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性教育理念下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
——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的实践

2023-09-11李优治朱佳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17期
关键词:党史红色基地

李优治 朱佳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

党史学习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生从小精神补钙的关键,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但是,当前初中学校的党史学习教育流于形式或晦涩难懂。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以“尊重差异·因性育人·多元发展”为理念,开展适性教育,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切的教育。学校认为,适性教育的“性”是个性与共性,天性与党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和党性体现的是教育的社会性,能够使人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及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的人。在培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感的目标下,学校丰富适性教育内涵,以适性教育具化学生党性,用党性提升来增强适性教育的理论深度,将党性与个性真正有机统一,并希望能将其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是青少年最直观、最生动、最具说服力的党史学习教育素材,是学生的必修内容。因此,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首先应包含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学习教育与宁波地方党史学习教育融合。党史学习教育还要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融合。同时,党史学习教育不能与时政割裂,还应关注当下党的工作。基于对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内容的界定,学校探索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路径,引导学生了解党的光辉历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

一、建设校内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初中教育中党史学习教育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有力的抓手和载体。一般来说,初中学校的党史学习教育主要通过思政课、历史课等课程实施,或者在班会、德育活动中渗透,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因此,学校除了充分发挥橱窗、展板、公众号、党建墙、升旗仪式等的作用外,还特意在校内兴建了一个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以帮助学生掌握党史发展脉络,了解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一)“两室一厅”党史基地成为每个学生学习党史的专用教室

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建于学校沧海路校区图书馆二楼,总面积超过五百平方米,分为两个主题陈列室和一个活动厅(学校称其为“两室一厅”),可同时容纳百余人参加活动。整个基地以六百多张展板、一座精致立体的雕塑、三块电子屏幕(可播放多部精选党史主题视频)、一万两千多字的描述充分展示党史内容,成为每一个学生学习党史的专用教室。

“两室一厅”的一个主题陈列室呈现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九个发展阶段,内容翔实,主题鲜明。“两室一厅”的另一个主题陈列室展示的是共产党领导下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当地革命斗争的历史,包括三十余位著名的鄞州籍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本地党史更能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爱党爱国之情。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活动厅,内设红色阅读区域和中小型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区域。

(二)“三岗两线”成为每个学生党史宣讲员的主阵地

学校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学生成立“党史宣讲员”队伍,设置了学生党史宣讲员“值日岗”“值周岗”和“轮值岗”(即“三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好党史故事,传播党的声音,传递红色力量。同时,学校还设计了“普适性”党史宣讲和“专题性”党史宣讲两条路线(即“两线”)。“普适性”党史宣讲路线,即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的陈列,先按九大部分介绍中国共产党历史,再介绍本地党史。“专题性”党史宣讲路线,指的是宣讲员们在熟悉基地内党史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某一部分内容特别精通,可以做到专人专岗的专门介绍。

“三岗两线”让学生宣讲员从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宣传者和自觉传承者。这一宣讲主阵地,培养了一批学生党史宣讲员,带动了一批师生、家长共学党史。

(三)“三节两课”成为每个学生学习党史的重要载体

学校确定于青年节、建党节和国庆节三个节日(即“三节”)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开展纪念活动。青年节的活动主题是“青春向党”,活动内容是讲讲优秀党员的青年时代,如陈延年、陈乔年同志的青春向党故事。这样的故事更能让学生有代入感。建党节的主题是“向党宣誓”,活动内容是组织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重温党的发展历程,并庄严向党保证,做一名优秀学子。国庆节的主题是“爱党爱国”,活动内容是组织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集体朗诵《黄河颂》等。

根据场域理论,人的活动会受所处场景的影响。学校特别将团课、队课(即“两课”)的第一讲和最后一讲都安排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进行。第一讲的内容为参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最后一讲的内容为在基地进行离队、入团仪式。团课和队课可以安排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的活动区,举行红色经典阅读分享会、党史影片欣赏与交流会等。

“三节两课”活动安排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契合学生需求,使活动充满仪式感,有助于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立志听党话、跟党走。

二、阅读校本党史学习教育资料

以红色精神为引领,以相关课程为依托,学校挖掘国家课程中的党史要素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丰富了课程的思政功能和育人功能。伴随着课程的实施,学生循史而读、循人而读、伴影而读,系统阅读校本党史学习教育资料。

(一)循史而读

学校编辑党史学习教育讲义,形成《党史十讲》,内容包括《开天辟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改天换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翻天覆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完成富国大业》《惊天动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实现强国大业》等。同时,学校为每一讲配套推荐三到五本书籍供学生阅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党史十讲》及相关配套书籍,学校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教育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学校还结合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录制了一系列党史微课。党史微课,时长十至十五分钟,内容为介绍党的重大会议或者事件,常从一个时政热点切入。党史微课因其“微”的特点,不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也不会让学生感到晦涩难懂。相比阅读书籍,党史微课更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了解党、走近党的积极性与热情。

(二)循人而读

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根据三个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校结合语文、社会等学科的教学,确定了“循人而读”的党史学习教育策略。

所谓“循人而读”,即挑选数位党的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推荐与他们相关的书籍、影视作品,让学生阅读、观看。挑选的人物主要包括党的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党的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地方党史中的主要人物张人亚、朱镜我等。如学校为七年级学生推荐了《觉醒年代》一书。这本书对李大钊同志有着精彩的刻画和描写。学生在阅读由剧本改编而来的《觉醒年代》时,可以在通览全篇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通过圈点、勾画具体情境中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揣摩品味不同历史事件中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而对八年级学生,因为他们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所以学校推荐他们阅读李大钊的著作合集《青春》,特别是其中的名作《青春》《现代青年的活动方向》《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让学生系统感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深刻感受李大钊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

(三)伴影而读

影视资源因具象的视听语言和通俗的表达方式,易于被观众所接受和认同。相关的党史题材作品以真实为精神底色,对中国共产党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展现。学校借助党史影视资源,引导学生认真观影,以激发兴趣,进而再阅读原著。从具象到抽象,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感悟,从浩瀚百年党史到初中阶段的历史、政治和语文学习,学生从中获得认知、感悟和体验。学校还借此开发了“红色影视之旅”拓展性课程。

三、开展多元常态化党史实践活动

适性教育在党性和共性方面,强调学校的教育工作应注重“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在天性与个性方面强调“提供选择,个性发展”。从德育规律出发,在学生掌握基本党史知识的基础上,学校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一)校园主题活动

学校定期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核心的红色主题班会,营造知党、爱党的良好氛围。红色主题班会主要有以下几类:

深化红色文化认知——专题报告式主题班会;

增强红色文化认同——节日纪念式主题班会;

明确红色责任担当——经验交流式主题班会;

实践红色使命行动——成果汇报式主题班会。

此外,学校以创作式活动为核心,有序推进党史主题文化活动,开展了“红色阅读”“红色影视”“红色故事”等实践项目,并要求人人参加。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学校组织黑板报评比主题活动,开展“最是那一抹靓丽的红”主题活动(学生用剪纸演绎党的历程)。在艺术节、体育节、阅读节等校园文化主题活动中,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党史主题内容的艺术展演,学生在全身心的表演中体验红色精神的力量。学校还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征集身边的军功章、纪念章、老物件、老照片等“红色宝贝”活动,引导学生探寻红色物件背后的故事。

(二)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寻访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革命遗址、英雄故居等校外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组织学生打卡红色地标,开展红色研学、红色毅行等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细菌战纪念馆、樟村烈士陵园、北仑张人亚故居、鄞州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实地接受丰富的红色教育。

学校还组织学生考察学习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的发展变化史,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如组织学生到宁波工人运动纪念馆、和丰纱厂旧址、鄞州走马塘教育基地感受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到宁波城市展览馆、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深入了解地方党史、了解现代化建设的日新月异,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使命感。

(三)体验沉浸式特色活动

以“走前人路、尝前人苦、找前人宝、感前人思”为主题,学校设计了党史学习教育的体验沉浸式特色活动。如带领部分学生到四明山进行爬山运动,尝试走革命烈士走过的山路,并以定向运动方式,让学生完成“寻宝”任务。又如祭扫樟村烈士陵园,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敬意,并体验先辈吃过的苦,感受革命的艰辛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中,学校还重视评估督导,对教育进行常态化跟踪,逐渐让党史学习教育成为常态化行为。党史学习教育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党史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学校已培育出第一批五十余人的党史宣讲员。今后,学校将继续探索多元化路径,深入党史教研,深化实践育人,引导学生从小爱党、爱国、爱家乡,促进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全面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猜你喜欢

党史红色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红色在哪里?
我的基地我的连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