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背景简析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要点

2023-09-06何君霞

小学生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余教材内容双减

☉何君霞

语文作业是小学生再次感悟文本信息、推动文本信息生活化的主体实践机会,因而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部分,也是小学生能力训练、积淀智慧、拓宽视野的重要区域。教师以教育理念与个性思维为基础系统谋划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的实用性方案,努力借助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优化与拓展小学生的课下独立思考行为,建构设计化、策略化以及实效化的课下作业探究活动。[1]因此,小学生能够获得充满生活气息、创新元素、拓展精神的课余任务,加速主体实践发展。

一、对“双减”政策的科学解读

“双减”政策是我国教育部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而制定的教育教学法规,具有较高的强制性与法纪性,要求教师群体必须服从与遵守,严格按照减负增效政策去设计、实施与讲评作业设计内容。“双减”政策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走向提质增效、拓展优化、内部创新、挖掘潜能,争取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完成中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任务,达到能力训练目标,不再要求课下作业任务承担教学任务。[2]这样,语文课堂教学实现最优化创设以后就会大力支持课下作业探究活动,从而使课下作业任务真正走向减负、减压与减重,满足减负增效要求。

二、“双减”政策对大单元作业设计的要求

第一,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应该在时间长度上不能超出要求。教师应确保小学生能够在20分钟以内完成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也就是说,20 分钟是教师在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必须遵守的红线,探究任务一旦超过20 分钟,就意味着教师违反了“双减”政策,因而教师应有较强的红线意识与敬畏思想。

第二,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应该在内容难度上不能超出要求。教师应设计出简易化、探究化、生活化的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任务,推动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对探究任务进行主体实践、切身感悟与生活验证。[3]因此,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不能偏难,应适合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而完成。

第三,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应该在活动形式上不能超出要求。教师不能布置机械抄写型、死记硬背式的低质低效作业任务,要为小学生提供生活化、表现化以及交流化的新型作业任务。这样,小学生就会在主体实践中切身感悟作业任务,有效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升作业任务的品质性。

三、立足“双减”政策开展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的重要性

首先,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能够为小学生提供高品质与高价值的课下探究任务,使小学生开心快乐地进行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预设的大单元设计活动。[4]因此,大单元设计活动能够促进小学生课业任务的小型化、探究化与生活化,以减负增效、方法创新、思维拓展而实现认知空间与成长环境的改善。

其次,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能够为教师谋划与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以及主体课余探究提供高价值的案例参考与经验积累,为教师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设计理念与可行性方法。[5]因此,大单元设计活动能够推动语文教学走向品质化与体系化,打造设计化与高效化的育人环境,充分展示教师的引领价值与推动作用。

最后,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能够帮助教师积极践行科学育人观,推动课下探究任务走向提质增效、科学减负与设计优化,高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科学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循序渐进。[6]因此,大单元设计活动能够为小学生建构主体实践平台,以减负增效为指导思想循序渐进地提升小学生的学科能力与核心素养。

四、立足“双减”政策进行大单元作业设计的要点

“双减”政策是教师设计与实施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的压舱石与导航仪,能够为小学生输送设计性、策略性以及实效性较强的高品质引领信息。

(一)凸显大单元作业设计的主题导向

教师以减负增效为教学目的设计课余任务探究活动,应时刻不忘强化教材内容的主题导向,深度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科学提炼出教材内容的思想主题与教育导向。主题性是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的重要特点,且主题内容与单元教材内容息息相关、和谐一致,也以此体现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与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体性。因此,教师应凸显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的价值取向、内容设定、主题导向,有效强化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与语文课堂教学的顺承性与实践性。[7]

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余任务探究活动中,本单元共有《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以及《不会叫的狗》,这些教材内容拥有非常突出的主题色彩,全是童话类启智故事。这样,教师要继续强化《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教育价值,引导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进行手偶戏表演活动。小学生需要在家利用旧毛绒玩具改造成小花猫、老母鸡以及蜘蛛等手偶玩具,还要利用废纸箱或泡沫制作一个小房子,然后,小学生就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将自己的手偶戏表演过程录制下来。同时,小学生可以按照课文内容中的出场顺序先后表演小花猫、老母鸡与小蜘蛛的三幕手偶戏,并独立完成两个角色的对话过程与配音活动。小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的推动下能够积极阅读课文内容、主动制作手偶道具、自觉完成配音表演,因而能够对课文内容实现深度学习,也能够高品质地悦纳手偶戏活动的思想教育内涵。

(二)立足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内容拓展

教师设计小学生课余任务探究时应强化教材内容的有效拓展,以教材内容的主题思想为选择指导,为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相似性阅读素材与认知内容,这样小学生就会获得丰富多彩的主题素材积累与相关内容拓展。以教材内容的设计理念为指导,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信息与文学素材,实现小学生的博览群书与兼收并蓄。因此,教师进行课余任务探究设计活动要注意实现内容拓展,帮助小学生多元认知、欣然悦纳、厚积薄发,有效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余任务探究活动中,本单元共有《我们的奇妙世界》《海底世界》以及《火烧云》,这些文章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探究大自然的主体兴趣与求知热情。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推荐一些高品质的阅读书目,例如《海底两万里》《瓦尔登湖》《昆虫记》《醒来的森林》《大自然的日历》《有趣的动物》《冬牧场》《种子的胜利》《重游缅湖》《花朵的秘密生命》《种子的信仰》《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等。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寻找上述书目中的书籍进行目的明确的主题阅读,科学导引小学生积累更多更好的类似信息,实现教材主题内容的有效拓展与信息丰富。因此,教师就会利用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为小学生建构“关于大自然的主题阅读”,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知识,彻底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与阅读兴趣,实现小学生主题阅读活动的厚积薄发。

(三)立足大单元作业设计的主体感悟

教师进行课余任务探究设计活动时应强化探究内容的主体性、实践性以及能动性,科学推动小学生去积极思考、主动认知与自觉积累,切实将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的实效价值挖掘出来。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素材处理能力,因而能够在教师预设探究任务的指导下多维感知、兼收并蓄,切实体现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在实施课余任务探究设计活动中科学推动小学生的主体感悟,为小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探究空间,展示生命发展潜能。

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余任务探究设计活动中,本单元共有《从军行》《送元二使安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以及《清贫》,这些文章中都隐含着浓重的情感色彩,或外出怀乡之情、朋友离别之情,或为国捐躯中的家国情怀。这样,教师可以在课余任务探究设计活动中让小学生去观看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水门桥》以及《金刚川》等新影片,让小学生亲眼看到抗美援朝战争中冰天雪地里衣着单薄的人民志愿军战士。而且,教师还要让小学生在触目惊心的“冰雕连”以及“毛岸英牺牲”中获得强烈的视觉刺激与心理震撼,明白人民志愿军落后的武器装备与后勤保障,更要让小学生明白打败美帝国主义的是无数英雄的血肉之躯与不屈精神,以此对小学生进行英雄教育、奉献教育以及爱国教育。因此,教师设计的开放性影片欣赏活动能够实现小学生的切身体验与主体感悟,实现对小学生的心智启迪、思想教育与品德教育。

(四)立足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实效价值

教师进行课余任务探究设计活动时应强化探究内容以及课业任务的实效价值,并将其作为对小学生知识积累、能力训练以及素质发展的辅助素材。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承载着教材的教学思路以及育人规划,因而,教师应顺应教材内容的教学思路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视野拓展与素养形成,充分展示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的实效价值,推动小学生的务实发展。因此,教师实施课余任务探究设计活动要注重实效性,立足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加速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余任务探究设计活动中,本单元共有《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以及《“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这些文章都隐含着浓重而炽烈的父母之爱与育儿之智。为此,教师可以在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中引导小学生为下班回家的爸爸妈妈送上一个意外的惊喜,或亲手制作一个小礼物,或力所能及地准备一些晚餐,或朗诵一段情深意浓的诗歌,或为爸爸妈妈洗脚,或唱一首较为擅长的流行歌曲,或跳一段高质量的舞蹈,或讲述一个趣味故事,或表演一个小魔术,等等。这样,小学生就会在亲子交流活动中成为情感信息的输出者,提升亲子交流的情感性与品质性,实现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与感恩教育,展示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的实效价值。因此,教师应在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中深度优化教材内容中隐含的主题教育思想,提升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的教育性。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是教师谋划与完成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的指导思想,要切实提升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性、价值性以及实效性,并以此优化小学生的课下探究活动,建构高品质的课下探究环境。教师以减负增效、理念创新为行动指南,以大单元作业设计为活动平台,大力凸显课余任务探究设计的价值取向、内容界定、主题导向、丰富拓展、主体感悟、亲子交流与实效价值。这样,小学生就会获得高品质的课下探究环境,实现小学生的主体实践、互助交流与快乐成长,进而充分展示减负增效背景下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的良好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课余教材内容双减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丰富的课余生活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