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合持续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2023-09-14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个案负性出院

卞 馨

(赤峰市医院老年病科,内蒙古 赤峰,024000)

肺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肺癌患者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已进入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9.7%[1]。晚期肺癌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除了延长生存期之外,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控制症状仍然是肺癌治疗的重要目标[2]。目前,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辅以放化疗,但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退,对手术耐受性较差,加之各种术后症状和放化疗不良反应带来的双重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满意度,也降低治疗依从性[3]。随着治疗的深入,患者的健康知识不断增加,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心理支持等方面的需求也慢慢显现出来,由于常规护理无法满足老年肺癌患者的需求,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进行客观评估和有效管理,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个案管理护理模式是一种以评估、计划、服务、协调为一体的,新兴的健康护理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真正的即时护理[4]。持续护理是指从患者决定住院、接受治疗到患者出院的整个过程中实施的延续性护理,促进护理连续性[5]。然而,关于两者结合对老年肺癌患者影响的相关研究很少。基于此,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与持续护理相结合对老年肺癌患者依从性行为和不良情绪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3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52)。对照组中,男性49 例,女性29 例;年龄61~91 岁,平均年龄(74.16±6.42)岁。观察组中,男性32 例,女性20 例;年龄60~90 岁,平均年龄(74.83±6.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认真阅读和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审核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②年龄≥60 岁;③无精神疾病史,无意识障碍,无理解、记忆和定向认知障碍,可独立完成问卷调查相关内容;④无转移,预期生存期≥6 个月。

排除标准:①非原发性肺癌;②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③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异常疾病;④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完成研究。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入院当天进行健康教育。术前1 d 指导患者通过腹部呼吸、吹气球等方式减轻呼吸困难,维持和促进心肺功能,并向患者解释手术方式、禁食禁饮时间、术前准备以及术前用药的目的。术后可通过常规的胸腔包扎和固定治疗减轻因体位变化导致的切口或引流管移位引起的疼痛,嘱咐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术后姿势、下床时间。出院健康教育包括1 周后的复查,病情变化时随时复诊,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去拥挤的地方,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等。

观察组接受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联合1 个月的持续护理:①护理方案实施前,由主治医生、护理人员、心理咨询师和肺癌患者家属组成管理团队。通过对管理团队成员培训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相关内容,帮助团队成员了解老年肺癌患者的疾病管理的重要性,培训内容包括常见手术方案、放化疗常见问题、个案管理发展情况和典型案例分析、老年患者心理变化特点、个案管理注意事项及随访要点等。②入院时,首先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了解患者呼吸功能和肺部症状,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随后出现异常状况的风险,并以访谈或问卷的形式了解每位患者家属的家庭照顾能力及患者的情感、健康需求。其次,对老年肺癌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从容易到非常困难,找出患者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力。最后,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一起讨论,仔细研究患者的疾病状况,并根据提出的问题制订个案管理计划。③术前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向他们介绍手术治疗相关信息,以消除他们的困惑,增强他们治疗的主动性,术后恢复期间如有不适或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采取一对一方法,鼓励患者说出他们目前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根据患者的陈述仔细研究负性情绪的发生和发展,并引导患者进行心理咨询,然后向患者讲述护理内容,并指出患者情绪变化与通常预期的不同,使患者明白自身消极思想是由自身某些东西引起,而这些东西与通常预期的思维方式不同,为老年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早期进行自我调节和心理咨询的理由,并做出改变,从而实现或获得最佳效果。④持续性护理:定期随访患者,并建立随访记录,电话回访的内容包括评估患者现有护理问题的改善情况和新存在的健康问题,并给予相应对策,还包括药物管理、饮食、运动和导管维护方面的指导。第二周电话回访评估上一次的护理问题的改善情况,主要是强化患者的健康意识、管理能力,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与他人交流并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对情绪不好的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必要时指导他们就诊。如果在干预中发现患者的负性情绪,而这种情绪无法通过简单的电话随访来解决,则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家庭随访需先通过电话预约,访问的内容包括评估患者当前和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症状相关知识、信息和理论支持,以及相应的指导。探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患者疲劳。

1.4 观察指标

①负性情绪:于入院当天、出院前1 d 和出院后1 个月通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负性情绪,该量表共包括焦虑和抑郁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均包含7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0~3 分的4 级评分法,每个维度的得分范围为0~21 分,得分越高提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6]。②遵医行为:出院后1 个月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遵医性,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9。问卷内容包括遵医服药、定期复查、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包含15 个条目,每个方面得分范围为0~45 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医疗效果越好。③生活质量:于入院当天、出院前1 d 和出院后1 个月采用中国版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包含30 个条目和15 个维度,条目29-30 采用1~7 分7 等级评分方法,条目1-28 采用1~4分4 等级评分法,总分范围1~98 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7]。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HADS 评分比较

入院前,两组患者HA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出院前1 d 及1 个月后观察组HA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DS 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HADS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前个一时期比较,*P<0.05。

抑郁(D)入院当天出院前1 d出院后1 个月入院当天出院前1 d出院后1 个月对照组7814.35±3.4112.64±3.21*10.33±2.35*13.95±4.2812.74±3.44*10.91±2.25*观察组5214.69±4.0510.56±2.28* 8.05±1.60*14.16±4.1110.10±3.13* 7.85±1.98*t 0.516 4.040 6.1120.278 4.442 7.963 P 0.607<0.001<0.0010.781<0.001<0.001组别例数焦虑(A)

2.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服药、定期复查、健康饮食及适量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遵医服药定期复查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对照组 7838.67±5.13 40.02±5.25 32.54±4.31 30.13±4.46观察组 5242.23±4.69 43.55±4.79 38.69±4.15 37.21±3.89 t 4.010 3.888 8.089 9.322 P<0.001<0.001<0.001<0.001

2.3 两组患者QLQ-C30 评分比较

入院前,两组患者QLQ-C30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护理后,在出院前1 d 及1 个月后两组QLQ-C30 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QLQ-C30 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患者QLQ-C30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前个一时期比较,*P<0.05。

组别例数入院当天出院前1 d对照组7852.69±8.9960.05±9.26*观察组5253.40±9.1267.32±8.97*t 0.439 4.440出院后1 个月68.95±8.14*79.23±7.25* 7.364 P 0.662<0.001

3 讨论

3.1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合持续护理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癌症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长期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患者不仅需要面对疾病和治疗带来的身体不适,还需要面对癌症带给自己及家人的心理冲击和巨大的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8]。从本次研究可以发现,老年肺癌患者一开始几乎从不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而是通过社交平台或面对面聊天的方式与其他患者沟通,隐藏疾病迹象和精神需求,以减轻家庭成员的沉重负担,但缺少护士的积极指导,患者之间的沟通可能会导致不良结果。个案管理护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旨在通过结合患者自身特点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肺癌的认识;持续护理可通过持续的电话随访与家庭访问,给予患者持续的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减轻术后恢复期存在的焦虑、悲观等负性情绪。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出院前1 d 及1 个月后焦虑和抑郁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合持续护理可在有限的医疗资源条件下确保老年肺癌患者能够获得全面的疾病治疗和健康照护。

3.2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合持续护理可提高患者遵医性

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多为手术切除治疗,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器官功能大幅减退,术后恢复速度慢或效果不显著,加之疾病期间使用强效药物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短促等,使得老年患者术后易产生倦怠、抵抗等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个案管理护理模式通过有效的评估,满足每个患者的个性化身心需求,并通过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改善了患者体验,增加了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过程的积极性,持续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疾病治疗、康复和其他有用信息,满足患者症状管理技能需求;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持续的医疗指导;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故与常规护理干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遵医服药、定期复查、健康饮食及适量运动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文彦等[9]学者的研究显示,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蔡慕妍等[10]学者的研究显示,延续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肺癌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这与本研究基本一致。

3.3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合持续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晚期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些研究表明,老年肺癌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抑郁,负性情绪更重,依从性更差,这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生活质量[11]。本研究构建的个案管理护理与持续护理相结合模式是基于循证、科学和严谨的研究理念,首先成立了一个多模式管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和患者家属,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在实施干预之前,干预团队的成员完成了标准化培训,以确保干预的同质化。整个干预过程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执行,专业医生提供技术支持,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动态调整干预策略,以确保干预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系统评估,制订基于医学和家庭护理的总体计划,给予专业针对性指导,增加患者对肺癌疾病和化疗知识的认识,并帮助患者宣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家属处理患者健康问题的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持续护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高质量护理的延续和体现[12]。使患者能够有效解决出院回家后的健康问题,提高自理能力,促进身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研究结果表明,个案管理护理与持续护理相结合模式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老年肺癌患者使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合持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的遵医行为、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合持续护理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个案负性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