出产品供给数量大。其二,重点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研发投入与占比彰显着企业对产品科技含量的关注度,10家企业中研发投入至多达2.35亿元,研发占比最高达17.27%,可见企业较为看重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的科技含量。其三,产业区域布局呈现集中态势。从产品供给区域分布来看,目前老年康养智能设备领先企业多集中于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或老龄化程度偏高地区相匹配,整体分布较为集中。

1.1.2 “银发”需求强力拉动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9]与老年群体存在的巨大消费潜力激发出对智能产品的消费需求,成为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发展的重要拉力。从老年人口规模与构成来看,经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到2020年11月,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70%,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又有19,064万,在总人口中占比为13.50%[10]。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于2020年7月公布的《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提到现今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23个城市中,重度失能的老年人比例有4.8%,中度失能的有7%,失能率情况总计11.8%。老龄化加深与失能率增高对养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对智能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从老年消费规模来看,《大健康产业蓝皮书: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预测了老年人未来的消费规模,即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消费规模可达26.81万亿元,到2050年可达61.26万亿元,整个“银发”市场蕴含庞大消费潜力与需求。从老年消费内容来看,从《中国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的调查数据中发现,最令老年人感兴趣的数字化产品中,智能健康产品占比过半,比例到达57%。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的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对其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相关产品应当进一步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如差异化服务半失能、失能;低龄、高龄老年人等,助力产业进入发展新时期。

1.2 产业发展机遇

1.2.1 规划与保障性政策提供多方扶持

我国为进一步提高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品的适老性与普及性,切实解决老年群体在使用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数字鸿沟”问题,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11]。研究以2016-2020年为时间区间,以“智慧养老”“智能”“产业”等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相关关键词在国务院办公厅、民政部、工信部及科技部等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政策文件检索,随后以政策文件的权威性和与产业的相关性为原则进行筛选。发现相关政策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8年后呈井喷式增长,2019年有21部,2020年则达52部。此外在政策内容上,一方面规划设计类政策明确了整个产业的产品定位、产业规划、发展步骤等,如《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另一方面保障撑持性政策在税收优惠、财政拨款、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等多方面为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的发展护航,如《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不论是政策数量还是政策内容上,皆为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1.2.2 科技稳步前进赋能产业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赋能产业创新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从多方面呈现科技化、数字化特征。从产品科技应用看,人工智能借助各种医疗检测传感器[12],对老年用户的健康数据如血压、心跳、睡眠情况等进行收集,以此可以评估老年人在生理护理层面的需求;而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的技术分析,则可以收集老年用户受教育水平、消费结构、家庭结构等数据,由此作为评估其消费能力与经济需求的依据[13]。从产业科技前沿看,中国工程院自2019年发表《全球工程前沿2019》,首先在工程开发前沿上向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研发倾斜,如开发脑机接口技术、智能可穿戴健康辅助设备。到2020年,进一步在医药卫生领域开始聚焦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的学科方向,包括医用机器人与智能医学、类脑智能研究,表明人脑科学,智能医学日渐成为我国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研发的技术基础,助推产业向科技化、高端化、现代化转型。

2 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发展瓶颈

2.1 政策层面:产品标准与监管机制建设不足

作为新兴产业之一,我国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还处于成长起步期[14],完善相对应的政策体系是当务之急。一方面老年康养智能设备欠缺相关产品标准。就产品本身而言,产品应达到何种服务效果并未有统一国家标准。考虑到老年群体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老人其需求也存在差异,但老年康养智能设备所实现的智慧养老服务具体要达到何种标准尚未涉及[15],且服务标准与老年健康信息数据库之间缺少动态跟进分析。就产品可及性而言,部分价格较高且非日常必需的老年康养智能设备,可在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场所内配备。但关于产品的配备标准,也尚无统一规定。如《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指出了对相关示范企业、园区、基地等的数目建设标准,如继续再培育100个以上示范企业、50个以上示范园区等。但对示范点要做到何种程度、达到何种服务效能,其中智能养老产品的配备率应达到多少,未有明确标准。另一方面尚缺少完备的行业监督管理体制。负责养老产业监管的部门包括民政、财政、住建、卫健、市场管理、医疗保障等,各部门业务存有交织,监管主体不一,监管难度较大。由此导致老年康养智能设备市场尚未形成良好秩序,产品未形成良好价格序列,容易给不法商人可乘之机造成市场乱象。

2.2 技术层面:核心关键技术掌控程度低

一是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老年康养智能设备所需的关键性技术,其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卡脖子”局面亟待破解。以新兴养老科技为例,美国如今处在全球领先地位,在该领域的核心专利占比达到36.39%,令其他主要竞争国家(指专利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简称为主要竞争国家)望尘莫及。余下主要竞争国家新兴养老科技核心专利排名情况依次为英国、日本、韩国、中国。我国虽在专利总量上位居第一,然而在核心专利方面表现欠佳,占比仅有0.53%[16],排名在最末位。表明如今我国在老年康养相关领域的科技专利开发中,重数量而轻质量,不具备较强竞争力。二是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的技术应用尚不成熟,人机和谐有待实现。随着现代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虽然我国已产出种类多样的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和老年人的交互体验并不和谐。如较为常见的智能家居语音终端,对方言反应不灵,老年人如若发音不标准就难以使用。出现该现象原因在于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的部分技术如语音识别、意图检测等尚不成熟,企业技术研发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场景的融合性不足[17],核心科技的掌控水平偏低。

2.3 人才层面:复合型人才面临较大缺口

当今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面临较大人才缺口。其一,产业链上游缺少高层次复合型研发人才。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的研发除了需要计算机技术、软件科学等学科背景,还需要通晓一定养老、护理、医学等相关知识,才能使产品最大限度满足养老需求并降低故障概率[18]。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对人工智能人才情况进行了数据测算,指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供需比例已然达到1∶10,而预测到2025年,该人才短缺数量会升至1000万。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19],以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为例,目前全国仅有29所高校开设了该本科专业。其二,产业链下游缺少复合型服务人才。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的使用与推广,仅依靠传统养老护理员与照护师的专业技能远不能满足要求,还需要掌握一定信息分析、数据处理等专业技术知识。但现有的老年照护人员多数未经历过智能化养老相关的系统性培训,也未参与产品上游的研发,人才的高端化与现代化不足。此外由于养老服务行业带有工资待遇差、社会地位低的刻板印象,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护理分会对养老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中[20],涉及65所高职院校、近1000名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2018-2021年投身养老服务行业毕业生的离职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第一年为50%、次年为70%、第三年乃至接近100%。

2.4 产品层面:产品适老性设计有待提升

随着老年人的自然衰老,会产生因身体机能退化引起的生理护理需求,以及伴随出现的情感心理需求,当前老年康养智能设备在满足两方面需求上都有待提升。首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生活习惯在产品设计中有时未能被顾及周全[21]。老年康养智能设备融入了现代科技,设计者年龄结构偏年轻化,个别产品带有复杂的界面和操作步骤,未考虑到老年人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等,导致使用难度大。如有些老年康养智能设备需依托手机软件控制,但老年人无法熟练使用智能手机,造成产品适老性大打折扣。其次,产品仍无法充分迎合老年群体对于深度情感交流的需求。目前大部分老年康养智能设备已经实现了健康监护、定位呼救、家务清洁、休闲娱乐等功能,但是精神慰藉类产品并不多见。能与老年人进行交流的精神慰藉类产品,其功能较为单一,大多提供简单的语音聊天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观看戏曲、电影等其他需求[22]。常见的智能手表、手环等产品,仅作为计步工具或者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设备,同质化倾向明显,缺乏互动性设计,与老年人现实生活存在脱节。

3 我国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实现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23],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抓手,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为关键目的,以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最终目标,在工信部提出的“强链、补链”基础上加入“延链”举措,采取“强链、补链、延链”三步走的具体步骤,形成助推产业稳步成长的三角形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期望以此破除产业发展瓶颈,匡助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强链”筑牢政策、技术、人才根基;“补链”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延链”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长。

图1 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发展三角形逻辑框架

3.1 “强链”筑牢政策、技术、人才根基

3.1.1 完善老年康养智能设备标准化体系

目前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的相关政策在标准建设领域仍较为单薄,仍停留在对医疗仪器设备、老龄服务两大领域所制定的标准。为响应国家实施的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建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各级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生产制造、销售流通、应用服务等环节的标准研究制定与应用推广。如对产品详细应参照何种准则,达成何种使用效果设置具体规定;对产品在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智慧养老示范区等场所中的配备率提出具体要求,使产业发展步入正确轨道。同时以目前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养老服务等领域的相关标准为借鉴,推进老年康养智能设备在健康档案管理、用户隐私安全、智能临床辅助诊疗[24]等方面的规范应用。此外,应继续助推各部门对于产业的协同监管。老年康养智能设备全产业的监管内容较多,涉及民政、财政、卫健、住建、市监局等部门,应当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可考虑由民政部牵头,财政部、卫健委、市监局等部委配合,制定《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检查事项清单》,使产业监管有据可依,推进监管机制规范化、常态化。

3.1.2 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并举

我国对于老年康养智能设备所需的“卡脖子”关键性技术仍有待突破[25],核心技术专利掌控程度与领先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采取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双线并行的战略有助于早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一是打造实验室基地,借助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多方力量,借鉴高校科创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如哈工大机器人创新基地、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设经验,以沈阳、成都等老龄化严重地区为试点,建设老年康养智能设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进行核心养老科技的自主研发。二是加强养老科技与老年人现实生活的适配性。建设全国性的老年健康云数据共享平台,支持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整合医疗、民政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市场供应数据和老年用户健康数据[26],据此进行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的研发设计,使其有效匹配老年群体的实际情况。三是对国外先进技术、制造经验等取精用宏,发挥国家扶持政策以及各种渠道、平台的效用,积极引导国内大型企业和国际先进企业、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大力推进国际交流,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共同开发高端老年康养智能设备,联合开展研发和创新,摆脱对欧美国家的技术依赖。

3.1.3 制定养老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人才是渗透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关键要素,应着力弥补目前面临的产业人才缺口,规划人才发展,为产业输送高质量人才。首先,优化老年康养的关联学科和专业结构。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的发展是动态进程,动态调整专业是必然要求,如更新完备学科专业目录。对产业中不同岗位如研发、制造、服务、管理等,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专业。同时注意对不同培养层次,含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设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提升产业所需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养成速度[27]。将康复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可穿戴健康管理设备等高端、关键康养智能设备的开发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领域,同时推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新材料等前沿科技在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中的深度应用,以技术进步带动人才层次进步。最末,拓展老年康养领域校企互助合作的深度。可将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中紧缺人才所处环节、领域作为校企合作的重点方向,并优先支持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等建设发展。如2021年高职院校优化更新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将智能化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迎合目前产业对于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可优先进行职业教育与产业链下游服务相融合的实践,提升人才与产业的适配性[28]。

3.2 “补链”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

3.2.1 借助其他产业资源取长补短

实现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的全面升级,要强化产业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补齐资源短板。一方面,建设国家级老年康养智能设备资源共享平台[29],利用其他产业优势。可围绕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需要的先进材料、科技成果、经营管理、销售推广、金融服务等关键要素,建立政府主导、各类优势产业如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生命健康产业等,积极参与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各方资源高效集成,成为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另一方面,培育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先进示范区,利用周边区域优势。通过前文研究,得出华东、华北、华南等区域是目前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因此可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圈的基础上,由区域内领先企业如新松机器人、鱼跃医疗等带头,辐射带动其他企业发展,培育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先进产业集群。同时由各地政府主导建立省区间产业发展规划衔接机制,让地区间的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充分涌流,共建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先进示范区。

3.2.2 制定推广策略畅通产业链上下游

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的销售推广是打通产业链上游研发生产与下游应用服务的重要一环,因此应制定恰当的产品推广策略。一方面,提高老年康养智能设备在实际养老场景中的利用率。在现实中,主要养老场景包含养老机构、社区养老等。对于养老机构编制其设备设施标准,将老年康养智能设备配置率纳入养老机构等级划分标准;对于老年友好型社区提出建设标准,每个社区建立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科普与使用的综合性活动场所,同时政府为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多方发力实现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的推广普及;另一方面,将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的销售推广融入数字经济的洪流。在大数据时代下,老年人的网络消费能力不容小觑,可利用互联网这一渠道提高老年康养智能设备可及性。建设“线上/线下+康养”的销售新业态、新模式,线上线下联动,集中展示、销售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与相关产品,同时注意目前普遍面临的养老成本过高问题[30],可以有效利用各类促销活动,如电商消费节等,让产品价格适宜,形成品牌效应和消费热潮,繁荣老年消费市场,促进产品流通。

3.3 “延链”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

3.3.1 打造自主品牌形成品牌效应

为摆脱当前我国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处于价值链底端的现状,实现产业链升级,急需打造精品和具有竞争力的国产品牌。首先,结合《中国制造2025》考虑制定老年康养智能设备品牌发展战略。确定老年康养智能设备品牌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以及围绕品牌强国战略目标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与保障支撑等[31];其次,以战略指导为依据,构建国家品牌企业信用体系。在诚信、产品品质、绿色发展等方面进行约束和公开承诺,实行严苛的退出机制,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老年康养智能设备自主品牌,建设中国制造信用数据库;最后,搭建国家自主品牌舆论宣发平台。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下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平台,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如网站广告、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使自主品牌高频出现在国内外消费者视野中。二是发挥国家级传播媒体的影响力,讲好品牌故事,推动老年康养智能设备自主品牌面向世界,打造品牌效应,增加产品附加值。

3.3.2 转型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迈进

实现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完成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由组装制造向技术集成转变。其一,聚焦关键和核心技术,挣脱产业以制造为主的桎梏。着眼于老年康养智能设备急需的高端芯片、关键材料、工艺技术等核心科技的研发与运用[32],发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等对产业给予的支持作用,可由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配合进行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向“中国智造”转型。其二,提供财税政策优惠,推动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企业成长为技术密集型。鼓励有一定制造业基础和经营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拓展业务,逐渐成为老年康养智能设备企业,在业务转移时可给予3~5年的税收优惠期。在老年康养智能设备领域的初创企业,该优惠期可适当延长,以解决技术密集的新型产品市场接受需要时间的问题。其三,优化产品设计、增强标准验证,确保产业、产品的高质量。首先强化产品的互动性设计与安全性设计,通过上游研发人员与下游服务人员合作,了解老年人基本特征、生活习惯,如老年人可能存在行动迟缓、视力减弱等特点;以及现实情感心理需求,如社会交往需求,据此加强产品的适老性、可操作性、情感互动性;通过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开发应用,预防老年用户隐私数据泄露,以此增强产品的安全性。其次加快开展对于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的检验检测,引导权威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参与老年康养智能设备的质量检验,同时进行检验检测结果与能力的国际互认,提高产品与产业的国际认可度,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康养养老智能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