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乡建视角下景观叙事研究

2023-09-10刘正增冯艳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乡村景观

刘正增 冯艳

摘 要:景观叙事是以景观要素讲述故事的一种塑造景观及文化意义的方法,艺术乡建是以尊重文化为前提并强调人文启蒙的创新手段,二者关注人文的共同点,为时空和场景的关联融合以及乡村文化振兴创造优势条件。在艺术乡建视角下推动景观叙事,是建立场所中认知体验与价值认同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文传承与焕活乡村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乡村景观在生态、经济、人文方面的现状,指出风貌退化、功能依附、人文渐隐问题,以“呼吁—内省—认同”为支点逐层递进,提出了再现与聚力、留白与留源、寻根寻梦与寻忆策略。

关键词:艺术乡建;景观叙事;乡村景观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2021CX12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合肥市海绵城市建设及其雨洪管理助力平安安徽”(SK2021A0350)研究成果。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发展是建设 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1]。但以往的资源流失与消耗,使得乡村建设愈加困难,村民文化自信动力不足。对此,需强化乡村建设,并把城乡置于同等地位,一体协同治理城乡问题。乡村建设作为乡村复兴理念下的具体实践与行动,逐渐演变成为权力与资本竞相角逐和争相投入的社会现场[2],强行植入无疑会破坏乡村原有的景观序列与内在情感。艺术乡建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种方式,是乡村振兴的新动力[3],其以一种温和、低影响、多主体互动的方式融入情感设计,并通过社会美育唤醒乡村社会,是已被证实可行的第三路径。近年来,多位学者走进乡村并试图通过乡建启蒙、艺术反哺社会的路径与实践,重新探索城乡建设与社区营造的各种可能性,以此实现对文明传统的再追索及当下社会的再修复[4]。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葛集镇作为黄泛区乡村景观集中地,近年来,基于产业的乡村景观发展矛盾突出,景观建设在生态与人文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本文选择葛集镇乡村作为研究区,在维护改造自然生态本底的基础上,接续提出基于乡村景观的人文特色与品质提升思路。

一、葛集镇乡村概况及景观叙事

(一)葛集镇乡村概况

砀山县位于安徽最北端,曾多受黄河泛滥影响且多年治沙,但冲击而来的细腻疏松沙土加上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使得区域果林为主的第一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景观别具黄泛区特色与人文特性。尤其是区域东北部且于黄河故道北岸的葛集镇,内部成片盘曲苍老、形态各异的古树下产出的果品品质优越,助推着地方经济发展。在逐年自然灾害的促发下,乡村景观整体风貌减弱,果品产值背后给景观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二)景观叙事

景观是由实体环境与文化意义交互作用而生发和演进的叙事系统,也是人类群体改造自然的结果,具有社会属性及独特的文化发展过程。基于此,可立足于景观叙事视野,依托各景观要素讲述地方故事,将关注点落在编织与讲述故事的主体,以及客体中的物质性载体与叙事媒介上,通过叙事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沉浸式体验事件、记忆、经验等隐性信息,强化主客体根植关系,整合片段式信息。

景观叙事的重要目的是表达情感与文化意义,而不拘泥于自身的物质功能[5]。葛集镇乡村各具历史记忆与生产生活方式,而围绕村民主体与游客展开的叙事活动,是提升空间品质、建构二者之间场所依恋关系的重要媒介。在空间叙事方面,匹配与叙事相关的故事建构,进行呈现与解读,使线索与主题叙述的故事内容趋于具体,再以文本讲述故事、传递内核,最终凭借情境体验来解读评价故事,从而组成整体性的在地叙事策略。

二、特色风貌下的景观构建与生态呼吁

(一)问题探析——风貌退化

葛集镇各村以第一产业为发展依托,成片连续且较平坦的耕地、果园、花海、林荫道是其主要特征。但是,在集中规模化开展水果种植、销售以拉动经济的同时,也相应产生了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垃圾随意倾倒堆积、水体污染等。这些负面影响多直接作用于生态,使原本稳定、可持续的乡村景观逐渐退化,同时自然灾害亦使得景观恢复难度提升,加快了景观破碎与功能下降速度。此外,村民对景观破坏的忽视强化了行为指向,依靠政府集中治理略显欠缺。

有别于城市略显扭捏的景观作品,乡村景观不高谈造园技巧,具有真实与素朴、适应与韧性、自然与循环等特点。然而,上述乡村景观风貌正逐步成为村民眼中的桃花源式幻想,嫁接于普通乡村,使得原本待解决的生态问题与风貌失调问题进一步叠加。在艺术乡建视角下,要做的不是过分强调艺术使主次关系颠倒,艺术更似“调料”,在削弱和处理叠加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艺术惠泽生活的价值[6]。因此,本文的景观叙事点之一即需将重点放在乡建本身,先做好人心建设,再是景观风貌的改造提升。

(二)问题策略——再现与聚力

海量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在农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海量的优秀民间文化传统存续在“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乡村民俗里[7]。整体而言,可通过公共层面的地景再现与行为聚力的介入方式进行生态呼吁与表达。实践过程奉行低影响、低技术理念,采用易表现、易传播的形式,参考村民需求,针对景观问题展开对应的在地叙事实践。以村民互动为前提,通过开展生活期望展示、废料实用重组、家庭妙招分享、仪式事件体验等活动,发掘村民内在的生态意识,以一种喜闻乐见、闲聊解压、易参与且实用的方式展现,温和介入,改教化为内生,使环保这一惠泽自然与自我的行为内化于心,逐步解决景观风貌退化問题。

具体而言,可结合景观开展切实的主题叙事活动。其一,以“乡土记忆与未来”为主题,开设乡村生态讲堂,借助绘画、影像、图片等形式,展示中老年人及儿童眼中的乡村风貌,在村民间的应答中提出生态问题,并对建议进行整理归纳,组建关于生态问题发现与讨论的展示墙,促进村民生态审美意识萌发。其二,以“环境联系生活”为主题,陌生化处理废弃材料并进行具象与抽象的景观表现,设计师与村民共同参与制造,以雕塑、图片或影像来表现融化的塑料等,于场地附加对比强烈的标签与指示牌。其三,仪式性地开展有偿村务劳动,在一系列以“清垢筑心”为主题的行为聚力事件中汇聚体验焦点,如河沟清淤除污、防护堆筑、垃圾清理,以真实的劳动及情感体验为分享点,展示挽回异化生态环境的无奈、劳累、后悔,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观念的回归与内生。

三、乡村活动下的景观之态与行为内省

(一)问题探析——功能依附

本文的景观叙事点之二,是葛集镇乡村活动下具有公共性与服务性的聚集区景观,强调“去依附”,逐步关注其与地方的融合。其范围包括果园与住宅之间的沿河、沿路区域,以及加工包装、乡村文旅等功能性区域。此类区域集中展现政策引导下的向上村容村貌,多功能村域活动也被赋予了一定的经济与社会属性,但不能排除受外来资本与文化影响,乡村景观建设偏离本土适应性发展要求的现象。

随着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介入本身具有的强烈的他性削弱了乡村价值,艺术立场与乡村立场之间的错位给乡村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阻力[8]。葛集镇乡村偏离的景观存在忽略了“留白、留源”,扰乱了村庄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历史格局,使得乡村景观在土地利用与景观表现上呈现出一种被城市同化甚至陌生化的状态。在基础设施方面,缺少对乡土文化元素的提取与适当运用而略显突兀。诸如以上异化且缺乏风貌延续的乡村景观呈现出主次失调、不稳定、陌生的状态。

(二)问题策略——留白与留源

艺术对于乡村是非刻意强加的现实存在,弱约束性与亲民性应是其表达的应有之义。对于乡村艺术,应该要挖掘乡村社会的自发力量和内生动力[9]。需以艺术为融合点,为乡村景观注入活力,改善乡村活动下功利性的景观表现,于累积的时间变化中感受人文与烟火温情。具体而言,可在当地柴火回收点收集本土因经济贬值与死亡除植而砍伐的经年果木,选用别具历史沧桑感与人文意蕴造型的枝干,就地协商并进行艺术设计。失根枯木匹配象征新生的幼苗,于景观集中推倒中思索“留白、留源”。再结合树木春发夏荣、秋收冬藏的季节性变化叙述与他物的亲近关系,以被遗弃的果木为叙事线索,分时段、分主题展开关于四季的景观叙事,从树的变化视角观察思索行为破坏、场地适应、产业转型、集体记忆、农耕文明等问题,在生态与行为内省中适度克服盲目发展欲望,给后人留下可依靠的人文与经济发展财富。

四、乡村意象下的人文之境与价值认同

(一)问题探析——人文渐隐

对比先前自然生态与功能活动的问题,乡村居住区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更直观真切,进行景观叙事也更具问题针对性。目前,多数乡村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扩展了二、三产业,逐步趋向三产融合。产业转型升级下乡村居住环境与状态亦有新目标,即展现乡村意象下的人文之境,归根结底还是对于村民主体及其相关外化产物的在地展现。在新目标下,亟待直面与解决的社会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如左右住房渐空置、亲戚邻里渐疏远、长幼辈分渐模糊、民俗手艺渐淡去……村庄回应者与建设者伴随着烟火与人情的淡去而减少,人文渐隐下的场所精神缺失也使得身份与价值认同难觅。

乡村景观并不是由设计师强加于土地的结果,而是乡民们劳作的结晶[10]。村民的日常劳作与生活真实地反映出乡村人文风貌,自然也是传递乡村意象、激活景观活力、增进场所文化认同的关键。艺术研究领域的人类学转向也影响了新时期的乡村研究,其更注重乡村多元主体的互动,从而更加深入地探讨艺术家对乡村发展产生的复杂影响[11]。因此,本文的景观叙事点之三关注的是集中于村民个体并与生活实践共同形成的居住景观,主要围绕家庭或村庄中的劳作场景及实物展开叙事。借助可近距离接触和劳作产生的实物进行多元互动,建立村民、游子、游客之间关于生活经历与情感的联系。

(二)问题策略——寻根、寻梦与寻忆

对于环境景观,既要强调环境中的物质要素,也要强调景观的组构技巧,最终要表现文化意境。应围绕村民主体,对其发出邀请,将景观制作及相关活动置于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以關联记忆唤醒当地村民的情感认知与场所依恋,以价值认同重燃留守和回归村民的生活热情,在整体性、低技术的“文景同构”过程中组构乡村景观,辅助乡村文化振兴。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借用创作作品连接过去和现实,使其成为历史记忆与口口相传的精神载体。

第一,乡土寻根,在构建社会关系网络中促进认知认同。以“传承延续根脉”为主题,依据族谱与村民口述梳理村民辈分关系,再以图文或物品于公共场所建立可供村民互动的“乡村寻根墙”,以巩固十里八乡亲情连接。第二,童年寻梦,回望来路开前路,忆苦思甜话童年。每个人的童年各有差异,通过回忆、制作、展示属于各自的儿时物件,促使各年龄段群体对话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以影像进行记录,增进行为认同。第三,农耕文明视角下的乡村寻忆,保护集体记忆。村庄的老柳树、农具家具、民谣民俗谚语等集聚着村民们的情感,开裂果木表皮、斑驳建筑肌理、温润物件手感均是延续的时间序列,将其作为隐喻性文化符号寓于景观之中,串联地方情结。此外,热烈向上的乡村人文基调也是景观叙事点之一,将各色农产品进行组合传达季节性,在可实际接触的场所参与下展现乡村劳动与人文美学,促进深层次的乡村情感认同。

五、结语

围绕并关注葛集镇村民循环平淡的乡村日常生活,展开艺术乡建视角下的景观叙事,于“介入—融合—内生”过程中探寻艺术乡建途径,可为乡村景观质量提升提供优化参考。从生态、经济、人文角度观察葛集镇乡村,接续展开景观叙事,并在与之对应的“生态呼吁—行为内省—价值认同”逻辑递进关系中实现人文精神宣扬,是促发形成内生式的“村美人和”景观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秦柯,孟祥彬,刘黎明,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视角的乡村景观意象营造研究[J].中国园林,2022(6):18-22.

[2]渠岩.艺术乡建:中国乡村建设的第三条路径[J].民族艺术,2020(3):14-19.

[3]肖洋,马云华.艺术乡建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和对策[J].民族艺术研究,2022(4):129-136.

[4]邓小南,渠敬东,渠岩,等.当代乡村建设中的艺术实践[J].学术研究,2016(10):51-78.

[5]陆邵明.浅议景观叙事的内涵、理论与价值[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3):59-67.

[6]李艳,毛一茗.“在地性”观念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在地实践[J].艺术评论,2020(6):25-35.

[7]张嫚嫚.“艺术乡建”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在地实践[J].四川戏剧,2021(11):169-172.

[8]孟凡行,康泽楠.从介入到融和:艺术乡建的路径探索[J].中国图书评论,2020(9):8-23.

[9]徐晓慧.人类学视域下乡村振兴的审美逻辑与艺术实践[J].广西民族研究,2021(6):100-108.

[10]王向荣.乡村景观:没有设计师的风景[J].中国园林,2022(6):2-3.

[11]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J].民族艺术,2020(1):76-86.

作者简介:

刘正增(通讯作者),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及相关理论。

冯艳,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及理论。

猜你喜欢

乡村景观
张家口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