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实施低碳经济的研究

2023-09-11赵杰

品牌与标准化 2023年5期
关键词:低碳经济安徽省研究

【摘要】本文总结了安徽省实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并对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安徽省;低碳经济;研究

【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3.05.047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ZHAO Jie

(Anhui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Hefei 23000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Key words: Anhui Province; low carbon economy; study

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由于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全球气候正在逐渐变暖。CO2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整体占比达70%[1]。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大多数国家逐渐关注低碳经济。2003年,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2]的概念。

安徽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2020年总人口7119.4万人,共设有16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其位于我国的东南部,北连山东,南接江西,东邻浙江和江苏,西与湖北、河南相连。安徽省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有着丰富的资源,享有华东“工业粮仓”的盛名。对于像安徽省这样正在加快崛起的中部地区,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压力。安徽省“十四五”期间以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回避并且任重而道远的重大课题是如何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与减排,以低碳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以低能耗和低排放为主要标志的“低碳经济”,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为落实国家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提升低碳技术是毋庸置疑的。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发展低碳经济着眼于新一轮发展机遇,顺应全球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而近期的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能源需求旺盛,况且安徽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实现根本性改变[3],“高碳”这一发展模式仍然将持续一段时期,面对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安徽应抓住发展契机,尽早地确立以低碳产业结构为其发展目标,并积极提升低碳技术水平,以便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这样才能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关于节能降碳的目标。

2安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还是一项系统工程。2007年美国向国会提交了包括《低碳经济法》在内的法律草案;日本在2007年提出了2050年CO2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降低70%的目标[4];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英国,其发展目标也是到2050年完成低碳经济社会的建设。2020年,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双碳”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总方针。

安徽省一直是煤炭等传统化石燃料的主要产出地之一,为实现国家层面的“双碳”目标,安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绿色新产业新业态;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双控制度,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为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赢得主动”。

作为中部能源大省,“十三五”以来,安徽省一直把能源减排和节约用能放在突出位置。2017年,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17〕93号),提出了“到2020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6%,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4202万吨标准煤以内。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78.5万吨、8.3万吨、40.3万吨、60.6万吨以内,比2015年分别下降9.9%、14.3%、16%、16%”的主要目标。

既要完成节能目标,又要保障经济发展,需要科学统筹推进,其中组织机构和人力财力保障都不可或缺。安徽省成立了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省财政设立节能与生态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如节能示范城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高耗能行业能耗限额标准体系建设等。在推进过程中,聚焦节能工作全面规划、源头控制和过程管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三大抓手,加强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管控。围绕工业、建设、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四大节能重点领域,推进节能减排落地见效[5]。

在工业领域,加强高耗能行业能耗管控,组织开展平板玻璃、钢铁、水泥等重点领域国家重大专项节能监察,组织300余家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能源审计,对全省180家重点耗煤企业开展“一企一策”耗煤管理,开展重点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推进高耗能企业落实能效“领跑者”制度。截至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2个百分点[6]。

在交通运输领域,持续加速推进综合交通運输体系建设,推广LNG等清洁能源应用,发展空陆联运、公铁、铁水和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加速淘汰老旧的运输车船。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了272%的增长。

在建设方面,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成立了全省装配式建筑产业联盟,将58个省内龙头企业的设计、生产、施工和科研能力进行了整合,使其年施工面积达到了1500万平方米。

在公共机构领域,安徽省在各级党委政府、政府机关的办公和业务用房、医院、学校等新建建筑率先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引领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应用,推进省直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全省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较2015年累计下降15%。

“十三五”期间,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7.79%、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1.79个百分点,以年均3.4%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7.3%的GDP增长。2019年,主要污染物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4.58%、17.95%、16.38%。

3主要问题

3.1能源需求增加,清洁能源不足

近年来,安徽省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这将会导致城市能源消耗加速增长,另外,安徽省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增多,这些发展都对重化工产品产生大量需求,必将加剧能源消耗。但在安徽省的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十分贫乏。目前尚未得到勘探和开发的清洁资源主要有海洋能资源及地热能资源,优势尚不明显的资源有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而煤炭及火力发电在生产和利用上却占到85%左右。清洁能源中仅有水能和生物质能资源以及少量的煤层气得到一定的开发利用,并且水能比重在逐年下降,工业领域中的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起步,农村沼气在我省内也未得到全面普及。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安徽省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于煤炭资源[5],清洁能源资源利用十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这不免限制了我省清洁能源的发展,使得我省以利用清洁能源实现低碳发展的方法难以实现。

3.2粗放式的产业结构,节能减排压力变大

安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工业结构、生产模式的粗放,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尽管安徽能源丰富,但这一优势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正面临着严峻挑战。据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2022年),合肥市现有企业203家,其中轻工业39家,重工业164家,重工业企业占比偏高(80.8%),安徽省产业结构急需得到转变,现阶段,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依然是节能减排。

3.3发展严重依赖以往经验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石化能源依赖严重。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期间,不断将高碳产业如重化工基础设施及高碳技术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在面对未来承担全球温室气体定量减排和限排义务时,可能受到这些高碳产业设施的限制,且难以摆脱。安徽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发展路径依赖与强制性减排将使其面临的巨大挑战,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势在必行,这无疑对安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低碳经济的关键点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然而,调整整个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创新低碳技术可以说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这从世界各地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采取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为加快低碳经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其实施的是“立体”管理模式:政府起主导作用,需要企业参与其中,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目标控制相结合形成“立体”发展模式。

4.1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优化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可以通过限制“三高”产业发展和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及设施来达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效果。我省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具有低碳的特性,其单位能耗量非常有限,不像工业制造业、建筑业那样耗能严重。我省应该积极抓住此发展契机,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比重,尤其是要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快速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和节能方式创新,增加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提升传统的产业和传统产品的生产。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政府要灵活运用经济手段调控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最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应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有利于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高效利用。

4.2地方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力财政支持

总量上,为满足地方政府行使基本职能的需要,需要加大对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这样可以弥补财政不足的状况。用途上,不仅要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所需资金,还需安排专项资金以用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要通过加强监管来避免资金挪用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外,还要结合预算绩效考评,以确保资金的用途。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要及时安排配套的财政资金,确保淘汰落后产业的力度,加快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政府未来投资的重要领域,加大对地方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持。另外,还应构建各种激励机制,出台与之配套的相关政策,碳金融活动需要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为此,政府应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此活动。

4.3创新机制来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的发展运行,依赖于“低碳文化”的培育及其作用的发挥。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不仅需要政府和更多企业的参加,更需要全民的参与。政府要做好示范,把构建低碳政府作为奋斗目标。树立起低碳生活、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办公等观念,对低碳管理进行严格执行,制定低碳建筑建设、低碳产品、低碳城市建设标准,培育出优良的低碳文化。持续改进低碳发展方面的技术成果转化系统,建立快速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探讨低碳经济的生产发展机制、绿色生态的补偿机制、强制退出机制以及财稅政策等相关的支持机制。这些都是政府应积极投入的事业,关键是要从点滴做起,抓细节,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实力,并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符合安徽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

5结论

当前,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今后较长时间内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将持续上升,与此同时,安徽省电力、水泥、化工、钢铁等行业企业规模较大、能源消耗较多,因此建议将电力水泥等行业优先纳入低碳政策考虑范围之内。安徽省地方政府在宣传低碳经济理念的同时,还应强调各地要大力推广低碳技术,逐步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体,企业、全民参与的发展格局。安徽省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产业结构上,粗放式的产业结构使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利益上,人们看不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长远实惠,只注重眼前利益,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更长时间来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上严重依赖以往经验;技术上,低碳技术不成熟,清洁能源技术的推广普及度不够;另外还受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低碳技术、国家政策等的限制。

针对安徽省制定低碳政策提出的建议主要有:加强政府对低碳经济的引导,扩大低碳技术应用范围,增加补贴资金数额,引进推广先进的低碳技术;开展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培训;加强政策扶持,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探索引进低碳经济发展项目。

【参考文献】

[1] Houghton John. Global warming[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29-51.

[2]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秦绪杰,时应峰.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0):90-93.

[4]“2050 Japan Low-Carbon Society”Scenario team. Japan Scenarios and Actions towards Low-Carbon Societys.[EB/ OL](2008-5-28). http://2050. nies. go. jp / materia / 12050-LCS-Scenario-Actions-English-080715.pdf.

[5]李应松.安徽双控考核连续5年“超额完成”[N].中国经济导报,2021-09-15(3).

[6]张乐,方佳伟.低能源消费增速支撑更高GDP增长[N].合肥晚报,2021-08-27(4).

【作者简介】

赵杰,女,1965年出生,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为质量和标准化。

(编辑:谢飞燕)

猜你喜欢

低碳经济安徽省研究
成长相册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