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语言艺术分析

2023-09-06马鸿鹏

记者摇篮 2023年4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艺术性新闻记者

□马鸿鹏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运用好采访语言艺术会使新闻采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过程中,需要记者进一步认识到增强采访语言艺术性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提高语言真实性及有效性,以较高的职业素养及娴熟的采访技巧,获得最佳的采访结果。

一、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语言艺术概述

1.真实性

新媒体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冲击,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需要加以优化,打造更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注重新闻采访语言的艺术性。语言是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采访时所使用的语言必须保证真实性。在新媒体崛起的过程中,一些运营者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使用了低俗化的语言,其内容存在着虚假不实的问题。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需要始终秉持真实性原则,要求记者在采访中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让语言表达更加精准、更加有效,以提升语言感染力,使自己与采访对象产生共鸣。

2.感染力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要求记者充分展现语言艺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这样在采访中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记者要保证语言具有亲和力,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采访对象展开交流,创建平和的语言环境,用平缓而温和的语言打动采访对象,激发采访对象的表达欲,使采访对象更加信任记者,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积极投入到采访活动中。记者要善于灵活运用语言,从采访对象关注或感兴趣的话题切入,便于与采访对象展开近距离的交流与沟通。

二、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语言中的不足

1.主观性较强

通过对当前阶段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实际采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工作中,记者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语言艺术性不足的问题,问题之一就是个人主观性较明显。在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带有记者的主观意识和个人情感倾向,记者无法在采访过程中做到以中立、客观的视角看待每一个新闻事件,这样有可能会埋没新闻事件的真相,造成新闻失之偏颇。在采访中对部分问题过早地下定义、加标签,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

2.提问随意

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记者要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对话交流,从采访对象口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这就要求记者具有较高的提问能力。然而从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表现来看,一些记者采访提问较为随意,且部分问题脱离主题,或者所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缺乏深度与内涵,采访对象无需深思熟虑就脱口而答,这将会影响采访质量。记者提问经验不够充足,在提问中难以掌握重点,会使采访对象产生抵触心理,影响采访效果。

3.忽略采访对象的情绪与情感

一些新闻记者只专注于新闻事件本身,而忽略了对采访对象情绪、情感的关注,这样采访质量就会受影响,也会影响后续的工作。

4.采访方式和采访语言的应用缺乏灵活性

新闻记者的意识思维以及工作方式等都会对最终的采访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一些基层广电新闻工作者还在沿用传统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传播形势。由于个人思维和行为具有局限性,有的记者常常无法有效处理采访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如果遇到采访对象情绪失控的状况,记者的采访活动就进行不下去,一度停滞。这个时候,需要广电新闻记者采取灵活的方式应对,如果仍一味咄咄逼人地发问,就会导致采访对象强烈的不满。因此,广电新闻记者在采访时,应注意审时度势。

三、如何有效强化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语言艺术

1.注重日常语言训练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工作中想要全面提升自身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并取得良好的采访效果,应加强日常语言训练。

①语言流畅。想在采访中达到语言流畅,就要求记者本身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通话过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记者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在人物访谈前进行脱稿练习,以便在采访中能够以更加自然的语气语调与采访对象交流,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多使用温和的口吻,例如在采访中可以以“能不能请您谈一下对某件事的观点”这样的方式开启对话,创建自然轻松的交谈氛围,帮助采访对象缓解心理压力,进一步提升采访质量。记者可以与同事进行模拟对话练习或是对镜联系,努力让自己的语言更加流畅自然。

②灵活应变。实际新闻采访环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很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新闻采访工作,需要记者善于随机应变。面对采访中瞬息万变的环境以及不同的采访对象,也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采访工作,确保在采访中游刃有余。广播电视媒体新闻中心可以针对这一问题组织记者进行集中训练,创建众多突发事件的模拟现场,锻炼记者的反应力。广电新闻记者要尽量保持头脑沉着、情绪平稳,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头脑飞快运转,冷静地应对。广播电视媒体在日常训练中,可以组织新闻记者开展即兴演讲竞赛以及即兴评论等活动,将记者集中到一起,随机选取话题,请记者进行演讲、发表评论。并在这一过程中设置突发状况,观察记者的语言表述流畅度。通过此举,提升记者的语言应用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从而培养记者综合素养。

③取长补短。新闻记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驾驭能力,确保在采访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收放自如、有的放矢,并保持与采访对象之间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有效沟通,记者所应用的语言应该既通俗易懂,又具有文化内涵。这就需要记者不断积累经验,学习经验丰富的记者的采访案例,不断收集优秀采访视频进行观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适宜自己的采访语言风格以及语言应用技巧,确保高质高效完成采访工作。

2.提升语言亲和力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断兴起的自媒体以及新媒体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广播电视这样的传统媒体产生了冲击,而提升新闻采访质量、稳固传统媒体的发展地位,就需要不断强化新闻记者的语言艺术。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当代人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更加多元,除了借助传统的电视、广播等载体,也利用手机及电脑等进行新闻资讯的阅览。在获取新闻资讯的同时,每一个独立的个体也能够成为新闻资讯的传播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传统媒体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难度。

基于此,需要广电新闻记者能够以更具亲和力及趣味性的方式进行采访,与采访对象之间建立和谐友好的访谈关系,以确保自身能顺利获取采访对象所掌握的信息。

对一些基层广电新闻记者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其中相当一批新闻记者认为,在采访语言艺术中最重要的是语言的流畅度及准确性。尽管保持语言的流畅度和准确性很重要,但是在采访语言艺术中,更重要的是语言的亲和力。如果广电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能与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而是使用刻板生硬的语言,只会让采访对象感到不适,甚至会拒绝采访,造成采访失败。

因此,在采访过程中,广电新闻记者语言的亲和力将会决定采访工作的成败。在这方面,广电新闻记者不妨学学自媒体工作者,学习他们如何灵活运用亲切的语言表达方式对新闻当事人进行访问。在采访过程中,要求广电新闻记者善于从大众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在与大众交流的过程中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把控好语言的节奏及语速,在不着痕迹的引导中对受众进行提问,使其在自然的状态下叙述出新闻事件的全貌。通过打造轻松的采访氛围,消除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进一步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从而获取采访对象所知道的事实真相。

例如记者在采访民生问题的过程中,不妨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与其对事件进行讨论,以朋友的口吻进行攀谈,而不是以正规采访的严肃态度进行提问,这样往往能够产生较好的访谈效果。

在采访中科学合理地运用语言艺术,真实还原新闻事件,会使新闻在后续传播过程中能够与更多受众产生共情。注重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语言表达的亲民性,必要时可以用方言与当地人进行交流沟通,以采访对象更易接受的语言方式进行采访,则能够获得意外收获,从而全面提升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有效性。

3.提升提问语言的艺术性

美国著名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记者,文笔可以不好,但是绝不能不善于提问。尤其是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而言,其在提问中所展现出的语言艺术将会对其采访效果产生极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对新闻记者语言艺术的应用进行评价主要是观察新闻记者能否在采访过程中灵活应用语言艺术,能否顺利完成采访活动,能否在提问环节问出好问题,能否得到精彩的有价值的回答。在采访过程中,提问是最具艺术性和技巧性的采访环节,这一环节同样也是在新闻工作中难度最大的活动之一。因此,为了提升采访效率与效果,需要新闻记者注重提问语言的艺术性。

①灵活选择话题。用趣味性话题或是采访对象感兴趣的话题作为采访的切入点,可以激发采访对象对采访活动的兴趣。在采访工作中,话题的选择是基础,同时也决定了采访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记者是第一次接触某位采访对象,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往往是通过采访话题而创建的联系,合适的话题能够对采访氛围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甚至在精妙的话题设计下,能够激发出采访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采访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

在采访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化的话题引入采访主题,例如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对某位国家领导人进行采访时,其以该领导人的生日为切入点,随后在采访中逐步深入讨论起该国的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等话题。以这样的话题进行引导,能够展现出记者的聪明头脑和灵活的语言艺术,创建更加轻松愉悦的采访氛围,在较短时间内拉近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当然,这需要建立在新闻记者对采访对象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要求新闻记者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②语言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在众多采访场景下,态度往往决定了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是否能够顺利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如果记者用带有质疑的态度进行提问,或是用过于生硬的语言对采访对象进行提问,那么采访对象会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情绪,记者则无法如愿获得充足的采访素材。这样会严重影响采访效果。因此在采访过程中,需要记者既注重语言艺术性,也要注意语言态度,决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采访对象加以质询,而是巧妙地加以引导。

例如,在采访大学生就业话题时,记者可以礼貌地询问采访对象是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今后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引导采访对象打开话匣子,使其跟随记者的思路对问题进行思考并给出真实的回答,以获得较为丰富的采访内容。

总之,广电新闻记者需注意语言态度,在遇到较难沟通的采访对象时,不妨以生活化聊天的方式与采访对象建立初步联系,并采取发散式思维,学会换位思考,层层递进提问,获得更高价值的采访素材。

4.语言表达方式的个性化

在融媒体时代下,记者型主持人越来越多。广播电视记者型主持人应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充分表达出语言的魅力,拉近与采访对象以及受众的距离,让自身语言艺术在他人心中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尤其在广电新闻直播采访报道中,记者型主持人的直播语言是媒体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只有具有一定的语言艺术性才能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记者型主持人要想在采访直播中提高语言艺术,应将受众的审美需求作为出发点,利用不同的平台,从各个方面向采访对象和受众展示语言的魅力,寻求情感共鸣,因此,个性化语言的运用成为语言表达上的突破点。比如,利用方言或者比较接地气的口语进行采访播报,更加容易让对方接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在口语表达上不是非要达到字正腔圆,而要利用不同的发音技巧来实现表达方式的个性化,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四、结语

在采访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语言艺术,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注重对采访语言艺术的合理应用。通过日常加强训练、提升语言亲和力以及提升提问语言艺术性等众多方式,全面强化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完成新闻采访工作,推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艺术性新闻记者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