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布尔和他的昆虫史诗

2023-09-06★燕

作文小学高年级 2023年5期
关键词:昆虫记法布尔蟋蟀

★燕 青

作家笔下的精彩文字有的是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有的是对自然万物细致的观察、惊奇的发现和翔实生动的记录,他们搭建文学世界的方式各有不同,却殊途同归。法布尔无疑属于后者。

《蟋蟀的住宅》(入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一文详细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过程。这个不起眼的小虫,用它简单、柔弱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优良、充满阳光的住宅,这样的劳动成果着实让人感到惊奇。这篇生动的观察笔记出自19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法布尔之手。

法布尔宁静而勤奋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第一阶段格外长,包含着他贫寒的童年、艰辛的青年和曲折的中年。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在一间谷仓改造的乡村小学读了3年,之后就跟着父母四处搬迁。由于家境贫困,父亲多次要求他放弃学业,但法布尔抓住一切免费的机会上学,还掌握了拉丁语和希腊语。后来,他考取了阿维尼翁师范学校,毕业后开始了20 多年的教师生涯。出于对大自然尤其是对昆虫的浓厚兴趣,他一边教书,一边利用闲暇时间坚持观察和研究,并陆续发表论文。1855年,他获得博士学位。终于,这个来自法国南部偏远地区的乡村教师凭着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学术界的认可。

1866年,在多位学者的举荐下,法布尔成为阿维尼翁博物馆的馆长。翌年,法国教育部部长杜鲁伊前来拜访他,并推荐他面见拿破仑三世。为支持教育改革,法布尔在成人夜校对公众开放讲授植物学课程,大受欢迎。但保守人士猛烈抨击他对女中学生讲解授粉过程和花朵解剖结构,法布尔被迫离开耕耘了28年的讲台,生活随之陷入困顿。在好友的帮助下,他举家迁往小城奥朗日。此后8年中,法布尔基本靠编写教材为生。在儿子儒勒的帮助下,他开始在自家花园里观察昆虫,完成了《昆虫记》第1 卷。然而,年仅16 岁的儒勒不幸因病离世,法布尔悲痛欲绝,决定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在法国南部的塞里尼昂,法布尔买下一块荒地,建起了他的“荒石园”。他渐渐找回内心的平静,那些毫不起眼的昆虫,把他带进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领域。困窘、名声和头衔他都毫不在意,衰老更无法削弱他的勇气和精力。在当地农人的眼中,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简直是个异类,他们经常看到他在田间地头奔走,用双手拨开草叶和石头,寻找虫子的踪迹,或是趴在地上盯着昆虫的洞穴一看就是半天。1907年,法布尔最终完成了《昆虫记》第10 卷的出版。《昆虫记》的出版让这位朴实无华的学者突然声名鹊起,科学家达尔文说他是“无法效仿的观察家”,文学家雨果称赞他是“昆虫界的荷马”。1913年,法国总统雷蒙德•庞加莱造访“荒石园”,为他颁发法国国家人物奖。

时至今日,《昆虫记》依然让无数读者痴迷。这部标准的“跨界”之作不但在自然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法布尔用朴实优美而又清晰的文字,写就了一部关于昆虫的长篇史诗,向我们展示出大自然的奥秘。整整10 册《昆虫记》,每一章都详细讲述了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命运,如蜘蛛、蜜蜂、螳螂、蝉、甲虫、蟋蟀以及很多不为人知的昆虫。在他之前,还不曾有人如此通俗而清晰地描绘过这天地万物共同演绎的伟大诗篇。

作为熟悉昆虫习性的“自然画师”,法布尔总是能找到精准朴素的词语和生动形象的修辞,栩栩如生地描绘每种昆虫最醒目的特征。在他眼中,圣甲虫的工具包就像一个神奇的博物馆;蜾蠃是技术高超的建筑师;而花金龟如同馋嘴的小孩儿,会瘫倒在又甜又黏的水果旁边酣睡;石灰质荒地上的黑腹狼蛛像“波希米亚女郎在七个月的时间里不分昼夜地将一群吵吵闹闹的孩子驮在背上,走来走去”;大天牛的幼虫一边啃食老橡树的树心,一边留下排泄出来的蛀屑,就像“一段肠子,在缓慢前进的过程中蚕食着自己的路”;失去家园的可怜的隧蜂妈妈孤身 “在小镇上流浪,背曲腰弯,身体虚弱,脑袋秃秃,衣衫褴褛,忧心忡忡,而这副破衣烂衫的模样早已在灰色小蜥蜴的窥视之中”……法布尔一边描述事实,一边刻画昆虫们动人的模样,带着无尽的同情和怜悯。在漫长而细致的观察中,他早已对它们了如指掌并充满感情。

其实,法布尔并不关心什么文学手法和遣词造句,他说:“你们这些手持长矛、身披铠甲的昆虫,请来为我辩护,为我作证!告诉他们,我与你们是多么亲密无间:我带着怎样的耐心进行观察,又怎样一丝不苟地记下你们的一举一动!你们的证词是一致的:我的文字里虽然没有空洞的公式,没有一知半解的胡言乱语,但每字每句都是我所观察到的事实。不多,也不少。”的确,对我们来说,弥足珍贵的就是法布尔那孩童般的天真和好奇,既有科学家的严谨又有诗人般的诗意的表达方式。正如罗丹所说,法布尔教会了我们“像哲学家一样去思考,像艺术家一样去观察,像诗人一样去感受和表达”。他那超凡的耐心、天才的观察和清新的文字,让我们收获愉悦和满足。

但他所呈现的远远不止这些!法布尔的观察是有思想和灵魂的。在他的笔下,毫不起眼的昆虫们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天赋和“发明创造”,它们的世界一样上演着关于生存、情感、繁衍、猎食、战争、计谋、危险乃至生死的一幕幕大戏。由此,我们看到默默无闻的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是何其相似!所以,周作人说:“他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看《昆虫记》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在《昆虫记》中,那些生活在石缝、荆棘和枯叶中的最微小、最低级的昆虫,都是宏大的宇宙交响曲中一个个独特的音符,在大自然的安排下,相互依赖并最终实现平衡。日暮时分,当蝉停止演奏进行曲,当萤火虫点燃蓝灯笼,当浅色意大利蟋蟀在迷迭香中唱响醉人的小夜曲,当远处铃蟾钟声般的和谐叫声此起彼伏……我们都会模糊地感觉到,哪怕是最小的昆虫,它的一生都充满魔力,并与我们、与整个世界存在着神秘的内在关联。

猜你喜欢

昆虫记法布尔蟋蟀
Book Review on Souvenirs Entomologiques 《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
“昆虫迷”法布尔
解读昆虫记——读懂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蟋蟀的决心
重读《昆虫记》系列一:勤劳的“铲屎官”——蜣螂
捉蟋蟀
法布尔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蟋蟀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