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丽秋:倾情奉献暖民心

2023-09-12张英扬韩庆权

社会与公益 2023年8期
关键词:通达气象站心愿

张英扬 韩庆权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真情系社区,大爱暖民心。她是辖区居民“贴心当家人”,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把居民当作自己的亲人,……

22年的工作中,她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社区工作者、全国百业先进人物、全省优秀志愿者、全省老年维权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所在的社区被评为“全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省级示范点”。

她就是双鸭山市岭东区中山街道通达社区主任刘丽秋。

刘丽秋不辞劳苦,守正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2载续写新时代“雷锋日记”

“到孤寡老人唐桂芝、重残家庭张良军家中打扫卫生;到辖区宣传安全防火常识和秸秆禁烧政策;到怡心苑养老中心为老人们免费理发;到爱心超市整理刚刚收到的捐赠物品……”每天只有临近深夜,刘丽秋才拖着一身疲惫坐在书桌前,拿出工作日志,在上面一笔一划地记录下这一天的工作。

下岗失业人员多、弱势群体多、孤寡老人多,刘丽秋所在的通达社区困难群体占总人口数三分之一。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下,让党的帮扶政策在基层更加公平地惠及百姓,是刘丽秋经常思考的问题。刘丽秋深信,只有将心摆正、将一碗水端平,才能真正树立起社区工作者的威信。她提出了“居民满意是我们社区干部及全体志愿者的永恒追求”和“爱心储蓄积聚能量”的工作理念,引领和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2003年,通达社区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志愿者服务站,包括五个支队:道路养护队、保洁队、慰老服务队、治安巡逻队、绿化队,同时还成立了党员志愿者帮扶队,从各个层面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太阳花爱心捐赠基地”“爱心行动储蓄卡”“温暖空巢、爱心接力”“邻里守望、情暖社区”“十队进社区、网格化志愿服务”“高校志愿者进社区”“爱护公共设施从我做起”……社区的各项活动,竞相开展起来,赢得群众赞誉。

从事社区工作22年来,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生活和工作,已经成为刘丽秋的生活习惯。“这里记录着陪孤寡老人一起过年的欢乐场景,记录着辖区老人亲切地喊我‘女儿的温暖镜头,记录着社区孤残儿童的灿烂笑容,记录着辗转多个地市为辖区居民补全户籍手续的波折和艰辛……”刘丽秋说,看着眼前这一厚叠日记本,一幕幕与社区居民亲切互动的感人场景就会浮现在眼前。

“我甘愿做一株小草,为社区增添一抹新绿;我甘愿做一注清泉,为身边人带来一份甘甜。”刘丽秋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微心愿”温暖大民生

点亮“微心愿”,搭建“连心桥”。2021年以来,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刘丽秋在辖区创新开展了“居民微心愿、社区来实现”活动,通过为民小事,为辖区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真正把黨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通达社区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一面“心愿墙”,辖区群众只要把“心愿”写下来,贴到“心愿墙”上,便会得到爱心回应。处理完毕后,再填写一张粉色的“心愿完成卡”,粘贴在居民“心愿卡”上,形成“微心愿”从始到终的整套流程。

取暖器、拐杖、轮椅、血压仪、书包……一个个辖区居民微小的心愿赫然出现在社区的“心愿墙”上。令人欣喜的是,心愿很快就实现了。

社区居民王学贤说:“我妈是残疾人,出门儿不太方便,我就在‘心愿墙上写了一个心愿,为我妈要一台轮椅。之后社区领导入户走访,核实情况,很快就给解决了这个心愿。我可以推着轮椅陪妈妈出去溜达了,我挺感谢咱们社区领导的。”

刘丽秋说:“小小微心愿,筑起大民生。原来是着力打造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现在可以说社区已经实现了服务零距离。”

社区居民的“微心愿”包罗万象,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各级党员干部、社会爱心人士共同来为百姓圆梦“微心愿”。同时,点亮“微心愿”也对社区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丽秋组织建立了500余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参与的服务队伍,尽己所能地为群众的“微心愿”提供服务。

在通达社区的影响带动下,岭东区各社区广泛开展了点亮“微心愿”活动,并在全区蔚然成风,让群众感受到一股股暖暖的幸福。

“社情民意气象站”化解“急难怨险疑”

今年3月28日,通达社区“社情民意气象站”系统获得一条重要信息,通达小区2号楼3单元居民赫明亮反映,物业没有及时疏通下水,导致污水进入了新建的自来水管道沟内,自来水的施工方没有把入户的管口封住。居民疑虑日后给水时污水会顺着自来水管道流入所有居民家中。

刘丽秋立即联系岭东区水电管理部门反映情况。经过刘丽秋的沟通获悉,施工改造后上、下水管道是分离的,在正式给水前会全面仔细冲洗自来水管道,彻底打消了居民的疑虑。

“感谢你及时沟通协调,搬走了压在我们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现在如释重负,心里老敞亮了!”赫明亮代表全体居民向刘丽秋致谢,同时对“社情民意气象站”称赞有加。

这件小事只是“社情民意气象站”化解居民“急难怨险疑”的一个缩影。

今年年初通达社区创新创办的“社情民意气象站”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准确地掌握居民区中各种矛盾、纠纷和已经或将要发生的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重要信息及居民中各种“急难怨险疑”和服务需求的信息,在分析处理这些问题上,做到反应快速、处理得当而有效。通过“社情民意气象站”,维护社区稳定,为居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角度服务。

“社情民意气象站”在整个居民区范围内建立了点、线、面结合的信息收集反馈网络。“社情民意气象站”在社区办公楼设有固定的“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点”,住社区的7名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轮流坐班,工作日每天有人在联系点接待群众来访,了解社情民意。

2月末,刘丽秋通过“社情民意气象站”系统了解到辖区一些下岗人员、居民想学习面点制作来创业和丰富生活的需求后,马上联系区就业局,在社区培训学院开办了面点班。面点班每周学习6天,上午理论授课,下午实际操作,每天有30多人上课。

刘丽秋是中国志愿者服务“五星级”志愿者,这也是一名志愿者所能获得的最高级荣誉,截至2023年3月13日,刘丽秋的志愿者服务实践累计为2702小时,参与活动786次。在刘丽秋的带动下,542名社区居民注册成为志愿者。

作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践行者,刘丽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并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意义,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温暖。

“每个社区工作人员开始‘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4月7日,刘丽秋在民情日记本上这样写道。

猜你喜欢

通达气象站心愿
心愿
珠峰上架起世界最高气象站
“神子”如何通达藏地——论格绒追美的长篇小说《隐蔽的脸》
我们的心愿
心灵气象站
通达青岛
2017年的心愿清单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记奉节县博物馆群
心愿
自动气象站应该注意的一些防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