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体验式学习

2023-09-06☉李

小学生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验式数学知识教学方式

☉李 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数学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合理使用。而采用体验式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能够更加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动手计算能力[1]。教师借助体验式教学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使数学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数学成绩。

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以及特征分析

(一)概念分析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师做好自身的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在学习时更好地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时,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每位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体验式学习发现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主动解决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能够通过体验式学习方式养成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在数学学习中不再一味依赖教师和家长。

(二)特征分析

首先,体验式学习表现有情感性的特征。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数学教学的缺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变成为主动接受数学知识,从而自主地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能够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友好情感。教师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更加便于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以后的教学活动开展带来了便利。

其次,体验式学习表现出亲历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通常都是被动学习,而体验式的数学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也更加重视学生的整体参与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注重每个环节的学习。在体验式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意识,教师在其中只需要引导即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状况

(一)教学主题模糊,缺乏互动性

在现阶段的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同,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主要集中表现在教学主题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培养核心素养贯穿始终,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突出数学主题,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数学思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无法明确教学主题,使数学知识教学无法构成体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2]。同时,现在部分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有距离,教师只负责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只被动消化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但在新课堂理念教学下,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的主题,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互动才可以更好地学习。

(二)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有很多的问题,通常较为常见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较差,很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无法真正投入其中,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由于学科的难度系数较大,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很多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

在小学数学知识学习中,学生面临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综合能力较差。部分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更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满足应试教育的发展,片面追求数学成绩。在这种方式教学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阻碍,很难从根本上发展综合能力,数学思维也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全方面的,仅靠学习成绩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只有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够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培养。

三、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创建体验式的学习情境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结合数学中的课前任务推动学生展开学习实践,使学生真正融入学习情境中。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创设体验式操作环节,为学生提供学习情境。对于学生来说,动手实践与数学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二者相互割裂,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降。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材中的内容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产生关联[3]。教师在此只起引导性的作用,将动手实践全部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收集素材、动手实验等数学活动,将生活中的经验与数学思维结合,经过对比、分析和总结,最终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日常物体对“正方形”和“长方形”进行讲解,先让学生了解“正方形与长方形”二者之间的区别。例如,教材中给出折纸的方式,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式让学生自行观察得到图形各自的特点。或者是联系生活中的实物,例如教室内的一面白墙、教室前方的黑板、学生的课桌等都是长方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相关的问题:“同学们通过观察,能不能得出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区别?”有的学生会说:“长方形有长和宽,正方形的四边都相等。”当学生能够分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时,教师再进行下一项的任务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在讲解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概念”,对于“周长”的概念,学生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周长”顾名思义就是一周的长度,然后根据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一周长度引导出计算公式。

在创设体验式学习情境时,教师还应该创设体验式问题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认知,在教学中就应该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激活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节课时,首先针对“平移”,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火车车厢与电梯是怎么运动的?”有的学生会说“火车车厢是横着向前进的,电梯是上下运动的”,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进新的课程内容——关于“平移”的内容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表达,推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教师的问题回答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探索,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索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经历体验式的学习过程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的学习思考,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问题以及观念的学习,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还应该在教学中对创建计划、明确任务等做好教学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找到最终的答案,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性的作用,保证学生学习方向的正确性。例如,在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小卡片的形式,在每张卡片中写下关于年、月、日的大小规律以及天数变化,将小卡片分发给学生,向学生展示年、月、日,由学生进行总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思考中,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例如:“同学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几号吗?通过自己的生日在卡片中找到对应的年月日,和同学之间互相比对大小。”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和对比生日大小,可以让学生明白生日中的年月日数字越大,自己的生日就越小,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大小是相反的。然后教师再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在体验过程中进行更加充分的思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深层认知。

其次,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参与体验式的实践活动,改变传统教学只重视理论性知识学习的方式,使数学学习更加重视实践操作,从而全面提高数学的学习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解决教材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千米与吨》内容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中的学习乐趣。比如结合教材中的“千米”定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所接触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千米”的情况,通过具体的事例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生活以及学习中涉及的“千米”的知识进行收集,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学生上学的路程,也可以是自己所熟悉的一条河流等,使学生认识到“千米”的概念以及对“千米”定义的认知。

(三)推进体验式学习的深度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开展体验式的实践活动以及开展生活化的体验活动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实践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开展体验式的实践活动。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数学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也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一味地理论性知识传授不仅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长时间发展下去甚至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每位学生的能力水平,将教材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体验式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列出算式,如:“16×1,16×10”等,先向学生展示个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算式,总结个位数算法的规律,再向学生展示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算法的规律。在向学生展示教材习题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抢答,并且提前准备好表扬的奖励品。通过组织学生体验式学习,动手计算与抢答活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受,能够不断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

教师还应该经常开展生活化的体验活动,例如,在学习《千克与克》内容时,要让学生懂得重量单位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的同时,更应该具备估算重量单位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景,采用这种情景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关于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一起购物的场景,并提出相关问题,如,购买散装食品时称重的方式有哪些?对于要称重的物体应该采用什么计量单位进行表示?通过一定的交流,教师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物体,例如粉笔盒或者是学生自己的书包,也可以是在家中的一袋盐或者是几个鸡蛋等等,让学生拿到手中掂量,估算它们的重量,通过自己的估算进行称重,进一步判断自己的估算是否准确,提高了学生估算物品能力。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注重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数学知识教学方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