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里的党史故事2
2023-09-11王锋
王锋
讲故事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广袤肥沃的土地沦陷了,很多东北人民拉家带口地流落到关内。谁愿意做日本人的奴隶?谁愿意让国土沦丧?目睹东北人民的苦难,全国各地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向当时的国民政府表达抗日救亡、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一个繁华的都市,电影作为都市人们娱乐和休闲的主要精神产品在这里非常风靡;以电影作为媒介,很多歌曲也得以流传。电影《桃李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组织所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毕业歌》便是这部电影的插曲,它向我们讲述了九一八事变之后,满怀爱国热情的青年学子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所遭受的一系列惨痛遭遇。《毕业歌》在一群即将毕业的英姿勃发的青年学子中传唱,蓬勃昂扬的曲调和激动人心的歌词极大地渲染了影片开头的场面,学子们高唱着这首歌曲,表达着不愿做亡国奴的心声,强烈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随着影片的公映,这首歌曲也迅速流传开来,成为青年学子们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战歌,很多人高唱着《毕业歌》投笔从戎,奔赴沙场,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的事业中。
唱歌曲
和《义勇军进行曲》一样,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也分别是田汉和聂耳。两首歌曲的内容也有一些相似,都表达了救亡图存的强烈思想情感。“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与“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样,具有强烈的唤起人们觉醒意识的愿望。歌词“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呼应了影片的名称,刚毕业的青年学子们犹如桃李吐露芳华,正处于报效祖国的大好时机,激励学子们要做撑起民族希望的栋梁之材,青春的颜色在破碎的山河面前不再是脆弱的嫩绿,而是铿锵有力的节奏和高亢嘹亮的歌声中飞扬出的火一样的青春热血。
这两首歌曲作者使用了很多相同的作曲手法和表达方式,如开头“同学们”的旋律和国歌的前奏是一样的,都是以大调的主和弦作为起始,这样的旋律给人以辉煌明亮的曲调色彩,正符合了歌曲昂扬向上的主基调。《毕业歌》中使用了大量的休止符,比如“看吧”“听吧”的后面都使用了四分休止符作为停顿,这样更容易透出斬钉截铁般的语气和语调,并能够引起听众对于之后内容的注意,起到振奋人心的艺术效果。歌曲还使用了一些三连音的节奏型,如“今天是”等处,这样的节奏型在国歌里面也有很多,作者以这种方式营造一种号角式的艺术表达效果,以此来催人奋进。
促精神
《毕业歌》表达了一代青年学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担当,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当时抗日救亡运动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如今,历史已经逝去,但《毕业歌》那激昂澎湃的旋律和奋发向上的激情依然在岁月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当代青年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感受那个时代的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学习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