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更新视域下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研究
——以景德镇陶溪川文化创意园为例

2023-09-13孔奕丹李昕颖冷依婧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25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景德镇园区

孔奕丹 李昕颖 冷依婧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1 城市更新与后工业景观

1.1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在城市中已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地区,通过采取适当的改造,用新的城市功能取代废弃的空间,最终使城市重新发展。城市更新贯穿于城市化进程的各个阶段,其概念内涵也在不断演进与丰富中。通过城市更新,城市的生命力得到延续,往日的繁荣与活力得到重生,同时城市存量资产的总价值也能获得改善与提升。

1.2 后工业景观

王向荣、林箐在《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到了后工业景观(Post-Industrial Landscape)的概念,也可称为“工业景观之后”,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工业建筑物、工业构筑物、工业设备)和场地上的自然与人工环境(包括植被、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存以及更新利用,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型景观[1]。

2 城市更新与后工业景观再生之间的关系

城市后工业景观作为城市存量资产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科学合理甚至创造性地保护和再利用城市后工业景观,有助于城市重获新生与活力。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在保护城市工业遗产的同时,还能促进生态平衡,不仅能解决城市闲置土地及闲置构筑物等问题,更是城市环境治理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合理安排后工业景观,融合地方文化建筑特色,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塑造了独特的城市工业景观。

城市更新视域下对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为后工业景观再生理论的研究开阔了思路与空间,也为新时代下后工业景观的保护及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它既符合历史文化传承又有助于促进城市后工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 城市更新视域下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延续场所精神原则

“场所精神”是 Christian Norberg-Schultz于上世纪中叶提出的概念,它强调场地内部的各种元素可以代表其场所的精神,例如特色的地形地势、专有的材料变化等等[2]。后工业景观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特征,让人们从精神上寄托于以厂区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工业厂区、居住生活区与娱乐区等场地曾经留下的印记都成为当时的“场所精神”,这是和工业城市昔日的繁荣生活分不开的。曾几何时,人们只知道工业场地的功能而不知道它的美。

后工业景观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运用设计手段来完成工业文明的塑造,从而让工业之美得到发扬。工业废弃场地上的高厂房、高生产车间、大型生产设备及厂内构筑物等,这些都是不同于其他景观所留下的工业独特之美,所以再生设计时就应该把这些特征有意识的保存下来,同时要对后工业景观所在的城市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保留后工业建筑最初的历史记忆并且在合理尺度上自然地融入现代文化元素。

3.2 生态改善原则

工业废弃场地上多数存在着生态问题,在城市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以牺牲土地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城市发展,例如钢铁厂、化工厂等厂区都存在着土壤和水体污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作为不可逆转的因素,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城市的生存环境,而城市的有机更新则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之一。后工业景观具有独特的工业价值,在其工业用地更新修复过程中,尊重和保护遗址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将大自然的形态赋予到设计中去,合理回收利用废弃的设备和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与损失,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使资源利用达到良性循环。

3.3 整体统筹原则

工业遗产与其外部空间环境的重塑是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协调统一,不能将其视为孤立的存在。在进行后工业景观规划时,应该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对场地内建筑实体及其周边关联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同时,需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场地,并分析其周边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从而真正地做到恢复城市生态,提高环境质量,起到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4 城市更新视域下景德镇陶溪川文化创意园的再生设计策略

陶溪川位于景德镇市城东,距今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以原国营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在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新元素的改造,形成了陶溪川文化创意园。园区总建筑面积为十八万平方米,它保存了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在计划经济时期,宇宙瓷厂是对美国出口陶瓷最多的厂家,承接了大量的陶瓷业务,但是由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国有企业陆续倒闭,最终只留下了城区大量空闲的老厂房。

陶溪川文化创意园是国内后工业景观保护与再利用设计中的代表案例之一,它的再生研究对于其他小城市的更新改造具有借鉴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这也是对城市空间的有效利用,将废弃的老厂房转化为有活力的文化场所,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对后工业景观的改造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多功能的文化创意园,彰显出了场地的历史工业文明特色。

4.1 设施保留与更新

后工业景观不仅承载了城市重要工业历史记忆,还需与当代城市生活遥相呼应。工业区所独有的废弃构筑物和设备包含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真实性、完整性与可持续性的保护原则基础上通过设计加工重现其工业特征元素,是延续场所精神的重要做法。陶溪川老厂房改造采取最小干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厂房立面,从布局方式和材料尺寸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以恢复传统结构特色、保持原始建筑风貌为目标,同时又赋予建筑新的使用功能与时代特征,从而形成新的视觉景观。可以说陶溪川的建筑再生设计都尽可能的保存每块老砖、每面墙壁,尽最大努力去保存岁月留下的印记。

陶溪川国贸饭店由废旧的工厂作为基础,使用同原厂一样的红砖改建而成,立面色彩及用料同公园内整体工业氛围高度统一;对烟囱的保护也通过加固维修、彩绘装饰等方式(图1),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美感;邑商城和A2栋工业博物馆(图2)是在原红色机瓦屋面基础上,新植入钢结构玻璃房顶,构成了一条直线变崛起的屋顶线条[3],打破了工厂本来简单的双坡屋顶直线式造型轮廓,塑造了新时代的建筑形象。除了工厂所遗留的建筑文化特色,新增设的陶溪川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等更是给厂内注入了一股新的生机[4]。再生设计的成功,不仅保留了工业遗产的历史记忆、文化特色和审美价值,同时也赋予了工业建筑新的生命和功能,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图1 烟囱

图2 A2工业博物馆

4.2 生态修复与保护

陶溪川园区保护了艺术瓷厂原始景观形态的元素,并着力于修复原有景观生态环境,成功实现了工业遗产的再生设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其绿化设计不仅在环境保护、美化景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园区再生设计的过程中,将场地内已自然生长几十年的原生植物进行保留,比如园区内珍贵的乔木资源古樟作为步行主干道的行道树,布满在整个园区;在建筑立面和屋顶配置了一些攀援植物,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景观。公园内除地面外,还规划有纵横状规则的绿化带(图3),同时园区内的水景都是由人工设计布置的,营造方式是在步行街道、中心广场、建筑边缘等多处设置浅水池,柔化了原本大面积重复的硬质地面[3]。经过改造后的陶溪川工业区景观焕然一新,凸显出了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城市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3 陶溪川文化创意园园区绿化

4.3 文化传承与发展

景德镇别名“瓷都”,瓷器文化闻名全世界。陶瓷博物馆曾经是景德镇“十大瓷厂”之一宇宙瓷厂的烧制车间,在苏联援助下于1956年完工,不仅保存了宇宙瓷厂的历史,还展示了中国瓷器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该建筑作为景德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了景德镇从一个传统手工业城市到一个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转型过程。

陶溪川虽然定位为文化创意园,但是其场地内布局是丰富多层次的,留有时代印记的厂房、交错纵横的街路以及丰富的绿化造型,园区的高大烟囱和大尺度空间厂房也是工业地的重要标志物(图4),同时具有历史文脉、地域风格和美学价值,是后工业景观的象征。此外,园区内还增设了陶瓷艺术家工坊、文创空间及其他新的功能,定期组织文化交流展览和学术讲座,每周六下午陶溪川园区内的主干道还设立了陶瓷集市,不仅为景德镇带来了文化上的革新,也推动了陶瓷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保护并延续了陶溪川作为城市地标的地位。陶溪川的改造,成功塑造了一个参与性极强的交流空间,也成为外地游客去景德镇必打卡的景点之一。这种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再生设计手段,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 结语

后工业景观在与城市更新融合后,使城市的生命延续,二者是互为补充而又不可分离的。在城市不断更新的情况下,通过后工业景观的再生设计,增加城市价值的同时也能提高生活品质,这已成为许多城市追逐的目标之一。在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名城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后工业景观设计实例,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前来参观游览。景德镇陶溪川的做法,就是将二者完全结合在一起的典型范例。本文梳理了城市更新视域下后工业景观再生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景德镇陶溪川文化创意园的改造设计,从设施的保留与更新、生态修复与保护、文化传承与发展三个方面对后工业景观保护与重塑策略进行分析总结,希望以陶溪川为典型案例进行解剖和研究,为城市更新发展与相关闲置的后工业景观保护再利用提供思考与启发。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景德镇园区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TOD/城市更新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园区的开放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