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定位重塑与能力提升

2023-09-06□贾

记者摇篮 2023年4期
关键词:编导广播电视受众

□贾 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媒体走上时代舞台。为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走上了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面对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只有认清形势、把握趋势、研究规律、坚持优势、融合发展,才能发展壮大。广电编导人员应当主动适应融媒体时代要求,重塑自身定位和实现能力提升。

一、融媒体的概念及本文探讨方向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进步,以互联网终端(电脑、智能手机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汽车、电器等物联网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新媒体登上历史舞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被称为四大传统媒体,新媒体被称作“第五媒体”,因其终端信息类型多样(包括文字、银屏、图片、视频等)、操作方便、应用场景广泛、内容丰富、互动性强,迅速被人们所接受,呈现勃勃生机。

新媒体的出现,逐步挤占传统媒体运营空间。为适应变革,媒体融合发展的理念得到各媒体重视。在技术壁垒无法跨越的情况下,内容融合是首选方案,如中央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的《电视书场》,都是内容融合的典型代表。理想的媒体融合,力求通过技术、内容、运营、服务与管理的整合,集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各自优势,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合发展理念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发展为一种旨在打通媒体区隔、实现不同媒体融合发展的运作模式。随着对信息采集方面的4K/8K 高清视频技术、编辑制作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传输方面的5G 移动互联网技术、信息接收方面的物联网技术、运营方面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人机互动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等的应用,融媒体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本文站在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视角,探讨广电编导人员如何适应融媒体发展要求,明确自身定位和实现能力提升。

二、融媒体的具体实践与发展态势

我国从国家战略和宏观政策层面推进的融媒体实践,开始于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央、省、市、县各级媒体积极响应。先是人民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依托云平台技术和融媒体系统支持,在内容制作、传播、管理方面不断进行融合,开发融媒体核心产品。众所周知的例子,是人民日报社打造中央厨房模式,通过对新闻采编播发流程的再造,实现采编自动化、传播多元化、运营系统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云+网”模式,实现对信息采集制作、节目编辑播出、资源存储与共享和再利用的流程重构,为新媒体客户端服务和新媒体内容制作提供智能力量的支撑;新华社打造了“现场云”新闻在线生产系统,为入驻的媒体免费提供全媒体采编发功能,入驻媒体在移动终端就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信息资源采集、拍摄、传输、接收、审核和发布,有效提升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快捷性。目前,笔者所在的市级地方广电媒体在机构人员、产品内容、运营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初步融合,但受区域性媒体性质和资金投入等限制,尚没有开发出自有融媒体系统,融媒体发展依然处在初级阶段。据了解,融媒体在县区一级发展也比较迅速,多由县区主管宣传部门整合报社、电视台、广播与新媒体等单位,开设融媒体中心,进行本区域内新闻的采编与发布,负责官方媒体平台栏目的开发、运营与维护等。

三、融媒体信息传播特点

1.信息传播更加迅捷

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社会保有量大,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还依托各种软件具有基本的信息采集、编辑、发送功能,使自媒体走到台前。自媒体的兴起,又使得各类信息的发布与传递更加迅捷,甚至在社会新闻、民生新闻等领域,可以达到发生即传播的地步。同时,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直播成为信息传播重要形式,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但信息传播愈发迅捷的同时,新媒体信息质量却良莠不齐,虚假信息、信息不完整等现象频繁出现,这也给传统媒体尤其是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发展机遇,即利用其信息权威性赢得更多受众的青睐,进而影响和引导舆论。

2.信息内容更加丰富

融媒体时代,因为互联网传输信息能力大、终端更多样、普通大众广泛参与,导致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海量信息,是五花八门的各类平台,是平台上更加丰富的内容形式,是更加精准的信息投送。一个终端,完全可以汇聚世界各地无以计数的信息。电视媒体频道单向传播信息的模式被网络按需获取信息模式所替代,纸媒和广播电视的专业性优质产品的寿命在网络上被延长,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产品。

3.受众参与性更强

融媒体时代,依靠互联网技术加持,信息可以实现交互式传播,交互式传播产生了信息互动,极大地改善了受众体验,满足了受众参与需求,使互动性逐步成为融媒体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和基本功能。形式上,广播电视媒体可以弥补过去的信息线性传播、单向传播、与节目缺乏互动、信息反馈周期长等不足,使受众在收听收看节目的时候,实现即时互动,增强黏性。如中央广播电台的《王冠红人馆》和笔者所在广播媒体的《百姓热线》《新闻早班车》节目,主播与听众之间可以实现互动信息的即时传递,达到节目预期效果。广播的可视化和实时互动让笔者编辑、主播的《新闻早班车》成为本地广播电视媒体中极具黏性的优质产品。

4.信息投放更加精准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融媒体后台可以对受众信息选择偏好进行分析,进而实现针对受众需求的更为精准的信息投放。对受众需求进行精准分析,进而实现点对点推送,提升了受众体验,实现了信息和受众的高效配置,也提高了信息投放效率,为提高运营水平奠定了基础。信息精准投放,实现了针对受众需求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表达,有助于推动媒体经营发展,扭转了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经营状况恶化的趋势。广电媒体可以不再单纯追求收视率,转而更为重视“投放效率”,培养特定受众群体的忠诚度和黏性,细分市场。一些广播电视媒体制作和拍摄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在融媒体平台投放,实现了增加营收的目的。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新闻传播的权威性。各级广播电视台均为主流媒体,具有较强的公信力。

二是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各级广播电视媒体从建立至今,在采、编、播、发、审、评、管和技术方面都培养和积累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专业技术人才为核心产品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奠定了基础,是媒体发展中最宝贵的财富。

三是服务受众的公益性。这个公益性,避免其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重,使其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永远保持初心和本色。

四、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定位和能力提升

媒体融合早已成为全球传媒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融媒体时代的来临也丝毫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广播电视媒体只有认清形势、把握趋势、研究规律、坚持优势、融合发展,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并发展壮大。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必然给其从业人员尤其是作为核心产品制作人员的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带来重大影响,这一群体面临全新的考验。

1.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角色定位

广播电视编导的角色定位,取决于广播电视媒体的定位,取决于广播电视媒体的运作方式。融媒体无论如何发展,都无法改变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权威媒体的行业定位。广播电视编导就是这一根本定位的贯彻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广播电视编导应该不断增强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把践行党的宣传工作方针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自觉,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运用好向上向善的力量,充分发挥“发展推进器”“社会黏合剂”“道德风向标”的作用。

广播电视编导的角色定位还应该适应融媒体运作方式和融媒体时代信息产品生产新模式,突破在传统广播电视信息产品制作过程中形成的工作惯性和认知障碍,拓展融媒体统筹、编辑、运营新业务,以不断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广播电视编导应该树立精品意识,始终坚信内容为王,要坚信时政新闻、深度报道这道“主菜”始终都是广播电视编导这类专业媒体人的拿手菜,坚信作为专业媒体人,能够契合时代发展趋势生产出有时代气息、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且经得起历史和实践考验的精品佳作。应该自觉适应最广大人民群众审美的新特点、新偏好,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从生产和生活、实践和创造中汲取创作灵感,生产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以赢得受众青睐。应该坚决摈弃浮躁、急躁心态,不盲目以“一味迎合受众为导向”,坚决避免产品庸俗化和媚俗化倾向,始终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应该树立服务意识,从单纯的产品生产者、统筹者、制作者向受众服务者转变,将受众作为服务对象,提供优秀的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力求通过精心策划和表达方式的创新,提供更贴近用户偏好的产品,满足受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

2.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能力提升

保持政治敏锐性,提升辨别力。要始终保持广播电视编导应具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这依然是对广播电视编导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要求。以新闻节目编导为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仍然是融媒体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发掘和寻找可靠信息源,广播电视媒体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在融媒体时代不但不会过时,还必须坚守。融媒体时代,信息更加繁杂,信息来源更加广泛,信息来源可靠性反而得不到保障,这需要融媒体广播电视编导不断提升从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快速识别有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站稳立场,做到为人民群众发声,制作出优质的信息产品。

培养新闻敏感性,提升洞察力。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要注意培养和提升新闻敏感性,以更高的洞察力实现新闻立台目标。这同时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提升,一是新闻敏感性,即发现、发掘新闻素材的能力;二是洞察受众新闻需求的能力,即满足不同受众个性化、差异化新闻需求的能力。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提升,需要广播电视编导主动走到群众中间,洞察社会热点,同时能对融媒体中一些动态的、受众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进行快速挖掘,提炼出其深刻内涵,将其变为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在选题策划和节目制作方面,始终以清醒的新闻意识、理性的判断能力,提出有意义、创新的、吸引人的选题,以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同时以“用户至上”为原则,在形式和体裁选择、技术应用方面使受众获得优质体验,通过重构媒体与用户的关系,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增强用户体验,提高受众的满意率,提升受众的忠诚度和黏性,从而赢得市场、赢得用户。

熟悉融媒体特点,提升技术能力。目前,我国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融媒体实践的主要做法是开设“中央厨房”,即建立融媒体中心,依托融媒体系统和各类应用技术,实现信息产品工作流程的再造,以达到分享资源、提高效率、赢得受众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广播电视编导必须熟悉各类媒体的技术手段、表达形式、优势、劣势与目标受众,只有这样,才能编导出高品质、令受众满意的信息产品,这其实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广播电视编导在融媒体转型发展过程中,加强对融媒体相关技术手段的学习,不断拓展融媒体技能,适应融媒体传播环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把控节目走向,同时要求广播电视编导能熟练驾驭多种体裁、题材,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积淀、有思想内涵、有创新激情、有职业技能的广播电视编导。

拓宽融媒体视野,提升创新力。融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媒体要高度重视创新,这是促进融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融媒体的发展,起源于传统媒体的危机意识,得益于媒体人思想观念的更新,其成长和发展需结合实际开展创新性活动。作为广播电视编导,在融媒体发展道路上,要始终保持求知欲,不断拓宽自身视野,提高研究能力,把创新活动做深做透做活,这也是提高融媒体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互联网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传统地方广播电视媒体本地新闻报道容易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这就要求融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融合思维、创新意识,结合所在媒体和自身实际,转变思想观念,推动信息产品的生产流程、形式、内容创新,以创新推动融合,通过融合实现转型发展。

五、结语

融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编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时代和媒体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应保持定力,强化自身优势,不断提升自身辨别力、洞察力、技术能力和创新力,以更好地推动广播电视媒体通过融合实现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编导广播电视受众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