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海运发挥主业优势 经略海洋强省

2023-09-05徐天宝通讯员聂如意丁萌

山东国资 2023年8期
关键词:海运航运山东

□ 本刊记者 徐天宝/通讯员 聂如意 丁萌

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以远洋运输为主业的省属专业化公司,山东海洋集团旗下的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海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海洋强国战略、服务海洋强省建设,初步形成了以水上运输为核心,以航运金融和航运服务为重要依托的“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运营各类大型船舶137 艘,控制运力突破1500 万载重吨,稳居国内前三位、省级企业第一位,乙烷运力跃居全球第一,有力地扭转了“海洋大省、海运小省、港强航弱”的被动局面,较好地承担起振兴我省航运产业的重任。

塑造主业优势,保障供应链稳定

作为山东省航运骨干企业,山东海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要求,仅用十年多的时间就成长为“中国交通500 强”企业。

构建世界一流的远洋运输船队。成立初期,山东海运敢于逆势而上,抓住船舶价格受全球航运市场不景气影响而处在历史低位的契机,通过“买、租、订”等多种方式实现了运力初步构建。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公司创新商业模式,采取轻资产运营,利用金融思维重新定义航运业,通过合理的融资架构设计和运营体系搭建,实现低成本甚至“零出资”扩张运力

打造河海直达的绿色智能船舶。山东海运深度参与小清河复航工程,创新提出“内河自航+海上顶推”的运输方式,设计建造了电动机推进的内河兼海驳多用途船、内河兼海驳集装箱船和无需上岸、过驳的2200HP 顶推船等首批小清河绿色智能系列船型,绿色智能内河运输船舶推广应用试点入选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第一批试点任务名单。今年7 月,内河兼海驳集装箱船承载中欧班列自阿拉山口口岸入境的1080 吨大麦,由小清河济南港主城港区驶向淄博港高青港区,实现了小清河断航26 年后的首次载货航行。

织密遍布全球的稳定合作网络。山东海运积极开展“定制化服务”,先后与必和必拓、淡水河谷、莱茵集团、壳牌集团、中粮集团等多家世界500 强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定制化运营世界最大40 万吨级矿砂船、全球首制25 万吨级矿砂船,与中粮集团签订了5 艘8.2 万吨卡姆萨型散货船长期租约,运营航线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上半年,山东海运远洋运输船队累计为我省运输货物523.59 万吨,实现货运周转732.58 亿吨公里,有力保障了我省产业链稳定。

发挥平台效应,带动产业链发展

山东海运坚持以远洋运输物流链为纽带,聚集航运产业要素,搭建起金融租赁、船舶建造、航运服务、运输物流、省内制造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平台。

服务生产制造业发展。立足省内企业生产原材料、能源需求,加强与省内相关企业合作。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公司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做好“六稳”工作、坚决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生产运营,成为了连接国际能源企业和省内生产制造业供需两端的重要纽带。其中,公司与万华化学自2018 年开展合作,为其承运印度西海岸工业盐到中国,近两年运量均超30万吨、单项营业收入均超800万美元,获颁万华化学全球供应商大会“最佳交付奖”。

青岛国际航运中心

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基于山东省装备制造业优势,积极与省内船舶制造企业紧密合作,先后向省内船舶制造企业提供定制船舶订单12 艘、238 万载重吨,合同总金额超过6 亿美元。其中,公司联合青岛北海造船建造的4 艘25万吨级矿砂船项目,曾创造了山东省造船史上的船舶吨位最大、建造合同总额最高等多项纪录。项目船舶为全球首制船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节能、环保、运营效率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船舶领先水平,获评“世界最佳50 艘船舶”,有力促进了我省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及相关产业发展。

带动航运服务业发展。成功将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打造为山东省首个全覆盖、多业态的特色“海洋+”数字垂直产业园区,围绕航运、贸易、金融、创新4 大产业方向,聚集了中国船级社、挪威船级社等众多航运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为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重要载体。2022 年园区实现产值超120 亿元,被商务部授予“中国楼宇经济新地标”荣誉称号。

公司航运金融板块统筹船舶经营性租赁、融资租赁两个市场,船舶租赁业务占比逐年提高,市场活跃度、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获评AA 主体信用评级,凭借优质项目获评“中国海事金融牵星奖——创新奖”。同时,公司以“深耕省属国企客户、深拓省内增量市场”为突破口,发挥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业务优势,累计为省内企业提供资金支持4.23 亿元。

推动转型升级,服务创新链提升

山东海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技术攻关,加快数字化转型,顺应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助力全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融入航运数字化时代潮流,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构建起了数字化发展新格局。提升远洋运输船舶信息化水平,加大3D 影像智能辅助靠泊功能等前沿技术在新建船舶上的应用,“山东新时代”轮获“智能船及船舶网络安全(S)”证书,成为我国首艘数字化大型散货船。

积极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深入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服务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综合实施技术升级改造“降碳”、装船应用碳捕集系统“脱碳”、探索使用清洁燃料“限碳”等多种方式,着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开展船舶节能组合技术升级改造,推广应用艉部水动力组合等技术升级改造经验,每年实现碳减排约1.6 万吨。

山东海运成立以来,累计牵头或参与申报1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 项省重点研发计划,3 项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共申请专利28 件,获得授权专利21 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 项,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始终澎湃。

经过长期的不懈奋斗,山东海运已经成长为山东海洋集团的重要板块,先后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优秀企业”“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重量级荣誉,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下一步,山东海运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不断提升自身高质量发展质效,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海运航运山东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欢迎订阅《世界海运》(月刊)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天价海运为哪般?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