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媒体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的探索与实践
——以诸暨市融媒体中心为例

2023-09-06叶淑秀

传媒评论 2023年5期
关键词:诸暨诸暨市二十大

文_叶淑秀

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考验着基层主流媒体的能力和水平。针对全媒体时代党的理论宣传面临外部环境、平台媒介、传播方式、话语体系发生的诸多变化,诸暨市融媒体中心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高站位引领、全媒体策划、矩阵式传播,着力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振奋精气神,让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实现了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的传播。

一、突出氛围营造,扩大主流声音有效覆盖

在全媒体时代,基层主流媒体如何利用强大的平台矩阵,通过精准精确、高质高效的手段,实现全时段、多维度、多元化的输出,不断扩大主流声音的覆盖面,让主流声音占领阵地,传播好主流价值,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的关键。

诸暨市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主线,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扛旗引领作用,提前策划、精心组织,做到“报、台、网、微、端”全媒体联动融合发力、各级各类平台全覆盖齐发声,唱响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报道“大合唱”。截至目前,诸暨市融媒体中心通过由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媒体平台以及APP、微信、微博、网站等多个新媒体平台组成的强大媒体矩阵,已推出专题专栏18个,全媒体报道500多篇,有效拓展了传播覆盖面,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会前立足诸暨十年间取得的优异成绩,全媒体预热喜迎二十大氛围。从2022 年9 月中旬开始全平台推出《喜迎二十大》栏目,各平台均以平均每天一组的频率,直至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充分报道全市各地以优异成绩和昂扬精神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实际行动,让党的好声音在基层得到更广泛传播。

会中紧跟会议议程,做好二十大报告宣传和重大时政消息的报道,让北京的声音与诸暨的反响同频共振。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后,全媒体平台开设“聚焦二十大”专栏,围绕“点赞二十大”“寄语新时代”等主题,每天推出多则报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舆论矩阵,以强大的宣传声势引发热烈反响。特别是开幕当天,报纸策划刊发了特别报道《十年华章致未来》,以“产业立城”“善治塑城”“蝶变之城”“活力焕城”“品质筑城”“幸福满城”等六个篇章,选取来自各行各业20项内容的亲历者,通过“综述+口述+大事记”的形式,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诸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的实践。

会后,全媒体统一策划迅速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专题专栏,持续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新闻报道、通讯综述、评论、理论文章和专家访谈等,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报告解读阐释,贯彻落实等相关宣传报道工作。

此外,外宣上主动对接,积极唱响诸暨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好声音。

二、注重传播效果,推动主流价值入脑入心

在一定程度上,浓厚的宣传氛围只是一种表象,在这种表象下,我们的宣传是否真正让二十大精神直抵人心并让受众感受到里面所蕴含的智慧、力量和温度,这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核心。

加强理论引导。除了做好中央、省市主要媒体的重要社评、评论、理论文章和专题节目及时推送之外,在理论引导方面,我们重点利用“诸暨时评”这一品牌栏目,先后推出评论18篇,在这一系列评论中,我们避免就理论讲理论的空洞说教和艰深晦涩的讲解,积极适应网络传播以及理论大众化的要求,创新表达方式,把深奥的理论用大众的语言讲清讲透,让普通群众看得住、看得懂,在润物细无声中播撒理论的种子。

增强情感共鸣。在宣传报道中有效共情,进而引发共鸣,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是让二十大精神真正入脑入心非常重要的一点。诸暨市融媒体中心注重俯下身子,走进基层,找准受众共情共鸣点,利用接地气的宣传报道方式,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如全媒体平台推出的《晒晒身边的幸福事》子栏目,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拿起手机,用Vlog的形式记录并分享生活中的幸福点滴,以小切口反映大发展,讲述新时代人民对诸暨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

树立融媒体思维。诸暨市融媒体中心遵循全媒体时代传播规律,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突出移动端、视频化、交互性,推出了一批海报、短视频、H5等二十大精神宣讲融媒作品。其中针对“枫桥经验”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一内容,我们适时推出了H5产品《“枫”华正茂——新时代“枫桥经验”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整个作品内容表述深入浅出,界面设计古朴大气,同时植入“点亮”的交互模式,在具有权威性科普性的同时,又具互动传播性,一经推出就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加强形式创新,实现主流教育走深走实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除了做好密集宣传报道之外,作为基层主流媒体还可以做什么?这一直是我们实践中思考的问题。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宣讲活动成为诸暨市融媒体中心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具体推行过程中,对宣讲形式进行了创新,不仅媒体记者讲,而且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发动典型人物讲、身边人讲,以微宣讲形式,让更多的人成为“讲”的主力和“听”的主角,打通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好记者讲好故事。会议一结束,诸暨市融媒体中心就组建了“西施眼”媒体宣讲团,通过一线宣讲、节目宣讲、作品宣讲,让理论传播更广泛。坚持“采访到哪里,宣讲就覆盖到哪里”的原则,要求一线记者把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于新闻采访的全过程,采访一处、宣讲一处,直面群众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和信任度。

好典型讲好故事。以枫桥经验为引领,充分发挥群众力量,融媒体中心牵头发起征集,在全市设置“西施眼”媒体宣讲团基层宣讲点,聘请典型人物为宣讲员,进村进企进校进社区,将二十大精神最大范围覆盖传播到诸暨百姓中。2022年11月20日,“西施眼”首个基层宣讲点在马剑镇一乡村图书馆挂牌,聘请曾获评“全国文明家庭”的陈可英老师为志愿宣讲员。为来自山区的困境儿童、外来务工子女以及城区的小学生生动地上了一堂题为“阳光少年大声说”的宣讲课。宣讲活动通过全媒体矩阵传播,在全市上下形成很大反响。截至目前,已设立“西施眼”基层宣讲点5个,开展宣讲20余场。

身边人讲身边事。由广播FM98.2主导策划推出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节目《说说我的心里话》,立足二十大精神主题,发动“身边人讲身边事”,通过老师、派出所民警、法治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甚至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等群体开展微宣讲,让普通的身边人成为“讲”的主力,并制作成不同版本的音频、视频等产品,通过广播、客户端、视频号、抖音等开展多元传播,让更多的群体听到、看到。

对于基层主流媒体来说,推动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任重道远,责无旁贷。在具体实践中既要有高大上的站位格局,也要有接地气的作风态度,既要做到“人在哪里,传播就到哪里”的充分覆盖,也要达到“传播到哪里,见效见行就到哪里”的传播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基层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引导力,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持久性文章。

猜你喜欢

诸暨诸暨市二十大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诸暨人爱荷至深
主流媒体轻娱乐型产品的创新设计与传播手法——诸暨日报“今日签”为何能火爆刷屏
卢立军作品选
诸暨市学勉中学
诸暨市浣江小学
2011浙江(诸暨)犬种展赛各项目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