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微班会 促学生自主成长
——以《一粒米的旅程》系列主题微班会为例

2023-09-06方彦卜

小学生 2023年4期
关键词:旅程班会水稻

☉方彦卜

微班会即微型主题班会,它是一种由明确的教育目标、相对完整的程序、鲜明的主题、精干的内容所构成的主题班会,具有切入口小、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内容短小等优势及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1]。班主任可以科学合理地运用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微班会,从细微之处入手,着眼于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认识,丰富体验,巩固行为,促进学生自主成长。本文以《一粒米的旅程》系列主题微班会为例,探讨运用微班会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微主题大目标

主题是班会的灵魂。班会开得是否精彩,选取主题最为关键。在选取主题时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养成教育形成发展规律,遵循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德育内容体系,实现内容规范化[2]。班主任在开展班会时,要聚焦班级存在问题和学生具体需求,科学规划班会主题,以学生美好品质树立和良好习惯养成为目标,力求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深入理解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实现自我突破和成长。

例如,班主任发现近一段时间班上学生浪费食物的现象比较严重,不仅食堂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剩饭剩菜,班上的垃圾桶里也随处可见只吃了几口就被丢掉的各种包子和零食等,于是决定以珍惜粮食为主题开展系列微班会,对班上同学进行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厉行节俭、杜绝浪费的美好品质。如何让勤俭教育既充满童趣、富有新意,又扎实有效呢?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感知、注意、思维特征,围绕一粒米的旅程,设计了六节微班会:《破土》《生长》《收获》《新生》《旅程》《使命》。在微班会中,学生跟着一粒米的讲述,从一粒米的视角,探索水稻的种植过程,了解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体会到粮食种植的不易。在一粒米的旅程中,感受到了粮食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它尽管身材小小,却有着大大的能量;它虽然常见,但绝对不可或缺。学生也在这段奇幻的旅程中,逐渐将自己代入一粒米的角色,体验到一粒米的情感,激发了其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美好信念,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将这种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情感体验走向价值升华,促进了自主成长。

二、微故事促思考

美国故事家吉姆· 科因认为,听故事能够打开那些直接教育无法触及的区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从故事中得到启发[1]。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契合班会主题且有教育价值的故事组织微班会,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故事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感悟故事中的价值观,理解班会的主题与目的,促进学生进步与自主成长。

例如,在《一粒米的旅程》系列主题微班会《破土》篇里,班主任就采用了故事的形式组织微班会。班主任以一粒米的角度展开自述,向同学讲述了从爷爷播种,到种子发芽,到长成秧苗,再到插秧到田里的过程。轻快的讲述和第一视角,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学生在故事中,感受着种子破土而出的喜悦,爷爷细心的呵护,耕田插秧的不易,还有秧苗在田中随风起舞的喜悦,感叹着生命的伟大与神奇,自然的美丽与玄妙。班主任让大家积极发言,发表自己对播种的理解和看法。有的学生说他看到了种子强大的生命力,明明那么细弱的根茎却强韧有力,能够破土而出,让自己向阳生长;有的学生说他看到了播种的辛苦,爷爷要在地里铺上格子,在里面均匀地填土播种,每天小心看护,控制光照和水分,让它顺利出芽,待到小秧苗长高一点,就要翻土耕田放水,将土壤浸湿,最后再将秧苗一簇一簇插进地里,过程非常繁琐,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还有学生说,它看到了种子的努力与上进,埋在土里时它每天努力吸收土壤里的营养和水分,为自己储存破土的力量,发芽之后它大口吸收着阳光,感受风的抚慰和雨的滋养,让自己快快长大。班主任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吃的每一粒米都是从这一步开始的,从而让学生从种子的努力和农民的辛苦中,产生同理心,萌发珍惜粮食的美好情感。

三、微视频促想象

视频教学是信息化时代常用的教学手段,有着声画并茂、生动有趣、形象直观、交互性强等先天优势,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丰富学生的多种体验,激发学生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获得感受和体悟[2]。班主任在开展微班会时,可以通过视频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思考,自主探索微班会的内涵和意义,从中得到启示,习得道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感,促进自主成长。

例如,在《生长》篇中,班主任用了微视频,通过影像直接向学生展示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间要历经浇水、施肥、除虫等过程,从炎炎夏日到萧瑟深秋,农民伯伯埋首于田间地头,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浇灌着水稻的成长。生动的画面、沉重的解说、凝重的配乐,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农民的艰辛。尤其是老农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画面,深深刺痛了学生的心灵。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顺着他的额头、下巴滴滴流淌到地上,深埋进土里。悲伤和愧疚的情绪在班上蔓延开来,学生说看完后觉得难受,为自己浪费粮食的行为感到羞愧。原来米的生长,耗费了农民伯伯那么多精力,自己却从来不知道珍惜,浪费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其他学生也纷纷表示赞同。班主任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看到了农民的艰苦劳作和辛勤付出,在情感体验中促使其发现自己的错误,反省自己的行为,激活了学生改正错误、养成勤俭节约的道德品质的内在动力,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成长。

四、微创作促体验

角色扮演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在班会中植入角色扮演游戏,并让学生自己创作改编剧本,自己进行演绎,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发挥想象大胆创作。鼓励学生在创作中,思考剧本主题、故事脉络、核心价值和表现方式,在演绎中体会人物经历,感受人物悲喜,获得情感共鸣,从而实现在创作中思考,在演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的目的,实现自主成长[3]。

例如,在《旅程》篇中,班主任就用了角色扮演游戏的组织形式,让学生自由发挥,体验一粒米的旅程。班主任让学生自己构思剧本,想象一粒米可能会去哪里,遇见什么人,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学生开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它到小朋友的家,小朋友却不喜欢它,更喜欢零食,于是偷偷倒掉了它;它在垃圾桶遇到了觅食的流浪猫,让小猫美美地饱餐一顿;它到一个贫困的家庭,家里的每个人都十分珍惜它,每次都把它吃得干干净净,在一家人的勤俭节约下,大家都填饱了肚子,日子虽然艰苦但很快乐;它到了一户因为疫情正在隔离的家庭,家人对于它的到来开心极了,妈妈做了炒饭、拌饭、汤饭,一家人大快朵颐,觉得无比幸福……在班主任的启发下,学生很快完成了剧本的创作,并分工协作,分角色进行扮演,共同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更可贵的是,学生提议可以把这个表演给别人看,让别人也了解粮食的重要,学会珍惜粮食。班主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的创编和演绎,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使学生自己认识到了粮食的可贵,浪费行为的可耻,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让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创作,将自己认识到的道理展现出来,并传达给别人,向别人传播勤俭节约的思想,实现了教育的传播与延伸,促使自己得到成长。

五、微活动促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充分说明实践体验的重要性[3]。在微班会中,班主任可以根据教育主题开展相应的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产生思维上的飞跃和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将教育目标转化到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上来,实现学生的自主成长。

例如,在《一粒米的旅程》系列微班会《新生》篇中,班主任就用实践活动的方式,给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这节班会课上教师带来一个迷你石碾和一些晒干的水稻。班主任先让大家近距离观察水稻,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感受水稻大小、形状、味道、颜色、软硬,等等。接着班主任又让大家自己尝试着给水稻去壳,找到被稻壳包裹着的雪白的大米。学生开始想各种办法,有的直接用手剥,但是发现水稻太小,一点也不好剥;有的尝试用东西砸,可是力道掌握不好,要么根本刨不掉稻壳,要么把米也敲碎了;有的拿着水稻在桌子使劲磨,磨了半天也不见壳子掉下来……学生纷纷感叹水稻的壳太难去了。这时班主任拿出小石碾,告诉学生,以前的人们没有机器,就凭借自己的智慧发明了各种好用的农具,帮助自己干农活,石碾就是其中一种。班主任给大家演示了一下石碾的用法,只见一粒粒饱满的水稻在石碾的碾压下,很快褪去了外壳,露出里面雪白的大米来。学生直呼神奇,迫不及待自己上去试试。亲身试过之后,学生纷纷兴奋地表示,这还真难,不仅是个体力活,还是个技术活。大家还一边操作,一边交流省时省力的方法,再把方法运用到实践中。经过几次尝试他们还真找到一些小窍门,十分自豪。班会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感叹原来水稻不仅种植很辛苦,脱壳也不容易,以后要好好珍惜粮食。在实践体验中,很多学生第一次亲手触摸了水稻,见证了水稻脱壳变成大米,见识到以前的农具,获得了新知,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感悟到粮食来之不易需要珍惜的道理,完成了自我飞跃和自主成长。

六、微交流促成长

交流沟通是通往心灵的桥梁。微班会虽然时间有限,但却有着微言见大义的效果。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微班会时间,与学生就某一话题展开对话,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问题,明确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开交流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相互启发,深化认知,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反思自己的行为,促进自主成长。

例如,在《一粒米的旅程》系列微班会《使命》篇中,班主任用分享交流会的形式,引导大家谈谈一粒米的使命,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悟。有的同学说:“可以发动家人一起,节约粮食,去餐厅的时候,少点一些菜,剩下的食物打包带走,做到不浪费食物。”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做一些手抄报、黑板报,倡导大家一起节约粮食。”……班会最后,班主任还和大家一起立下一个个小目标,从今天开始,好好吃饭,珍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米,做一个护米小卫士。通过微型分享交流会,学生踊跃发言,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一粒米的使命开始,逐渐发散延伸,过渡到勤俭教育中来,大家纷纷开始为节约粮食献计献策,使勤俭节约的理念深入人心。

总体来说,微班会虽然短小,但教育内容切中要点,教育形式更加丰富灵活,有效调动了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小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班主任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微班会,从微处着手,在微处做实,在微处做强,在微处做精,丰富学生体验,强化学生认知,发展自主能力,让学生在微班会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而美好的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旅程班会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独一无二的生命旅程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一季水稻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坐着小船,开启一段发现春天的旅程
水稻花
2016,无忧旅程再出发!
海参崴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