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麻覆膜种植模式农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甘肃省胡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

2023-09-14赵宝勰

中国种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胡麻覆膜意愿

赵宝勰

(甘肃省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白银 730900)

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L.)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食用油料作物,也是一种效益可观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持续推进,产业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胡麻种植模式对其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影响[1],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农户的收入,同时对推广适宜本地化的种植模式具有延展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胡麻的产业振兴,进而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学界围绕胡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探讨施肥[2]、种植密度[3]和覆膜类型[4]对胡麻形态建成、生长特性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其次,从更微观的层面重点关注胡麻基因的克隆、表达[5]以及遗传分析[6]。然而,关于胡麻覆膜种植等资源利用以及农户选择意愿方面的文献较为鲜见。鉴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提振产业振兴为目标,探究旱地胡麻覆膜种植模式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

1 研究设计

1.1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说的核心要义指出,人在可以获得市场的完全信息时,通过提前预判自己获利的最大化,以及找到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与途径,最终通过达到效用最大化进而实现理性偏好的满足。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说,农户在胡麻覆膜种植过程中会考虑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个基本的事实。然而,在公共利益价值层面,农户应该共同增益或助益于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众参与是治理共同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在覆膜种植中是重要的参与者,会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说实现自己理性偏好的满足,同时,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理念的宣传、教育以及培训下,农户个体也将对生态效益予以考虑。因此,本研究基于农户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基础上提出以下3 个假设,以自恰于理论与实践。

采纳意愿(AW,Adopt willingness)是农户基于前期覆膜种植模式的推广以及农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普及综合做出选择某一种植模式的意愿,是农户的一种自愿性的心理表达。本研究农户的采纳意愿主要包括农户对3 种种植模式的选择意愿,其中,3 种覆膜种植模式具体为:覆膜种植胡麻后留旧膜,翌年再播种(以下简称旧膜直播,AW1);胡麻收获后留旧膜,翌年收旧膜再覆新膜播种(以下简称春天揭旧膜覆新膜播种,AW2);胡麻收获后除旧膜,秋后整地覆新膜,翌年再播种(以下简称秋后整地覆新膜播种,AW3)。

社会信任(ST,Social trust)是社会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7],是个体对与之相关的组织和个人从内心产生的一种自我认同感,这种自我认同感是一种自我确证的过程。本研究的农户社会信任是指在覆膜模式的选择过程中农户对其他农户在旧膜处理过程中的信任程度;此外,社会信任还包括地方政府对农户旧膜处理的补贴能否给予公平发放。农户间的相互信任对农户技术采纳具有显著的影响[8]。在覆膜种植模式的选择中农户对农户间和地方政府的信任越高,农户对某一种植模式的采纳意愿越强。鉴于此,提出如下假设H1:农户的社会信任越高,采纳意愿越强,即社会信任对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

风险感知(RP,Risk perception)是农户对选择覆膜后基于个体理性对种植风险的一种预评估。比如,种植模式的不同对土壤生态环境、胡麻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风险感知是影响采纳意愿的关键变量,风险感知水平越高,对风险工具管理的采纳意愿就越强[9]。农户覆膜种植的风险感知力和体悟力水平越高,对风险的预判力越强,采纳意愿越高。鉴于此,提出假设H2:农户对覆膜种植模式的风险感知水平越高,采纳意愿越强,即风险感知对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

亲环境行为(PEB,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是指个体或者组织采取必要可行的行动对环境保护具有改善作用的行为[10]。公共领域的环境治理需要每一个个体行动者的亲环境行为,这种行为更有利于个体和组织在公共领域的社会治理中实现社会和人生价值,同时,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增益并助推于基层社会的治理。本研究的亲环境行为的内容主要指农户在旧膜处理过程中日常的个体行为对环境保护的影响程度。在覆膜种植模式的选择中,农户们的亲环境行为意识越强,越有利于推广各种适宜本地化的种植模式。据此,提出假设H3:农户的亲环境行为意识越强,越有利于种植模式的推广和采纳,即亲环境行为对种植意愿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

1.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数据主要来源于2021 年3-4 月本课题组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对种植胡麻农户的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获得260份问卷,有效问卷248 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5.4%。问卷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信任、风险感知、亲环境行为和采纳意愿4 个核心变量的题项,同时还涵盖了农户个体的信息,农户个体变量均属于控制范围。问卷的题项内容和赋值方式见表1。此外,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结构方程模型(PLS-SEM)。

表1 变量的定义、赋值以及描述性统计结果

1.3 问卷的信效度本研究所有题项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α)值为0.778,大于0.7,为可接受范围,表明该问卷的信度良好。问卷所有题项的抽样适应性检验(KMO)值为0.663,大于0.6,为可接受范围;巴特利(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结果显著(近似卡方值为3383.658,自由度值为66,显著性为0.000),从KMO 和Bartlett 球形度的结果可知,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本研究的模型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本研究的变量名称、变量题项内涵的定义、题项的赋值方式以及描述性统计结果(均值和标准差)详见表1。其中,风险感知的均值范围为3.286~3.956,标准差的范围为0.863~1.421。亲环境行为的均值范围为1.516~3.093,标准差的范围为0.621~1.213。采纳意愿的均值范围为2.310~4.097,标准差的范围为0.953~1.221。

社会信任、风险感知、亲环境行为和采纳意愿4个核心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见图1。其中,亲环境行为分别与风险感知和采纳意愿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7 和0.45。采纳意愿与风险感知间的相关系数为0.62,呈极显著相关性。社会信任分别与亲环境行为和风险感知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4 个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具有初步的参考价值。

图1 核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2.2 构面的信效度与区别效度社会信任、风险感知、亲环境行为和采纳意愿4 个变量间的信效度与区别效度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构面的信效度用组成信度(CR)和平均变异萃取量(AVE)表示,CR的范围为0.671~0.898,AVE 的范围为0.419~0.745,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因此,构面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区别效度的值均在符合要求的范围之内。鉴于此,本研究的构面间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与区别效度,适合进行PLS-SEM 模型分析。

表2 构面的信效度与区别效度

2.3 覆膜种植模式农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覆膜种植模式农户采纳意愿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见图2,其中,Bootstrapping 抽样次数为5000 次。从图2 可知,首先,农户对3 种覆膜种植模式的采纳意向依次为:春天揭旧膜覆新膜播种(AW2)>秋后整地覆新膜播种(AW3)>旧膜直播(AW1)。其次,社会信任对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的结果,路径系数为0.152(T=2.995),假设H1 成立。风险感知对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的结果,路径系数为0.587(T=12.068),假设H2 成立。亲环境行为对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的结果,路径系数为0.171(T=2.475),假设H3 成立。此外,从模型假设检验的结果来看,覆膜种植模式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信任、风险感知以及亲环境行为。

图2 覆膜种植模式农户采纳意愿之结构方程模型

2.4 覆膜种植模式农户采纳意愿3 维拟合分析在SEM 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社会信任、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两两与采纳意愿之间的三维拟合,以预测未来两个因素之间对采纳意愿的影响趋势,为农户的采纳意愿给予相应的预判,三维拟合结果显示(图3),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与采纳意愿呈现下降趋势(图3a),社会信任和亲环境行为(图3b)、社会信任和风险感知(图3c)分别与采纳意愿呈现上升趋势。可见,未来在覆膜种植模式的推广中,应重点关注农户的社会信任和亲环境行为、社会信任和风险感知分别对采纳意愿的影响。

图3 覆膜种植模式农户采纳意愿的拟合

社会信任、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3 因素两两对采纳意愿的拟合方程见表3,从图3 的拟合趋势和拟合方程的相关参数(R2)可知,三维拟合具有一定的稳健性。该模型为预测农户采纳意愿找出了核心关键影响因素,因此,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表3 覆膜种植模式农户采纳意愿的拟合方程

3 讨论

胡麻作为旱区主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关于其农艺性状[11]、产量和生理生化[12]方面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但从农业资源利用以及农户对其覆膜种植模式采纳意愿方面的研究较为鲜见。已有文献[1]指出,旱区胡麻覆膜种植模式的不同会显著地影响其经济效益,然而,农户对覆膜种植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会有一些潜在的因素影响农户的选择,故厘清旱区胡麻覆膜种植中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推广适宜本地化的种植模式具有一定的意义。此外,本研究也拓展了关于胡麻研究的视域范围。覆膜种植过程中农户的社会信任、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均对其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王璐瑶等[13]研究表明,社会信任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与本研究的结论一致;而风险感知具有负向影响,与本研究的结论相反,可能与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个体的异质性特征以及数据处理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建立,亲环境行为成为和谐共生主题的重要内涵,但鲜见文献报道亲环境行为与采纳意愿间的影响关系,本研究表明亲环境行为对农户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总之,本研究关于覆膜种植模式中农户采纳意愿的研究结论拓展了胡麻研究的广度,为其他农作物覆膜研究中农户采纳意愿提供了有益参考;关于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文献[14-15]未就各因素间对其采纳意愿的趋势进行预测,本研究通过对农户采纳意愿趋势预测弥补了已有文献研究中的不足。此外,本研究还有一些提升的空间,未来可以通过将社会信任、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中的相关变量设置调节和中介变量以深入探究各变量究竟如何和怎样具体影响其采纳意愿,为旱区农户胡麻覆膜种植模式的选择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参考方案。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胡麻是旱区主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多种覆膜种植模式在旱区推广具有属地差异性,选择适宜本地化的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探讨农户在种植模式的选择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采纳意愿,本研究利用248 份农户调研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农户对3 种覆膜种植模式的采纳意向依次为:春天揭旧膜覆新膜播种(AW2)>秋后整地覆新膜播种(AW3)>旧膜直播(AW1)。其次,农户在胡麻覆膜种植模式的选择中,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核心因素是社会信任、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社会信任、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均对农户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其中,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较大。再次,社会信任、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3 因素两两均与采纳意愿间呈现三维下降和上升的趋势面。其中,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与采纳意愿呈现下降趋势,社会信任和亲环境行为、社会信任和风险感知分别与采纳意愿呈现上升趋势。

4.2 启示据上述结论,本研究获得了以下政策启示:第一,在旧膜处理过程中农户间要加强社会信任建设,成为具有社会信任意识的公民,此外,良好的社会信任是农户间交流的粘合剂。第二,地方政府要加强引导和培育农户亲环境行为,在增益于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效益,以达致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进。第三,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农户覆膜种植模式相关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共同助益农户对覆膜种植模式的风险感知能力。

猜你喜欢

胡麻覆膜意愿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胡麻高产栽培技术
优化胡麻胶提取工艺的研究
地表深井降水在胡麻岭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无言的丰碑——记中铁一院胡麻岭隧道设计科研攻坚战
基于SLS覆膜砂的无模铸型快速制造
花生新品种锦花20覆膜栽培技术
杂豆全覆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