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鉴故事 感受文化

2023-09-13李国贵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33期
关键词:艾莉朵夫手法

李国贵

入乎其内

阅读是心灵的旅行。我们欣赏外国小说的时候,犹如进行一场奇妙的漫游,异域情调让人陶醉,人物遭遇让人同情,作者思想让人赞叹。除了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外,还应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来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

一、主题内容,反映社会

外国经典小说常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小细节来揭示大主题,反映深刻内容。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不同国家和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风貌,还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复活(节选)》中写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爱情故事,抨击了19世纪俄国的法庭、监狱、官僚机构的腐败,同时隐含着作者对人类道德与价值的不断寻求;《百年孤独(节选)》用魔幻的笔法来写真实的生活,书中布恩迪亚家族的苦难历史其实就是拉丁美洲百年沧桑的缩影。

二、叙事技法,丰富多样

小说家以叙述故事为基本任务,如果手法新颖,方式多样,会使小说更具艺术张力。外国经典小说在叙述视角、叙述方式、叙述手法等方面有如下特点:

1.变化的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包括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有的小说不满足于单一的叙述视角,如《复活(节选)》中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絲洛娃,先写了聂赫留朵夫眼中的玛丝洛娃,继而写了玛丝洛娃眼中的聂赫留朵夫,这是有限视角。写聂赫留朵夫思想的变化时,以全知视角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详尽分析了他的所思所想。在写作时,根据需要而切换叙述视角,使叙事真实而富于变化,大大增强了叙述的表现力。

2.新奇的叙述方式

常见的叙述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和平叙,但《百年孤独(节选)》中有一种新颖的倒叙法,即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这部小说的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讲述小说主人公从“将来”回顾“过去”,三种时序相互交织,改变了常规的线性叙述,强化了历史纵深感。

3.反复的叙述手法

反复的叙述手法,不仅可以增强小说的曲折性、层次性,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同时造成一种循环往复、不断强化的效果,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从整体来看,《老人与海(节选)》叙写了五回搏斗,《百年孤独(节选)》叙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从局部来看,《复活(节选)》叙写了玛丝洛娃的六次笑,《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叙写了米考伯先生的两次装扮。米考伯先生初次亮相,“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一个经济拮据却故作气派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之后的篇幅中,作者又反复描写了米考伯的装扮,“把下巴架在了衬衣的硬领上”“腋下夹着手杖,腰杆儿笔挺地走出来”,米考伯爱慕虚荣的心理在反复叙述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三、语言风格,繁简相宜

语言风格特色可见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的语言正如冰山一样,在简洁的叙述背后掩藏着深层次的意蕴。《老人与海(节选)》中,海明威略去一切历史背景,只聚焦老人在海上捕鱼的三天三夜,力避抽象的形容词和副词,多使用名词和动词,用视觉形象调动读者的感受。这样极尽省略的叙述,使小说充满了象征意味。海明威的语言也有繁复的一面,正如外国很多小说家一样,重视心理描写和细节刻画。“我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压根儿没有钓上它来”“要是夜里来了鲨鱼,该怎么办?能有什么办法”……大量的内心独白,用以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世界。“在它那紧紧闭合的双唇里,八排牙齿全都朝里倾斜,这和大多数鲨鱼的牙齿不同,不是那种常见的金字塔形,而是像爪子一样蜷曲起来的人的手指。那些牙齿几乎和老人的手指一般长,两侧都有刀片一样锋利的切口”,这是对灰鲭鲨的“嘴”的细节刻画,突出了灰鲭鲨的勇猛强壮。可见作品语言简洁处充满活力,繁复处印记深刻,繁简相宜,起到了淡化情节、突出形象、暗示情感的作用。

我们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要洞察其深刻丰富的主题内容、丰富多变的叙事手法、繁简相宜的语言风格。在品鉴外国文学作品时,领略其他民族的社会风情,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感受文化的丰富多样。

出乎其外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一对夫妻的奇遇

〔意大利〕卡尔维诺

阿尔图罗·马索拉里是上夜班的工人,早晨六点下工,回家要走很长的路,天气好的时候,他也骑自行车,雨天和冬季改乘电车。六点三刻和七点之间回到家里,正好赶上妻子艾莉黛的闹钟刚刚响过,或差一点就要响的时候。

经常是两种声响:闹钟的铃声和他迈入家门的脚步声同时闯入艾莉黛的脑海里,把她从睡梦中唤醒。在她出现在厨房之前,阿尔图罗已经点好了炉子,煮上了咖啡。有时,还差一分钟闹钟就该响了,是阿尔图罗端着咖啡走进房间,将她唤醒的。她举起双臂,伸伸懒腰,然后一把搂住他的脖子问:“天气怎么样?”而他呐,也总是半带讥讽地嘟囔一番,把一天的不快从后到前倒着数落一遍。

艾莉黛忽然喊道:“天哪!什么时候啦!”她连忙把脸凑近梳妆台的镜子,嘴上噙着发夹,用刷子梳通头发。阿尔图罗走过来,站在她的背后,瞅着艾莉黛。他待在那儿也帮不上忙,显得局促不安。艾莉黛收拾妥当,在走廊里穿上大衣,吻了一下阿尔图罗,打开门,匆匆往楼下跑去。

家里就剩下阿尔图罗一个人了。他听见艾莉黛的鞋后跟踏着台阶的声音,当这种声音消失后,他的思想又随着她疾步走在庭院里,来到大门口,行进在人行道上,然后,一直随她走到电车站。连电车叮叮的响声他似乎也听得见。车停下来,每个乘客上车时脚登踏板的声音他也听得见。他想:“好了,这会儿她乘上车了。”他仿佛瞧见妻子挤在十一路电车上男男女女劳动者中间,十一路电车像以往每天一样,把他的妻子带到工厂里。

阿尔图罗灭掉烟蒂,关上窗户,屋子里顿时暗了下来。他上了床,艾莉黛起来后没整理床,阿尔图罗睡觉的那边几乎没动,跟刚铺好的一样。他老老实实地躺在自己那边,但是,过了一会儿,他把一条腿伸到艾莉黛睡的那边,那里还有妻子的余温,接着,他又把另一条腿也伸了过去,就这样他一点一点把身子都移到艾莉黛睡的那边去了。那里有着妻子的体温,并且还保留着她的身体的形状。他把头枕在妻子的枕头上,脸紧紧贴住枕头睡着了。

艾莉黛晚上回家时,阿尔图罗已经在房间里转了半天了:他点上了炉子,把东西放在炉子上烧,在晚饭前几个小时里,他也做些事情,譬如铺床、扫地、把该洗的衣服浸在水里。

“赶紧干活吧!”说着,艾莉黛站起身,脱下大衣,换上家常便服。夫妻俩开始做饭:两人的一顿晚餐,他带到工厂为夜间一点钟准备的宵夜,她明天带到工厂里去的午餐,还有他明天下班醒来吃的东西。咖啡还没喝完,阿尔图罗已经跑去检查自行车是否一切正常。他们互相依偎着,阿尔图罗感到妻子的身体是那么娇柔、温暖。然后,他扛起自行车,小心翼翼地走下楼去。艾莉黛洗刷盘子,看着丈夫出门了。他眼下正穿行在路灯稀少的黑暗的街道上,或许这时他已经过了加油站。

艾莉黛上床,熄了灯。她躺在自己睡的一边,又慢慢把脚挪到阿尔图罗那边,寻找丈夫的温暖,可是每次她都发现自己这边更暖和,于是她明白了,阿尔图罗是在她这边睡的觉,顿时,一股暖流和柔情涌上心头。

(选自《伊塔洛·卡尔维诺·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1.小说的尾段有哪些深刻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小说的有限视角也有变化,请试作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艾莉朵夫手法
聂赫留朵夫羞愧中的利他性与利己性
艾莉的烦恼
聂赫留朵夫羞愧中的利他性与利己性
——《复活(节选)》中的人性理想寻找
层递手法
李斯特与贝森朵夫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丢失的皮鞋
迈出第一步
海滨城市寻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