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暨南大学临床医学生卫生学教学现状及满意度调查

2023-09-08张文娟程文栎谭璐艺朱晨雨张心煜

基础医学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医师资格卫生学执业

张文娟,李 敏,程文栎,谭璐艺,朱晨雨,张心煜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广州 510632)

卫生学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为培养我国临床医学人才的岗位胜任力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奠定了重要基础。多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存在重“治”而轻“防”、重“专”而轻“全”的意识和现象。近年来暴露出的医学教育问题,迫切需要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1]。同时,卫生学作为一门汇集预防医学主要内容的重要课程,存在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缺点[2],而且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新时代新医科大健康的背景下,我校积极进行卫生学教学现状剖析,合理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卫生学课程打造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坚实桥梁,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暨南大学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大力实施“侨校+名校”发展战略。为推进临床医学生的卫生学教学改革新方向,培养其公共卫生学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本文对当前暨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卫生学教学现状、满意度及改革方向与措施进行分析,并探讨目前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期切实为大湾区高水平的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1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2022年间暨南大学在读的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包括已完成及正在学习卫生学课程的医学生。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问卷,由任课教师发布于医学生卫生学课程群,通过问卷星方式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并汇总形成调查样本。在质量控制方面,问卷纳入标准为填写时间长于1 min,限制一个微信号只能填写一次,保证样本不重复;剔除填写时间小于1 min及有逻辑关系矛盾的问卷。然后,本研究使用Excel 2019进行问卷数据库整理,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对卫生学教学现状的认知情况

本次共调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00名,其中,男生48名,女生52名。在年龄分布中,15-20岁的学生占37.0%,21-25岁占52.0%,26-30岁占11.0%;年级方面,大二年级学生占30.0%,大三为12.0%,大四为17.0%,大五为20.0%,大六为21.0%;参与调查的生源方面,有81.0%为大陆内招生,19.0%为港澳台侨外招生。

在调查的医学生中,修完卫生学课程的学生占57.0%,未修完的学生占43.0%。对于课程的总体印象方面,在已修完课程的学生中,49.1%的学生对卫生学课程有印象,29.8%的学生记忆深刻,14.0%的学生已忘大半,7.0%的学生已不记得课程的主要内容。对于当前使用的《卫生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56.1%的学生认为较合适,28.1%的学生认为当前教材内容丰富,12.3%的学生认为不太适合临床医学专业,3.5%的学生认为目前教材较落后。对于卫生学课程学时,56.1%的学生认为应保持,15.8%的学生认为应减少学时,另15.8%的学生认为可增加实验学时,12.3%的学生认为可增加总学时。对卫生学课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45.6%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案例,36.8%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10.5%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7.0%的学生认为教学目标。临床医学生对于当前卫生学教学的教材、学时和内容方面认可度较好,但仍需结合实际教学,从总体上充分改善和促进教学效果。

2.2 对卫生学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期望

临床医学生对卫生学教学有不同的期望和建议。对于教学目标,36.0%的学生认为应偏重培养卓越临床医师的岗位胜任力,31.0%的学生认为应提高健康中国促进意识和行动,22.0%的学生认为应围绕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10.0%的学生认为应围绕考试高分获得高绩点,1.0%的学生有其他想法。对于教学内容,59.0%的学生希望能充分结合临床案例,19.0%的学生认为应围绕实际民生应用,13.0%的学生认为应重点突出公共卫生知识,8.0%的学生认为应结合实际补充新内容,还有1.0%的学生有其他想法。对于教学方式,73.0%的学生最喜欢的卫生学教学方式是实体课堂,14.0%的学生选择大学MOOC,7.0%的学生最喜欢线上课堂,5.0%的学生偏好学生参与授课,还有1.0%的学生选择其他。对于最感兴趣的实体课堂授课,48.0%的学生倾向于穿插案例教学,34.0%的学生选择教师问题引导授课,11.0%的学生选择围绕任务小组表演,7.0%的学生最喜欢围绕问题小组讨论。依据临床医学生对于卫生学教学的期望和建议结果,教师应重点围绕培养卓越临床医生的岗位胜任力,充分结合临床案例进行线下教学,同时也应及时根据课堂情况调整授课形式和内容。

2.3 对卫生学基础-临床-预防一体化案例教学的建议

在当前临床医学生的卫生学教学实体课堂上,教师围绕疾病或公共卫生问题,运用已构建的基础-临床-预防一体化案例库,进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方面相关知识的剖析,从不同角度分析内在理论基础、临床表现和预防及干预等相关内容。对于课堂案例教学总体选择方面,各有41.0%的学生倾向于公共卫生案例和实际临床案例,12.0%的学生比较关注社会新闻相关案例,6.0%的学生选择虚拟加工案例。

在一体化案例库的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有58.0%的临床医学生对于临床相关的案例内容最感兴趣,17.0%的学生对日常生活相关的案例内容最感兴趣,10.0%的学生对职业卫生相关的案例内容关注度高,8.0%的学生对环境卫生相关的案例内容有兴趣,7.0%的学生喜欢食品卫生相关的案例内容。对于该卫生学课堂融合案例的重点讲授方面,48.0%的学生认为应充分联合基础-临床-预防进行案例教学,37.0%的学生认为应以临床案例教学为重点,10.0%的学生认为应以卫生学考试内容为重点,5.0%的学生认为应该以执业医师考试为重点。新形势下,临床医学生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作用和协同方面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和体会。在临床医学生卫生学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用基础-临床-预防一体化案例教学形式,促进健康中国背景下新医科发展。

2.4 对卫生学课程评价及实验课的建议

对于卫生学课程的总成绩评价和实验课需求方面,临床医学生也有新的建议。教师在卫生学教学中应重视并及时调整。对于课程考核,78.0%的学生认为总评包含30.0%平时分和70.0%期末卷面分的占比分配合理,17.0%的学生认为卫生学课程的总评占比不太合理,5.0%的学生表示未深入思考该问题,不清楚。同时,56.0%的学生认为应增加平时分比例,减少期末分比例,2.0%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平时分比例,增加期末分比例,42.0%的学生认为应保持不变。进而,对于期末卷面考试,73.0%的学生认为应兼顾增加开放性题目,44.0%的学生认为应增加案例分析比重,42.0%的学生认为应采用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形式,11.0%的学生认为应增加英文题目比重,2.0%的学生有其他想法。这表明临床医学生对于卫生学教学考核的题型形式和考核内容有新的要求。

对于卫生学实验课的需求和建议方面,课程形式上,52.0%的学生希望设置动手操作实验课,21.0%的学生认可采用模拟仿真实验课,17.0%的学生认为可不设公共卫生相关实验课,还有10.0%的学生对此没有想法。在卫生学实验课内容方面,86.0%的学生认为可安排环境卫生相关实验课,如水消毒、空气采样、环境噪声检测等,66.0%的学生认为可安排职业卫生相关,如工厂工作条件参观考察、粉尘测定、尘肺阅片等,72.0%的学生认为可安排食品安全相关,如食品加工流程、食品安全检测及评价等,另有1.0%的学生选择其他。在实验课次数的安排方面,30.0%的学生选择可安排4次及以上,27.0%的学生选择3次,22.0%的学生认为可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13.0%的学生认为可安排1次及以上,另有1.0%的学生选择其他。因此,临床医学生卫生学的课程应该合理分配一定的实验课学时,这对临床医学生深入学习卫生学课程和理解疾病的源头预防大有裨益。

2.5 对卫生学教学总体满意度及与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认知

修完卫生学课程而填写满意度问卷的人数,共有57人。其中,38.6%的学生对卫生学课程比较满意,36.8%的学生对课程非常满意,21.1%的学生对课程一般满意,另有3.5%的学生对卫生学的课程不满意。进而,教师分别对满意度进行赋分(非常满意为4分,比较满意为3分,一般满意为2分,不满意为1分),进行满意度情况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性别、年龄和生源的临床医学生对卫生学课程的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学生目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总体满意度较高,满意以上人数占比达75.4%,可在此基础上结合调研结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教师通过调查临床医学生对卫生学课程与临床执业医师关联的认知结果发现,48.0%的学生明确卫生学相关知识是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一部分,28.0%的学生不知道,24.0%的学生不清楚。同时,80.0%的学生认为卫生学课程对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用,6.0%的学生认为对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没用,14.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此外,36.0%的学生认为卫生学与临床医学知识之间不存在裂痕,33.0%的学生不清楚卫生学与临床医学知识之间是否有裂痕,31.0%的学生认为存在裂痕。在新医科的时代背景下,临床医学生的卫生学课程教学要不断加强对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方面的培养,充分弥合卫生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之间的认知裂痕。

在调查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对卫生学课程是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必要组成部分的总体知晓率为48.0%。为进一步探知临床医学生对卫生学课程作用的理解,教师将卫生学课程与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关联的知晓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和年级的医学生对卫生学课程与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关联的知晓情况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生源的医学生对卫生学与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关联的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临床医学生对卫生学与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关联的知晓情况

3 总结和展望

本文以暨南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其必修课卫生学的教学现状和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临床医学生对当前的卫生学教学情况总体比较满意,多数医学生认为当前《卫生学》教材(朱启星主编)及理论课学时(36学时)较为合适,对教学案例印象深刻。

对于卫生学教学,临床医学生比较关注的是:培养卓越临床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充分结合临床案例,最喜欢实体课堂等方面。近年来,暨南大学内外招生的卫生学均实行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教师于教室授课,使用腾讯会议或雨课堂同步直播,线下实体课堂的交流互动相对活跃,也有部分学生喜欢穿插大学MOOC相关内容,这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新的要求。卫生学在线教学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及时调研学生学习情况,增强学生互动性的效果有待加强[3]。由于线上教学不是面对面上课,许多学生线上学习很容易走神或不听课,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观察不够,教学监管欠缺[4],线上课堂内师生互动及学生互动体验效果差,具有一定的不足。

目前,我校卫生学课程教学实行基础-临床-预防一体化案例的教学模式。任课教师组织编写经典案例,均涵盖基础医学理论、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预防和控制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剖析。临床医学生对临床相关的案例最感兴趣,对于该融合贯通案例的教学形式深受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更新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模块,优化教学内容体系,聚焦实际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突出卫生学问题,适当增加视频或案例,对课外及实践知识进行拓展教学,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5,6]。在与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关联方面,临床医学生普遍明确卫生学知识是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要组成部分,高年级学生知晓度更高。在卫生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传达和强化卫生学知识是临床医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素养的理念。

对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学生普遍认为目前30%的平时分和70%的期末成绩较合理,也建议增加平时分比例和卷面开放性题目。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卫生学的“金课”建设[5]。过程性考评体系各项权重的设置,能准确体现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效果。教师应灵活调整比例,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探索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7]。超过一半的学生建议适当设置动手操作实验课以及开设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是新医科背景下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线上线下实验教学相结合,能有效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医学生的实践技能[8]。此外,临床医学生也对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次数和形式等有不同要求,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卫生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之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裂痕。

因此,在临床医学生教学改革、创新和发展中,教师应切实加强师生互动,根据新时代新医科要求和医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加强面向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基础-临床-预防一体化融合教学案例库的构建和公共卫生学实践教学,并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为塑造卓越临床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奠定坚实的卫生学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好优质的医学人才源头输出。

猜你喜欢

医师资格卫生学执业
从医师资格考试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成效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公共卫生学建制化起源刍议——始于认知致病微生物的显微镜时代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调查与分析
空降兵某部卫生学兵卫勤战备能力分析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