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护理在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2023-09-14昝景宏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17期
关键词:监护室例数通气

昝景宏

(赤峰市医院重症医学科,内蒙古 赤峰,024000)

危重患者的护理级别为特级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根据医生开具的医嘱,正确实施治疗措施[1-2]。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自主呼吸和呼吸机预设模式的对抗。在过去的20年里,人们已经认识到,长时间的深度镇静可以延长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延迟脱机,延长停药后药效。因此为了促进患者尽快恢复,需要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标准化护理就是建立护理标准化管理模式,从“护理管理、护理技术、护理服务、工作环境”全方面实施标准化的管理,以保障患者的安全。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化护理在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15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标准化护理组(58 例)、常规化护理组(57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审核批准同意。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s)/n(%)]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s)/n(%)]

项目分类例数标准化护理组58常规化护理组57t/χ2 P年龄(岁)55.23±6.63 56.62±6.36 1.886 0.526性别女性25271.320 0.514男性3330病程6 h~3 d28270.860 0.365 4~15 d3030疾病类型多发伤14150.450 0.421肠梗阻1413胃大部分切除术 7 8心脏手术 7 6直肠癌根治术 6 5急性重症胰腺炎 5 4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 4喉癌 2 2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应用了剂量相同的吗啡、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等镇静镇痛药;②心肝肾功能正常;③应用呼吸机。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外院带入气管插管。

1.3 方法

常规化护理组遵医嘱对患者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对镇静镇痛效果进行定时评估,维持浅镇静目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等。严格遵循镇静镇痛新理念,依据最小化镇静、早期镇痛原则,将目标设定为最小化镇静,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强化集束化管理谵妄、躁动的力度。责任护士在夜间(23:00~07:00)调暗病室主要灯光,拉上窗帘,预防患者生物钟紊乱。并将各种医疗设备声音、电话铃声调低,尽量在同一时间段集中进行护理操作,从而避免影响患者睡眠。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则帮助患者佩戴上耳机,听自己喜爱的音乐,从而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标准化护理组对镇静镇痛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并再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每天常规整理床铺,协助非禁食患者进食和进水,依据患者的需要帮助患者清洁面部和梳头,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协助患者在床上使用便器、更衣,实施安全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保持患者在舒适和功能体位,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有效咳嗽以及床上移动,做好压疮及浅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实施床旁交接班制度。

有效保证顺利执行镇静镇痛护理措施:①落实基础护理。鼓励患者积极表达。督促患者定期用温水擦浴,护理口腔等,1 次/d,让患者感觉舒适。协助患者进行个体化早期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床上坐起、主动与被动活动等,不仅能预防患者浅静脉血栓形成,还可以为患者良好睡眠提供有利条件;②落实人文关怀护理。在患者入院后积极改善患者病房环境,提供整洁、温馨的病房,尽可能安置患者在单间病房中,保证良好的房间光线及温湿度。将绿色植物放置在房间中,定时开窗通风。鼓励患者在病情缓解后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将患者以及家属组织起来,参与院内病友联谊会,帮助患者建立精神支柱,进而缓解患者对病情的恐惧程度。

强化相关培训与考核工作:依据最新重症监护室镇静镇痛指南,分批组织科室人员学习镇静镇痛相关知识,保证全体医护人员相关理论知识达标,完成培训后考核。

1.4 观察指标

随访1 个月。①浅静脉达标情况。达标标准为无浅静脉血栓形成。浅静脉达标率= 浅静脉达标例数/ 总例数×100%;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包括继发损伤、自行拔管、挣扎、攻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继发损伤+自行拔管+挣扎+攻击)例数/总例数×100%;③平均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④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简易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4],总分分别为0~21 分、0~100 分,评分越高分别表示睡眠质量越低、生活质量越高;⑤舒适度。采用赤峰市医院自制舒适度调查表,信度为0.865,效度为0.965,总分0~10 分,包括很舒适(8~10 分)、较舒适(5~7分)、不舒适(0~4 分),舒适度=(很舒适+较舒适)例数 /总例数 ×100%;⑥护理配合度。采用赤峰市医院自制护理配合度量表,内容包括遵医嘱用药、饮食、运动等,信度为0.885,效度为0.923,总分0~100 分,包括完全配合(90~100 分)、部分配合(70~89 分)、不配合(0~69 分),配合度=(完全配合+部分配合)例数/总例数 ×100%;⑦护理满意度。采用赤峰市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住院制度、环境护理、护士礼仪、护理技能、服务态度等,信度为0.854,效度为0.930,总分0~10 分,包括不满意(0~3 分)、较满意(4~6 分)、很满意(7~10 分)。满意度=(很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浅静脉达标情况比较

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浅静脉达标率高于常规化护理组,未达标率低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浅静脉达标情况比较 [n(%)]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n(%)]

2.3 两组患者平均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比较

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平均镇静药物用量少于常规化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短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平均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比较 ( ±s)

表4 两组患者平均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比较 ( ±s)

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d)标准化护理组 58535.83±68.552.32±0.374.35±1.08常规化护理组 57778.37±81.284.71±1.177.67±1.56 t 17.309 14.822 13.289 P<0.001<0.001<0.001组别例数平均镇静药物用量(mg)机械通气时间(d)

2.4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SQI 评分、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SQI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SF-36 评分高于常规化护理组,PSQI 评分低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比较 (±s,分)

表5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比较 (±s,分)

2.5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n(%)]

2.6 两组患者护理配合度比较

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配合度高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患者护理配合度比较 [n(%)]

2.7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表8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危重症患者长期卧床,为防止发生压疮就要常翻身或者用气圈、棉圈垫起。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首先要执行一般急诊护理常规。机械通气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也极易让患者在疼痛、人机不协调等影响下出现谵妄、焦虑等问题,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使患者分泌过多的内源性儿茶酚胺,进而引发免疫抑制、代谢紊乱等并发症[5]。而评估镇静镇痛、应用镇静镇痛药物、检测与处理谵妄等能够减少机械通气引发的各种并发症[6]。镇静镇痛如果缺乏有效管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患者呼吸、循环等功能,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造成不良影响[7]。

在2000年发表在NEJM 上的一项试验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这种联合方法拔管时间和ICU 住院时间更短,生存期更长。然而,荟萃分析并不完全支持以下假设:每日镇静方法要优于前述的每日镇静方法,其引起了临床工作者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关注,并加强了临床监测镇静的必要性,以便尽早停用,至少每天都会中断。这种监测应根据标准化护理24 h 持续进行,标准化护理可在ICU 中统一应用。

李莉[8]依据重症监护室镇静镇痛护理现状调查,将小组讨论、相关指南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重症监护室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方案,结果表明,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方案能够提升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浅镇静达标率,减少谵妄、意外拔管的发生风险,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浅静脉达标率高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措施依据eCASH 理念制定精准化镇静镇痛目标与流程,采用更加个体化的动态评估方式,从而进一步规范了镇静镇痛护理措施[9]。

本研究结果显示,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化护理组(P<0.05);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平均镇静药物用量少于常规化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短于常规化护理组,SF-36 评分高于常规化护理组,PSQI 评分低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措施实施先镇痛后镇静,并规范基础护理、早期活动等,帮助患者保持正常的睡眠习惯,减少患者谵妄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10-11]。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措施将指导方针设定为患者配合、平静、舒适[12-13]。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配合度高于常规化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措施制订了重症监护室精准镇静质量追踪表,为顺利落实完善镇静镇痛方案提供有利条件,将事后处理不合理镇静镇痛转变为事前预防[14-15]。

综上所述,与常规化护理措施相比,标准化护理措施在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中的实施效果更好,更能提高患者的浅静脉达标率,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平均镇静药物用量,缩短了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护理配合度、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监护室例数通气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不通气的鼻孔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更正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重症监护室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