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个性化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产程进展与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3-09-14吕琳琳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17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助产产程

吕琳琳

(肥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2716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受教育水平在逐年升高,人均受教育的年限在不断增加,毕业后的工作、生活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大,较大的压力以及较快的社会节奏让很多育龄女性及其家庭不得不推迟生育年龄[1-2]。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二孩生育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的人数在不断增多,高龄产妇身体功能相对欠佳,且其家属对高龄产妇围产期的护理以及新生儿的健康较为重视,因此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4]。高龄产妇由于生育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及身体功能相对较弱,生产时体力及肌力均较差,围产期需要护理人员优质、个性化的助产干预措施。婴儿是产妇家庭的未来以及希望,人们对高龄产妇以及婴儿的健康较以往更加重视,也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要求妇产科医护人员在围产期制订更加科学、高效的护理干预方案[5-6]。常规的护理措施应用于妇产科一般育龄期女性围产期的干预时,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高龄产妇的身体状况以及胎儿的发育情况较为复杂,随着孕周的增加会出现较多的未知因素,常规的护理方案不能根据高龄产妇及其腹中胎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干预,容易引发不良事件,导致妊娠结局欠佳,还会产生护患纠纷[7-8]。基于此,此次研究就全程个性化助产护理方案在缩短高龄产妇产程时间、优化母婴妊娠结局方面起到的积极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肥城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8 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 例。对照组:年龄35~43 岁,平均年龄(38.50±2.25)岁;孕周36~41 周,平均孕周(38.50±1.25)周;初产妇32 例,经产妇17 例;体质量为53~73 kg,平均体质量(62.34±3.52)kg;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 例,中专或者高中16 例,大专及以上26 例。观察组:年龄35~42岁,平均年龄(38.00±2.25)岁;孕周35.5~41.5 周,平均孕周(38.50±1.50)周;初产妇31 例,经产妇18 例;体质量为51~75 kg,平均体质量(62.66±3.78)kg;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 例,中专或者高中15 例,大专及以上28 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产妇及其家属知晓此次研究流程,并在研究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此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给予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均在35 岁及以上;②经彩超检测显示产妇胎位及胎儿的发育情况良好,且产妇的骨盆功能正常,产妇符合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标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②合并有精神系统疾病;③合并有妊娠期间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④患者中途因个人原因退出此次研究;⑤患者依从性差,情绪波动较大,对医护人员救护措施的配合度较低。

1.3 方法

对照组方案为常规护理,即对产妇进行胎心监测、产前指导和产前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个性化助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产前初步干预:高龄产妇来院后,护理人员带领产妇及其家属熟悉医院环境及住院期间常去科室的位置,减轻产妇对医院的陌生感;护理人员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根据产妇偏好和需求的不同,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疏导;了解产妇生产方式的相关意愿,借助产道和子宫内胎儿模型、多媒体等学习方式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分娩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使其对头盆关系和骨盆入口等有一定的正确认知;向产妇及其家属说明异常产程和正常产程的不同特点,指导产妇通过胎动对胎儿的状况进行判别。②产前心理干预:高龄产妇来院生产时,内心多因欠佳的身体状况及担心不良妊娠结局而伴有焦虑、恐惧、应激以及紧张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结合产妇的身体素质、性格特点以及胎检等情况,用积极向上、温和的语气与之进行良性沟通,耐心倾听产妇的心理诉求,知晓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之后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疏导,以减轻产妇较大的精神压力及身心的应激状态,将医院在高龄产妇分娩方面的安全性、权威性进行告知,以提升产妇的安全感及顺利分娩的信心。③产前健康知识干预:多数高龄产妇为初产妇,对围产期方面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较低,护理人员事先询问产妇的生产医学知识水平,之后开展大众化、通俗易懂的围产期健康知识,比如围产期日常生活饮食禁忌、分娩过程中不同产程的注意事项、会阴水肿护理、产褥期心理调节、恶露和宫缩状况的观察方法、母乳喂养技巧及新生儿护理技巧等内容,让产妇明白围产期医护人员救护措施的重要性以及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对优化妊娠结局的积极价值,激发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产妇对医护人员围产期相关救护措施的依从性;讲述经阴道自然分娩对产妇产后机体快速恢复及对胎儿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转变高龄产妇错误的医学认知,转变产妇对剖宫产的错误理解。④第一产程干预:助产士对产妇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辅助产妇取自感舒适的坐卧体位,以减少宫口位置全开时间;助产士告知产妇第一产程时的呼吸及发力技巧,引导产妇正确的深呼吸方法及频率,产妇在生产途中体力不支时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助产士对产妇腰腹部进行按摩、推拿、抚触等方法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以减轻产妇宫缩时引发的剧烈疼痛;由于第一产程时间较长,护理人员及时给予产妇补充能量及水分以补充产妇体力;并对产妇的良好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⑤第二产程干预:第一产程时间较长,产妇发力较多,在第二产程的体力较差,护理人员对产妇的心跳、血压等临床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确保产妇及腹内胎儿生命体征指标正常;鼓励产妇选择自感舒适、方便发力的生产体位进行分娩;护理人员将产床位置调整至产妇方便生产的角度以利于胎头的自然娩出;产妇将胎儿娩出后,及时给予产妇促进子宫收缩类药物,并对产妇的子宫、会阴以及膀胱等器官及组织进行检查,如有撕裂情况及时进行缝合;动态监测0.5 h 后,如无阴道异常出血即可送产妇回病房进行产后机体的恢复。⑥产后机体恢复干预:产妇产后1 d 内,护理人员动态监测产妇有无异常出血等症状,并对产妇身心整体状况进行观察,通过鼓励产妇、夸奖胎儿等方式来缓解产妇产后身体指标巨大落差带来的失落感;叮嘱产妇勤换贴身衣物及床单被褥,降低环境中致病菌对产妇产后脆弱机体造成感染的概率;制订符合产妇口味的健康饮食,严禁产妇吸烟饮酒、暴饮暴食、摄入生冷刺激以及重口味食物,宜少食多餐,鼓励产妇进食易于消化吸收、膳食纤维含量高以及营养丰富的食材;严禁熬夜,规律作息,确保睡眠充足,加速产后机体全面的恢复;护理人员指导产妇产后尽早进行母乳喂养,胎儿吸吮乳头可以对产妇身心产生良性刺激,有助于产妇乳汁的分泌以及激发产妇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也可改善产妇产后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提升初为母亲的责任感及自豪感。并指导产妇及其家属正确清洁会阴部和促进子宫恢复的方法。

1.4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情况。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高龄产妇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其中,HAMA 总分为70 分,HAMD 总分为120 分,测评得分越低、代表产妇的心理状态情况越佳。②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医护人员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以及健康知识水平等自我管理能力相关方面的情况进行测评,测评标准为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ESCA),其中,自我护理技能方面分值为44 分,自我概念方面分值为28 分,自我责任感方面分值为24 分,健康知识水平方面分值为76 分,ESCA 满分为172 分,测评得分与产妇的自我管理能力正相关。③产程情况。④妊娠结局。⑤生活质量。以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为评估两组产妇生活质量的依据。测评得分与产妇的生活质量正相关。⑥护理满意度。采用的评估量表为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满分为100 分,根据得分的高低可以分为满意(80~100分)、比较满意(60~79 分)和不满意(<60 分),护理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该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675,效度为0.726。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 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心理状态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测评得分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心理状态情况比较 (±s,分)

表1 两组产妇心理状态情况比较 (±s,分)

2.2 两组产妇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关指标得分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比较 (±s,分)

表2 两组产妇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比较 (±s,分)

对照组4931.28±3.1535.87±4.0619.43±2.5722.64±3.1217.09±2.1619.87±3.0552.66±5.2763.47±4.68观察组4931.04±3.0241.37±4.5419.26±2.4126.39±3.6716.94±3.0323.12±3.4152.31±5.1971.23±4.19 t 0.385 6.3210.338 5.4490.282 4.9730.331 8.647 P 0.701<0.0010.736<0.0010.778<0.0010.741<0.001

2.3 两组产妇产程用时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各个产程所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产程用时情况比较 (±s,h)

表3 两组产妇产程用时情况比较 (±s,h)

对照组 498.67±1.731.36±0.480.29±0.07 10.58±1.75观察组 497.49±1.570.85±0.170.14±0.05 8.93±1.49 t 3.536 7.011 12.206 5.025 P 0.001<0.001<0.001<0.001

2.4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妇及胎儿的妊娠结局均较对照组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n(%)]

2.5 两组产妇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组产妇生活质量比较 (±s,分)

表5 两组产妇生活质量比较 (±s,分)

2.6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6。

表6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高龄产妇是临床上较为特殊的产妇,由于身体素质相对较弱,分娩时容易发生较多突发事件,这就对医护人员的分娩及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9]。多数高龄产妇产前多伴有顺利分娩信心不足、担心生产时大出血以及胎儿畸形等多种顾虑,内心的恐惧、紧张等消极情绪较为严重,对顺利分娩较为不利[10]。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全程个性化助产护理可以有效缓解高龄产妇的负面情绪,主要原因是全程个性化助产护理的核心是产妇,于产前、产中和产后通过对产妇进行分娩知识和技巧的指导,并告知产妇相关的注意事项,且在此过程中给予产妇心理和精神上充分的关心和支持,使高龄产妇的的负面情绪得到了显著的缓解。

近年来,因生育管理政策的改革、工作及社会的压力,导致高龄产妇的数量急剧增加,而多数高龄产妇为初产妇,对分娩的知识知之甚少,导致自我管理能力较低。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全程个性化助产护理可以提升高龄产妇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在产前根据产妇生产医学知识水平开展了针对性的健康知识讲座,使产妇对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不同产程的注意事项及分娩后特殊生理护理等知识有了正确的认知,提升了产妇自我护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了自我管理能力。

分娩是胎儿从母体中脱离呈独立个体的过程,且因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生产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加之初产妇的分娩经验不足,难以应对分娩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导致不能顺利分娩,延长了产程,增加了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各个产程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全程个性化助产护理不仅可以缩短高龄产妇的产程,还可以提升阴道分娩率、降低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主要是因为该组高龄产妇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在不同产程调整呼吸节奏及发力方法,结合护理人员的科学助产措施,提升了阴道分娩率和生产效率,降低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11-12]。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是因为全程个性化助产护理可为产妇提供连续性和个性化的助产护理,使产妇主动参与分娩过程,满足了产妇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获得了更多产妇的认可;同时产后护理人员注重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干预,并指导产妇及其家属正确清洁会阴部和促进子宫恢复的方法,提高了患者产后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全程个性化助产护理方案不仅可以缓解高龄产妇严重的负面情绪,缩短产程时间,改善母婴妊娠结局,还可以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护理效果较佳。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助产产程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高龄产妇能否生二孩,最好查查卵巢功能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