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植物隐喻重构仲景“荣卫”学说*

2023-09-11刘庆华贾春华

中医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病脉卫气仲景

刘庆华,贾春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营卫”理论是秦汉医学中用于解释人体之气生理运行及病理发生的极为重要的理论,在《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中藏经》《金匮要略》等中医古籍中多记载为“荣卫”。由于“荣”“营”古韵同,声母近,所含医理及表达功能也一样,但是引申来源不同,故不属通假[1]。因此,有学者基于张仲景学术源自《黄帝内经》的认识,认为“营卫”来源于隐喻[2]。而对《黄帝内经》《难经》“营卫”进行探源研究,发现并未提示其与仲景“荣卫”有较高的联系[3]。“营卫”与“荣卫”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理论内涵。

1 植物隐喻概述

植物隐喻基于人们对植物各种特征及功能的熟悉和体验[4]。它的形成过程就是将植物(始源域)的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人”或“事物”上,使人们得以通过感知某种植物的形态特点或体验它的用途来认知和理解某一概念。于古今中外的语言体系中,植物隐喻无处不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古代典籍中的植物隐喻。牟净[5]研究有植物义位词汇的传世文献后发现,先秦时期植物词汇的词义引申主要以植物范畴向其他语义范畴引申,发生机制主要是隐喻和转喻。在词义的隐喻和转喻变化中,本体主要影响以物理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喻底主要影响以心理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②汉语典籍翻译中的植物隐喻。肖煜茹[6]发现,基于译者的经验,在《诗经》英译缺少对等物时,通过直译的方式保留原文隐喻,转换再现植物隐喻或意译揭示植物隐喻。总体倾向于异化翻译策略,在译文中保留植物的隐喻意义。③汉语语言与其他语言中的植物隐喻对比研究。程鑫[7]分析了西班牙语与汉语中有关“根”“花”“叶”“茎/梗、枝”“种”和“果实”的植物隐喻,在分别描述、解释及对比它们的隐喻机制、构成分布、使用特点后发现,两种语言的使用群体都依据对植物器官的认知和自身经验,形成了大量相关植物器官的隐喻语汇,大部分植物器官隐喻均基于始源域与目标域间的外观、形状、功能、位置等方面的相似性完成隐喻。其中,同为两种语言中最常见的植物器官,“花”和“根”可投射的域最多。同时,认知方式、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语言特点等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汉西两种语言的植物器官隐喻形成过程,从而导致两者之间在隐喻映射的概念域、优势分布和隐喻生成方式上的差异。

总之,植物隐喻刻画了借助植物进行隐喻认知的涉身体验基础和文化属性,使得我们清楚认识到,不同语言文化在隐喻喻体和本体的选择方面存在差异[8]。这对“中医学具有特异性思维”这一命题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本文从植物隐喻的角度,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研究文本,探究张仲景“荣卫”理论的认知过程,或能为仲景学说注入新的活力。

2 “荣卫”“营卫”的不同本义

《说文解字》曰:“营,市居也”“市,买卖所之也”。营指的是人或物集中的地方。“卫,宿卫也”“宿,止也。”卫指的是守卫。《史记·列传·樊郦滕灌列传》云:“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可知,营卫与军队部署有关。《说文解字》曰:“荣,桐木也。”《尔雅》曰:“华、荂,荣也。木谓之华,草谓之荣”。荣指的是茂盛的植物。

人们可能从提供营养引申为繁茂的植物,或从植物繁茂推论营养丰富,于是将“荣”视为对“营”的通假或映射。然具身认知立场下,仅关注这一“映射”过程,一定程度上就忽视了始源域对目标域的可能影响。故有必要认为二者所指不同,这一不同必然参与中医“荣卫”“营卫”理论的形成。

3 仲景著作“荣卫”“营卫”概述

对“荣卫”的记载,《伤寒论》分布于《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诸篇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50、53、54、95诸条;《金匮要略》分布于《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诸篇。不同版本及出处详见统计表1。

表1 “荣卫”与“营卫”出现的不同版本及出处

4 以植物为始源域的荣卫理论

有研究发现,《黄帝内经素问》植物喻体的数量相当可观,既可以是植物的生长状态,也可以是整个植物或植物的构成部分[9]。《黄帝内经素问》与植物相关的隐喻,主要用来表现脉象、病理变化、外候、形状、大小、尺寸等内容。《伤寒论·平脉法》记载:“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此处“荣为根,卫为叶”为植物隐喻,植物的根提供营养,叶保卫枝干,正如人体的荣气提供物质和能量,卫气保护人体免受外邪侵害。《伤寒论》序云:“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之“末”“本”“华”等的原型也均为植物。“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将荣卫与植物根叶类比,根与叶是植物得以生存的主要部分,故引申为“荣卫充实是人体安和的重要条件”。

5 《伤寒杂病论》荣卫的特点

5.1 荣卫之气来自脾胃仲景指出,荣卫之气来自脾胃,如《伤寒论·辨脉法》云:“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描述了误下影响了脾胃,从而使得荣卫之气陷之不起,不能通过脾胃转输于外。与《伤寒论·辨脉法》所云“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理由相同。《伤寒论·平脉法》云:“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亦说明荣卫与胃气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5.2 荣卫之气以通为和《伤寒论·伤寒例》引《素问·热论》云:“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脏腑不通,则死矣。”提示荣卫之气重在“行”“通”。《伤寒论·平脉法》云:“荣卫血气,在人体躬……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荣卫与气血一样,在人体中规律运行,由此保障了正常的生理功能。《伤寒论·辨脉法》云:“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描述了病理状态下卫气不通导致郁热。此外,《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云:“荣气不通,卫不独行。”亦表明血行不畅会影响卫气的运行。

仲景用“行”“通”等字,正合于“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通和理论。有研究指出,“通”是该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由以下命题构成:①健康——若元真通畅,则人体安和;②疾病——若元真不畅,则人体患病;③治法——治疗疾病,使不通为通;④方剂——组方用药,以通为总则[10-11]。通和理论应用的是容器——管道隐喻。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多次接触容器包容物体,从而形成经验。在无法看到人体内部结构及运动时,古人运用隐喻的手段将某种结构投射到人体上,根据经验将其看作是一个可与外部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的容器。荣卫之气通行于脏腑容器之间,由此保证了人体的安和状态。

5.3 荣卫的虚实可由脉象和症状推出《伤寒论·平脉法》云:“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搏,名曰沉……”描述了荣卫的三种状态:“盛”“弱”“和”。荣卫的状态是依据脉象划分出来的。此外,《伤寒论·辨脉法》云:“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伤寒论·平脉法》云:“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微衰,四属断绝。”均认为脉之浮象可代表卫气的衰弱,脉沉或芤代表荣气的不足。

荣卫之气的虚实为何影响脉象之浮沉?或言,仲景是如何通过脉象之浮沉表征荣卫之气的虚实的,此涉及意象图式。意象图式是一种抽象结构,它是头脑中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表征。它产生于人类的具体经验,被用来组织人类的抽象概念[12]。古代医家通过不断的诊脉体验,结合患者的表现,发现不同的脉象相应于不同的疾病表现,也就是说古人通过诊疗实践发现了荣卫之气与脉象的映射关系。

5.4 荣为血,卫为气,荣卫相互影响《伤寒论·平脉法》云:“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荣为血……卫为气。”将荣卫定义为气血。“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指的是寒邪侵入荣血,如《素问·举痛论》所言:“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故导致脉迟。寒是如何进入身体,进入经脉,进入荣血的?这里蕴含了一个基本隐喻,即经脉是河流[13],或言荣血是河流。冬季严寒,河流缓慢,甚至结冰;人体在虚弱或感寒状态下,气血运行缓慢,就像河流凝滞一样。

《伤寒论·平脉法》云:“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卑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说文解字》云:“逮,及也。”“不行”“不逮”强调的是荣卫的虚弱状态。此处之“相将”,《释名》云:“将,救护之也。”“相将”即相互作用,说明荣卫相互影响。

黄龙祥认为,“营卫”非一般之血气。“营卫”从兵营、防卫引申出“环绕”之义,故“营”乃循环之血,“卫”乃循环之气[14]。在气血之外再设“营卫”,是为气血循环提供理论支撑。《黄帝内经》“营卫”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如果除去“营卫”循环的特定意义,其功用实与“血气”无异。基于这样的证据可以推测,“荣卫”亦侧重强调特定的营养和保护意义,其功用等同于“血气”。

6 仲景对荣卫理论的应用

6.1 风伤卫,寒伤荣《伤寒论》第50条云:“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若结合《伤寒论·辨可发汗脉证并治》所云:“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可发其汗,宜麻黄汤。”可知麻黄汤不适于荣气不足的疼痛。这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所言之理相同。

《伤寒论》第53条云:“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第54条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第95条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均使用桂枝汤调和荣卫。此后,成无己以经解经,首次运用《黄帝内经》的相关理论注释《伤寒论》,使桂枝汤最终成为荣卫理论得以续存的重要原因。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云:“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伤寒论》第50条及《伤寒论·辨脉法》云:“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结合上述条文内容可知:亡血或血少,导致了荣气不足或荣气虚,从而表现为寒冷。与此同时,卫气虚弱则表现为中风,也即“发热,汗出,恶风,脉缓”。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蕴含着风、寒或风寒等病因与荣、卫或荣卫等人体相互影响。同样的情况亦见于《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云:“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卫气虚弱不足以正常运行,其深层的原因是与荣卫相关,荣气不通故而恶寒。《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理同。《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这提示患者在气虚的基础上感受寒邪,导致荣卫运行失常,从而发生了手足冷、腹满肠鸣的症状。《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云:“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强调荣卫运行不畅,气血供应不足导致胸中冷。

以上论述,无论是荣气虚,或是因感受寒邪所致的荣气郁遏,都会引起荣气运行失常。而当与卫气共同受病时,或因感受风邪,都会使荣气伤得更加严重。

6.2 风伤卫,热伤荣《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云:“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描述的是呼吸不畅,病因为风热,机制是气血运行障碍。肺痈的形成过程,是邪气从皮毛而入,伤及血脉,传至肺脏。《素问·缪刺论》云:“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即描述了这样的传变过程。由于古人无意识地把人体本身想象成一个三维的、立体的容器[15]。故从管道隐喻的角度,营卫等同于风热之邪进入人体的通道。

6.3 经络荣卫气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云:“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描述了虚劳病因。此处为何将“经络荣卫气”联系在一起表述?与其他六伤不同的是,“经络荣卫气伤”并非生活因素,而前述的六伤均可导致“经络荣卫气伤”的出现,故此处说明了虚劳的传变途径。

7 隋唐时期荣卫理论的发展

受仲景荣卫理论影响,隋唐时期的荣卫理论盛极一时,借助病机的诠释、方剂的应用,涉及了大量的疾病。病机方面,以《诸病源候论·虚劳门》为例:大病后不得眠的病机是“脏腑尚虚,荣卫未和”;虚劳病后虚肿病机是“肤腠闭塞,荣卫不利”;消渴病中的渴利病机是“荣卫不行,热气留滞”;大便病诸候中的关格病机是“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痢病诸候中的赤白痢病机是“荣卫不足,肠胃虚弱”。方剂方面:《备急千金要方》淮南五柔丸“和荣卫,利腑脏,补三焦”,大五柔丸“通荣卫,利九窍,消谷,益气力”,乐令黄芪汤“补诸不足,五脏六腑虚损,肠鸣风湿,荣卫不调百病”。《外台秘要方》录《古今录验》黄芪汤“疗体虚少气,羸瘦不堪,荣卫不足”,录《古今录验》彭祖丸“通腑脏,安神魂,宁心意,固荣卫”,录《近效方》肾沥汤“强腰脚,明耳目,除痰饮,理荣卫”,录人参汤“疗心腹痛不解,若通身颤寒者,荣卫不通”。由上可知,荣卫理论应用十分广泛,隋唐医家在更宽阔的领域应用着荣卫理论。而当代中医临床,针对哮病、喘证、汗证等疾病的治疗,依然使用小青龙汤[16]、麻黄汤[16]、玉屏风散[16]等方剂,可见荣卫理论已经深深地融到了现代中医诊疗思维中。

8 结语

通过探讨仲景的荣卫观念,梳理仲景对荣卫理论的应用,可以管窥秦汉时期医学理论的发展状况。“营卫”和“荣卫”联系紧密,亦有区别。荣卫理论构建过程中可能有多种始源域的参与:“营卫”可能来自军事,“荣卫”可能来自植物,二者通过构建不同的认知,可带来更多的知识融合与发展,以期揭示荣卫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作为秦汉时期重要的医学理论,荣卫理论或已消散,或已被营卫理论所取代,但都已融入阴阳气血理论之中。也就是说,“荣卫”“营卫”被合流后的气-阴阳-五行模式吸收了;此外,在描述人体的概念系统中,“荣卫”“营卫”概念已从始源域脱离而变得抽象,而“气血”更为可见或更容易被感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后世多用气血,少用“荣卫”“营卫”的现象。

而今重塑仲景的荣卫观,挖掘其条文背后不同的隐喻类型,旨在引起中医学界对荣卫理论的重视,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随着植物隐喻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或能为中医理论的重构提供更合适的工具。

猜你喜欢

病脉卫气仲景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基于“病脉证并治”诊疗思维的《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Differentiating and Treating Gynecological Diseas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llateral Diseases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诊家当参《脉镜须知》
卫气:保护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