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路径

2023-09-13

活力 2023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培育劳动

李 楠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咸阳 712046)

引 言

劳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从人的本质出发,认为“人是劳动的动物”,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是区别人与动物最根本的标志所在,也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基础和意义源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所获得的全部生活条件都是劳动的结果,这就从物质角度说明了劳动是人本质性活动的内在含义。劳动精神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展现的一种品质,是劳动者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劳动实践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这是对新时代劳动精神内涵的深刻阐释。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弘扬培育劳动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应用型高校完成转型任务,以及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

回顾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崇尚劳动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劳动精神自古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当中。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劳动,并在几千年岁月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劳动文化。在古代,这种劳动文化体现在“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中,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期望靠辛勤的劳动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也体现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名言警句当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劳动人民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劳模精神,在此期间也涌现出了如李顺达、孟泰、王进喜等一批批劳动模范。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同样也离不开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兴的“数字经济”“虚拟劳动”等也赋予了劳动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展望中华民族的未来,劳动精神也将始终是中华民族永远保持生机活力的伟大精神动力。

(二)是推动应用型高校完成转型任务的必然要求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所需人才不对等、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技术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尚未解决。

201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部分高校积极行动,在结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多样的发展模式。普通高校如何实现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培养一批“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在这一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应用型高校借助培育劳动精神,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

(三)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提升。从这一角度来说,劳动精神培育是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决定着当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及劳动技能水平。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出生在2000 年以后,物质生活较为丰富,作为独生子女,主动劳动的意识不强,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加之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轻视体力劳动、幻想“躺赢”等错误的劳动观。培育劳动精神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形成强烈的劳动情感,最终转化为劳动实践,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劳动能力、道德品质、智力水平、体力水平和审美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现实审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学生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技能等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但还应该看到,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群体当中仍然存在劳动精神缺失的现象。比如:部分学生存在“精致利己主义”、轻视劳动等现象;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幻想不劳而获或者是“一夜暴富”,当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时,干脆“躺平”或者“摆烂”;部分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劳动技能,劳动的主动性不强。这也暴露出应用型高校在劳动精神培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

当前,应用型高校劳动相关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技能培育”与“价值观引导”的结合不够紧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数字劳动”,使劳动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应用型高校能够立足自身特色,培养学生学习先进技能,但部分学生存在劳动主动性不强、没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等问题,部分应用型高校没有将劳动观教育、劳动精神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不能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第二,课程衔接不足,缺乏形成培育合力。培育劳动精神不仅要依靠劳动必修课,其他课程也要发挥作用。当前,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仅仅依靠劳动教育课程,未能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一方面未能深入挖掘其他课程中的劳动精神培育资源,另一方面未能将劳动精神引入其他课程之中实现资源整合。

(二)培育方式缺乏创新性

当前,部分应用型高校劳动精神的培育方式过于单一,影响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劳动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劳动精神培育形式缺乏创新性。部分应用型高校的劳动育人形式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停留在校园内垃圾清扫义务劳动、站岗执勤志愿劳动等上,让学生形成“劳动就是指简单的体力劳动”等片面认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进而严重阻碍应用型高校的发展。

第二,劳动精神培育方式未做到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应用型高校不仅要利用自身优势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还需要强化学生职业发展的持续性。当前,部分应用型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时未能与地方优秀产业、特色产业、先进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专业劳动教育的知识性、专业性、创新性不足。

(三)培育环境不够浓厚

从应用型高校劳动精神培育现状来看,部分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对于劳动精神的认知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劳动精神缺失。究其原因,一方面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进入21 世纪,科技越来越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样,科技的发展对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部分学生对“体力劳动”带有认知偏差,认为“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再加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诞生了一批网络新兴行业,部分大学生受到不良引导,幻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劳动精神严重缺失;另一方面是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应用型高校在知识与技术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下,往往更加注重大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发挥的引领性作用。

三、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劳动精神培育是一个系统化、体系化的过程,不仅需要掌握足够的劳动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优秀的劳动品质,这需要从多方面、多维度入手。2020 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劳动教育课程在高校成为一门必修课。如何以这门课程为依托,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在部分应用型高校中,大学生仍然存在劳动精神缺失等现象。应用型高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进一步夯实劳动精神培育的知识基础,创新劳动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营造劳动精神培育的环境氛围。

(一)健全课程体系,夯实知识基础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劳动精神培育的知识基础。当前,部分应用型高校劳动育人理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建设上不够完善。因此,高校要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夯实劳动精神培育的知识基础。

第一,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相结合,提升大学生劳动素质。劳动精神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理论引领还需要实践锻造,要设置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理论课程,将新时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贯穿其中,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整体上理解领悟劳动的时代价值。同时,还要注重开展劳动实践课程,发挥应用型高校的优势,搭建校企合作、校内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

第二,劳动必修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凝聚培育劳动精神的强大共识。劳动精神培育不仅需要劳动教育必修课,还需要其他课程的隐性教育。在发挥好劳动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他课程当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形成完整的育人体系。比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时,可以将五四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贯穿其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主动承担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结合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相关课程提升学生对于劳动的认识,进而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二)立足办学特色,创新方式方法

应用型高校旨在提升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的能力。针对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主动性不强、劳动精神缺失等问题,应用型高校应该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依托,创新劳动精神培育方法,为社会输入高素质、技术型、创新型人才。

首先,根据专业特色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层次地进行劳动精神培育。第一阶段,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许多人是第一次脱离家庭一个人独立生活,在这个时期可以结合新生教育,开展一些日常生活劳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基本的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还能快速地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将劳动精神引入新生军训、新生教育及基础课程授课之中。第二阶段,随着大学生心智逐渐成熟可以结合专业见习实习,开展生产性劳动增强学生劳动能力。第三阶段,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处于毕业和就业时期,结合就业指导使大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行动自觉。

其次,以“第二课堂”为平台,使劳动精神培育与课外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应当鼓励创建与劳动有关的社团组织,以学校社团为依托,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好网络多媒体平台,通过“弘扬劳动精神”主题微电影制作大赛、网络文化节等方式,将劳动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拓宽劳动育人的渠道。

再次,立足地方,与地方企业达成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就业创业的平台。

最后,与新科技革命的特点紧密结合。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字劳动”“虚拟劳动”“非物质劳动”等劳动形式不断兴起,对于高校劳动精神培育提出了要求,应用型高校不仅要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指引下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掌握先进的劳动技能,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展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优化培育环境,营造环境氛围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培育劳动精神的前提条件。当前,部分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仍然存在一些注重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注重劳动技能培养轻视劳动道德修养等现象。因此,应用型高校必须优化劳动育人环境,为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品质、形成正确劳动观创造良好条件。

第一,与地方人文相结合。应用型高校重在体现地方性、应用性,培养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这就需要深入挖掘地方劳动文化资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形成强大的文化场域。应用型高校与地方发展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应用型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地方特色产业,尤其是地方的劳动风气是培养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应用型高校应联动地方文体单位,把劳动精神与地方红色革命文化、地方劳动文化相结合,塑造大学生劳动精神,发挥劳动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同时,要发挥好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讲好工匠故事、劳模故事,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第二,与校园文化结合。应用型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为依托,将劳动育人功能贯穿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过程中,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校园文化。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学校开展“弘扬劳动精神”主题演讲、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大力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使大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等优秀品质;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参与来感受劳动的价值,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猜你喜欢

应用型培育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