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汲生活之源书写生活
——谈“生活教育”指导下的语文作文教学

2023-09-06王羽承

小学生 2023年7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笔者作文

☉王羽承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阐明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和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活教育”思想强调“教育源于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启示我们,教育的开展一定不能与生活脱节,而是二者紧密联系,相得益彰。作文教学亦是如此。高年级的小学生,大多已具备较强的理解感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且认知意识较强,普遍具有个性化表达的需求。若趁此契机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其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那么,如何运用“生活教育”思想指导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写作思维

创设情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指教师根据教学主题,设计出契合学生认知经验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其学习兴趣,以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要知道,生活是学生获取经验和认知的主要场所,是其最熟悉的环境。语文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并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安排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生活经验,拓宽其思维,使学生在写作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1]因此,教师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其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快速明确写作主题,进入写作状态。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写作练习“形形色色的人”时,笔者先用生活化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同学们,你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吗?”通过问题的引导,将学生的思绪带入课堂。接着,笔者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将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呈现给学生。图片的主要内容是生活中大家非常熟悉的“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维持交通秩序的交警、马路边清扫落叶的清洁工、农田里辛苦劳作的农民、小区里晨练的爷爷奶奶、骑着电动车在路上飞驰的外卖员等。一张张画面随着轻缓的音乐在学生的眼前划过,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画面中的人物都不陌生,每个人都流露出了温和而美好的神情。此时,笔者趁势引入本课的作文主题,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尝试将其特点描述出来,写成一篇小作文,并在写完后与同学进行交流,看看有没有把人物的特点描述清楚和具体,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和优化。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和反映。作文一旦失去生活,便会黯淡无光,毫无生命力。记得陶行知曾说:“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写作。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写作的基础与自身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没有丰富的生活,就写不出丰富的文章内容。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将生活中的情境再现,将学生带入当时的经历和感受中,使其写作时有情可依、有话可抒,实现对生活的再体验和再感悟,进而写出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二、契合生活主题,点燃写作兴趣

陶行知认为,教师不能将知识像喂鸭子一样直接“喂”给学生,而是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认知特点,设计契合学生已有经验和发展需要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活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产生更强的学习意愿和动机。[2]鉴于此,在以“生活教育”指导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特点,设计契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写作主题,有效激发出学生内在情感共鸣,使其产生更多想要表达的欲望,进而点燃其写作兴趣,使其体验到写作的乐趣,逐渐喜欢上写作。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写作练习《我的拿手好戏》时,刚开始,部分学生对“拿手好戏”这个概念产生了疑惑,甚至有些许陌生感。于是,笔者便换了一个说法,要求学生以“我的绝活/绝招——( )”为题去展开写作。学生一听“绝活/绝招”,顿时兴致高昂,仿佛个个都是“江湖高手”,都想来展现一下自己的“绝活/ 绝招”。于是,笔者先在课堂上让大家进行讨论,说说自己有哪些“绝活/绝招”,它是怎样练成的,关于这个“绝活/绝招”,有着什么样的趣味故事……通过学生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大家都对自己的“绝活/绝招”充满自信,似乎有着说不完的内容。最后,笔者便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绝活/绝招”以书面表达的方式写成一篇作文。对于部分没有清晰思路的学生,笔者则建议他们可以仿照教材中的提纲,将自己的思路整理成简单的思维导图,结合导图进行写作。写完之后再读一读,看看语句是否通顺,想要表达的重点是不是都写清楚、写具体了,再改一改,优化一下内容。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拉近学生与作文主题的距离,使其更容易、更清晰地理解作文题目的设计目的,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释放,使其摆脱教材束缚,更大胆地去进行联想和思考,充分将作文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产生想要表达与写作的意愿,进而写出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的作文。

三、拓宽生活视野,丰富作文素材

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这都充分说明了,写作的源头活水便是生活,脱离了生活的作文就变成了“无米之炊”,缺乏真情实感。因此,在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生活教育观,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自身身边的事物,不断拓宽个人生活视野,丰富自身的生活体验,去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3]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点滴的习惯,还能让其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写出更具真实性和可读性的优秀作文。

例如,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会着重对学生强调,写作时不要过分注重形式和语言美,而更要注重“真实性”,要在刻画事物或人物真实面貌的同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作文蕴含独特内涵。也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灵魂,才能感染他人、打动人心。为此,笔者会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文化类、竞赛类综艺节目,如《中华好诗词》《见字如面》《诗书中华》等,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活动,有效地拓宽学生的个人视野。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促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为今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爱想象是学生的天性。在写作中合理地融入想象中的事物,与贴近生活实际并不矛盾。因为文章本身是生活的写照,也是创作者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只要这些想象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之于写作不会是“画蛇添足”,而是“如虎添翼”。

四、重视生活阅读,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是吸收,是积累,而写作是表达,是倾吐。两者之间存在本质区别,却又互促互鉴。对于小学生而言,其阅历尚浅,且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对生活中的感悟常常是“道不清,说不明”,导致在写作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运用文字准确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古人早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要我们多读。通过增加阅读量的方式,可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同时还能帮助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写作技巧,使其在写作中“犹如神助”。[4]可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得越多,基础越牢,盖出的楼房才越稳固、越高大。

在“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笔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生活化的读写策略。例如,联合学生的家长,合作订购一些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的材料,包括励志向上的人物传记、积极健康的童话故事、贴近生活的科普杂志等,并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阅读。与此同时,定期组织亲子共读活动,引导学生将阅读变成一种终身习惯。在阅读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字句或词汇,而向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家长或老师可督促学生将陌生的词汇随手记录下来,时不时重复认读,温故而知新,在增长词汇量的同时不断扩大自身知识面。除此之外,笔者还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大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阅读时的感想、心得,并为大家推荐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让学生在相互分享中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定期拟定写作主题,要求学生结合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再围绕主题、结合阅读内容,写出作文。

总的来说,以读促写是当下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开展生活化阅读活动,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其阅读符合该年龄段认知特点的文章,从中学习到多样化的写作方式和技巧,以此培养其写作审美,提升写作能力。

五、关注社会时事,彰显文章温度

一篇好的文章之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它能唤醒读者的潜在情感,激发其内心的共鸣。要想创作出一篇好的文章,作者就必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对生活产生深刻的感悟。[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还强调了“社会即学校”这一重要理念。他认为,生活是一间大课堂,而社会是一所大学校,教育不应囿于课堂或学校内,还应走出去,去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到社会里去。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最有用的教育。因此,在开展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将学生的思维和身体带出课堂,走进社会生活中。通过关注身边的大小时事,去了解社会、感悟生活,在体悟生活多姿多彩的同时,体察身边的人情冷暖,进而写出贴近生活事实、有情感、有温度的好作文。同时,也借此培养学生关心家事国事的意识,有效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其逐渐成为一个对生活有心、对社会有责的青少年。

对于高年级段的小学生而言,引导其关注时事,可促进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及思辨能力的培养。对此,笔者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在教学开始环节,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时事分享活动,每天邀请不同的学生分享最近发生的时事新闻,发表自己对该新闻的感受和看法等。例如,针对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学校遵循了“停课不停教”的号召,积极开展语文线上教学活动,对此,笔者以“给( )的一封信”为主题,为学生布置了作文作业,要求学生自主查阅每日的新冠专题报道,谈谈自己对那些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而默默奋斗的科学工作者、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想说些什么,抒发对他们的感恩之情,最后将自己的心声以一封信的方式抒写下来。另外,笔者还为学生拟出一些问题,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你和家人在哪里,做了哪些事情?你所在的社区做了哪些事?”“当国家面临重大突发事件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做什么?”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电话沟通、网上查询资料等方式,了解这些问题,进而让学生理解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关注时事、调查分析资料中提升学生洞察力、判断力和表达力,增强其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强化其生活体验和情感,为学生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想引导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就要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缤纷多彩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书写生活,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灵感,使其在生活化阅读中掌握写作技巧,拓宽写作视野,在生活实践中收获独特而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而融入自己的作文中,以真情表达写出内涵充实、灵活生动且“接地气接人气”的好文章。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笔者作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